张红
- 作品数:168 被引量:1,244H指数:19
-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 官厅水库周边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的统计分布特征被引量:38
- 2004年
- 采用气相色谱(GC ECD)分析方法测定了官厅水库周边地区土壤样品中HCH、DDT、七氯、艾氏剂等多种有机氯农药的含量,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采样方位与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官厅水库周边地区土壤中总HCH含量为0~19 63ng g-1(中位数0 50ng·g-1),总DDT含量为0~176 01ng·g-1(中位数4 42ng·g-1).其它几种有机氯农药的含量未检出.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HCH和DDT的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的官厅水库方位对土壤中HCH和DDT的含量不造成显著影响.
- 张红王铁宇吕永龙史雅娟
- 关键词:水库有机氯农药残留量DDT
- 太原市土壤-作物系统中As行为研究被引量:9
- 2000年
- 选择有代表性的三县(区)农田对太原市土壤 -作物中As含量及迁移转化规律、污染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太原市土壤As含量轻微超标 ,污染程度为北郊>南郊>清徐县。作物中As含量不超标 ,As在土壤和作物中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 ,作物对As的富集能力为水稻>小麦>谷子>高粱>玉米。
- 张红郭翠花
- 关键词:土壤农作物作物系统砷土壤监测
- 有色金属采选冶基地周边土壤中重金属纵向分层研究被引量:20
- 2016年
- 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纵向分布特征是土壤自身理化性质和外界环境影响下的综合反映,探寻这个特征对于了解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和研究修复治理技术意义重大。本研究通过对大型有色金属采选冶企业下风向7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进行纵向采样分析,对重金属元素Zn、Cu、Pb、Cr的纵向分布及累积指数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探寻重金属元素的环境行为及来源,了解重金属污染现状,制定修复方法提供技术参考。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整体上受到了外源干扰,不同用地类型与不同深度土层重金属含量大小关系不一,证明了不同植被与不同土壤性质对重金属迁移有影响;研究区域重金属整体下移较为活跃,Cr元素表现最为明显;土壤样本中重金属含量均高于内蒙古土壤背景值,重金属元素有不断富集的趋势。
- 史锐岳荣张红
-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地累积指数
- 一种抗旱保水的玉米增产种植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旱保水的玉米增产种植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一次性塑料地膜难以清除以及农作物秸秆焚烧引起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旱保水的玉米增产种植方法,在玉米播种后,将液态地膜...
- 刘爽张红刘勇
- 文献传递
- 遥感反演和站点观测的地气温度分布特征差异被引量:4
- 2021年
- 地表温度和近地表大气温度是地球系统、大气系统以及地—气相互作用物理过程的重要参量。在陆地—大气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水汽含量、NDVI指数、下垫面变化等因素会对地—气热量传输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首先利用地表温度产品(MYD11A1)以及气温站点数据(GSOD)获得全国尺度下地表温度年最大值、近地面气温年最大值。在此基础上,使用趋势分析法分析2003年—2018年地、气温度年最大值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以及地—气温差气候倾向率变化趋势。最后,结合大气总水汽含量产品(MYD05)、NDVI指数(MYD13A3)、二氧化碳平均浓度增长率分析导致地表温度年最大值与近地面气温年最大值趋势发生变化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在全国尺度下,2003年—2018年地表温度年最大值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近地面气温年最大值的空间分布与地表温度年最大值相反。大气总水汽含量年最大值在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总体较高。水汽含量既影响近地面气温的大小,同时也受到近地面气温的影响,因此,水汽含量年最大值与近地面气温年最大值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布一致性特征。(2)在2003年—2018年期间,地表温度年最大值的气候倾向率在空间上表现出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近地面气温年最大值的气候倾向率在空间上也表现为北高南低,与地表温度年最大值的气候倾向率变化基本一致。但地表温度年最大值的变化幅度要大于近地面气温年最大值,并且在个别区域表现不一致。主要分布在天山地区、三江平原以及秦岭南侧地区,地—气年最大值变化趋势相反即地—气差减小。(3)大气总水汽含量年最大值的增加可造成近地面气温年最大值的增加,而植被覆盖度的上升可造成地表温度年最大值下降。但在天山地区大气总水汽含量与地—气差的响应不明显,但天山地区�
- 王念卢致宇徐建红张红张红
- 关键词:气候倾向率
- 微丝菌(Microthrix parvicella)原位荧光杂交(FISH)定量过程的条件优化被引量:5
- 2016年
- 微丝菌(Microthrix parvicella)是世界范围内诱发活性污泥膨胀现象的主要丝状菌之一,它在活性污泥中准确的原位定量解析对污泥膨胀现象及控制策略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微丝菌自身的特殊生理生化性质(如表面高疏水性及较厚细胞壁)易导致常规荧光原位杂交(FISH)过程中定量结果偏低.本研究针对FISH过程中存在的探针渗透率低、荧光信号偏弱等现象,从活性污泥样品前处理、杂交过程条件等方面对Microthrix parvicella的FISH定量过程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前处理使用溶菌酶(浓度为36 000 U·m L^(-1)),探针浓度为4.5 ng·μL^(-1),杂交时间延长至4 h的条件下,Microthrix parvicella的FISH定量结果可从1.12%提高至96.70%,并与定量PCR(q-PCR)结果和Eikelboom&Jenkins法(镜检观察)定量结果更为趋近一致.
- 王润芳张红王琴王娟顾剑齐嵘杨敏
- 关键词:污泥膨胀FISH
- 基于多利益相关者视角的耕地利用与保护研究被引量:11
- 2012年
- 研究目的:了解不同利益群体对当地耕地利用的看法,明确当地耕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方法:以山西省宁武县上余庄村为例,在遥感影像解译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得到当地的土地利用现状以及耕地利用状况,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的方法,从农民、技术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等多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分析耕地利用出现的问题及他们的看法。研究结果:(1)研究区域耕地面积为90.91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8.3%,但其中撂荒地有15hm2左右,约占到了耕地面积的15%,表明虽然耕地从总量上保持了动态平衡,但实际耕作率却在下降;(2)无论是农民、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本地的耕地利用情况都不满意。耕地撂荒的主要原因是种地不挣钱,其次是土地沙化难以耕种;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退耕还林,耕地退化。研究结论: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可以获得不同利益群体的看法和意见,是研究土地利用与保护的一个有力工具。
- 张红王晓军贾宁凤侯彪
- 关键词:参与式农村评估
- 山西省农田秸秆露天焚烧碳释放量估算被引量:9
- 2013年
- 秸秆焚烧会排放大量的污染物,不仅危害人的身体健康,而且会对局部大气环境和气候系统产生重要影响。为了估算山西省农田秸秆露天燃烧排放的CO和CO2量,依据山西省1984—2010年山西省粮食产量、谷草比等估算出山西省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秸秆产量;同时依据山西省区域秸秆露天焚烧比例得到2000—2010年山西省主要粮食、经济作物的秸秆露天焚烧量,继而结合具体排放因子计算出CO和CO2的排放量及碳释放总量,并在GIS中对2010年山西省不同市县的碳排放量进行了空间展示。结果表明:近10年山西主要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排放的CO和CO2总量平均为每年205.6×103t和5611.8×103t,各作物中玉米对农田碳排放的影响最大,且农作物种植的单一性越来越强;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释放的总碳量平均每年164.05×104t,自2002年开始体现逐步上升趋势,2010年达到历史最高;秸秆露天焚烧的碳排放量分布与地形、气温、降水等自然因素和经济社会条件呈现一致性关系。研究结果可以为控制和减少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提供政策建议。
- 李炜张红
- 京津风沙源区不同分区植被覆盖度变化及归因分析被引量:13
- 2021年
- 以2000—2018年MODIS NDVI影像为数据源,基于像元二分模型估算京津风沙源区植被覆盖度(FVC),分析京津风沙源区FVC的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究自然、人类活动对区域尺度FVC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2018年,京津风沙源区FVC呈增加趋势,增长速率为0.013·(10 a)^(-1),植被增加率为8.2%,FVC较高的区域在燕山丘陵山地水源保护区,其次是农牧交错带沙化土地治理区和浑善达克沙地治理区,FVC较低的区域为北部干旱草原沙地治理区。不同分区各驱动因子对FVC空间分布的解释力不同。自然因素中,年降水量是控制北部干旱草原治理区、浑善达克沙地治理区和燕山丘陵山地水源保护区FVC空间分布的主要驱动因子,坡度是控制农牧交错带沙化土地治理区的主要驱动因子;人类活动中,年末大牲畜头数是控制北部干旱草原治理区和农牧交错带沙化土地治理区FVC空间分布的主要驱动因子,人口密度是控制浑善达克沙地治理区和燕山丘陵山地水源保护区FVC空间分布的主要驱动因子;其他因子对FVC空间分布的影响则存在区域差异。交互探测器结果显示,双因子交互作用以双协同作用和非线性协同作用为主。人类活动与年降水量、坡度等自然因素的共同作用能够更充分地解释FVC空间分布。风险探测器识别的适宜植被生长的范围为年降水量316.4~486.0 mm、平均相对湿度48.4%~57.6%、年均温2.5~7.9℃的区域,其他驱动因子则在不同分区之间存在差异。
- 孟琪武志涛杜自强张红
- 关键词:植被覆盖度自然因素
- 基于不同风蚀模型的区域土壤风蚀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被引量:2
- 2021年
- 基于遥感数据、气象数据等,利用RWEQ模型和风蚀预报模型对内蒙古自治区2000—2017年土壤风蚀进行评估并分析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RWEQ模型(R^(2)=0.85,P<0.01)和风蚀预报模型(R^(2)=0.43,P<0.01)的预测值与^(137)Cs示踪技术风蚀的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其中RWEQ模型预测精度更好。(2)时间上,RWEQ和风蚀预报模型模拟的结果均表明2000—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土壤风蚀呈下降的趋势,下降趋势分别为0.73,1.18 t/(hm^(2)·a),2个模型模拟的土壤风蚀模数在2011年均达到最低值。空间上,2000—2017年,2个模型的模拟结果均表明内蒙古自治区土壤风蚀以微度和轻度侵蚀为主,其中剧烈侵蚀在整个研究区的占比较小(RWEQ 1.79%,风蚀预报模型5.45%),主要分布于北方风沙区的西南部。趋势上,89.74%(RWEQ)和72.05%(风蚀预报模型)的土壤风蚀模数呈下降趋势,其中显著降低的区域主要分布于北方风沙区的巴丹吉林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3)大风天数对土壤风蚀具有显著影响,随着大风天数的增多,土壤风蚀呈显著上升趋势,植被覆盖度和降水量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土壤风蚀的进程。
- 李鑫武志涛杜自强张红
- 关键词: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