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红

作品数:276 被引量:701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7篇期刊文章
  • 60篇专利
  • 55篇会议论文
  • 2篇标准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9篇动力工程及工...
  • 50篇化学工程
  • 12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电气工程
  • 7篇电子电信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理学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建筑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173篇热管
  • 69篇传热
  • 46篇太阳能
  • 34篇高温热管
  • 33篇换热
  • 30篇传热性
  • 30篇传热性能
  • 29篇生物质
  • 26篇热管式
  • 25篇数值模拟
  • 25篇值模拟
  • 21篇换热器
  • 19篇散热
  • 18篇集热
  • 17篇生物质气
  • 17篇生物质气化
  • 17篇气化
  • 17篇物质气化
  • 17篇反应器
  • 16篇集热器

机构

  • 248篇南京工业大学
  • 28篇南京林业大学
  • 14篇常州工学院
  • 11篇济南大学
  • 4篇南京师范大学
  • 4篇吉林建筑工程...
  • 3篇拜耳技术工程...
  • 2篇江苏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徐州工程学院
  • 2篇江苏省特种设...
  • 2篇南京圣诺热管...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江阴职业技术...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青岛理工大学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中国空间技术...

作者

  • 275篇张红
  • 146篇庄骏
  • 58篇陶汉中
  • 56篇许辉
  • 38篇陈兴元
  • 28篇王中贤
  • 24篇战栋栋
  • 17篇苏磊
  • 16篇白穜
  • 15篇丁莉
  • 13篇孙世梅
  • 13篇马永锡
  • 13篇沈妍
  • 12篇刘赟
  • 11篇于萍
  • 11篇徐德良
  • 11篇赵蔚琳
  • 11篇李四海
  • 9篇石磊
  • 8篇于红梅

传媒

  • 18篇南京工业大学...
  • 14篇石油化工设备
  • 9篇热力发电
  • 8篇化工学报
  • 7篇第九届全国热...
  • 6篇热能动力工程
  • 6篇太阳能学报
  • 6篇第八届全国热...
  • 6篇第十届全国热...
  • 5篇化工进展
  • 4篇机械设计与制...
  • 4篇华东电力
  • 4篇化学工程
  • 4篇中国电机工程...
  • 4篇可再生能源
  • 4篇第十一届全国...
  • 3篇现代化工
  • 3篇压力容器
  • 3篇低温与超导
  • 3篇石油机械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13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8篇2015
  • 12篇2014
  • 6篇2013
  • 7篇2012
  • 17篇2011
  • 19篇2010
  • 23篇2009
  • 27篇2008
  • 20篇2007
  • 37篇2006
  • 12篇2005
2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PC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开发及其传热分析被引量:15
2006年
基于太阳能集热器的发展现状,综合利用非跟踪聚焦型聚光器CPC和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的优越性,开发了一种CPC热管式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给出了此集热器中聚光镜和接收器的结构设计,并对集热器进行了传热分析。
赵玉兰张红战栋栋庄骏
关键词:集热器热管CPC传热
槽式太阳能直接产蒸汽系统接收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9年
介绍槽式太阳能直接产蒸汽(DSG)系统接收器的工作原理,并分析其可靠性低的原因。对通过增加吸热管壁厚或采用性能更好的材料提高DSG接收器可靠性的研究及其进展进行了综述。
战栋栋张红庄骏
关键词: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接收器
回路型脉动热管稳定运行传热模型的建立及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建立了简单回路脉动热管稳定运行的传热模型,分析影响稳定传热热阻和传热功率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回路脉动热管的传热热阻可分为冷却热阻和循环热阻,其中冷却流速、冷却面积和冷却段长度占总长度的比例,是影响冷却热阻的主要因素;热源温度和充液率是影响循环热阻的主要因素;冷却温度对传热热阻影响很小。对空气冷却式回路脉动热管,提高冷却面积、冷却段长度比例和冷却流速,提高热源温度、降低冷却温度,提高充液率都可提高传热功率,其中前3个因素是提高传热功率的最佳途径。稳定运行时,传热功率的充液率范围为10%~80%,且随充液率增加,传热功率略有增加。
苏磊张红
关键词:传热模型传热热阻
微槽道热管低温启动滞后现象的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小型铜-水微槽道热管在水平或负倾角位置,低温状态下启动时,可能发生启动滞后现象。对此现象进行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管内蒸汽温度20℃附近,Kn大于0.01,蒸汽进入不连续流动区,与微槽道侧壁面之间产生了速度滑移和温度突跃,导致蒸汽与壁面产生了明显的温度差,发生启动滞后现象。随着热管管内蒸汽温度的升高,Kn逐渐下降,蒸汽逐渐进入连续流动区,速度滑移和温度突跃消失,蒸汽与壁面之间换热状况改善,壁面温度回落,进入正常启动过程。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陶汉中张红庄骏
单回路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的试验被引量:1
2012年
通过对单回路紫铜-水脉动热管在风冷方式和定热流加热条件下,稳定运行时的传热性能的试验研究,得到管壁温度沿管长的变化规律,冷热段均温和温降(或温升)、传热温差、传热热阻随传热功率的变化特性.分析了充液率和管径对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热段均温、传热温差随传热功率的增加而增大,传热热阻随传热功率的增加而减小;小传热功率时,传热热阻对传热功率、管内径和充液率的变化较为敏感;减小充液率,增大管内径,增加传热功率可明显降低热管的传热热阻;较高传热功率时,充液率、管内径和传热功率对传热热阻的影响较小,影响传热热阻的主要因素是冷却热阻,可通过增加管外径或改善冷却条件来降低传热热阻,提高传热性能.
苏磊张红丁雷江丁锐
关键词:充液率管径传热性能传热热阻
石灰竖窑热平衡及节能技术改造
2003年
针对石灰竖窑运行中存在产量低、能耗高、操作环境恶劣、热效率过低等问题,对竖窑进行了全面的热平衡测试,找出影响竖窑热损失的主要原因,提出具体炉窑改造方案,并进行了竖窑的改造;通过改造前后的热平衡测试数据的对比,竖窑的热效率提高了4倍,单位成品热耗降为原来的1 6,成品率提高,节能效果显著。
苏磊张红
关键词:石灰竖窑热平衡节能
热管技木在化学反应器中的应用
2002年
热管化学反应器的主要特点是利用热管的等温性使触媒床层轴向和径向温度分布均匀,从而使化学反应始终能保持在最适宜的反应温度区进行,同时由于热管可以及时补充化学反应热(对吸热反应)或导出化学反应热(对放热反应),使生产能力也得以提高。介绍了热管技术在乙苯脱氢反应器、环己醇脱氢反应器、均苯四酸二酐反应器以及氨合成塔中的应用研究。
王志亮高鸿顺张红庄骏
关键词:热管技术化学反应热管化学反应器
回路并行式热管在天文望远镜焦面散热的应用
2007年
介绍了一种新型回路并行式热虹吸管的结构、特点,以及其在天文望远镜焦面散热中的实际应用。通过模拟试验得出散热器的性能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李冬庆张红陈兴元
关键词:回路望远镜
高温热管换热器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本文利用“三次设计”优化方法对高温热管换热器冷热流体侧翅片间距、翅片厚度、管束横向管间距、冷热流体迎风流速、迎风面宽度、加热段长度进行最优参数组合,找出高温热管换热器投资回收年限最小的最优解,最大限度降低投资成本,减小运...
孙世梅张红
关键词:高温热管换热器结构参数优化翅片间距
文献传递
倾斜状态下热虹吸管冷凝段流动传热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建立了太阳能热水装置用的热虹吸管在倾斜状态下冷凝段流动传热模型,模型考虑了倾斜角度和界面剪切力对冷凝液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小管径情况下,特别是在小倾斜角度工况下,界面剪切力的作用不能忽略。界面剪切力对流动冷凝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使周向的液膜厚度变得均匀。计算模型还考虑了过冷度对冷凝段有效传热长度的影响,计算结果与经典的经验公式和试验数据相比较,吻合良好。
陶汉中张红庄骏
关键词:热虹吸管
共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