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琮
- 作品数:21 被引量:80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比索洛尔联合常规综合治疗对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6年
-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联合常规综合治疗对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心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方法该院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的HFPEF患者86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另给予比索洛尔治疗2 w,比较两组疗效、心功能、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心功能以及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治疗后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脑钠肽(BNP)、脂蛋白(L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2例轻微疲倦,1例恶心,停药后症状缓解。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比索洛尔联合常规综合治疗对HFPEF患者的心功能以及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具有更好的改善作用,疗效明显。
- 张琮
- 关键词:比索洛尔心功能神经内分泌因子
-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良原因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良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例明确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病且疗效不佳的中青年患者采取问卷、电话调查的方式,观察治疗前后血压的情况,并作出对比分析。结果血压控制不良因素有:对疾病认识不足、服药依从性差、不健康生活方式、药物副作用、缺乏体育锻炼、不愿意长期服药、服用短效药物及经济原因。结论针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良因素进行健康教育是治疗高血压病、防治并发症的主要措施。
- 张琮
- 关键词:中青年高血压
- 低剂量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分别联合阿司匹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被引量:13
- 2020年
- 目的探究低剂量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分别联合阿司匹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行PCI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术后使用低剂量替格瑞洛+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血小板功能[最大血小板聚集率(PAR)、P2Y12反应单位(PRU)]和炎性反应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髓体过氧化物酶(MPO)、心肌损伤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并记录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及出血事件,及随访6个月期间出现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MPAR、PRU、IL-6、TNF-α、CRP、MPO、CK-MB和cTnT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95%(7/39),出血事件发生率为5.13%(2/3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08%(9/39),出血事件发生率为15.38%(6/39),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研究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5.38%(6/39),低于对照组的35.90%(14/39),P<0.05。结论应用低剂量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疗效更佳,可显著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出血事件,降低炎症反应,减轻心肌损伤,安全性良好,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张琮赵佩张占海
-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不良心血管事件
- 心血管内科专用听诊器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心血管内科专用听诊器,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心血管内科专用听诊器,还包括在所述听管与所述导音管的连接处设置钟形盒,所述钟形盒的背面设置与所述听管相配合的凹槽,所述钟形盒内设置紫...
- 张琮
- 文献传递
- PCI术前早期和即刻应用替罗非班对高危ACS患者冠脉血流和心肌灌注的影响比较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比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早期和即刻应用替罗非班对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血流和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100例高危ACS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应用替罗非班,其中观察组患者于PCI术前4~6 h给药,剂量为10μg/kg,3 min内完成静脉注射,而后以0.15μg/(kg·min)的速度静脉泵注,用药至PCI术后24 h;对照组患者于PCI术开始时应用,给药方法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肌钙蛋白Ⅰ(c TnⅠ)水平、血小板聚集率(PAR)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TIMI血流分级2~3级及TMPG 2~3级的患者例数均显著多于治疗前,且观察组TMPG 2~3级的患者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 TnⅠ均显著升高,PAR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MACE发生率(8.0%)与对照组(1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前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可以有效改善高危ACS患者的冠脉血流及心肌血供。
- 张琮李玉敏
- 关键词:替罗非班冠状动脉介入术冠脉血流心肌灌注用药时机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GRACE评分与冠脉病变的相互关系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评价GRACE评分对冠状动脉病变预测的价值.方法 收集2008年5月至2010年10月住院的ACS患者共360例,对其进行GRACE评分.以评分差异分组,分为高危组、中危组和低危组,分析不同组别中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以及与GRACE评分的关系.结果 随着GRACE评分分值的增加,ACS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支数及狭窄程度呈增加的趋势.结论 GRACE评分对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狭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张琮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评分冠状血管造影术
- 一种心血管造影剂助推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血管造影剂助推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螺栓连接有调速电机,所述调速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壳体的内表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内部还设置了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了从动齿...
- 张琮
- 文献传递
- PCI术后长期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22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PC/术后长期氯吡格雷片伍用肠溶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25例PCI术后患者进行1年随访观察,其中女性82例,男性143例,年龄(57.0±11.5)岁。术前常规准备,术前3d服用氯吡格雷片75mg,qd和肠溶阿司匹林片0.1g,qd;术中常规操作;术后低分子肝素5000U,q12h,IH,连用3d;出院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年。于术后1个月、半年、1年复诊;如出现心前区闷痛、晕厥、牙龈出血、黑便、黄染等及时复诊。结果225例患者中多支病变66例、双支病变117例、单支病变42例。共置人支架351枚,高压后扩张67例。8例患者术前白细胞少于4.0×10^9/L,给予常规量治疗并严密观察,未出现进一步下降。个别患者出现牙龈及皮下淤斑(术后1个月、半年和1年分别为1.77%、3.11%和2.22%,P〉0.05),消化道出血2例,无颅内出血。无死亡。结论PCI术前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术后长期应用安全,可起到显著抗血小板作用,对白细胞影响较小,长期应用副作用小,未出现急性冠脉事件,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张琮
- 关键词:血管成形术双联抗血小板
- D-乳酸水平与慢性收缩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1浓度和心脏超声指标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 2020年
- 目的:研究D-乳酸水平与慢性收缩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浓度、心脏超声指标的相关性及动态监测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8月至2019年8月慢性收缩性心功能不全患者75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41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D-乳酸、TGF-β1水平,并行心脏超声检查,记录两组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统计对比两组血清D-乳酸水平、血清TGF-β1水平、LVEF、LVEDV及不同心功能分级中血清D-乳酸水平,并分析血清D-乳酸水平与血清TGF-β1水平及LVEF、LVEDV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D-乳酸、TGF-β1水平、LVEDV高于对照组,LVEF低于对照组( P<0.05);Ⅳ级患者血清D-乳酸水平高于Ⅱ级、Ⅲ级( P<0.05);经Pearson分析,血清D-乳酸水平与血清TGF-β1水平( r=0.579)、LVEDV( r=0.527)呈正相关,与LVEF( r=﹣0.546)呈负相关( P<0.05)。 结论:血清D-乳酸水平与慢性收缩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中血清TGF-β1水平、LVEDV成正比,与LVEF成反比,说明可通过动态监测血清D-乳酸水平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且可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可参考依据。
- 张琮杨盛杨楠
- 关键词:D-乳酸转化生长因子-Β1
- 托伐普坦与布美他尼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疗效及对患者MMP-2、TIMP-1水平和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研究托伐普坦与布美他尼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疗效及对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水平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9年4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80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托伐普坦组(托伐普坦治疗)和布美他尼组(布美他尼治疗),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记录治疗前、治疗1周后MMP-2及TIMP-1、心功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24 h尿量、疾病相关因子[半乳糖凝集素-3(Gal-3)、分形趋化因子(FKN)]水平。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MMP-2、LVEDD、LVESD、疾病相关因子(Gal-3、FKN)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托伐普坦组低于布美他尼组(P<0.05);两组患者TIMP-1、LVEF、24 h尿量水平较治疗前上升,托伐普坦组高于布美他尼组(P<0.05)。结论:托伐普坦与布美他尼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疗效均显著,托伐普坦相较于布美他尼,能更好地改善心功能、提升尿量。
- 张琮赵佩张占海
- 关键词:托伐普坦布美他尼缺血性心肌病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