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珍英
- 作品数:34 被引量:321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有免疫史儿童感染为主的麻疹暴发流行
- 1989年
- 当代麻疹己属能以活疫苗予防的儿童急性传染病。麻疹活疫苗于六十年代初问世,1967年在我国全面应用、效果甚佳。七十年代末,疫苗纳入国际扩大免疫规划(EPI).我国参与该规划,并正在推行具有接种率及发病率控制目标的方案。国内外都在开展消除当地麻疹的工作并取得卓著成效。但是人们还可以看到问题的另一面。美国1982年消除本土麻疹的目标未能实现。
- 田效恩张珍英刘鹏金令辉温宏伟明玉臣樊水龙杜九峰
- 关键词:免疫史扩大免疫规划暴发点
- 河南省部分地区风疹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 1989年
- 应用血凝抑制试验对河南省部分地区进行风疹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共调不同年龄人群1644人,抗体阳性率为72.09(?)98.15%。抗体 GMT 在19.10~58.84。城市居民阳性率为89.93%,显著高于农村(83.33%)。但性别间无明显差异。对城乡育龄妇女风疹抗体水平进行了重点探讨。本次结果显示农村育龄妇女风疹抗体阴性率为19.82%,显著高于城市,我们认为要降低 CRS 和风疹的发病率、大力提倡婚前风疹免疫是切买可行的。
- 金令辉魏建军张珍英
- 关键词:风疹血凝抑制试验抗体
- 2007年河南省麻疹病例免疫效果评价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分析麻疹病例的免疫史状况,探讨其免疫效果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方法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在河南省2007年麻疹监测病例中筛选实验室确诊病例,根据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分组,针对初免月龄前病例和具有免疫史的病例,讨论影响免疫效果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关麻疹控制策略。结果有根据筛选要求,共选出3912例麻疹确诊病例,其中有1079例病例有麻疹疫苗接种史,未到麻疹疫苗接种年龄而发病679例,到接种年龄未接种疫苗而发生麻疹1325例,麻疹疫苗接种史不详829例。在699例有明确麻疹疫苗接种时间的病例中,有336例在麻疹疫苗接种1年内发病,111例在接种疫苗1~2年内发病,60例在接种疫苗2~3年内发病,有59例在接种疫苗3~4年内发病,有133例在接种麻疹疫苗4年以上发病。结论随着麻疹疫苗免疫的实施,出现了接种疫苗后发病的病例和未到接种月龄发病两种情况,其产生原因可能是由于疫苗免疫原性改变或母传抗体的影响,针对这两个因素提出不同的控制措施,一是提高常规免疫接种覆盖率和免疫成功率阻断麻疹野病毒循环,二是将针对育龄期妇女麻疹疫苗接种,提高母传抗体的保护能力。
- 丰达星张珍英徐瑾
- 关键词:麻疹免疫效果影响因素
- 河南省麻疹监测及控制状况分析被引量:10
- 2001年
- 为加速麻疹控制 ,卫生部以河南省为试点 ,同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CDC)和世界卫生组织 (WHO)合作 ,在开封、南阳市开展麻疹监测工作。同时其它城市也按有关要求开展麻疹监测工作。一年来的实践表明 ,河南省的麻疹监测系统已经建立 ,并运转良好。 1999年麻疹专报系统报告疑似麻疹病例 185 2例 ,年发病率 2 0 0 / 10万。全省各地均有病例报告 ,并发生了 37起麻疹暴发 ,暴发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 2 8 73%。发病主要集中于 4~ 6月 ,占全年病例总数的 5 0 %。 14岁以下儿童发病占 84 88%。首次自麻疹病例中分离出麻疹病毒 ,共分离到 15株。部分市 (地区 )开展了麻疹疫苗初始强化免疫活动 ,有效地降低了麻疹发病率。但麻疹监测系统的监测质量尚待提高 :1999年专报系统报告的病例数低于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 ;一些监测指标 ,如报告及时率、病例调查率、标本采集率和实验室检测及时率等都有待提高。
- 郭万申冯子健刁琳琪张珍英李聪勇张延炀
- 关键词:麻疹初始强化免疫
- 河南省部分地区风疹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 1989年
- 1986~1987年我们选择本省没有风疹流行的市、县进行了人群风疹免疫状况调查。血清来源郑州市、信阳市、郾师县、商城县1个月龄~50岁健康人血清,还有108份脐血收集自郑州市各医院。血凝素由卫生部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血清学方法采用微量血凝抑制试验(HI),以产生完全抑制的血清最高稀释度为反应终点,抑制滴度≥1:8判为阳性。
- 金令辉张珍英魏建军
- 关键词:免疫状况血清学方法健康人血清抗体阳性率血凝抑制试验稀释度
- 河南省部分地区育龄期妇女风疹免疫水平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研究河南省育龄期妇女风疹抗体水平,为制定先天性风疹综合征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15~45岁育龄妇女作为调查对象,采集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风疹IgG抗体,计算并比较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浓度。结果共选择860人作为调查对象,分成6个年龄组,平均阳性率86.6%,平均抗体浓度86.7IU/ml,其中15~20岁组阳性率、平均抗体浓度(GMC)最高(89.6%、122.0IU/ml),41~45岁组阳性率、GMC最低(51.6%、79.5IU/ml),各年龄组之间GM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41,P<0.05),抗体阳性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11.11,P<0.05);分地区比较显示,不同地区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1,P>0.05),抗体GM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P<0.05)。结论河南省育龄期妇女风疹抗体总体水平较高,但阴性率也达13.4%,随着年龄增高,抗体水平和阳性率均呈现下降趋势,为防止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的发生,建议对抗体检测阴性育龄期妇女接种风疹疫苗。
- 丰达星张珍英徐瑾郭万申
- 关键词:风疹免疫水平
- 河南省麻疹病毒基因分型及中和抗体水平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了解河南省流行的麻疹野病毒的基因特征,以及人群中麻疹中和抗体水平,探讨免疫水平对麻疹流行的影响。方法采集麻疹患者咽拭子标本分离病毒,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麻疹野病毒分离株的核蛋白(N)基因羧基末端450个核苷酸片段,再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用微量中和试验测定健康人群、麻疹患者血清中和麻疹疫苗株和野毒株的中和抗体水平。结果共分离麻疹病毒147株,挑选其中73株测序后均为H1基因型。检测麻疹患者血清351份,中和分离株和疫苗株,其中和抗体GMT值分别为1∶75.7和1∶7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60,P>0.05);通过免疫史分析发现,不管有无免疫史,麻疹患者血清中和两种抗原的抗体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检测健康人群血清306份,中和两种毒株,其抗体GMT值分别为1∶81.9和1∶55.0,抗体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861,P<0.05)。结论河南省麻疹流行是以H1基因型为主。麻疹中和抗体达到一定水平,对于阻止麻疹病毒传播,降低发病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不排除当前疫苗对流行株抵御不足。
- 丰达星张珍英徐瑾郭万申
- 关键词:麻疹基因中和抗体
- 麻疹野病毒H1基因型在中国流行的分析被引量:153
- 2003年
- 为确定现阶段中国流行的麻疹野病毒本土基因型别 ,在 1995~ 2 0 0 2年用EB病毒转化的狨猴淋巴母细胞(B95a细胞 )从河南、山东、安徽、上海等 19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下同 )的麻疹爆发和散发病人的咽喉拭子或尿液标本中分离到麻疹病毒 15 6株。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从 15 6株麻疹病毒中扩增出核蛋白 (N)基因碳末端 4 5 0个核苷酸片段。通过对扩增产物的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证明 ,15 4株为麻疹病毒H1基因型 ;2株属于A基因型 ,为沪191疫苗株。由此证实 ,H1基因型已在中国广泛流行 ,为中国麻疹病毒的优势基因型。H1是麻疹病毒型内变异最大的基因型。这 15 4株H1基因型麻疹病毒 ,除外Shanxi0 0 - 6和Hunan95 - 2 3株 ,可进一步划分为H1a和H1b两个亚组。H1a的 4 5 0个核苷酸和H1b的差异在 2 0 0 %~ 4 0 0 %。H1基因型的 4 5 0个核苷酸和A基因型代表株Edmonston的基因差异在 6 0 0 %~ 7 33% ;与H2基因型代表株China94 - 1的基因差异在 5 11%~7 5 6 % ;与其它 17个基因型代表株的最大差异在 11 5 6 %。在中国开展麻疹病毒监测和建立麻疹病毒毒株库及基因数据库 ,对加速麻疹控制及未来消除麻疹都十分必要。
- 许文波朱贞张珍英王同展蒋小泓王常银何维宽王建国李聪勇郑蕾凌华李平刘桂艳田宏周淑洁田疆王步安
- 关键词:麻疹病毒H1基因型麻疹野病毒
- 河南省麻疹的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6
- 2000年
- 郭万申冯子健范军星张珍英李聪勇
-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发病率
- 一起监狱流感暴发的调查分析
- 2002年
- 张保华张珍英李聪勇
-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