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临床病理
  • 3篇临床病理分析
  • 3篇病理
  • 3篇病理分析
  • 2篇肿瘤
  • 2篇细胞
  • 1篇胆结石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粘膜
  • 1篇胆囊肿瘤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平滑肌脂...
  • 1篇右下腹
  • 1篇右下腹疼痛
  • 1篇增生
  • 1篇粘膜
  • 1篇脂肪瘤
  • 1篇植入
  • 1篇人胎羊膜
  • 1篇乳腺

机构

  • 4篇合肥市第一人...
  • 3篇安徽省合肥市...
  • 1篇安徽省立儿童...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中铁四局集团...

作者

  • 7篇张玉兰
  • 5篇严军宁
  • 4篇张秀珊
  • 1篇蚁国铮
  • 1篇陈忠伟
  • 1篇任素珍
  • 1篇李新建
  • 1篇王晓秋
  • 1篇王健

传媒

  • 5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安徽医药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05
  • 2篇1998
  • 2篇199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224例结石与无结石胆囊粘膜病理形态比较被引量:1
1995年
连续性观察224例胆囊粘膜病变,对其组织形态、粘液染色及CEA免疫组化标记结果进行研究,发现183例有胆囊结石,占81.69%,在粘膜变化中,结石组以不全肠化为主(61%)。无结石胆囊粘膜变化以单纯性增生为主(28/41)。经X2检验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X2=24.49,P<0.001)。对照回顾分析30例胆囊癌的癌旁粘膜,发现不典型增生及癌内有杯状细胞残留,粘液腺化生上皮向不典型增生移行过渡。
张玉兰蚁国铮王晓秋
关键词:胆结石癌胚抗原胆囊肿瘤胆囊粘膜
植入人胎羊膜预防损伤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1998年
目的:了解肌腱端端吻合术中植入人胎羊膜后周围组织的形态学改变以及愈合状况。方法:切断鸡双足爪肌腱后行常规吻合术,左侧植入人胎羊膜,右侧作为对照,分别于手术后2、3、4、6、8周时取材对标本进行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2周时羊膜周围组织充血、水肿并有少量炎细胞及异物巨细胞,以后逐渐减少、消失,6~8周时肌腱愈合并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严军宁张玉兰张秀珊
关键词:肌腱损伤
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过长24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1998年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过长伴非典型性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24例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过长伴非典型性子宫内膜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24例中,4例发展为子宫内膜腺癌,7例痊愈,10例好转,3例在随访中。内膜癌患者的PCNA检测均为阳性高表达。结论: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过长伴非典型性,其病变的发展是双向的,即可癌变,也可逆转。
张秀珊陈忠伟张玉兰
关键词:子宫内膜增生非典型增生临床病理癌前病变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0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进行HE染色,光镜观查,其中7例进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结果肿瘤组织学形态示畸形血管,平滑肌细胞,脂肪组织以不同比例出现,其中4例可见异型增生的上皮样平滑肌细胞。免疫组化:梭形及上皮样平滑肌细胞都特征性表达HMB45,SMA。HMB45的表达强度与平滑肌细胞的上皮样分化,细胞核的异型度成正比。结论免疫标记物HMB45、SMA的联合应用在该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李新建任素珍张玉兰严军宁李发言
关键词: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病理学免疫标记物
阑尾颗粒细胞瘤一例
2014年
患者女,31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27h”急诊就医,门诊体检发现麦氏点按压疼痛且疼痛固定,拟诊“急性阑尾炎”于2013年5月27日收入院,并行急诊手术。术中探查见阑尾位于盲肠前,5.0cm×1.5cm大小,表面充血水肿明显,头端化脓,腹腔内可及黄色渗液约100mL。
叶宗媛张秀珊张玉兰严军宁
关键词:颗粒细胞瘤右下腹疼痛术中探查麦氏点腹腔内
快速石蜡切片脱水技术的改进
1995年
快速石蜡切片脱水技术的改进严军宁,张玉兰一种以无水乙醇代替丙酮进行组织脱水,以电吹风代替电炉加温的快速石蜡切片方法,具有方法简便、安全、节省试剂、无毒性及副作用,且制片质量高,效果好等优点。外科手术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快速诊断。以了解病变的性质及手术范...
严军宁张玉兰
关键词:石蜡切片脱水组织学检查
乳腺纤维瘤病样梭形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探讨乳腺纤维瘤病样梭形细胞癌(fibrom atosis-like sp ind le cell carc inom a,FLSCC)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3例FLSCC病例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CK、CK(34βE12)、vim entin、SMA、ER、PR、K i-67、c-erbB-2〕。结果3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47、53、56岁,均可触及乳腺肿块。肿瘤境界清楚,但镜下边缘呈浸润性。肿瘤主要是梭形细胞、多边形细胞、少量的管状腺体及鳞上皮巢混合,间质纤维明显增生伴胶原化,细胞成束状排列或散在分布,似纤维瘤病样改变。梭形细胞分化良好,异型性不明显,部分区域细胞较丰富,其间聚集的上皮簇或片状多边形细胞核有轻度异型,可见少数核分裂象。多边形细胞与梭形细胞有移行。病变中亦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聚集浸润。上皮细胞、多边形细胞及部分梭形细胞CK(34βE12)、CK(AE1/AE3)阳性,CK阴性的梭形细胞表达vim entin、SMA。3例均行肿块切除,其中1例,术后4个月复发,再行乳腺根治术。结论乳腺(纤维瘤病样)梭形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诊断需依赖免疫组化标记并与乳腺其它梭形细胞肿瘤相鉴别。
张秀珊严军宁张玉兰章德灴王健
关键词:乳腺肿瘤梭形细胞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