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海

作品数:57 被引量:188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2篇建筑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7篇职业病
  • 25篇职业病危害
  • 11篇汽车
  • 7篇噪声
  • 6篇风险评估
  • 5篇预评价
  • 5篇职业卫生
  • 5篇汽车制造
  • 5篇控制效果评价
  • 5篇建设项目
  • 5篇粉尘
  • 4篇职业病危害预...
  • 4篇制造业
  • 4篇生产项目职业...
  • 4篇肌肉
  • 4篇肌肉骨骼
  • 4篇肌肉骨骼疾患
  • 4篇疾患
  • 4篇骨骼
  • 4篇关键控制点

机构

  • 45篇广州市职业病...
  • 12篇广州市第十二...
  • 11篇中山大学
  • 5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广东省职业病...
  • 2篇暨南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东风汽车有限...
  • 1篇深圳市罗湖区...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市净水有...
  • 1篇清远欧派集成...

作者

  • 56篇张海
  • 43篇刘移民
  • 32篇王致
  • 13篇刘丽芬
  • 12篇肖晓琴
  • 11篇邓颖聪
  • 10篇唐侍豪
  • 9篇陈培仙
  • 9篇凌伟洁
  • 7篇陈菊艳
  • 7篇杨燕
  • 7篇徐绍雄
  • 6篇舒友梅
  • 6篇杜伟佳
  • 6篇梁嘉斌
  • 6篇周丽屏
  • 5篇廖阳
  • 5篇冯玉超
  • 4篇王忠旭
  • 4篇贾宁

传媒

  • 13篇职业卫生与应...
  • 10篇中国卫生工程...
  • 9篇职业与健康
  • 9篇中国工业医学...
  • 3篇中华劳动卫生...
  • 2篇中国职业医学
  • 2篇工业卫生与职...
  • 2篇第十二次全国...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2009’全...
  • 1篇广东省职业健...

年份

  • 7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纺织行业家庭作坊式复合厂职业病危害调查
2022年
目的调查家庭作坊式复合厂职业病危害与防护措施现状。方法2021年11月,以广州市某区5家家庭作坊式复合厂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卫生学调查、工程分析法、检测检验法等分析复合厂职业病危害与防护措施现状。结果家庭作坊式复合厂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甲醇、乙酸甲酯、乙酸乙酯、苯、甲苯、二甲苯、二甲基甲酰胺等。5家复合厂采样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但甲醇(<0.17~4.41 mg/m~3)与乙酸甲酯(2.92~54.07 mg/m~3)浓度水平较高。5家复合厂普遍存在着工作场所职业病防护设施简陋、防毒效果差,未配备合格有效防毒口罩或防毒面罩,未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未开展职业健康监护等问题。结论为防止发生职业性甲醇或乙酸甲酯中毒,家庭作坊式复合厂应落实职业卫生主体责任,积极开展“一、二级预防”,同时监管部门加强现场监督,进行行政干预,共同守护劳动者职业健康。
范小猛徐绍雄冯玉超唐侍豪张海周丽屏王致
关键词:乙酸甲酯甲醇纺织行业
两种风险评估方法在粉尘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比较两种风险评估方法对粉尘工作岗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的结果,探讨其适用性。方法分别选取广州市某汽车制造企业、某家具制造企业和某煤码头生产过程中产生粉尘的典型岗位为研究对象,开展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典型岗位粉尘浓度检测,应用国内《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GBZ/T 298—2017)中推荐的半定量综合指数法和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定量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法(ICMM定量法)分别对各企业粉尘岗位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并对两种方法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半定量综合指数法评估汽车制造企业二氧化碳焊岗位电焊烟尘、煤码头卸船、输送带巡检、堆料、清扫、装船岗位煤尘为低风险,汽车制造企业电阻焊岗位为中等风险,家具制造企业开料、铣边、开孔、水磨、加工岗位矽尘为高风险;ICMM定量法评估汽车制造企业焊接岗位电焊烟尘为潜在风险,煤码头卸船、输送带巡检、堆料、装船岗位煤尘为非常高风险,家具制造企业5个岗位及煤码头清扫岗位为不可容忍风险;ICMM定量法所得评估结果大部分高于半定量综合指数法。结论两种评估方法均能在一定程度上评估和预测粉尘的职业健康风险。ICMM定量法评估结果更为严格;半定量综合指数法综合考虑了粉尘的健康效应、接触情况及防护措施,对粉尘所得的职业健康风险结果更为全面、准确。
陈培仙张海杨燕刘移民
关键词:风险评估粉尘煤码头
某扬声器厂涂胶工艺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整改效果分析
2012年
目的通过对某扬声器厂涂胶工艺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改造,使涂胶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低于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效果。方法运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卫生工程检测等方法进行识别和分析。结果该厂整改前涂胶岗位甲苯超标,超标率为60%;整改后现场检测结果显示,甲苯浓度均低于国家职业接触限值,合格率为100%。结论涂胶工艺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改造措施可行,防护效果良好。
张海王建宇张燕钟坤鹏刘移民
关键词:涂胶职业病危害
汽车弹簧制造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通过对某汽车弹簧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分析,确定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制订防护对策。方法运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识别和分析。结果汽车弹簧生产过程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粉尘、化学毒物、高温和紫外辐射等危害因素,现场检测结果显示,噪声合格率为30.8%,高温作业岗位的WBGT指数100%超过限值,紫外探伤岗位紫外辐射强度100%超标,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均低于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结论汽车弹簧制造职业病危害的防护应以职业危害关键控制点为重点,采取切实可行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减少或消除职业病危害。
张海王致许启荣刘移民
关键词:汽车弹簧职业病危害
汽车制造业废料周转岗位降噪措施效果评价被引量:3
2020年
对某汽车制造企业钢材掉落收集和飞边废料周转岗位噪声状况进行现场调查,检测降噪技改前后相关作业岗位等效噪声和个体噪声接触水平。结果显示,隔声处理后,钢材掉落收集岗位个体噪声声级平均降低了14.5 dB(A);优化作业流程管理后,飞边废料周转岗位个体噪声声级平均降低了26.1 dB(A);噪声作业分级均由Ⅲ级(重度危害)降低至0级(相对无害);噪声聋发病率风险降低31%。提示隔声装置是汽车制造业普遍采用的降噪措施,针对减少碰撞的作业流程优化管理是从根本消除高强度生产性噪声的极佳措施,是汽车制造业降噪措施中优先考虑的手段。
邓冠华沈驰魏烨张海邓浩鹏刘移民
关键词:噪声汽车制造降噪措施
男性青年噪声作业人员高频噪声性听力损失风险预测模型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男性青年噪声作业人员的高频噪声性听力损失(NIHL)影响因素,建立NIHL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以某汽车生产企业2016—2018年新入职且听力正常的从事噪声作业的男性青年人群为研究对象,进行随访调查,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其发生NIHL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偏回归系数构建预后指数(PI)模型。根据PI值将研究对象分为低风险组(PI<0.00者)和高风险组(PI≥0.00者),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其发生NIHL的风险。结果截至2020年,研究对象NIHL发生率为33.4%(167/500),均为单纯高频NIHL者,无检出语频NIHL者。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发生高频NIHL的风险在职业性噪声接触水平超标者是合格者的2.03倍(P<0.01),饮酒者是不饮酒者的1.62倍(P<0.05),居住环境嘈杂者是不嘈杂者的1.69倍(P<0.05)。根据上述3个影响因素的偏回归系数构建的PI模型为:PI=-0.44+0.71 x_(职业性噪声接触水平)+0.49 x_(饮酒)+0.52 x_(居住环境嘈杂)。高风险组人群上岗后12、24、36、48和52个月发生高频NIHL的概率(3.9%、12.3%、19.4%、30.4%、51.1%)均高于低风险组人群(2.3%、8.3%、10.7%、15.3%、27.5%),特别是在上岗后第3年开始发生高频NIHL的概率上升幅度较大。结论职业噪声接触水平超标、饮酒、居住环境嘈杂均是男性噪声作业人员发生高频NIHL的危险因素;所构建的PI模型可较好地预测听力正常的男性青年从事噪声作业5年内发生早期NIHL的风险。
白卢皙李燕茹段丹萍丘丛玺张海刘移民
关键词:噪声听力损失
汽车制造业缸盖吹扫旋转台降噪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评估汽车制造生产线缸盖吹扫旋转台降噪效果,为同类生产工艺噪声危害治理提供参考。方法现场调查缸盖加工线缸盖吹扫岗位技改前后的个体和定点噪声接触水平。结果针对人工缸盖吹扫作业产生的噪声、铝屑和油雾问题以及技术改造需求,企业进行以下技改:(1)吹扫台面添加旋转机构;(2)缸盖吹扫外框焊接封板,内附隔音棉;(3)吹扫空间加装照明系统。技改后缸盖吹扫旋转台作业岗位个体和定点噪声的平均声级分别为(82.6±1.2)dB(A)和(84.2±2.0)dB(A),相比技改前人工吹扫的(99.4±2.3)dB(A)和(102.2±3.7)dB(A),分别降低了(16.8±1.1)dB(A)和(18.0±2.2)dB(A),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缸盖吹扫岗位噪声作业分级均由Ⅲ级(重度危害)或Ⅳ级(极重危害)降低至0级(相对无害)。结论缸盖吹扫旋转台利用了其密闭性和隔声材料,显著降低了压缩空气吹扫作业产生的噪声危害,并减少了作业工人接触铝屑和切削油机会。
邓冠华张海舒友梅邓浩鹏刘移民
关键词:汽车制造降噪措施
首段肺灌洗液是16S rRNA测序法分析尘肺病患者肺部菌群信息的更优选择
2023年
目的探索基于高通量测序评估首段肺灌洗液对研究尘肺病患者肺部菌群多样性的意义。方法2021年采集不同尘肺病患者或不同疾病场景各时段肺灌洗液34份,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法提取样本总基因组DNA,扩增16S rRNA V4区域,对经Illumina NovaSeq测序得到的样本序列进行拼接、标准化质控,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各样本序列质控有效率达77.13%。较中后段肺灌洗液,首段肺灌洗液门水平物种以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为主,拟杆菌门未被低估,抗炎治疗前后也未被低估。首段和各时段肺灌洗液的物种数和Shannon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段肺灌洗液的肺部菌群丰富度和均一性特征相似。不同个体首段肺灌洗液物种数和Shannon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首段肺灌洗液可区分不同个体肺部菌群特征。抗炎治疗前后首段肺灌洗液物种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annon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段肺灌洗液可分辨抗炎场景下肺部菌群特征变化。首段和各时段肺灌洗液Beta多样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段肺灌洗液的肺部菌群组成相似。个体间和抗炎治疗前后首段肺灌洗液Beta多样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首段肺灌洗液可分辨不同干预场景肺部菌群组成的变化,也可反映肺部菌群组成的个体性差异。结论首段肺灌洗液更灵敏反映尘肺病患者肺部菌群组成信息,是高通量16S rRNA标签测序法分析职业性肺病菌群信息的更优选择。
邓冠华唐侍豪肖芹张海邝嘉惠王致
关键词:尘肺灌洗液
—起混合性气体急性中毒事故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2018年3月广东某地发生的一起混合性气体急性中毒事故。本次对3名中毒作业工人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对事故现场空气进行检测并且分析事故原因。本次事故主要原因为员工缺乏职业防护和安全意识以及违规作业。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进行作业环境通风,并进行有毒气体检测确认安全的情况下方可进行作业。对职业性急性气体中毒.实施救助者必须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合理救护中毒者。
唐侍豪杜伟佳张海张伊莉张晋蔚刘薇薇刘移民
关键词:职业中毒混合性气体数据收集
某汽车涂料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对某汽车涂料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职业卫生调查法、职业卫生检测法、检查表分析法和职业健康检查法对该项目进行调查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工作场所中的化学毒物、噪声、粉尘、工频电场等浓度(强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有关要求。结论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良好。
刘丽芬肖晓琴张海王致邓颖聪陈菊艳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