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亮
- 作品数:36 被引量:79H指数:5
-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血清脂联素和hs-CRP的变化被引量:3
- 2010年
- 张洪亮贾阿娜张丽卢君坤贺兆发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清脂联素HS-CRP易损斑块
- 冠脉介入治疗对sCD40L与MMP-9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 2010年
- 张洪亮贾阿娜董天崴刘春辉杨光远高伟芹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溶性CD40L基质金属蛋白酶-9
- 有机铬、炎症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研究有机铬、炎症、他汀类药物与胰岛素抵抗,及其与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关系。方法筛选40岁以上的糖耐量异常(IGT)合并高血压患者60人、糖耐量异常合并高脂血症患者60人、糖耐量异常合并冠心病患者60人和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T2DM)患者60人,进行分组,每一组随机分为3个小组:2个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一组在原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唐安一号(有机铬制剂)口服,治疗二组在原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阿乐(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对照组维持原治疗方案,治疗4周。结果治疗一组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和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二组FINS、TG、TC、LDL-C和C-反应蛋白(CRP)低于对照组(P<0.05),HDL-C高于对照组(P<0.05)。4周治疗后,治疗一组、治疗二组HOMA-IR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机铬及他汀类药物能增强胰岛素的生物学效应,调节糖脂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
- 张磊艺董天崴张洪亮姜艳杨硕
- 关键词:有机铬胰岛素糖耐量
- ROC曲线评价血清骨桥蛋白对冠脉钙化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血清骨桥蛋白(OPN)对冠状动脉钙化(CAC)的诊断价值,确定血清OPN诊断CAC的最佳临界值。方法:据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结果将54例患者分为CAC组(32例)和非CAC组(UCAC组,22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OPN水平;应用ROC对血清OPN水平进行分析评价。按年龄受试者被分为<50岁组(16例)、50~60岁组(20例)、>60岁3组(18例),分别评价各年龄组血清OPN对CAC的诊断价值。结果:(1)CAC组血清OPN水平显著高于UCAC组[(40.281±11.997)μg/L比(23.682±5.760)μg/L],P<0.01;(2)按ROC曲线分析和Youden′s指数最大的截断点作为临床诊断界点,血清OPN诊断CA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7,最佳分界值为32μg/L,以血清OPN≥32μg/L来预测CAC,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1.3%和95.5%;(3)<50岁组、50~60岁组、>60岁组OPN诊断CAC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1、0.958和0.889;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100%、90.9%,83.3%、100%,73.3%、100%;最佳分界值分别为31μg/L,33μg/L,34μg/L。结论:(1)血清OPN水平升高可作为CAC形成的标志之一;(2)血清OPN≥32ug/L对CAC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3)各年龄组血清OPN对CAC诊断的特异性都较高,OPN的诊断价值在于对CAC的排除。
- 贺兆发冯粉卢均坤张丽李奕红范蕾张洪亮
- 关键词:骨桥蛋白冠状动脉硬化螺旋计算机
- 欣维宁治疗非S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欣维宁(国产替罗非斑)治疗非S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入选40例非ST抬高ACS患者随机分为欣维宁组(20例),对照组(20例),比较两组基础临床情况,疗效,30天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死亡,顽固心绞痛,新近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出血并发症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基础临床情况相同。欣维宁组临床疗效,心绞痛缓解、不稳定血流动力学变化好转、缺血性心电图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30d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欣维宁组没有出现,对照组为15%(3例),出血并发症欣维宁组(15%),高于对照组(10%),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肝肾功能损害等其他不良反应。结论:欣维宁能改善非ST抬高ACS病人的临床症状,减少30d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改善心肌灌注,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 孔繁和赵晓辉高伟勤杨光远张洪亮牟春平
- 关键词:欣维宁心电图急性冠脉综合征
- miR-21-5p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的调控作用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研究mi R-21-5p在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调控机制。方法应用q RT-PCR方法检测mi R-21-5p在正常人和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以及常氧和缺氧处理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利用Edu渗入法以及划痕实验研究mi R-21-5p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应用Targetscan软件进行靶基因预测并在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中进行验证。结果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mi R-21-5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血清(P<0.001);与常氧相比,缺氧处理肺动脉平滑肌细胞明显促进mi R-21-5p表达(P<0.01);mi R-21-5p能够促进缺氧条件下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证明mi R-21-5p能够结合骨形成蛋白Ⅱ型受体(BMPR2)的3'UTR;鉴定mi R-21-5p在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中靶向BMPR2基因。结论 mi R-21-5p调控靶基因BMPR2参与肺动脉高压发病。
- 张洪亮董天崴张磊艺杨光远王淑男杨军
-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MICRORNA
- 高血压胰岛素抵抗患者血浆胰淀素、ADMA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研究血浆胰淀素(amylin)、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在高血压胰岛素抵抗(IR)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胰岛素抵抗指数(IRI),把高血压患者分为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组(EH伴IR,27例)和高血压不伴胰岛素抵抗组(EH不伴IR组,23例),另选2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胰淀素、ADMA并分析高血压IR与胰淀素、ADMA的关系。结果:EH伴IR组和EH不伴IR组胰淀素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49±0.62)mg/L、(0.46±0.63)mg/L、和(0.41±0.36)mg/L(P<0.05);EH伴IR组和EH不伴IR组ADMA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51±0.78)μg/L、(1.46±0.72)μg/L和(1.28±0.6)μg/L(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Amylin与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呈正相关;在EH伴IR组Amylin与IRI显著正相关(r=0.673;P<0.01)ADMA与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在EH伴IR组呈正相关;(r=0.410;P<0.05),在EH不伴IR组无相关性。ADMA、Amylin两者呈正相关(r=0.390;P<0.05)。结论:血浆胰淀素和ADMA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血浆胰淀素和ADMA的表达可能与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 李爱群张磊艺杨军王凤玲张洪亮董天崴刘扬
- 关键词:高血压胰岛素抵抗胰淀素ADMA
- miR-302a靶向BMPR2调控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研究
- 2019年
- 目的研究miR-302a的异常表达在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迁移中的功能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qRT-PCR)方法检测先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及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血清中miR-302a表达水平。细胞学功能实验观察miR-302a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并通过靶基因预测及UTR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鉴定。结果 qRT-PCR检测在肺动脉高压患者和大鼠模型血清中miR-302a表达明显升高;miR-302a抑制收缩蛋白BMPR2的表达;实验证实BMPR2是miR-302a作用的靶基因。结论 miR-302a可能靶向BMPR2参与肺动脉高压发病调控机制,miR-302a可能为肺动脉高压疾病的生物诊断标记物。
- 张洪亮贾伟佳赵楠楠于晓迪贾阿娜王慧彭鹏张峰
- 关键词:微小RNA肺动脉高压
- 黛力新用于心血管神经症80例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临床观察观察黛力新在临床方面医治心血管神经官能症即焦虑和或抑郁的疗效。方法:将在临床中统计心血管抑郁和或焦虑状态的患者将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未给予黛力新药物口服,治疗组在应用黛力新积极治疗4周后分别统计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组临床治疗起效率在90.00%;安慰剂组效果仅在70.00%,以上两组积累出的数据进行统计科学计算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经积极治疗后,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焦虑量表均低于治疗前,而积极应用黛力新组治疗后这两个量表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黛力新在临床治疗中针对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患者有治疗效果,有很大的临床意义,提高患者生活方面的质量,改善患者病情预后。
- 李爱歆李鹏李冬张洪亮
- 关键词:心血管神经症黛力新抑郁焦虑
- microRNA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2021年
- 根据统计,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最高的,并且这种发病率和病死率仍在逐年增高,虽然现有的医学技术已经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都有了很大进展,但仍需开发新的诊断标志物及治疗方法来减少疾病的发生、改善其预后。微小RNA(miRNA)因其在细胞增殖、坏死、凋亡及生物发育等方面的作用而受到广泛关注。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miRNA参与了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生、发展,并为CVD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靶点。本文将对miRNA在CVD中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 李文慧张洪亮王越董建李丹阳金鑫馨
- 关键词:MICRORNA心血管疾病靶点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