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永军

作品数:237 被引量:1,363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7篇期刊文章
  • 49篇专利
  • 47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 2篇标准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5篇农业科学
  • 39篇生物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63篇棉花
  • 56篇基因
  • 40篇盲蝽
  • 32篇棉铃
  • 32篇棉铃虫
  • 30篇抗虫
  • 29篇转基因
  • 25篇绿盲蝽
  • 24篇茧蜂
  • 21篇植物
  • 19篇侧沟茧蜂
  • 18篇中红侧沟茧蜂
  • 17篇气味结合蛋白
  • 17篇基因棉花
  • 16篇抗性
  • 15篇烟粉虱
  • 15篇杀虫
  • 15篇粉虱
  • 13篇转基因棉
  • 11篇杀虫蛋白

机构

  • 227篇中国农业科学...
  • 17篇东北农业大学
  • 17篇中国农业大学
  • 14篇河北农业大学
  • 8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华中农业大学
  • 4篇全国农业技术...
  • 4篇山东农业大学
  • 4篇新疆农业科学...
  • 4篇中国科学院植...
  • 4篇北京市农林科...
  • 3篇湖南农业大学
  • 3篇河南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热带农业...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河北省农林科...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 2篇桂林理工大学
  • 2篇河南省农业科...

作者

  • 233篇张永军
  • 117篇郭予元
  • 104篇吴孔明
  • 32篇陆宴辉
  • 28篇梁革梅
  • 17篇谷少华
  • 16篇彭于发
  • 15篇林克剑
  • 12篇王桂荣
  • 9篇吴敌
  • 8篇赵秋剑
  • 8篇苏宏华
  • 8篇孙洋
  • 7篇陆琼
  • 7篇林凤敏
  • 7篇宋福平
  • 7篇赵奎军
  • 7篇张杰
  • 7篇陈洋
  • 6篇谢家建

传媒

  • 20篇昆虫学报
  • 15篇植物保护
  • 14篇植物保护学报
  • 12篇应用与环境生...
  • 9篇中国农业科学
  • 9篇棉花学报
  • 8篇中国生物防治...
  • 7篇应用昆虫学报
  • 4篇生态学报
  • 4篇中国植物保护...
  • 3篇中国植物保护...
  • 2篇昆虫知识
  • 2篇科学通报
  • 2篇新疆农业科学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热带作物学报
  • 2篇中国植物保护...
  • 2篇植保科技创新...
  • 2篇第五届全国生...
  • 2篇中国植物保护...

年份

  • 8篇2023
  • 16篇2022
  • 7篇2021
  • 6篇2020
  • 6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9篇2013
  • 26篇2012
  • 26篇2011
  • 23篇2010
  • 18篇2009
  • 8篇2008
  • 11篇2007
  • 18篇2006
  • 7篇2005
  • 4篇2004
2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张北小菜蛾高毒力白僵菌菌株的筛选被引量:10
2009年
小菜蛾是河北坝上错季蔬菜生产区最重要的害虫,为了探索对其无公害治理方法,以张北的小菜蛾为试虫,测定了33株球孢白僵菌对其幼虫的僵虫率,从中筛选出5株对小菜蛾2龄幼虫有较高致病力的菌株;从致死中浓度(LC50)和致死中时(LT50)的测定结果分析,BD-B026菌株的毒力最高,其处理后7d的LC50为0.47×105个/mL孢子,含1.0×108个/mL孢子菌液的LT50为(1.57±0.027)d,对小菜蛾表现出较强的致病力,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
张立红李瑞军陆秀君张永军董建臻杨向东陶晡
关键词:球孢白僵菌小菜蛾生物测定
绿盲蝽丝氨酸蛋白酶基因AlSP3的鉴定及表达谱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从绿盲蝽成虫体内克隆了1个丝氨酸蛋白酶基因,命名为AlSP3(GenBank序列号JQ609681)。经序列分析,该基因开放阅读框长1 041 bp,编码346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3.872×104,理论等电点为9.35,N-末端疏水区包含有19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蛋白质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翻译后的蛋白质具有丝氨酸蛋白酶的典型特征。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绿盲蝽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后AlSP3基因的表达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寄主植物,雌成虫取食转Bt基因棉花后AlSP3基因的表达量最高,比对照上升了11.62倍,并显著高于取食常规棉(P<0.01);雌成虫取食常规棉后,AlSP3基因的表达量上升了6.42倍,仅次于取食Bt棉和豇豆,并显著高于取食其他寄主植物(P<0.01)。雄成虫取食常规棉后,AlSP3基因的表达水平仅次于取食蚕豆,上升了9.37倍,并显著高于取食Bt棉(P<0.01)。由此可见,AlSP3基因是绿盲蝽成虫取食常规棉后的重要消化酶基因,并对雌成虫适应取食Bt棉具有重要作用。
孙洋柏立新张永军肖留斌谭永安盛洋
关键词:绿盲蝽丝氨酸蛋白酶表达谱分析寄主BT棉
中红侧沟茧蜂MmedCOⅠ基因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拟寄生物检测领域,具体提供了中红侧沟茧蜂MmedCOⅠ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且基于该序列设计了针对该序列的特异性扩增引物,并提供了一种快速检测中红侧沟茧蜂寄生棉铃虫幼虫的分子水平的方法,有利...
王山宁张永军郑瑶彭勇路子云郭予元
文献传递
虫害胁迫棉花基因表达谱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植物被昆虫取食后可诱导一系列生理生化代谢通路发生变化,启动直接防御或间接防御等防御机制,发掘棉花受棉铃虫为害后相关防御基因,对于解析昆虫取食诱导植物的防御反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用棉铃虫幼虫分别取食胁迫棉花(中棉所1...
武娟田文华齐放军张永军吴孔明郭予元
关键词:棉花基因芯片生物学功能
文献传递
绿盲蝽对植物挥发物类似物的触角电生理反应
植物挥发物是昆虫化学通讯的一类重要物质,在昆虫寄主选择、取食及产卵等行为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植物挥发物主要包括C-酯等绿叶性气味、萜类及其他化合物。触角电位(electroantennogram,EAG)是所测昆虫触角上...
孙玉凤张永军陆宴辉吴孔明
关键词:绿盲蝽植物挥发物类似物
转Bt基因棉花抗虫萜烯类化合物时空动态的HPLC分析被引量:20
2001年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技术对转Bt基因棉花抗虫萜烯类化合物种类、含量以及时空动态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被研究的抗虫棉品种抗虫萜烯类化合物在不同品种、不同组织器官间含量差异较大 .叶片中杀实夜蛾素(包括H1、H2 、H3、H4 )含量较高 ,花及蕾中棉酚含量的比例明显高于叶片 .总抗虫萜烯类 (包括棉酚、半棉酚酮、杀实夜蛾素H1、H2 、H3、H4 以及甲氧基半棉酚酮等 )均以铃、顶叶含量最高 ,蕾、花柱等器官次之 .说明在棉花不同品种、同一品种不同器官中是不同的萜烯类化合物在起到抗虫作用 .图 3参
张永军王武刚郭予元
关键词:转BT基因棉花HPLC
棉铃虫天敌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对不同处理棉花的趋性行为反应被引量:23
2006年
采用机械损伤(处理A)、棉铃虫取食为害(处理B)、棉铃虫取食棉花+棉铃虫复合物(处理B+H)、水杨酸诱导(处理C)、机械损伤加棉铃虫口腔分泌物(处理D)5种方式诱导现蕾期棉花植株,并应用Y型嗅觉仪测定处理后棉花对棉铃虫天敌中红侧沟茧蜂搜索寄主行为的影响.处理B、处理B+H和处理C棉花对中红侧沟茧蜂有显著的引诱作用.健康棉株、处理A及处理D棉花对中红侧沟茧蜂没有明显的吸引.中红侧沟茧蜂对处理C、处理B+H以及处理B棉花没有明显的趋性差异.利用气质联用系统对各处理棉花挥发性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表明处理B、处理B+H、处理C棉花挥发物种类和含量均比对照棉花多,处理A及处理D棉花与对照棉花挥发物种类和含量差异不显著.处理C、处理B及处理B+H棉花中β-月桂烯、β-蒎烯、α-蒎烯的含量明显增加.处理C棉花柠檬烯的含量发生明显变化.
于惠林张永军孙国军郭予元高希武
关键词:棉花中红侧沟茧蜂挥发性物质
转基因抗虫棉花PCR定性检测
转基因抗虫棉花在我国棉花害虫综合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转基因棉花可以通过PCR 定性方法进行检测。本试验采用改良的棉花种子DNA提取方法抽提棉花种子基因组DNA,利用Sadl内标准基因、CaMV35S启动子、No...
张永军苏宏华宋涛郭予元
关键词:转基因棉花DNA模板PCR扩增
文献传递
一种盲椿象卵的染色检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盲椿象卵的染色检测方法,其是将植物材料浸渍于0.5-2w/v%曙红溶液中1-5分钟后,取出用水冲洗,然后吸干表面水分,肉眼观察或镜检,植物组织中盲椿象卵的卵盖部分被染成红色,与植物组织的颜色反差明显,从而...
陆宴辉张永军吴孔明
文献传递
中国应对草地贪夜蛾入侵研究的主要进展被引量:20
2022年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严重威胁我国粮食生产的重大入侵性害虫。自2019年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以来,我国植保工作者在其生物学和发生规律、迁飞与种群监测、生态调控和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控技术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基本明确了草地贪夜蛾在我国的发生规律,建立了以监测预警、生物防治、理化诱控和应急化学防控为一体的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控技术体系。本文综述了草地贪夜蛾在我国的总体研究概况及在灾变和治理研究中取得的主要进展,并展望了农民接受、社会认可、生态可持续的草地贪夜蛾安全治理工作,以期为提升我国草地贪夜蛾的安全治理能力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郭井菲张永军王振营
关键词:安全治理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