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桂华

作品数:14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唐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烧伤
  • 4篇气管
  • 4篇气管切开
  • 4篇切开
  • 3篇气管切开患者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湿化
  • 2篇手术
  • 2篇输液
  • 2篇输液器
  • 2篇气道
  • 2篇气道湿化
  • 2篇吸入性
  • 2篇吸入性损伤
  • 2篇腺炎
  • 2篇可调节输液器
  • 2篇会阴
  • 2篇会阴部
  • 2篇会阴部烧伤

机构

  • 9篇河北医科大学...
  • 5篇开滦总医院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张桂华
  • 5篇魏伟
  • 4篇任丽青
  • 4篇果丽明
  • 3篇李娟
  • 3篇堵亚茹
  • 2篇张庆富
  • 2篇冯建科
  • 2篇刘苹
  • 2篇付庆江
  • 1篇邵洪波
  • 1篇孙静
  • 1篇王车江
  • 1篇吴寿岭
  • 1篇刘洪霞
  • 1篇堵亚茹
  • 1篇王艳秀
  • 1篇吴云涛
  • 1篇郑晓明
  • 1篇牛建清

传媒

  • 1篇药物与人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第八届全国创...
  • 1篇中华医学会烧...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特重度烧伤合并Coombs阳性1例
2012年
患者,男性,45岁,因铁水溅出引燃衣物烧伤全身多处4h入院.查体:意识清楚,体温37.4℃,脉搏120次/min,呼吸25次/min,血压134/91mmHg.双肺听诊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部软,无压痛,巴氏征阴性,无脑膜刺激征.烧伤创面位于头面颈、四肢及躯干,右颊部、右上肢、右大腿、右小腿后侧、右臀部及左膝关节基底苍白,质硬,其中右腕部为环形焦痂,右手肿胀明显,右手指末梢皮温低(已行切开减张),痛觉不敏感;余创面基底红白相间.四肢末端皮温低.
王车江张桂华刘洪霞张庆富
关键词:烧伤疾病防治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女性远期心血管转归的相关性研究
赵海燕牛建清张桂华吴寿岭吴云涛郑晓明孙静王艳秀
以4630例分娩后女性为研究对象,通过双向队列研究设计,采用问卷调查及健康体检和心脑血管事件收集等技术方法,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女性远期心血管疾病转归的影响。研究平均随访15年,得到如下结果:有妊娠期高血压病史的女性人...
关键词: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健康体检
肝炎及胰腺炎患者的营养治疗及护理研究
刘苹孟小茹张桂华付庆江果丽明
课题通过对临床资料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及流行病学调查。分别对肝炎、胰腺炎及肝炎合并胰腺炎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根据病情给予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并给予正确的营养学护理,观察患者的康复情况;并对三甲医院内乙型、...
关键词:
关键词:肝炎胰腺炎营养治疗
手术切口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MBLs基因检测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研究住院患者手术切口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并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株进行分型和金属-内酰胺酶基因检测。方法分离自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186株,以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作为质控菌株,采用常见的8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利用ERIC-PCR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分型;利用IMP-PCR和VIM-PCR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结果 18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8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为:庆大霉素和哌拉西林36.02%,阿米卡星和左氧氟沙星34.95%,美罗培南32.80%,环丙沙星32.26%,头孢吡肟27.42%,头孢他啶25.27%,其中62株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细胞菌对美罗培南耐药率98.4%,且全部为多重耐药(MDR),占总数的33.3%。11株为泛耐药株(PDR),占总数的6%。4株VIM2型铜绿假单胞菌和1株IMP-25亚型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检测阳性。讨论随着近年来抗生素的频繁使用铜绿假单胞菌不断产生新的耐药株,并检出1株IMP-25亚型,这对研究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和流行病学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果丽明齐小敏冯建科刘俊江张桂华
关键词:手术切口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
可调节输液器在烧伤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采取前瞻性研究,探讨可调节输液器在烧伤吸入性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应用。方法:选取烧伤吸入性损伤后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微量泵组和可调节组,各20例。常规组使用常规气道间断湿化法,每隔0.5-1 h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气道湿化液向气管内壁缓慢滴入;微量泵组应用微量泵持续滴入湿化液;可调节组使用可调节输液器持续滴入湿化液。对湿化效果、并发症的发生及护士工作量进行评测,评价可调节输液器用于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的整体效果。结果:三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量泵组和可调节组的湿化效果优于常规组,护理工作量均少于常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调节组比常规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并且,可调节组的工作量比微量泵组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调节输液器用于气管切开术后的气道湿化效果好,并发症及护理工作量少,值得临床推广。
堵亚茹李娟任丽青张桂华魏伟
关键词:可调节输液器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
老年烧伤患者气管切开感染的危险因素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究老年烧伤患者气管切开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老年烧伤患者120例,所有患者行气管切开治疗,依据其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及未感染组,借助于相关因素对比分析,探究老年烧伤患者气管切开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120例患者中,有33例(27. 5%)患者发生感染,两组在年龄、合并基础疾病、ICU停留时间、应用激素、烧伤程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烧伤程度为重度、ICU停留时间>7 d、应用激素属于烧伤患者气管切开感染发生危险因素。结论老年烧伤患者在急救过程中多需要行气管切开治疗,在治疗后患者所面临的并发症风险较高,而感染属于多发性并发症之一,其危险因素包括年龄、ICU停留时间、烧伤程度等,为此,需要加强对老年烧伤患者的口腔护理、呼吸机管理、维持器官功能等护理干预,降低患者感染发生风险。
堵亚茹任丽青张桂华李翠坤魏伟
关键词:烧伤气管切开年龄烧伤程度激素
会阴部烧伤的护理与体会
目的:探讨会阴部烧伤的护理。方法:总结我科住院的会阴部烧伤病人的护理特点及经验。结果及结论:会阴部皮肤皱褶多,组织疏松,血运丰富,结构复杂,加上因邻近肛门及尿道口,大小便的污染,细菌极易生长繁殖,会阴部烧伤病人如护理不当...
张桂华
会阴部烧伤的护理与体会
张桂华
富氢盐水对高压电烧伤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富氢盐水对高压电烧伤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指标、白细胞介素-8(IL-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雄性大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即使用生理盐水进行腹腔注射的高压电烧伤实验组、腹腔注射富氢盐水治疗高压电烧伤的治疗组、单纯腹腔注射生理盐且无高压电烧伤的空白对照组,以及腹腔注射罂粟碱治疗高压电烧伤的阳性对照组,每组15只。治疗后,检测血浆中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血栓素B2(TXB2)水平,并检测电烧伤组织黄嘌呤氧化酶(XOD)、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TNF-α及IL-8水平。结果治疗组大鼠血浆6-keto-PGF1α和TXB2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显著低于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P<0.01)。治疗组大鼠组织SOD水平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显著高于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P<0.01);治疗组大鼠组织XOD及MDA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显著低于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P<0.01)。治疗组大鼠组织TNF-α及IL-8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显著低于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P<0.01)。结论富氢盐水治疗高压电烧伤大鼠可有效保护受损区,最大限度地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且有效抑制细胞氧化应激,控制炎性因子表达可能是富氢盐水发挥生物学功能的主要机制。
魏伟邵洪波张桂华李晰张庆富冯建科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8
两种气道湿化法应用于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效果比较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探讨烧伤所致吸入性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气道湿化方法的改进及可调节输液器的应用.方法 收集院内2015年1月至 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有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患者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气道湿化法,实验组使用可调节输液器持续滴入.将两组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湿化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士工作量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对于患者湿化良好的比例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湿化方式都会使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但采用可调节输液器持续滴入的湿化方式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护士的工作量明显比对照组少,P小于0.05.结论 采用可调节输液器持续滴入的湿化方式对于烧伤所致吸入性损伤患者湿化效果理想,且可以显著降低湿化过程中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建议临床使用.
堵亚茹李娟任丽青张桂华魏伟李翠坤
关键词:气道湿化气管切开吸入性损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