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有成

作品数:241 被引量:893H指数:14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9篇期刊文章
  • 21篇科技成果
  • 9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3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0篇肿瘤
  • 45篇细胞
  • 30篇胰腺
  • 24篇胰腺炎
  • 24篇腺炎
  • 21篇肠癌
  • 19篇META分析
  • 18篇手术
  • 18篇急性胰腺炎
  • 18篇肝癌
  • 17篇胃癌
  • 15篇免疫
  • 15篇结肠
  • 13篇蛋白
  • 13篇腹腔
  • 12篇术后
  • 12篇外科
  • 10篇受体
  • 10篇切除
  • 7篇胆囊

机构

  • 184篇兰州大学第二...
  • 26篇兰州医学院第...
  • 19篇兰州大学
  • 10篇甘肃省肿瘤医...
  • 8篇北京医科大学...
  • 7篇北京大学
  • 7篇兰州医学院
  • 6篇邯郸市中心医...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兰州军区兰州...
  • 3篇甘肃中医药大...
  • 2篇甘肃省紧急医...
  • 2篇张掖市人民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兰州大学第一...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石河子医学院
  • 1篇兰州医学院第...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兰州市第二人...

作者

  • 240篇张有成
  • 20篇王满才
  • 19篇张亚武
  • 19篇寇治民
  • 16篇宋爱琳
  • 16篇魏丰贤
  • 15篇徐小东
  • 15篇张岭漪
  • 13篇王哲元
  • 13篇陈晓
  • 11篇徐小东
  • 10篇马建忠
  • 10篇张琳
  • 9篇李徐生
  • 9篇詹乐恒
  • 9篇张玉怀
  • 8篇张辉
  • 8篇毛杰
  • 8篇李培武
  • 8篇苏国宏

传媒

  • 13篇中华普通外科...
  • 12篇中国普外基础...
  • 1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1篇国际外科学杂...
  • 9篇中华普通外科...
  • 8篇兰州大学学报...
  • 7篇临床肝胆病杂...
  • 6篇中华医学杂志
  • 5篇中华实验外科...
  • 5篇生命的化学
  • 4篇国际消化病杂...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中华肝胆外科...
  • 3篇中成药
  • 3篇中华消化杂志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国际肿瘤学杂...
  • 2篇胃肠病学
  • 2篇卫生职业教育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年份

  • 12篇2023
  • 8篇2022
  • 7篇2021
  • 10篇2020
  • 11篇2019
  • 12篇2018
  • 6篇2017
  • 9篇2016
  • 6篇2015
  • 12篇2014
  • 16篇2013
  • 17篇2012
  • 17篇2011
  • 7篇2010
  • 15篇2009
  • 7篇2008
  • 11篇2007
  • 6篇2006
  • 12篇2005
  • 10篇2004
2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黄蒽醌类化合物抗炎作用研究进展
2023年
炎症是机体对有害应激源的过度防御反应,用于定位并消除伤害的内源或外源。它涉及急性期反应物的释放,会引起机体广泛的自主神经、内分泌、血液学、免疫学改变。失调的细胞因子可能引起大量的炎症级联反应,从而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目前常用的抗炎药物由于临床发生胃肠道损伤等不良反应的影响而受到极大的限制。大黄常见的蒽醌类化合物包括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具有良好的抗炎活性,对胃肠道的损害较小,临床应用潜力巨大。目前关于大黄及其蒽醌类化合物抗炎作用的研究较多,本文对大黄及常见的几种蒽醌类化合物抗炎作用和机理,及其在炎症治疗中的实际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大黄蒽醌类化合物与炎症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刘桂元罗利亚李晓韩思路鲁文思白银亮张有成
关键词:蒽醌类化合物炎症抗炎
甘草西定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2023年
甘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药用植物之一,甘草属的不同提取物以及分离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甘草西定最初是从光果甘草根部提取并鉴定得到的化合物,分子式为C_(26)H_(32)O_(5),化学结构为3′,6-双异戊烯基-2′,4′,7-三羟基-5-甲氧基异黄烷。甘草西定作为甘草的活性成分之一,其特殊的化学结构所赋予的广泛药理学作用正在被相继报道。研究发现,甘草西定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耐药菌以及多种口腔致病菌具有抗菌活性,在肿瘤的防治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此外,甘草西定还具有抗炎、调节免疫、抗氧化、神经保护等药理活性。本文将从提取方法、药动学特征及药理学作用等多角度,综述甘草西定的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探讨其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以期为该化合物成为新药研发的候选分子提供理论依据。
马汉伟张明白银亮张有成
关键词:药动学药理作用
腹腔间室综合征被引量:1
2007年
  腹腔间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是以腹腔压力(IAP)急剧升高为特点的症侯群.常见于腹部创伤、腹膜炎、严重腹水和腹部手术后病人.……
张有成张文雄陈晓
关键词:腹腔间室综合征少尿无尿IAP膀胱机能障碍腹腔减压
L-T4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研究
2011年
目的:研究左甲状腺素(Left Tetraiodothyronine,L-T4)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超声波检查结合触诊/超声引导下FNA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伴胆囊结石且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例128人,纳入L-T4治疗组、手术切除+L-T4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T3)和总甲状腺素(Tetraiodothyronine,TT4)水平,超声波检查甲状腺与胆囊。随访3~5年观察甲状腺功能变化和甲状腺结节与胆囊结石变化。结果:L-T4组和手术切除+L-T4组伴随治疗时间延长和TT3、TT4水平不断上升而TSH水平不断降低,在治疗后3~5年胆囊结石和甲状腺结节逐渐缩小(P〈0.05),而以治疗后5年为著(P〈0.01)。结论:外源性补充L-T4是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优化治疗选择,可作为传统的甲状腺部分切除术/胆囊切除术的替代治疗方案和手段。
马世红刘勤江张有成田尤新王军张建伟
关键词:结节性甲状腺肿胆囊结石左甲状腺素甲状腺功能
谷氨酰胺对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对梗阻性黄疸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48例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血清的内毒素(ET)、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等进行检验。结果谷氨酰胺干预组和梗阻性黄疸对照组相比,谷氨酰胺干预组血清中的sIL-2R较梗阻性黄疸对照组下降明显;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ET和sIL-2R水平的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谷氨酰胺对良性梗阻性黄疸术后的免疫功能变化具有一定的影响。
尹兰宁张有成周晓伟张玉怀张琳
关键词:谷氨酰胺抗体生成
基于唾液生物信息诊断胰腺癌的现状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手段。唾液是一种口腔腺体分泌液和黏膜渗出液等构成的混合性生物流体,当机体存在病变时,其所含的微生物、蛋白质及核酸等生物信息也随之发生改变,因此可作为疾病诊断的媒介之一。通过总结唾液诊断学研究现状及其优点,分析当前利用唾液诊断胰腺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认为利用唾液生物信息诊断胰腺癌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倪睿王满才张有成
关键词:胰腺肿瘤唾液生物学标记
N-乙酰半胱氨酸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肠屏障保护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2013年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理。方法将80只Wistar大鼠随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n=8)、假手术组(SO组,n=24)、SAP组(n=24)及NAC组(n=24),后3组再随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12及24 h 3个时间点组,每个时间点组8只大鼠。通过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的方法制作大鼠SAP模型,SO组大鼠则通过胰胆管逆行注射生理盐水。NAC组大鼠于造模前1 h经腹腔注射NAC,而SO组和SAP组大鼠于相应时间点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CON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麻醉后直接取右心室血5 mL及回肠组织约5 cm,余3组大鼠则于术后6、12及24 h麻醉后取材。检测血浆淀粉酶(AMY)、C-反应蛋白(CRP)、内毒素、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DAO)含量;检测回肠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髓过氧化物酶(MPO)及丙二醛(MDA)含量;观察回肠上皮细胞的凋亡情况、回肠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并对其进行评分;检测回肠组织bax和bcl-2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同时相SAP组比较,NAC组大鼠各时相的血浆CRP水平均较低(P<0.05),而AMY水平在12 h和24 h时较低(P<0.05);NAC组大鼠的DAO、内毒素及D-乳酸水平在12 h和24 h时均较低(P<0.05),但DAO水平在6 h时高于SAP组(P<0.05);NAC组大鼠各时相回肠组织中的MPO及MDA水平均较低(P<0.05),而T-SOD水平则在12 h和24 h时较高(P<0.05);NAC组大鼠回肠上皮细胞的凋亡指数均较低(P<0.01),组织病理学评分在12 h及24 h时亦较低(P<0.05);NAC组大鼠回肠组织中bax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均较低(P<0.05),而bcl-2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则均较高(P<0.05)。结论 NAC对SAP大鼠的肠屏障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其机理除了抗氧化作用外,还可能与其抗凋亡作用有关。
王映珍牛天平曹云华王军李自力肖文张有成王世文
关键词:N-乙酰半胱氨酸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屏障凋亡
褪黑素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观察褪黑素对大鼠肠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 6 0只分为假手术组 (10只 )、缺血 /再灌注组 (10只 )、缺血 /再灌注 +溶媒组 (10只 )、缺血 /再灌注 +褪黑素 10mg/kg组 (15只 )、缺血 /再灌注 +褪黑素2 0mg/kg组 (15只 )。观察肠缺血 30min再灌注 6 0min后肠黏膜损伤程度 ,测定血中D -乳酸和内毒素水平 ,并测定小肠组织中丙二醛 (MDA)、一氧化氮 (NO)水平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活力。结果 运用褪黑素组肠黏膜损伤程度轻 ,MDA、NO、iNOS和D -乳酸、内毒素均低于缺血 /再灌注组和溶媒组 ,并呈剂量依赖效应。肠黏膜损伤程度与MDA、NO及D -乳酸呈正相关。结论 运用褪黑素对大鼠肠缺血 /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效应呈剂量依赖性。这种作用的部分原因可能是褪黑素抑制了NO的过度生成。
康二虎詹乐恒张有成耿喜林
关键词:褪黑素肠屏障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的研究现状被引量:7
2016年
中性粒细胞是人体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之一,可借助其强大的趋化作用和吞噬功能杀灭病原体。近年来研究表明活化的中性粒细胞也可以通过形成胞外诱捕网(NETs)来捕获并消灭病原体。然而,NETs也可以对自身正常细胞和组织产生损伤。本文通过总结NETs的产生机制、结构组成、信号通路、对机体的利弊等方面对NETs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概述。
倪睿魏丰贤丁界先徐小东张有成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病原体
都柏林沙门菌感染致反复急性肠穿孔1例
2022年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7岁,因“腹泻、腹痛4 d,加重伴无尿2 d”于2020年9月14日收住我院急诊ICU。患者家属及本人诉4 d前在外地饮酒、进食生冷食物后出现腹泻,时为稀便,未伴其他不适症状,遂自服“氟哌酸”,未予以进一步诊疗。治疗后症状无改善。次日出现腹痛,伴恶心,无呕吐,以脐周为著,呈持续性钝痛,程度可耐受。之后腹泻次数增多,约10次/d,呈水样便。继续口服药物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2 d前出现饮食欠佳,感口渴难耐,多量饮水,口渴症状无明显改善,腹泻症状持续,自觉全身乏力、肌肉颤抖,发现尿量明显减少,2 d累计尿量100 mL左右,遂急来就诊。
张炜张有成
关键词:肠穿孔都柏林沙门菌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