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旭琳

作品数:39 被引量:99H指数:7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27篇电子电信
  • 4篇机械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理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光学
  • 10篇陀螺
  • 10篇光纤
  • 10篇光纤陀螺
  • 9篇谐振式光纤陀...
  • 6篇导光
  • 6篇导光板
  • 6篇信号
  • 5篇电子学
  • 5篇光电
  • 5篇光电子
  • 5篇光电子学
  • 4篇信号检测
  • 4篇偏振
  • 4篇复用
  • 4篇感器
  • 4篇传感
  • 4篇传感器
  • 3篇偏压
  • 3篇微光学

机构

  • 30篇深圳大学
  • 15篇浙江大学
  • 3篇深圳技术大学
  • 1篇丽水学院

作者

  • 39篇张旭琳
  • 18篇徐平
  • 10篇周柯江
  • 9篇金仲和
  • 9篇马慧莲
  • 6篇丁纯
  • 5篇孙一翎
  • 5篇黄燕燕
  • 5篇杨拓
  • 4篇李雄超
  • 4篇肖钰斐
  • 3篇袁霞
  • 3篇贺威
  • 3篇黄思文
  • 3篇黄洁锋
  • 3篇黄海漩
  • 3篇曹建民
  • 2篇杨桂东
  • 2篇杨伟
  • 2篇王冰

传媒

  • 7篇物理学报
  • 4篇光学学报
  • 4篇传感技术学报
  • 3篇中国激光
  • 2篇深圳大学学报...
  • 2篇第九届全国敏...
  • 1篇光学精密工程
  • 1篇半导体技术
  • 1篇Journa...
  • 1篇光学技术
  • 1篇光子学报
  • 1篇激光杂志
  • 1篇固体电子学研...
  • 1篇激光与红外
  • 1篇光通信研究
  • 1篇半导体光电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19
  • 2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3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导光板底面熔合微棱镜出射亮度规律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基于导光板底面直接熔合微棱镜取代目前背光系统平面反射膜和网点两层结构,推导了棱镜底角和出射亮度方向角之间的关系,提出导光板出射亮度方向角与棱镜远近光源底角的解析公式。用LightTools软件对导光板进行建模仿真,通过改变棱镜两个底角,得到出射亮度峰值方向和底角之间的变化规律。理论值与模拟仿真值基本符合,为背光模组一体化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依据上述规律,设计出一体化导光板结构,其中,微棱镜近光源角为86°,远光源角为37°,亮度达到现行3M背光系统指标。
陈祥贤徐平黄洁锋张旭琳王冰李贝贝
关键词:光学设计背光系统导光板一体化
谐振式微光学陀螺系统设计被引量:1
2009年
集成化、微型化是谐振式光学陀螺的发展趋势之一。通过分析在一定激光器线宽情况下,谐振式微光学陀螺(R-MOG)系统极限灵敏度和环形谐振腔光路中各主要参数之间的关系,得到环形谐振腔耦合系数与环形谐振腔损耗参数间的关系。设计优化R-MOG系统的主要光学参数,使得系统的极限灵敏度达到最高。并且对实际设计的集成微光学环形谐振腔组成的R-MOG系统进行模拟转动的开环响应测试。为R-MOG系统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及实验基础。
张旭琳周柯江
关键词:谐振式微光学陀螺信号检测
谐振式光纤陀螺研究
谐振式光纤陀螺(ResonatorFiberOpticGyro,R-FOG)是基于光学Sagnac效应来测量旋转角速度的一种新型光学传感器.利用光纤激光器(FiberLaser,FL)的移频、铌酸锂(LiNOb3)相位调...
张旭琳马慧莲周柯江丁纯金仲和
关键词:光电子学谐振式光纤陀螺相位调制
文献传递
谐振式光纤陀螺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03年
谐振式光纤陀螺作为新一代惯性旋转传感器的代表 ,被广泛研究 .文章通过大量的文献调查和深入研究 ,对谐振式光纤陀螺的发展历史、基本工作原理、主要噪声因素及相应的补偿措施等进行了详细分析 ,并对谐振式光纤陀螺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
张旭琳马慧莲何时进丁纯王跃林金仲和
关键词:谐振式光纤陀螺
集成导光板研制被引量:3
2013年
报道研制1.8英寸新型集成导光板,其上下表面分别直接熔合非球面半柱状微结构阵列和微棱镜结构阵列,实现目前典型背光模组中双层正交棱镜膜、扩散膜和导光板4层复杂膜系的功能.通过对比测试,得到该集成导光板背光模组的光能利用率、照度、亮度、照度均匀性和亮度均匀性分别是典型背光模组的1.43、1.43、0.97、0.89和0.70倍,验证了集成导光板设计思想的可行性.
徐平黄燕燕张旭琳黄洁锋李贝贝叶恩段守富苏志杰
关键词:背光模组照度亮度
谐振式光纤陀螺开环响应测试(英文)被引量:1
2006年
谐振式光纤陀螺是基于光学Sagnac效应来测量载体旋转角速度的一种新型传感器.利用调相谱检测技术,建立了谐振式陀螺的开环响应测试系统.利用自行研制的锁相放大器和反馈控制电路,得到了线性度很好的解调曲线.从解调曲线的线性工作区可进一步得到系统的动态范围高达+4.2~-4.2rad/s.通过对顺时针和逆时针光路采用不同的频率调制,成功地观察到对应两个不同旋转方向的陀螺开环响应输出信号.最后,对系统的零漂进行了测试,在5s时间内观察到系统的零漂为0.02rad/s.
张旭琳马慧莲金仲和丁纯
关键词:光电子学谐振式光纤陀螺光学传感器
pMOS器件NBTI界面电荷引起耦合的数值模拟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从二维模拟pMOS器件得到沟道空穴浓度和栅氧化层电场,用于计算负栅压偏置温度不稳定性NBTI(Negative bias temperature instability)效应的界面电荷的产生,是分析研究NBTI可靠性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首先对器件栅氧化层/硅界面的耦合作用进行模拟,通过大量的计算和已有的实验比对分析得出:当NBTI效应界面电荷产生时,栅氧化层电场是增加了,但并没有使界面电荷继续增多,是沟道空穴浓度的降低决定了界面电荷有所减少(界面耦合作用);当界面电荷的产生超过1012/cm2时,界面的这种耦合作用非常明显,可以被实验测出;界面耦合作用使NBTI退化减小,是一种新的退化饱和机制,类似于"硬饱和",但是不会出现强烈的时间幂指数变化。
曹建民贺威张旭琳黄思文
关键词:负偏压温度不稳定性
《信号与系统》实践教学研究
信号与系统是电子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理论性强,比较抽象,因此需要相应的实践环节来增强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运用MALTAB软件,可以帮助学生从繁琐的数值计算中解脱出来,加深对信号与系统课程内涵的理解。本文...
张旭琳陈训延
关键词:MATLAB软件实践教学
文献传递
透过式光纤陀螺偏振特性的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偏振波动是谐振式光纤陀螺(R-FOG)的主要噪声之一,它对信号检测精度具有重要影响。通过矩阵法得到了透过式R-FOG中由偏振波动引起的系统零漂与偏振噪声相关参数、环形谐振腔结构参数间的关系表达式。在一定的透过式R-FOG系统结构参数下,对上述解析表达式进行了数值拟合,通过估算可满足高精度透过式R-FOG系统对偏振相关参数的要求,为偏振波动噪声的理论分析和R-FOG系统的实际搭建提供了理论基础。
张旭琳周柯江徐平
关键词:集成光学
pMOS器件直流应力负偏置温度不稳定性效应随器件基本参数变化的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应用负偏置温度不稳定性(negative bias temperature instability,NBTI),退化氢分子的漂移扩散模型,与器件二维数值模拟软件结合在一起进行计算,并利用已有的实验数据和基本器件物理和规律,分析直流应力NBTI效应随器件沟道长度、栅氧层厚度和掺杂浓度等基本参数的变化规律,是研究NBTI可靠性问题发生和发展机理变化的一种有效方法.分析结果显示,NBTI效应不受器件沟道长度变化的影响,而主要受到栅氧化层厚度变化的影响;栅氧化层厚度的减薄和栅氧化层电场增强的影响是一致的,决定了器件退化按指数规律变化;当沟道掺杂浓度提高,NBTI效应将减弱,这是因为器件沟道表面空穴浓度降低引起的;然而当掺杂浓度提高到器件的源漏泄漏电流很小时(小泄露电流器件),NBTI效应有明显的增强.这些结论对认识NBTI效应的发展规律以及对高性能器件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曹建民贺威黄思文张旭琳
关键词:PMOS器件负偏压温度不稳定性漂移扩散模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