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慧杰

作品数:13 被引量:6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农业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领域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小麦
  • 4篇有机树脂
  • 4篇树脂
  • 4篇包埋
  • 4篇病斑
  • 4篇不完善粒
  • 2篇等离子体发射
  • 2篇等离子体发射...
  • 2篇等离子体发射...
  • 2篇毒素
  • 2篇有效期
  • 2篇玉米
  • 2篇真菌
  • 2篇真菌毒素
  • 2篇土样
  • 2篇热损伤
  • 2篇效期
  • 2篇离子
  • 2篇镁含量
  • 2篇面包

机构

  • 13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北京市水产技...

作者

  • 13篇张慧杰
  • 11篇王步军
  • 8篇孙丽娟
  • 8篇胡学旭
  • 8篇李为喜
  • 6篇李静梅
  • 4篇吴丽
  • 2篇张妍
  • 2篇付金东
  • 2篇孙娟
  • 1篇杜文明
  • 1篇吴丽娜
  • 1篇杨秀兰
  • 1篇陆伟
  • 1篇周桂英
  • 1篇王爽

传媒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2篇农产品质量与...
  • 1篇作物学报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4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真菌毒素在小麦类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消解与转移被引量:3
2012年
食品加工工艺对真菌毒素有明显的影响。本文综述了分类和清理、磨粉、贮藏、发酵以及加热处理等加工措施对小麦中真菌毒素的消解及转移的影响。一般的加工工艺只能降低毒素含量,无法彻底清除毒素。各类加工措施中,加热处理对真菌毒素的作用最明显。
张慧杰王步军
关键词:真菌毒素食品加工小麦
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真菌毒素污染防控及农药残留风险评估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为了解不同杀菌剂及施药次数对小麦赤霉病所造成的真菌毒素防控效果及所用杀菌剂带来的潜在安全问题,对信阳、襄阳两地区小麦主栽品种连续两年分别喷施不同种类、不同次数的杀菌剂,通过LC-MS/MS测定小麦中真菌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及各杀菌剂残留量,分析不同杀菌剂对小麦中DON累积量的影响,并对小麦籽粒中杀菌剂的残留量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4种杀菌剂(50%多菌灵WP、25%氰烯菌酯SC、25%咪鲜胺EC、70%甲基托布津WP)均能不同程度降低小麦中DON含量。随着施药次数的增加小麦中DON含量呈下降趋势(除多菌灵外)。喷施50%多菌灵1次小麦籽粒中DON含量明显增加,较对照增加7%(信阳)、18%(襄阳),当喷施次数增加至2、3、4次,籽粒中DON累积量分别降至对照的55%~65%、24%~39%及20%~27%。25%咪鲜胺EC喷施3次后籽粒中DON含量较对照显著降低(P<0.05),继续增加喷施次数,DON含量并未显著降低。25%氰烯菌酯SC对DON防控效果最佳,喷施1、2、3、4次小麦籽粒中DON毒素降至对照的42%~58%、29%~49%、12%~21%及6%~10%。喷施70%甲基托布津WP对籽粒中DON的影响与25%氰烯菌酯SC效果相差不大,喷施4次可使DON降至6%~12%。4种杀菌剂在小麦籽粒中的残留量均随施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多菌灵的残留量最大,当施药4次后,信阳、襄阳两地小麦中多菌灵残留量分别为502.54μg·kg^(-1)、547.38μg·kg^(-1),均超过国家粮食安全限量水平,而其余三种农药残留量较低,均在安全限量范围内。研究结果还发现,小麦籽粒中的杀菌剂残留量与毒素DON的累积水平呈现一定程度的负相关性,施药次数与其残留量成正相关关系。因而,长江流域及江淮地区等小麦赤霉病易流行地区,建议于小麦扬花期及时喷施2~3次防控效果良好的杀菌剂,既能达到防控真菌毒素污染又可避免杀菌剂残留过高带来的安全隐患,以保证小麦安
吴丽孙娟张慧杰张慧杰胡学旭李为喜孙丽娟张妍杜文明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杀菌剂残留量
影响米粉品质的稻米质量指标分析被引量:9
2020年
大米原料的质量是影响米粉加工性能、烹煮性能和感官品质的重要因素。影响米粉品质的大米原料质量指标主要有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糊化温度、蛋白质含量和储藏时间等,本文对近年来有关这些指标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对各项指标对米粉品质的影响进行了逐一评述。通过总结分析可以得出,直链淀粉含量较高的籼米适宜于生产米粉;胶稠度与稻米其他各项指标有显著的相关性,可以作为选取米粉原料的主要指标;不同种类大米的糊化温度是不同的,可以根据糊化温度来指导米粉生产,避免淀粉过度糊化和米粉品质降低;蛋白质含量不仅决定大米的营养品质,也影响大米制品外观、加工和食用品质;使用陈化一段时间的大米制作米粉能够提升米粉品质。
张慧杰王步军
关键词:米粉稻米质量指标
一种测定中酸性土壤中交换性钙、镁含量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中酸性土壤中交换性钙、镁含量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土样风干,过1‑3mm筛,加入乙酸铵溶液,在20‑25℃下振荡30‑60min,过滤,滤液待测;然后采用用ICP‑OES测定所述待测液。本发明以乙酸铵溶...
张慧杰赵红香吴丽李为喜李静梅付金东
一种测定石灰性土壤中交换性钙、镁含量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石灰性土壤中交换性钙、镁含量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土样风干,加入乙醇‑异丙醇溶液,恒温振荡后静置过夜;将土样转移至放有滤纸的漏斗中,用乙醇‑异丙醇溶液淋洗3‑6次;取出土样和滤纸放入塑料瓶中,加入氯化铵...
张慧杰赵红香吴丽李为喜李静梅付金东
加工过程对小麦及其制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含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真菌毒素(mycotoxin)是小麦及面制食品重要的安全风险之一。为明确真菌毒素在小麦磨粉及食品加工链条中的变化规律,解决目前我国尚缺少面粉和面制食品真菌毒素限量标准的问题,开展小麦真菌毒素污染风险评估,以受玉米赤霉烯酮(ZEN)污染的小麦为材料,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检测了不同磨粉组分及馒头、面包、面条加工过程中不同环节加工品中ZEN的含量。结果表明,小麦磨粉后粗麸皮和细麸皮中ZEN的含量显著升高,达到小麦籽粒的2倍以上,小麦粉中ZEN的含量平均降低70%以上;小麦粉加工成馒头和面包后,ZEN的含量分别增高1.8倍和1.0倍,加工成面条后因ZEN在煮制过程中部分溶于水中而降低30%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加工过程对小麦及面制食品中的毒素水平有显著影响,对小麦、面粉及不同的小麦制品分别制定ZEN限量更为科学合理。
张慧杰孙丽娟孙娟张妍李为喜胡学旭王步军
关键词:小麦磨粉馒头面包面条玉米赤霉烯酮
玉米不完善粒标准样品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不完善粒标准样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玉米不完善粒标准样品选用虫蚀粒、病斑粒、破碎粒、生芽粒、生霉粒和热损伤粒,经有机树脂包埋制成。本发明采用有机树脂包埋技术进行玉米不完善粒标准样品的制作,具有阻燃、耐老...
张慧杰王步军李静梅李为喜孙丽娟胡学旭
文献传递
谷物及其制品中隐蔽型真菌毒素的污染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隐蔽型真菌毒素是真菌毒素与谷物基质成分或其他食品组分结合形成的一类强极性结合态真菌毒素,此类毒素在常规的分析方法中检测不到,人和动物摄入后在肠道内水解为毒素单体而发挥毒性作用。目前发现的隐蔽型真菌毒素主要有DON3G、DON15G、ZEN14G、ZEN14S和HFB1、HFB2、HFB3等。对隐蔽型真菌毒素在谷物及其制品中的产生、迁移转化、检测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以供参考。
张慧杰王步军
关键词:污染
小麦不完善粒标准样品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不完善粒标准样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小麦不完善粒标准样品选用虫蚀粒、病斑粒、破损粒、生芽粒和生霉粒,经有机树脂包埋制成。本发明制作的小麦不完善粒标准样品均匀性、稳定性好,容易保存,有效期可达10年以上,...
张慧杰王步军李静梅李为喜孙丽娟胡学旭
文献传递
小麦不完善粒标准样品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不完善粒标准样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小麦不完善粒标准样品选用虫蚀粒、病斑粒、破损粒、生芽粒和生霉粒,经有机树脂包埋制成。本发明制作的小麦不完善粒标准样品均匀性、稳定性好,容易保存,有效期可达10年以上,...
张慧杰王步军李静梅李为喜孙丽娟胡学旭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