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建民

作品数:7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建筑科学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铁路
  • 2篇钢梁
  • 2篇钢桥
  • 1篇应力集中
  • 1篇设计方法
  • 1篇铁路桥
  • 1篇疲劳寿命评估
  • 1篇桥梁
  • 1篇桥梁工程
  • 1篇秦沈客运专线
  • 1篇秦沈线
  • 1篇桁梁
  • 1篇芜湖长江大桥
  • 1篇两用桥
  • 1篇接头
  • 1篇结合梁
  • 1篇可靠度
  • 1篇可靠度理论
  • 1篇客运
  • 1篇客运专线

机构

  • 7篇中国铁道科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7篇张建民
  • 4篇潘际炎
  • 4篇张玉玲
  • 1篇余长征
  • 1篇桂国庆

传媒

  • 4篇中国铁道科学
  • 1篇工程力学

年份

  • 1篇2002
  • 3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3
  • 1篇199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铁路焊接钢桥可靠度设计研究被引量:4
1993年
本文介绍铁路钢桥作用与抗力各基本随机变量的分布及参数,和用分位值法推证的强度可靠度理论设计的表达式及分项系数研究。
潘际炎张玉玲张建民
关键词:可靠度理论铁路桥钢桥
芜湖长江大桥钢梁细节疲劳强度的研究被引量:18
2001年
芜湖长江大桥是中国 2 0世纪末修建的跨度最大、规模最大的公铁两用新型桥梁 ,设计中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本文作为芜湖桥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之一 ,对钢梁疲劳设计方法以及对重要构造细节疲劳试验研究予以介绍 ,包括一般理论、芜湖桥研究采用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所进行的大吨位疲劳试验、试件破坏的形态描述和所得到的疲劳试验结果。该研究成果及时提供给大桥设计者 ,保证了大桥的设计质量和建设工期。并被纳入 2 0 0 0年公布实施的《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10 0 0 2 2 99。
张玉玲潘际炎张建民辛学忠
关键词:芜湖长江大桥公路铁路两用桥设计方法
钢桥钢梁整体节点疲劳试验研究被引量:17
2001年
本文研究了钢桥钢梁中棱角焊缝构造细节的疲劳问题。依据钢桥设计中所采用的钢梁棱角焊缝构造细节形式,模拟设计制备了该细节的疲劳试件。通过疲劳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确定了该细节的疲劳抗力曲线和有关的统计参数,并建立了棱角焊缝构造细节疲劳破坏模型。该模型对于工程设计、桥梁检修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桂国庆余长征潘际炎张玉玲张建民
关键词:钢桥钢梁
钢桁梁桥整体节点的优化分析被引量:15
2001年
整体节点是一种新的结构型式 ,为了了解其受力规律 ,并对整体节点的型式进行优化分析 ,本文首先针对特定整体节点试件建立了计算模型 ,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应力计算 ,通过应力测试对计算结果作了验证。经过对该试件的应力分析 ,建立了用于整体节点优化分析的简化计算模型。对不同节点板宽 (d)以及节点板圆弧半径 (R)的整体节点的应力计算 ,分析了R d与整体节点最大应力集中系数 (Kmax)的关系以及R d对整体节点应力集中的影响。经对计算结果的拟合 ,给出了反映R d与Kmax 的关系的近似公式。通过对优化计算结果的分析 ,讨论了进行整体节点优化设计所应考虑的影响因素 ,并提出了相应的结论及建议。
张建民高锋
关键词:钢桁梁桥应力集中桥梁工程计算方法
关于焊接接头承载能力可靠性设计的研究
张建民
秦沈线结合梁全焊Ⅰ型梁疲劳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秦沈客运专线有 14座钢 -混凝土结合梁 ,钢梁截面有箱梁和 型板梁两种。其中在 2 4 m+ 3 2 m+ 2 4m连续梁的 型钢板梁中首次采用了工地全断面焊接技术。针对其现场焊、手工焊和厚板对接焊这 3个技术难点 ,重点对 型梁单面开坡口、全断面对接焊细节进行了疲劳试验研究 ,并对断口的起裂原因予以分析 ,从而得到可靠的试验数据 ,据此对相应焊接工艺提出质量要求。为掌握单面开坡口对接焊细节的受力状态 ,文章通过计算机模拟现场施工可能发生的对接错位 ,分析揭示了其对构件受力的不利影响程度 ,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研究结果表明 ,所选择的焊接工艺及加工的试件能够满足秦沈线 型梁全断面对接焊的疲劳设计要求。
张玉玲潘际炎张建民
关键词:结合梁秦沈客运专线铁路
关于疲劳寿命评估中疲劳破坏判据的探讨
对于以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为基础的疲劳寿命评估方法中的疲劳破坏判据,本文介绍了常用的三种形式,并通过分析论证,证明了三种判据完全等效。
张建民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