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建民

作品数:7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白细胞
  • 2篇动脉
  • 2篇血小板
  • 2篇预后
  • 2篇输血
  • 2篇输血反应
  • 2篇去白细胞
  • 1篇动脉疾病
  • 1篇端脑
  • 1篇新鲜血
  • 1篇新鲜血小板
  • 1篇血小板-白细...
  • 1篇血小板活化
  • 1篇血小板计数
  • 1篇血小板质量
  • 1篇诱生
  • 1篇预后判断
  • 1篇皂甙
  • 1篇止血

机构

  • 7篇承德医学院附...
  • 1篇承德医学院

作者

  • 7篇张建民
  • 6篇刘震岳
  • 6篇王舒莹
  • 5篇李晓明
  • 3篇王平
  • 1篇邓淑华
  • 1篇赵维川
  • 1篇崔艳娟
  • 1篇赵铁华

传媒

  • 3篇临床输血与检...
  • 2篇承德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199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线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水平对NSTE-ACS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基线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水平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近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共纳入114例患者,其中NSTE-ACS组72例,对照(CTL)组42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采用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将NST-ACS患者分为低危组和高危组,比较两组PLA、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体(PNA)及血小板-淋巴细胞聚集体(PlyA)水平,并对PLA、PMA、PNA及PlyA水平与GRACE评分分数进行Spearman相关性检验;对NST-ACS组患者近期(出院后8个月内)MACE进行随访,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基线PLA水平对NST-ACS患者近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与CTL组相比,NST-ACS组PLA、PMA、PNA及PLyA均升高(P〈0.01);高危组NSTE-ACS患者PLA、PMA、PNA及PLyA均较低危组明显升高(均P〈0.01);NST-ACS患者GRACE评分分数与基线PLA、PMA、PNA及PlyA水平均成正相关(r值分别为0.597、0.634、0.487、0.435,P〈0.01);经随访,共有13.89%的NSTE-ACS患者发生了近期MACE;入院时PLA水平预测NSTE-ACS组出院后8个月内MACE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3(95%CI:0.737~0.779,P〈0.01)。结论基线PLA水平升高可能预示NSTE-ACS患者的不稳定状态;基线PLA水平不但可用于NSTE-ACS患者的早期快速危险分层,还可对NSTE-ACS患者近期MACE进行预测。
李晓明王舒莹刘震岳张建民王平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血小板活化预后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对急性主动脉夹层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检测在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患者的危险性判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本院2009年1月1日~2012年1月1日期间AAD患者的病例资料并随访。根据患者预后分为继续分离组和未分离组,通过组间单因素比较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评价各因素与患者不良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最终纳入68例患者进行研究,平均年龄(48.68±7.21)岁,继续分离组和未分离组分别为28例(41.2%)和40例(58.8%)。与未分离组相比,继续分离组的年龄、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休克指数〉1、血肌酐含量、NT-proBNP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该指标引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最佳线性方程由年龄、吸烟史、高血压史、休克指数〉1、NT-proBNP构成,将该5项危险因素行ROC曲线检验并计算曲线下面积,判别其检验效能,纳入NT-proBNP后曲线下面积为0.901,较未纳入时显著增加,且曲线的Youden指数较未纳入时显著升高。结论 NT-proBNP升高将增加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不良预后的风险,将该检验指标纳入急性主动脉夹层的评测体系,可进一步增强评估该病患者高危风险的能力。
李晓明王舒莹刘震岳张建民
关键词:急性主动脉夹层预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去白细胞冰冻血浆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去白细胞冰冻血浆在降低输血不良反应、提高医疗质量的作用。方法采用本院的医疗信息系统,选择2004~2006年应用冰冻血浆的患者859例5401人次作为对照组,2006~2008年输注去白细胞冰冻血浆的患者1580例9048人次作为实验组。统计冰冻血浆组与去白细胞冰冻血浆组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率。结果对照组输血不良反应37例次,输血不良反应率0.67%,实验组输血不良反应15例次,输血不良反应率0.17%,有统计学意义(χ2=25.42,P<0.005)。结论去白细胞冰冻血浆的应用和推广能够有效地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率。
刘震岳王舒莹赵维川张建民崔艳娟
关键词:冰冻血浆去白细胞输血反应
3种不同模式汇集白膜层法制备浓缩血小板质量和保存效果比较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比较3种不同模式汇集白膜层(PBC)法制备浓缩血小板(PC)的质量及保存效果。方法使用3种不同模式PBC法制备PC,依据获得PC的模式不同分为即时PBC组、白膜法(BC)室温过夜组和全血(WB)室温过夜组,所有制备的PC过滤白细胞用血小板添加液(2/3PAS-ⅢM+1/3血浆)保存。比较3组PC在(22±2)℃保存7d内血小板含量、红细胞残留量、血小板聚集功能、CD62p阳性表达率、抗低渗休克(HSR)能力、pH值及细菌生长等指标。结果与即时PBC组相比,在保存期7d内BC室温过夜组血小板含量更高且能改善血小板聚集功能,而红细胞残留量、CD62p阳性表达率、HSR能力、pH值及细菌生长等指标无明显差异;与即时PBC组相比,在保存期7d内WB室温过夜组血小板含量更高且血小板HSR能力也更强,而红细胞残留量、血小板聚集功能、CD62p阳性表达率、pH值及细菌生长等指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C室温过夜、PBC法和WB室温过夜PBC法均能安全、可靠、方便地制备PC,且均可代替即时PBC法制备PC。
王舒莹李晓明刘震岳张建民
关键词:浓缩血小板
机采新鲜血小板与冰冻血小板的临床应用比较被引量:5
2012年
血小板减少是临床常见的以凝血功能障碍、出血为特点的疾病。机采血小板具有高浓度、高纯度、止血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小等优点,目前已广泛用于治疗各种血液病、恶性肿瘤、妊娠、大出血等急、危、重患者^[1-2]。输注血小板是临床抢救出血病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现代临床输注机采血小板已经代替传统的手工分离血小捌“。笔者对我院2年来输注的新鲜机采血小板和冰冻血小板在临床止血与血小板计数方面的应用进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王舒莹李晓明刘震岳张建民王平
关键词:新鲜血小板冰冻血小板止血效果血小板计数
人参皂甙R_g1协同诱生LAK细胞的抗瘤活性被引量:1
1992年
用51Cr释放试验检测人参皂甙Rg1协同诱生LAK细胞对K_(562)细胞的杀伤活性。9例正常人PBL诱生的LAK细胞对K_(562)细胞的杀伤活性(30.86±16.58%)高于8例NK细胞(12.18±5.47%)。5~50μg/ml人参皂甙Rg1对LAK细胞活性皆有增强作用,尤以50μg/ml人参皂甙Rg1作用明显,其协同诱生LAK细胞的活性(56.43±12.18%)高于对照组(43.18±20.32%,P<0.05)。
赵铁华邓淑华刘跃勋于春洛李庆荣张建民
关键词:LAK细胞细胞毒
去白细胞机采血小板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评价去白细胞机采血小板应用于临床反复输血患者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将2007~2009年785例应用机采血小板反复输血的患者分为观察组411例和对照组374例。观察组输入去白细胞机采血小板,对照组输入机采血小板。结果对照组输血不良反应20例次,输血不良反应率5.3%,其中血液病科260例反应15例(白血病患者1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5例)反应率5.7%,妇产科101例反应3例(均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反应率2.97%,DIC患者2例。观察组411例反应6例(白血病患者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DIC患者1例),输血不良反应率1.46%,两组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83,P<0.01)。结论去白细胞机采血小板的应用和推广能够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王舒莹李晓明刘震岳张建民王平
关键词:机采血小板去白细胞输血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