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应烙

作品数:66 被引量:293H指数:9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农业科学
  • 12篇生物学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医药卫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6篇活性
  • 16篇杀菌剂
  • 15篇植物源
  • 15篇植物源杀菌剂
  • 12篇抑菌
  • 11篇抑菌活性
  • 11篇提取物
  • 10篇肠道菌
  • 8篇代谢产物
  • 7篇中药
  • 7篇中药提取
  • 7篇中药提取物
  • 7篇除草
  • 7篇除草活性
  • 6篇幼虫
  • 6篇免疫
  • 6篇免疫抑制
  • 6篇病原
  • 5篇生物活性
  • 5篇抗菌

机构

  • 44篇浙江师范大学
  • 11篇南京大学
  • 6篇井冈山师范学...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井冈山学院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作者

  • 63篇张应烙
  • 18篇尹彩萍
  • 11篇邵明伟
  • 8篇李帅
  • 6篇靳丽萍
  • 5篇谭仁祥
  • 4篇徐强
  • 3篇王祥胜
  • 3篇陈婷婷
  • 3篇余文华
  • 3篇张兴
  • 3篇冯俊涛
  • 3篇徐晓
  • 3篇黄兰平
  • 2篇龙婉婉
  • 2篇蓝添
  • 2篇王汝贤
  • 2篇王宏
  • 2篇赵蔚
  • 2篇张蕴

传媒

  • 7篇微生物学报
  • 4篇微生物学杂志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河南农业科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植物保护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今日科技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江西植保
  • 1篇广州化工
  • 1篇农药学学报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井冈山学院学...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9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8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蚁巢拮抗放线菌BYC01代谢产物的分离和鉴定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从白蚁巢中分离出具有抗菌活性的放线菌,并在其代谢产物中寻找具有抗菌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方法】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 rRNA序列分析初步确定目标菌株BYC 01的分类地位。利用生长速率法和琼脂扩散法测定其代谢产物的抗菌活性。并通过大量发酵提取浸膏,运用多种色谱方法对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质谱和核磁共振谱分析鉴定出化合物的结构。【结果】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 rRNA序列分析,菌株BYC 01被鉴定为紫红链霉菌(Streptomyces violaceoruber)。BYC 01发酵液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其有效抑菌物质主要存在于中等极性的乙酸乙酯部位。在供试浓度为100μg/mL时,BYC 01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大于90%;对水稻纹枯病菌和杨树溃疡病菌具有较好抑制活性,抑制率均大于60%;在供试浓度为30μg/滤纸片时,与阳性对照相比,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水稻白叶枯病菌有中等的抑制作用,其抑菌圈直径范围为11.3 mm-16.5 mm。经质谱和核磁共振谱分析,从BYC 01发酵产物中分离到的单体化合物被鉴定为fogacin;在供试浓度为30μg/滤纸片时,化合物fogacin对白色念珠菌生长的抑制作用与阳性对照两性霉素相当,其抑菌圈大小分别为19.3 mm和20.1 mm。【结论】菌株BYC 01具有开发为微生物杀菌剂的潜力。
卢贻会李帅周端顼张应烙
关键词:放线菌代谢产物抗菌活性
佛手氢核磁共振指纹图谱及其建立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佛手氢核磁共振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作为供试样本的干佛手粉碎后加95%乙醇进行超声提取,提取液后过滤,所得滤液用旋转蒸发仪旋干溶剂,得粗浸膏;取20mg上述粗浸膏溶解于0.5mL氘代的...
张应烙黄兰平靳丽萍
文献传递
螳螂相关菌Daldinia eschscholzii中的免疫抑制聚酮化合物
新聚酮化合物极有希望开发成新医用和农用药物。本研究发现能产生免疫抑制剂dalesconolsA和B的螳螂相关菌Daldinia eschscholzii,同时也能产生另外4类新骨架真菌聚酮化合物,其中7个新化合物具有很好...
张应烙张杰蒋南卢燕花王璐徐胥海汪伟张高飞徐强戈惠明马晶宋勇春谭仁祥
文献传递
从杨梅果渣中提取表儿茶素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杨梅果渣中提取表儿茶素的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将杨梅果渣用pH 1.0~2.0的酸性水溶液提取后,过滤,得滤液;2)将滤液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得吸附后大孔吸附树脂;3)用质量比为75~95%的乙醇...
张应烙尹彩萍王宏
文献传递
一类炭壳菌聚酮及其制法和用途
一类新骨架炭壳菌聚酮(dalesconols),它具有右述结构通式(I)。其中1,3,5,7,9,11,13,15,17,18,19,21,23,25,27,29为碳原子序数编号,R<Sup>1</Sup>为H或OH,当...
谭仁祥徐强张应烙赵蔚黎书华
文献传递
超声波提取山茶花红色素的初步工艺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利用超声波技术提取山茶花红色素,通过超声波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次数等单因素实验得到得到山茶花红色素超声波提取的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40min,提取功率500W,料液比1:12(g/mL),提取温度40℃,提取次数为3次。
尹彩萍张应烙叶上升
关键词:超声波山茶花天然红色素
新月旋孢酸类化合物C及其制法和用途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从蜻蜓幼虫肠道菌--Paraphaeosphaeria?sp.QTYC11液体发酵物中提取的一种新月旋孢酸类化合物C及其制法和应用。具体而言,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月旋孢酸类化合物C,其...
张应烙邵明伟
文献传递
山茶花红色素的制备方法
山茶花红色素的制备方法,将鲜山茶花花瓣破碎,20~70℃,pH 1.0~5.0的水浸提后,滤液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流速为3~9BV/h的乙醇洗脱,洗脱液浓缩、干燥后获得山茶花红色素。浸泡用的水溶液pH值优选1.5;浸泡时...
张应烙尹彩萍
黄蜻幼虫肠道菌QTYC01除草活性代谢产物的分离和鉴定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从黄蜻幼虫肠道中分离出具有除草活性的真菌,并在其代谢产物中寻找具有除草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方法】采用涂布平板法对黄蜻幼虫肠道共生真菌进行分离,通过形态学观察和5.8S r RNA序列分析初步确定目标菌株QTYC01的分类地位。利用离体的方法测定菌株发酵液及其乙酸乙酯提取物的除草活性以及粗提物对常见农作物的安全性;利用盆栽方法测定发酵液对稗草幼苗的活性。运用重结晶的方法对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质谱和核磁共振谱分析鉴定出化合物的结构。【结果】菌株QTYC01被鉴定为Curvularia crepinii。离体活性测试发现QTYC01发酵液可显著抑制稗草和反枝苋幼根的生长,其抑制率分别可达95.0%和90.1%,并可使经喷施发酵液的稗草幼苗的受害率达到71.1%。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稗草和反枝苋幼根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在100μg/m L的浓度条件下,粗提物对稗草和反枝苋的抑制活性分别为56.8%和71.2%,且在该浓度条件下对一些常见农作物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其抑制率均低于32.6%。进一步从其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Z)-7-oxozeaenol,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抑制反枝苋活性,其IC_(50)为4.8μg/m L。【结论】菌株QTYC01具有开发为新型微生物除草剂的潜力。
邵明伟靳丽萍张应烙
关键词:CURVULARIA除草活性
7种植物提取物对几种病菌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以7种植物丙酮提取物为材料,测定了其对几种病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1g/mL时,马尾松粗提物对杨树溃疡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60%以上,对其它3种病菌的抑制率均在50%左右.马尾松作为植物源杀菌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张应烙尹彩萍李晓红王祥胜
关键词:植物源杀菌剂植物提取物抑菌活性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