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家铭

作品数:92 被引量:736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交通厅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5篇建筑科学
  • 18篇交通运输工程
  • 11篇天文地球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农业科学
  • 3篇水利工程
  • 2篇矿业工程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钙质砂
  • 8篇边坡
  • 7篇公路
  • 6篇原位测试
  • 6篇隧道
  • 6篇土体
  • 6篇颗粒破碎
  • 6篇高速公路
  • 5篇岩土
  • 5篇旁压
  • 5篇滑坡
  • 5篇降雨
  • 4篇压强度
  • 4篇三轴试验
  • 4篇土工
  • 4篇膨胀土
  • 4篇弃渣
  • 4篇弃渣场
  • 4篇足尺
  • 4篇足尺模型

机构

  • 70篇中国地质大学
  • 23篇中国科学院武...
  • 12篇安徽省交通控...
  • 9篇中国地质大学...
  • 7篇交通部公路科...
  • 5篇湖北沪蓉西高...
  • 4篇中交第二公路...
  • 4篇中国地质调查...
  • 3篇安徽省交通规...
  • 3篇武汉港湾工程...
  • 2篇广西电力工业...
  • 2篇湖北经济学院
  • 2篇教育部
  • 2篇武汉工程大学
  • 2篇湖北省交通规...
  • 2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作者

  • 92篇张家铭
  • 18篇汪稔
  • 12篇蒋国盛
  • 10篇周峙
  • 7篇李建国
  • 6篇张阳明
  • 5篇孟庆山
  • 5篇陈海洋
  • 4篇石祥锋
  • 4篇张家铭
  • 4篇任永强
  • 3篇宁伏龙
  • 3篇胡建华
  • 3篇路为
  • 3篇张凌
  • 3篇王荣璟
  • 3篇刘浩
  • 3篇刘俊
  • 3篇李宗长
  • 3篇王聪

传媒

  • 10篇岩土力学
  • 6篇安全与环境工...
  • 4篇工程勘察
  • 4篇路基工程
  • 3篇长江科学院院...
  • 3篇岩石力学与工...
  • 3篇煤田地质与勘...
  • 3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水文地质工程...
  • 2篇人民长江
  • 2篇爆破
  • 2篇土工基础
  • 2篇人民黄河
  • 2篇自然灾害学报
  • 2篇地质科技情报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探矿工程(岩...
  • 2篇2003年全...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金属矿山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5篇2022
  • 6篇2021
  • 9篇2020
  • 10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3
  • 8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 4篇2004
  • 7篇2003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降雨-蒸发条件下土体开裂临界含水率演变规律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为研究降雨-蒸发过程中土体裂隙发展演化规律,依托裂土边坡足尺模型试验,测量土体表层含水率,采用图像矢量化技术提取裂隙率,对土体裂隙域及基质域开裂含水率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基于非饱和土水平应变增量本构模型推导并计算了土体基质域临界开裂基质吸力及含水率。研究结果表明,降雨-蒸发过程中土体开裂具有可重复特征,且裂隙率随降雨-蒸发次数增加总体呈增加趋势;土体裂隙域开裂含水率随降雨-蒸发次数增加而增加,基质域与之相反;基质吸力对裂隙的开裂扩展既可有抑制作用,也可产生促进作用;基于均质各向同性非饱和土应变增量本构模型计算得到的土体基质域开裂含水率范围与实测值较为接近,且该模型能较好地解释裂隙域与土体基质域开裂含水率的变化规律。
罗易张家铭周峙契霍特金米敏沈筠
关键词:足尺模型试验
土体颗粒破碎研究进展被引量:53
2003年
在打入桩的桩端以及大型土石坝、海洋平台等的地基中常常会出现高应力区。在这些高应力区中,作为地基的粒状土的颗粒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破碎。对高应力水平下粒状土体的破碎特性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解决这一类型的岩土工程问题。因此近年来土体颗粒破碎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对土体颗粒破碎研究现状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发展方向。
张家铭汪稔张阳明陈复兵
关键词:颗粒破碎影响因素工程应用
桩底压浆灌注桩单桩极限承载力的估算被引量:7
2003年
根据注浆理论和工程实践,就荆州地区的地层给出了桩底压浆钻孔灌注桩单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并通过现场试验证明了该公式可作为承载力设计的参考依据。
张家铭汪稔管典志
关键词:桩底压浆灌注桩单桩极限承载力
岩土孔隙介质飞秒激光冷切割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土孔隙介质飞秒激光冷切割的方法,涉及岩土孔隙介质微观研究中断面薄片微加工方法。本发明利用飞秒激光切割装置作为切割平台。所述的飞秒激光切割装置由飞秒激光切割器1、基座2、平台3组成。其中飞秒激光切割器1由...
陈海洋汪稔李建国张家铭
文献传递
深圳软硬不均地层盾构机选型分析
2020年
深圳地铁12号线同乐–流塘区间的地铁隧道工程采用盾构法施工,区间穿越砾质黏性土、全–微风化粗粒花岗岩等复杂地层,施工风险极高。为了实现掘进时的安全高效,针对工区地质条件进行盾构的选型与部分机械参数的计算,期望得到与实际地质条件相匹配的盾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施工的风险。最终盾构机选用了泥土加压的土压平衡式盾构,其余各性能参数均与理论计算相符,实际工程施工表明该盾构能够满足此类复合地层掘进的需要,得到了盾构选型的原则与经验,为此类工况盾构选型提供参考。
佘国生段景川马国富张家铭
关键词:复合地层盾构选型施工安全
基于微生物诱导矿化的钙质砂加固影响因素被引量:10
2019年
基于微生物诱导矿化技术,分别以钙源、营养液浓度及颗粒粒径为变量开展了钙质砂微生物注浆试验。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测试结合扫描电镜测试综合研究了固化试样碳酸钙产率、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各因素间关系,探究了不同因素对固化效果的影响及固化机理。结果表明:钙源是影响钙质砂固化效果的关键,氯化钙作为钙源时的固化效果优于乙酸钙;低浓度营养液较高浓度营养液更有利于钙质砂胶结成型,高浓度营养液易造成大量碳酸钙晶体阻塞管口部位并影响脲酶活性;小粒径钙质砂微生物固化效果较好,微生物诱导生成的碳酸钙晶体更易将小粒径钙质砂粒间孔隙充填。
朱纪康周杨王殿龙张家铭
关键词:微生物矿化钙质砂
横向滑坡作用下埋地管道静力学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被引量:8
2021年
长距离输油管道周围环境复杂,灾害频发,其中滑坡地质灾害对埋地管道的长期安全运行构成了极大威胁。因此,研究滑坡作用下埋地管道的力学特性就极为重要。基于Winkler弹性地基梁模型和滑坡推力横向分布模型,考虑温差、内压及推力等因素引起的当量轴力的作用,建立横向滑坡作用下埋地管道受力变形的简化力学模型,根据对称条件、边界条件及滑坡体内管道与滑坡体外管道的变形协调性条件,求解管道变形的弯曲微分方程,推导得到管道挠度、转角、弯矩以及剪力的计算表达式。采用该算法对工程案例进行安全性评价,并基于ABAQUS软件对管道受力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两者分析方法结果基本一致。结果均表明:在横向滑坡作用下,滑坡边界处的管道应力最大,最易发生破坏,滑坡体中部的管道变形最大。
王荣有张家铭王聪
关键词:内力数值模拟
我国固沙材料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被引量:16
2019年
我国当前常用固沙材料距固沙成本低、效果好、施工方便以及生物相容性好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分析当前固沙材料固沙机理并进一步开展固沙新材料研究对发展我国治沙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对目前广泛应用及处于研究阶段的固沙材料进行归纳,再分别对沙障材料、化学固沙材料、生物固沙材料加以介绍,重点对固沙新材料的固沙机理、使用限制与应用前景展开分析,以期拓宽广大研究人员思路,为制备性能优异的新型绿色固沙材料提供参考。
居炎飞邱明喜朱纪康张家铭周杨
关键词:沙漠化防治固沙材料新型材料
襄樊—荆州高速公路路基工程地质特征与钻探方法探讨
2001年
襄樊—荆州高速公路路基广泛分布有水敏性地层、古卵石层及坚硬致密岩层 ,给工程地质勘探工作带来很多问题。通过对上述 3种地层地质特征的研究 。
颜廷舟张家铭徐辉蒋国盛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基地质特征泥浆卵石层粘土岩
基于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盾构掘进适应性评价被引量:21
2021年
盾构掘进适应性评价受多种因素影响,具有不确定性,现有研究方法难以对其进行准确定量分析。为对盾构掘进适应性进行定量评价,现联合运用层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盾构掘进适应性评价模型。根据工程条件,确定盾构掘进适应性评价体系,利用AHP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利用模糊集法确定隶属函数,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盾构掘进适应性进行评价。以深圳地铁12号线某标段为例,对盾构掘进适应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盾构掘进适应性为“适应”。盾构掘进适应性评价模型的建立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借鉴指导作用。
姜伟杨磊石强张瑉嘉张家铭尚玉杰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价法盾构掘进适应性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