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子清

作品数:58 被引量:182H指数:8
供职机构: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周围神经显微外科重点实验室课题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外科
  • 11篇再植
  • 10篇手术
  • 10篇皮瓣
  • 10篇缺损
  • 10篇显微外科
  • 8篇手部
  • 8篇外科手术
  • 7篇动脉
  • 7篇断指
  • 7篇肌腱
  • 6篇断指再植
  • 6篇显微外科手术
  • 5篇离断
  • 4篇指损伤
  • 4篇术后
  • 4篇离断再植
  • 4篇末节
  • 3篇旋转撕脱
  • 3篇血管

机构

  • 57篇深圳市龙岗中...
  • 1篇复旦大学
  • 1篇锦州市中心医...

作者

  • 58篇张子清
  • 52篇杨延军
  • 42篇马立峰
  • 20篇刘铭波
  • 19篇刘良燚
  • 16篇王克列
  • 16篇黄刚
  • 13篇谌丰
  • 13篇陈飞
  • 11篇涂清华
  • 9篇李保龙
  • 7篇余英剑
  • 7篇曹爱兵
  • 7篇叶碧武
  • 7篇谢卫勇
  • 6篇李木卫
  • 6篇赵波
  • 6篇肖春生
  • 5篇李文翠
  • 5篇叶伟德

传媒

  • 8篇中华手外科杂...
  • 8篇实用手外科杂...
  • 7篇中华显微外科...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4篇中华医学会手...
  • 3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江西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全科医学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广东省第二次...

年份

  • 1篇2014
  • 15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10篇2010
  • 1篇2009
  • 9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手部挤压伤并发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处理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探讨早期切开减压同时骨折内固定治疗手部挤压伤并发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疗效。方法: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对43例手部挤压伤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采取早期手术松解肌筋膜室,充分暴露内在肌减压,同时对有骨折的行内固定术,术后辅以早期康复锻炼。结果:43例病人随访时间2~18个月,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部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为优33例,良7例,差3例,总优良率93%。结论:早期切开减压(同时对有骨折的行内固定术)是治疗手挤压伤并发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一种疗效满意的方法,早诊断和早治疗可以提高手功能恢复。
马立峰杨延军谌丰张子清
关键词:手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
失神经支配骨骼肌的实验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切断新西兰大白兔腓肠肌神经后,观察肌内神经、肌梭、运动终板带、肌湿重等的变化,探讨其规律。方法将2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5只)和神经切断组(20只)。术后2,4,8,12,16周,称肌湿重后用S 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染色肌内神经;用乙酰胆碱脂酶整肌染色法染肌运动终板;用HE染色法染肌梭。结果①失神经2周肌湿重为正常的65%,两组比较P<0.05,肌内神经染色变浅,运动终板带及断面切片上显示数目正常,肌梭形态及梭内肌纤维无改变;②4周肌湿重为正常的53.2%,运动终板带变模糊,数目与正常比较无差别,肌内神经三级分支消失,肌梭数量正常,部分肌梭出现变形;③8周肌肉大量纤维化,湿重为正常的43.97%,运动终板带不连续,数目减少为正常76.2%,两组比较P<0.05,肌内神经二、三级均无染色,仅留有鞘管样结构,肌梭大部分变形,数量为正常的81%,与正常组比较P<0.05;④12周肌湿重为正常的42%,与8周相比P>0.05,运动终板更加分散,形态不规则,数目为正常的54.4%,肌内仅一级神经有部分淡染,肌梭仅为正常的50%。⑤16周肌湿重为正常的41.6%,与12周相比P>0.05,运动终板无聚合态,一级神经淡染存在,肌梭为正常的48.6%,与12周相比P>0.05。结论新西兰大白兔腓肠肌失神经支配后,肌湿重、肌内神经、运动终板、肌梭变化有一定规律性,肌萎缩发生最早。
杨延军邱伟婷黄刚陈飞马立峰张子清刘良燚
关键词:乙酰胆碱脂酶肌萎缩肌梭运动终板
神经“借干”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取sD雄性大鼠54只,切取右侧腓总神经10mm,建立大鼠腓总神经缺损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只。A组为神经“借干”修复组,将腓总神经的远、近断端均修剪成45°斜面,在胫神经干相应外膜上开窗,分别行神经外膜端侧缝合;B组为远断端端侧缝合组,将腓总神经的近端结扎并翻转缝于邻近肌肉内,将腓总神经远断端修剪成45°斜面,相应胫神经干外膜开窗,行端侧缝合;C组为自体神经回植组(对照组),将切取的腓总神经原位回植。术后20周,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电生理和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术后20周,A组的神经传导速度、胫前肌复合动作电位、有髓神经纤维计数均优于B组(P〈0.05),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大鼠周围神经缺损,神经“借干”修复方法是可行的。
张子清李保龙刘良燚杨延军曹爱兵劳杰顾玉东
关键词:周围神经动物实验神经缺损端侧缝合
第一趾腹腓侧皮瓣移植修复指腹缺损
目的介绍游离趾腹腓侧皮瓣移植修复拇、手指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游离第一趾腹腓侧皮瓣修复拇、手指全指腹缺损67例。结果 67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3年,拇、手指外形满意,皮瓣两点分辨觉达6~10mm,手指活动功...
杨延军刘良燚刘明生刘铭波王克列张子清
文献传递
游离3种复合组织瓣修复手部复合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游离3种复合组织瓣修复手部复合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18例患者手指伸肌腱及皮肤缺损情况,分别应用游离带足背动脉的趾短伸肌腱皮瓣、带掌长肌腱静脉皮瓣、带尺动脉腕上皮支的尺侧腕屈肌腱片皮瓣修复。结果 18例复合组织...
刘铭波赵波李保龙叶伟德肖春生谢卫勇曹爱兵马立峰杨延军张子清
文献传递
邻指指固有动脉移位在末节断指再植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探讨挤压、旋转撕脱性末节断指的再植方法。方法 对 1 5例 1 5指该类末节断指 ,应用邻指指固有动脉移位与断指远端指动脉吻合重建血运 ,将两指创面合并缝合后用外固定固定 35~45d ,平均 39d。经行邻指指固有动脉阻断训练确认断指侧枝血液循环已建立 ,二期进行血管断离和分指术。结果  1 5指末节断指全部成活。术后 1例失访 ,1 4例随访 6~ 1 3个月 ,平均 9.5个月。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 :优 1 0例 ,良 3例 ,可 1例 ;优良率为 92 .9%。结论 因挤压、旋转撕脱伤所致末节断指无法实施原位血管直接吻合的病例 ,应用邻指指固有动脉移位重建末节断指血液循环 ,是一种有效的再植方法。
张子清涂清华杨延军马立峰李文翠谌丰
关键词:末节断指再植断指再植
邻指指固有动脉移位在末节断指再植中的临床应用
探讨挤压、旋转撕脱性末节断指的再植方法.因挤压、旋转撕脱所致末节断指无法实施原位血管直接吻合病例,应用邻近指指固有动脉移位重建末节断指血液循环,是一种有效的再植方法.
张子清涂清华杨延军李文翠马立峰谌丰
关键词:指固有动脉末节断指再植手术
文献传递
手部软组织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被引量:14
2005年
目的探讨经显微外科技术切除手部软组织肿瘤后的复发率。方法对1994年至2003年,经手术治疗的手部各类软组织肿瘤81例的病史进行分析,并观察其复发率。81例中腱鞘巨细胞瘤33例,血管瘤23例,血管球瘤12例,神经鞘瘤4例,神经纤维瘤8例和恶性黑色素瘤1例。除1例恶性黑色素瘤将其周边5cm内的软组织一并切除外,另80例均在手术显微镜下将肿瘤完整切除。结果79例术后随访6个月~5年,2例失访。按单病种(血管瘤)算复发率为8.70%(2/23),按总数算复发率为2.53%。79例手功能恢复均良好,其中2例为海绵状血管瘤,于术后5个月和半年分别复发,经再次手术后随访1年3个月未见复发。结论手部软组织肿瘤,在手术显微镜下无创操作,逐层剥离,可以完整地切除瘤体,并减少肿瘤复发的因素。对恶性肿瘤周围软组织必定要按常规切除范围切除。
杨延军涂清华张子清谌丰马立峰余英剑
关键词:软组织肿瘤显微外科治疗手部手功能恢复手术后随访完整切除
在指尖离断再植手术中吻合血管的体会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探讨在指尖离断再植术中断端无直接吻合条件血管的指尖动、静脉的吻合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指动脉分支移位法,指静脉动脉化法,对指尖离断进行再植54例,共61指。结果61指中成活59指,术后成活率96.7%。经6~18个月随访,术后手指外形和长度与健指相似,两点辨别觉3—6mm,指甲生长良好。结论指动脉分支移位及指静脉动脉化的方法,用于指尖断端无直接吻合血管条件的离断再植,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杨延军刘良燚刘铭波张景石李保龙黄刚张子清
关键词:指尖再植显微外科手术
神经束植入治疗家兔腓肠肌失神经支配的疗效评价
2011年
目的:探讨家兔失神经支配腓肠肌神经束植入后其肌湿质量、肌肉收缩能力的变化以及乙酰胆碱酯酶含量的变化,为临床寻找检测肌肉萎缩程度方法和评价神经束植入术的疗效。方法:新西兰兔48只随机分为3组:神经植入组、神经吻合组及对照组,每组16只。分别于术后2、4、6、8、12、16、20及24周处死取两组右小腿腓肠肌作实验观察。结果:随着时间延长,神经植入组间肌湿质量逐渐增加,神经吻合组肌湿质量呈缓慢上升趋势。对照组肌湿质量呈缓慢下降趋势。神经植入组在第12周时肌湿质量开始大于神经吻合组(P>0.05)。神经植入组单肌收缩力逐渐增加,到16周时,神经植入组与对照组单肌收缩力已经没有差别。在16周前,各组胆碱酯酶含量的变化不是很明显,16周后,植入组胆碱酯酶含量明显增加。结论:神经植入较神经吻合方法具有很好的神经再生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杨延军邱伟婷黄刚陈飞马立峰张子清
关键词:胆碱酯酶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