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媛媛

作品数:17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最优控制
  • 4篇细胞
  • 4篇量子
  • 3篇李雅普诺夫
  • 3篇李雅普诺夫函...
  • 3篇函数
  • 2篇滴度
  • 2篇叠加态
  • 2篇性能对比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输注
  • 2篇血小板输注无...
  • 2篇血型
  • 2篇血液
  • 2篇血液病
  • 2篇血液病患者
  • 2篇英文
  • 2篇肾移植
  • 2篇输注
  • 2篇输注无效

机构

  • 17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重庆市血液中...

作者

  • 17篇张媛媛
  • 4篇丛爽
  • 3篇潘健
  • 2篇李娟
  • 2篇王敏
  • 2篇崔龙飞
  • 2篇陈洋
  • 2篇周明
  • 1篇黄霞
  • 1篇刘磊
  • 1篇杨丽

传媒

  • 4篇临床输血与检...
  • 2篇安徽医学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中华养生保健
  • 1篇安徽医专学报
  • 1篇2009年系...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的最优量子控制(英文)被引量:2
2008年
利用宏观领域中双线性系统的设计方法,结合纯态量子系统的数学模型具有双线性系统形式的特点,通过选定的系统控制的性能指标,采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提出了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的量子系统最优控制策略;详细推导了最优控制律的设计过程;并在自旋1/2粒子上进行了系统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同时分析了不同参数的选择对系统控制效果的影响.
张媛媛丛爽
关键词:双线性系统最优控制
量子系统中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的叠加态的制备(英文)被引量:5
2008年
在量子系统中利用被控系统的本征值,构造用来进行坐标旋转的幺正矩阵.通过幺正变换操作抵消系统每个状态所具有的局部相位,并选择变换后的被控状态与目标态之间的误差作为李雅普诺夫函数.在此基础上,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在保证控制系统稳定的前提下进行控制律的设计,给出了系统状态制备所需控制的详细设计过程,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在一个自旋1/2粒子系统上,采用本文所提方法分别对目标态是本征态和叠加态的制备进行了系统仿真实验,并对系统状态演化时间与不同参数情况下控制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丛爽张媛媛
关键词:幺正变换李雅普诺夫函数叠加态
企业环境责任的战略价值研究
本文基于自然资源基础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战略型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和期望违背理论的相关研究,从企业环境责任的收益观和成本观两个角度出发,研究企业环境责任战略价值实现的内部机制和环境因素。研究结论有助于提升对企业环境责任战略...
张媛媛
关键词:企业环境责任环境不确定性
文献传递
ABO血型次侧不相合肾移植术后发生过客淋巴细胞综合征1例诊断与输血被引量:1
2020年
过客淋巴细胞综合征(passenger lymphocyte syndrome,PLS)是指实体器官移植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供者器官内残留的B淋巴细胞或浆细胞进入受者体内产生针对受者红细胞抗原的抗体而发生的以溶血性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在临床上比较罕见。近期本院发现1例ABO不同型肾移植患者术后发生PLS致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现报告如下。
张媛媛潘健应美爱王敏王慧茹
两种血细胞分离机在跨血型肾移植中降低血型抗体滴度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血细胞分离机在跨血型肾移植中降低血型抗体滴度方面的效果。方法利用CS-3000和COM.TEC血细胞分离机对2015年1月~2017年11月23例ABO血型不合肾移植受者行血浆置换治疗。结果使血型抗体滴度下降1倍,CS-3000组需置换出(1.3±0.5)个血浆容量,而COM.TEC组需置换出(0.9±0.2)个血浆容量。CS-3000组处理1个血浆容量所需时间为(95.2±10.4)min,COM.TEC组处理1个血浆容量所需时间为(75.0±11.2)min(P<0.001)。CS-3000组血浆去除效率为(39.7±4.9)%,而COM.TEC组血浆去除效率为(48.2±3.7)%(P<0.001)。与血浆置换前的血液成分相比,CS-3000组置换后患者血小板明显下降,平均下降25.42%,而COM.TEC组置换后患者血小板下降率为12.56%。结论与CS-3000血细胞分离机比较,COM.TEC血细胞分离机治疗性血浆置换有更高的血浆去除效率,处理1个全血浆容量所需时间更短,并且损失的血小板更少。相比之下COM.TEC比CS-3000血细胞分离机更适用于初始抗血型抗体效价较高且血小板较低的肾移植受者。
张媛媛应美爱潘健刘洪涛张乐希王慧茹
关键词:血细胞分离机治疗性血浆置换
护士主导早期康复分级活动方案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护士主导早期康复分级活动方案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护士主导早期康复分级活动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及偏瘫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Barthel评分和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患者住院时间缩短(P<0.05)。结论:护士主导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分级活动方案,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缩短平均住院日,促进患者早期快速康复。
江丕菊杨丽张媛媛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早期康复护理
某三甲医院2021~2022年276例输血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1
2023年
目的分析本院临床受血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我院提供科学、安全的输血措施。方法通过临床输血管理系统统计本院2021年1月~2022年9月进行输血治疗的总人次,收集此时间段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例数及类别,分析受血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与年龄、性别、输血史、输注的血液成分、疾病类型等的关系。结果期间接受输血治疗92377人次,发生输血不良反应276例,输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0.30%,血小板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0.70%),其次为新鲜冰冻血浆和悬浮红细胞(0.50%和0.31%)。红细胞、血小板和血浆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0.11%、0.05%和0.004%,过敏反应分别为0.06%(红细胞)、0.64%(血小板)和0.16%(血浆)。悬浮红细胞的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发生率(0.23%)高于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0.04%),过敏反应发生率无差别(0.06%和0.07%);新鲜冰冻血浆(0.50%)过敏反应发生率高于其他血浆制品;浓缩血小板(1.09%)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单采血小板(0.65%)。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科室为血液内科,其次为肾移植科。不同年龄、有无输血史、输注不同血液成分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输注的血液成分以及患者本身因素有关,临床输血时应综合多因素,选择合适的血液品种,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医院应完善输血不良反应上报体系,加强医护人员输血相关知识培训,增强输血不良反应上报意识。
周姗姗荆亚楠侯晓燕薛亚飞张媛媛黄霞王敏
关键词:临床输血输血不良反应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过敏反应
两种基于李雅普诺夫的量子控制方法的性能对比
对比了两种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的量子系统控制方法。一种方法是针对选取的广义二次型性能指标来设计最优控制律,另一种方法是选取状态平均值作为李雅普诺夫函数来设计李雅普诺夫控制律。后一种方法得出的是一类控制律,控制律可以是...
张媛媛丛爽崔龙飞
关键词:最优控制李雅普诺夫函数
文献传递
交叉配型血小板在血液病患者移植后血小板输注无效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讨血小板抗体筛查及交叉匹配血小板对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接受过allo-HSCT后发生免疫性PTR患者16例,共输注单采血小板253次。根据血小板输注前交叉配型试验结果进行分组,结果阴性为配合性输注组(37次),阳性为非配合性输注组(216次);其中13例HLA-I类抗体阳性患者,根据输注前血小板交叉配型结果,分为HLA-I类抗体阳性配合性输注组(28次),HLA-I类抗体阳性非配合性输注组(158次)。以血小板输注后24小时血小板校正后增高指数(CCI)为衡量指标,分析不同输注策略对allo-HSCT后PTR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结果 16例PTR患者,其中HLA-I类抗体阳性13例,HPA抗体阳性3例。配合性输注组血小板输注24 h-CCI和有效率分别为7.188(1.035,11.9)和62.16%,高于非配合性输注组0(0,3.546)和2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LA-I类抗体阳性的PTR患者配合性输注组24h-CCI及有效率为7.722(2.118,13.41)、71.43%,明显高于非配合性输注组[0(-0.648,4.522)和2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交叉匹配的血小板输注可以明显提高alloHSCT后免疫性PTR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
完晓菊陈洋曹媛李寅坤李娟雍家慧韩丹丹张媛媛王慧茹周明蒋光明廖艳秋刘会兰
关键词:人类白细胞抗原血小板输注无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血小板输注
血液病患者 HLA Ⅰ类抗体筛查预测血小板输注治疗的疗效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血液病患者HLAⅠ类抗体微珠反应的平均荧光强度(MFI)与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68例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小板输注前HLAⅠ类抗体MFI情况。依据血小板输注后24 h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判定血小板输注疗效,并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根据AUC计算约登指数和其最大值,采用ROC曲线分析HLAⅠ类抗体对血小板输注无效(PTR)的预测作用。结果68例患者HLA抗体检测后输注血小板128次,其中有效输注98次,输注有效率76.56%,血小板无效输注30次,PTR发生率23.44%。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效组和无效组在性别构成、HLAⅠ类抗体阳性占比、HLAⅡ类抗体阳性占比输注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HLAⅠ类抗体阳性为PTR危险因素(OR=9.64,95%CI:2.73~34.08,P<0.001);Pearson相关性检验得出HLAⅠ类抗体MFI与24 h CCI呈负相关(r=-0.369,P<0.01);根据所建立的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759(95%CI:0.619~0.898)。通过AUC计算约登指数最大值并得出最大截断值为MFI=531.6,灵敏度为75.00%,特异度为81.25%。结论HLAⅠ类抗体MFI作为预测血小板输注疗效的重要指标,可为临床选择合适血小板输注提供参考。
周明蒋光明廖艳秋王慧茹完晓菊陈洋曹媛李寅坤李娟雍家慧韩丹丹张媛媛刘磊刘会兰
关键词:血小板输注无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