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妍芬

作品数:26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大庆龙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成像
  • 8篇动脉
  • 8篇灌注
  • 8篇磁共振
  • 6篇缺血
  • 6篇CT灌注
  • 5篇肿瘤
  • 4篇动脉狭窄
  • 4篇造影
  • 4篇体层摄影
  • 4篇显像
  • 4篇脑肿瘤
  • 4篇灌注成像
  • 4篇CT灌注成像
  • 4篇磁共振成像
  • 3篇动脉造影
  • 3篇多巴
  • 3篇多巴胺
  • 3篇血管
  • 3篇血流

机构

  • 16篇中国医科大学...
  • 6篇中国医科大学
  • 6篇齐齐哈尔医学...
  • 5篇大庆油田总医...
  • 2篇大庆龙南医院
  • 1篇阜新市中心医...

作者

  • 24篇张妍芬
  • 12篇高思佳
  • 11篇徐克
  • 8篇赵立峰
  • 6篇刘静红
  • 6篇梁传声
  • 5篇王忠辉
  • 5篇石强
  • 4篇张善国
  • 3篇陆平
  • 3篇刘磊
  • 3篇王晓明
  • 2篇王强
  • 2篇王晓煜
  • 2篇曹礼
  • 2篇郭启勇
  • 2篇章梦薇
  • 2篇苏洪英
  • 2篇戚拥军
  • 1篇刘长平

传媒

  • 4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华核医学与...
  • 1篇中华医学会放...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0
  • 3篇2009
  • 7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生猪缺氧缺血脑损伤模型多巴胺转运蛋白PET/CT显像研究
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围产期新生儿最常见的疾病,其中基底节损伤(Basal ganglia injury,BGI)是HIE的一种常见类型,也是导致儿童脑...
张妍芬
关键词:多巴胺转运蛋白缺氧缺血性脑病PET显像剂围产期新生儿
文献传递
CT灌注随访TACE治疗后肝癌的影响因素初步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CTPI随访肝脏恶性肿瘤TACE治疗后病灶诊断效力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40例TACE治疗后的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共47个DSA诊断阴性同时行CTPI检查的病灶。以CTPI诊断是否与DSA一致分成A组(符合组22个)和B组(不符组25个),分析末次TACE距CTPI检查时间(d),病灶的最大径(cm),患者的肝脏功能分级(Child-Pugh评分)3个因素在2组间的差异。结果 2组间末次TACE距CTPI检查时间和病灶最大直径有显著差异(P<0.05),而Child-Pugh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末次TACE距CTPI检查时间以及病灶大小是影响CTPI随访TACE治疗后肝脏恶性肿瘤诊断准确性的重要因素,考虑TACE术后组织坏死、化疗药物缓释及栓塞物的异物刺激引起病灶周边无癌肝实质内的炎性反应是导致该现象的病理学基础。全肝CTPI检查于炎性反应的消退后可以一定程度上替代DSA检查评价TACE术后病灶区肿瘤组织生长情况。
赵立峰赵恒宇张妍芬王丽萍徐克
关键词:断层摄影血流灌注影响因素动脉造影
CT灌注成像在颅内、外动脉狭窄脑缺血诊断及支架置入术随访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对脑缺血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在评价颅内外动脉狭窄血管支架置入术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中的作用。方法经CT血管成像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诊断颅内或颅外动脉狭窄并作CT灌注成像检查的病人60例,其中10例做血管支架置入术。CT扫描方法为CT颅脑平扫、CT灌注扫描及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灌注后处理分别得出CBF图、CBV图、MTT图及TTP伪彩功能图。结果17例CT灌注各参数图未见缺血改变,34例病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血改变。所有病例均表现为rMTT延长,rCBF降低,均数rMTT为3.14±1.02,rCBF为0.46±0.16,rTTP为1.28±0.11;其中21例rCBV升高,均数为1.48±0.19;6例rCBV降低,均数为0.76±0.05;7例rCBV接近正常,均数为1.03±0.05。10例血管支架置入术病人中4例术前存在供血区缺血改变,术后复查CT灌注图像缺血区明显改善;2例术前术后未见脑缺血改变;1例双侧缺血,3例闭塞侧缺血,狭窄侧无缺血,术后复查双侧缺血病例术侧缺血有轻度改善,而对侧血管闭塞侧缺血加重,3例闭塞侧缺血的病例2例闭塞侧缺血加重,1例术前后无变化。结论CT灌注成像能清楚显示常规CT、MRI不能显示的异常脑血流灌注,能在血管支架置入术后早期内显示出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是一种很好的反映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高思佳章梦薇张妍芬王忠辉刘静红梁传声徐克
关键词:脑缺血颈动脉狭窄
DWI及1HMRS在常见脑肿瘤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和在体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联合应用在脑肿瘤定性和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张妍芬高思佳
文献传递
多巴胺受体PET显像在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研究进展
2008年
多巴胺受体在缺氧缺血性脑病中有重要作用。多巴胺受体PET显像可提供活体脑内多巴胺受体的分布、数目和功能信息,为临床使用影像学监测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生化功能提供了可能。
张妍芬王晓明
关键词:多巴胺受体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缺氧缺血性脑病
Lhermitte-Duclos病3例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2008年
[目的]探讨Lhermitte-Duclos病的影像表现,并结合其病理、临床表现提高认识。[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例Lhermitte-Duclos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Lhermitte-Duclos病的CT和MRI的T1加权、T2加权、弥散成像的特征性表现。[结果]2例发生于左侧小脑半球,1例发生于右侧小脑半球,3例均合并不同程度第4脑室变形和幕上脑积水。CT检查示3例均表现为小脑半球内平行条纹状低密度肿块。MRI检查示3例小脑半球病变均呈平行条纹状异常信号影,于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均无明显强化。病灶于DWI呈等高信号,ADC图示等及略高信号呈条纹状排列。[结论]依据Lhermitte-Duclos病在MRI和CT上的特征性表现术前可做出正确诊断,并可与其它疾病鉴别。
张妍芬戚拥军赵立峰高思佳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Lhermitte—Duclos病1例报告被引量:1
2007年
张妍芬赵立峰高思佳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多层螺旋CT脊髓血管成像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 血管成像(CTA)在脊髓血管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MRI 及临床表现符合脊髓血管病的10例患者行 CTA。其中7例于1周内行 DSA 检查,4例行手术治疗。CT 扫描采用 Toshiba Aquilion 64层 CT 扫描机,采用多平面重组、曲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容积重组方法进行图像后处理。主要从分型、显示病变范围、供血动脉、瘘口及引流静脉等方面对 CTA 图像进行评价,并与 DSA 及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10例患者 CTA 均显示了脊髓血管畸形;3例为髓内动静脉畸形,2例为髓周动静脉瘘,5例为硬脊膜动静脉瘘。所有病例均清楚显示病变范围及引流静脉,除1例患者有2根血管为假阳性,其余患者均清楚显示供血动脉并与 DSA 检查结果一致。结论 CTA 对脊髓血管病变的诊断有较大价值,可作为 DSA 检查前的筛选检查。
高思佳石强王强张妍芬刘静红梁传声佟志勇徐克
关键词: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脊髓血管造影术
脑胶质瘤MR弥散加权成像与病理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通过MR DWI技术分析评估脑胶质瘤ADC值与微观病理状态的关系,探讨ADC值在脑胶质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1.5T HDMR机,对30例胶质瘤进行了常规MRI及弥散加权成像,测量肿瘤实质部分的ADC值,分析不同级别胶质瘤的ADC值的差异性,并比较ADC值与细胞构成和核质比的相关性。结果:低级别胶质瘤(11.74±1.32)与高级别胶质瘤肿瘤实质ADC值(9.55±1.2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胶质瘤较高级别胶质瘤ADC值高。胶质瘤的ADC值与细胞构成(r=-0.80,P<0.01)和核质比(r=-0.73,P<0.01)成负相关,与细胞构成的相关性较核质比高;胶质瘤的ADC值与肿瘤级别也呈明显负相关(r=-0.73,P<0.001)。结论:弥散加权图像中胶质瘤的ADC值可预测肿瘤的级别,并有助于在活体上对胶质瘤的病理微观状态进行判断,为MRI从微观角度观察胶质瘤的结构变化提供了基础,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评价指标。
张妍芬高思佳赵立峰王忠辉陆平
关键词:胶质瘤磁共振弥散成像表观弥散系数细胞构成
CT灌注成像在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随访中的初步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利用CT灌注成像评价颅内外动脉狭窄血管支架置入术前后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颅内外血管支架置入术前后做CT灌注成像检查的病人9例,比较手术前后MTT图、CBF图及CBV图的变化。结果:9例病人中3例为单支动脉狭窄,1例术前存在供血区缺血改变,术后复查CT灌注图像缺血区无明显改善,另2例术前术后未见脑缺血改变。6例为多支动脉狭窄,其中4例存在一侧颈内动脉狭窄而另一侧颈内动脉闭塞,术前CT灌注图像示1例双侧缺血;3例闭塞侧缺血,狭窄侧无缺血。术后复查双侧缺血病例术侧缺血有轻度改善,而对侧血管闭塞侧缺血加重;3例闭塞侧缺血的病例2例闭塞侧缺血加重,1例术前后无变化。术后病人均无合并症发生。结论:CT灌注成像能在血管支架置入术后早期即可显示出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是一种简单方便了解手术对脑循环影响的影像学方法。
高思佳石强梁传声刘静红张妍芬王忠辉徐克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X线计算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