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大权

作品数:2 被引量:26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特征
  • 1篇岩浆
  • 1篇岩浆房
  • 1篇铜金
  • 1篇铜金矿
  • 1篇铜金矿床
  • 1篇铜陵凤凰山
  • 1篇铜陵矿集区
  • 1篇金矿
  • 1篇金矿床
  • 1篇矿床
  • 1篇矿床学
  • 1篇矿集区

机构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2篇张大权
  • 1篇邓军
  • 1篇王银宏
  • 1篇王庆飞
  • 1篇苏强
  • 1篇孙忠实
  • 1篇彭润民
  • 1篇黄定华

传媒

  • 1篇矿产与地质
  • 1篇地学前缘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铜陵矿集区构造-流体-成矿系统演化格架被引量:25
2004年
铜陵矿集区的成矿作用与印支—燕山期特定构造背景控制下的岩浆活动密切相关 ,地壳浅部成矿岩浆运移侵位过程和主成矿期构造变形机制是建立区域构造流体成矿系统演化格架的两个关键问题。通过对区域重磁异常、遥感影像的线性解译结果和区域变形变质作用的分析 ,确定了在区域中部存在一浅层隐伏岩体 ,从而进一步查清了浅部成矿岩浆运移侵位过程 ;引入复杂性科学的思维 ,对基础地质资料进行了重新分析 ,提出铜陵矿集区在印支—燕山期经历了“先剪后压”的递进变形这一新认识。在此基础上 ,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背景 ,总结了铜陵构造流体成矿系统演化格架 ,即 :(1 )印支期初始 ,在华北、华夏板块的挤压下 ,下扬子地块内部发育了系列岩石圈断裂与地壳断裂 ,使其裂解为很多与铜陵矿集区类似的次级地质单元 ;同时断裂的深切割作用引发了下地壳—上地幔的岩浆活动 ,岩浆沿深断裂上侵 ,分别在 2 0km和 1 0km左右形成深部和中部的岩浆房 ;(2 )印支中期开始 ,相对独立的铜陵矿集区在周围地质单元的夹持和围限下 ,经历了挤压 -剪切的递进变形 ,形成了 3套主要构造形迹 (包括北东向“S”型褶皱、北东向顺层滑脱断层和北西向左型走滑断裂 ) ,其组成了盖层的导流控矿网络 ;同时由于剪切作用导致的区域中部拉伸减薄 。
邓军王庆飞黄定华孙忠实张大权
关键词:铜陵矿集区岩浆房
铜陵凤凰山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时空分布规律被引量:1
2003年
凤凰山铜金矿床赋存于安徽沿江地区铜金多金属成矿带内,是凤凰山矿田中铜、金规模最大、铜品位最高的矿床。通过对凤凰山铜金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较系统地讨论了矿床的控制因素,指出研究区内先铜后金、众星捧月的时空分布规律。
王银宏彭润民张大权苏强
关键词:矿床学铜金矿床地质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