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国忠

作品数:173 被引量:1,074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4篇期刊文章
  • 26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0篇化学工程
  • 9篇动力工程及工...
  • 8篇建筑科学
  • 7篇理学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5篇油管
  • 43篇油管道
  • 34篇胶凝原油
  • 21篇热油
  • 21篇热油管道
  • 21篇含蜡
  • 19篇含蜡原油
  • 17篇数值模拟
  • 17篇值模拟
  • 14篇输油
  • 14篇停输
  • 12篇阴极
  • 12篇阴极保护
  • 12篇输油管
  • 11篇输油管道
  • 10篇油田
  • 10篇原油
  • 9篇原油管道
  • 9篇顺序输送管道
  • 9篇混油

机构

  • 170篇中国石油大学...
  • 11篇江苏工业学院
  • 1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0篇中国石油天然...
  • 8篇辽宁石油化工...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中国石油
  • 4篇常州大学
  • 2篇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规划...
  • 2篇胜利油田胜利...
  • 2篇青海油田
  • 1篇承德石油高等...
  • 1篇特拉维夫大学
  • 1篇中交第四航务...
  • 1篇福建炼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黄岛油港
  • 1篇北京中航油工...
  • 1篇长江(扬中)...

作者

  • 173篇张国忠
  • 44篇刘刚
  • 16篇刘刚
  • 12篇安家荣
  • 11篇赵会军
  • 11篇邢晓凯
  • 11篇张足斌
  • 11篇张青松
  • 11篇王树立
  • 10篇周诗岽
  • 10篇王志方
  • 10篇徐广丽
  • 8篇张树文
  • 8篇杜艳霞
  • 8篇吴明
  • 8篇兰浩
  • 7篇蔺爱国
  • 7篇卢兴国
  • 6篇许道振
  • 6篇马伟平

传媒

  • 59篇油气储运
  • 10篇石油大学学报...
  • 9篇中国石油大学...
  • 8篇油气田地面工...
  • 6篇管道技术与设...
  • 6篇石油化工高等...
  • 3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石油学报
  • 2篇工程热物理学...
  • 2篇实验室研究与...
  • 2篇河南石油
  • 2篇天然气与石油
  • 2篇高校化学工程...
  • 2篇中国腐蚀与防...
  • 2篇石油规划设计
  • 2篇全国油气储运...
  • 2篇全国油气储运...
  • 1篇现代科学仪器
  • 1篇现代化工
  • 1篇腐蚀与防护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8篇2013
  • 8篇2012
  • 8篇2011
  • 10篇2010
  • 13篇2009
  • 16篇2008
  • 15篇2007
  • 18篇2006
  • 8篇2005
  • 12篇2004
  • 9篇2003
  • 9篇2002
  • 5篇2001
  • 8篇2000
  • 2篇1999
1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彩石输油管道停输再启动过程试验研究被引量:10
2000年
在对彩石输油管道原油流变性研究和停输再启动过程计算机数值模拟的基础上,成功地进行了彩石输油管道现场停输再启动试验。为验证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并将试验结果与计算机模拟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对彩石输油管道安全运行管理几点建议。
张树文安家荣张国忠
关键词:输油管道原油流变性停输再启动
成型夹克保温管道抗剪特性试验研究
1997年
由于成型夹克保温管道中的夹克管与内钢管之间,无法实现刚性连接,因此,要保持夹克管与受热后的内钢管同步变形,就要使成型夹克保温管道中的内钢管与保温材料、保温材料与夹克管之间的接触面具有足够的抗剪切强度。在研究了“一步法”工艺生产的夹克、泡沫成型保温管道的热变形传递特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夹克与泡沫之间接触面抗剪切强度测试方法,并使用自行设计的试验装置,测试了“一步法”和“管中管”法工艺生产的两种夹克、泡沫成型管道中夹克与泡沫之间接触面的抗剪切强度。同时指出,“管中管”工艺生产的保温管道的抗剪切强度,明显优于“一步法”生产的保温管道。
胡玉林张国忠安家荣
关键词:保温油管保温材料剪切强度
顺序输送管道变流速下混油量的计算方法被引量:7
2002年
对于顺序输送,目前通常采用以平均流速代替管道的实际运行流速来计算混油量,在流量变化较大的情况下这种计算是不准确的。提出了一种交流速下混油量的计算方法,该方法考虑了管道实际运行过程中流速的不规律变化,在一个较小的时间步长内计算混油的增加量,再进行数值积分,最终得到油品运行时间内的总混油量。
陈峰张国忠亓强
关键词:成品油顺序输送管道混油量计算方法
油田注水水质的粒径指标
目前油田注水水质标准主要依据1994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制定的石油天然气标准SY/T 5329-1994,该标准中一项重要指标是“悬浮物颗粒直径中值”,室内试验、现场试验以及文献中试验数据都显示,该指标在反映水质好坏时...
蔺爱国刘刚张国忠
文献传递
低温原油管道中压力传递速度的计算被引量:12
2000年
原油管道中的压力传递速度是管道运行管理过程中需要掌握的重要参数。加热原油管道停输后,管内油品不仅会出现降温收缩,而且当温度降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屈服值;因此,热油管道停输后初始再启动的压力传递不同于一般流体中的压力传递,这时的压力传递速度除了与原油物性、管道状况有关之外,还与降温幅度、再启动时施加的压力大小和传递距离有关。应用质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原理,推导出了既有温降收缩又有屈服值的原油管道再启动时的压力传递速度公式。
张足斌张国忠
关键词:原油管道屈服值
膜分离技术在油田含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82
2006年
介绍了膜分离技术及其优点,有机膜、无机膜和复合膜在油田含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膜处理含油污水过程中的破乳机理、影响含油污水处理效果的各种因素、产生膜污染的原因及其控制措施;探讨了膜分离技术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最后指出,深入研究分离膜的分离过程和机理,探索合适的清洗周期,研究合适的清洗剂和清洗工艺,明确分离膜的预处理指标要求,合理安排工艺流程,开发新型膜及膜组件是膜分离技术在油田含油污水处理中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蔺爱国刘培勇刘刚张国忠
关键词:膜分离破乳膜污染
储罐底板外侧阴极保护电位分布的数值模拟被引量:24
2006年
建立了储罐底板外侧阴极保护电位分布的数学模型,利用FLUENT软件模拟了罐底外侧的阴极保护电位分布;研究了土壤电阻率、罐底的极化特性、阳极的埋深、与罐距离及数量等因素对罐底外侧阴极保护电位分布的影响,并将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吻合较好.
杜艳霞张国忠
关键词:罐底阴极保护电位分布数值模拟影响因素
含蜡原油管道蜡沉积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02年
蜡沉积会减少管道的有效内径,增大输送压力,降低管道的输送能力,增加清管频率,甚至造成蜡堵事故。介绍了国内外有关析蜡的热力学模型、蜡沉积机理及蜡沉积的动力学模型的研究进展状况,提出了一些研究建议。
蔡均猛张国忠邢晓凯骆建武
关键词:含蜡原油管道蜡沉积输油管道
油田新型高效水套炉的开发研究被引量:14
2006年
对火筒受热面积与负荷率的关系以及烟管换热面积与水套炉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火筒烟管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案。采用三维内肋管强化传热技术,可以达到降低水套炉的金属耗量和提高热效率的目的。对火筒烟管结构、换热盘管结构形式以及整体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对热媒介质进行了优选。在此基础上,开发了1750kW高效水套炉。这种水套炉具有高效和小型化特点。
李清方张国忠张建赵守明袁树吉
关键词:水套炉三维内肋管热效率结构优化
含表面活性剂的水合反应液表面张力的测定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明确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中性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P123)对气体水合物反应液表面张力影响规律,利用德国KRUSS公司生产的界面张力仪K11测定了其表面张力,考察了浓度、温度对水合反应液表面张力的影响,分析了影响机理。实验结果表明:3种表面活性剂均能降低气体水合物反应液表面张力,CTAB、P123、SDBS的CMC分别为300、500、700mg/kg。测试数据表明,CTAB(300mg/kg)降低水合反应液表面张力效果最优,表面张力的降幅最高达79%。实验结果为表面活性剂优选提供了科学依据。
周诗岽张晓萍王树立张国忠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气体水合物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