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千帆
-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 长江中游泥炭湿地有壳变形虫空间分布及其对水化学因子的响应被引量:10
- 2013年
- 长江中游高山泥炭湿地在区域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举足重要的地位,有壳变形虫是一类在泥炭湿地表面大量生活的原生动物,它们对环境变化敏感,是环境变化的有效指示器。泥炭湿地的现代生态学调查已经表明,有壳变形虫群落对泥炭的表面湿度和水文条件具有灵敏的响应,但是与其他环境条件如水化学因子的关系尚不明确。本文主要调查了长江中游高山泥炭湿地有壳变形虫群落特征及其对水化学因子的响应,发现Cr和Mn对有壳变形虫的群落组成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有壳变形虫的群落组成在不同湿地间有一定差异,这种空间上的差异分布可能反映了湿地的不同类型、发育阶段和人类活动等信息。有壳变形虫可为湿地的科学管理、动态监测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供有效的指示信息。
- 秦养民王翰林张千帆张随成谭开甲张志麒顾延生黄咸雨王红梅
- 关键词:有壳变形虫湿地水化学
- 腐殖酸对微生物还原绿脱石结构Fe(Ⅲ)的促进作用被引量:2
- 2016年
- 微生物介导的铁循环是调控地表有害物质迁移转化等地球化学反应的关键因子之一。为了探明腐殖酸对微生物还原含铁黏土矿物的影响,选取了富铁黏土矿物绿脱石和不同土壤中提取到的腐殖酸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验,在有、无腐殖酸2种条件下对比了典型异化铁还原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 CN32对绿脱石结构Fe(Ⅲ)的还原效率,同时分析了微生物作用后绿脱石的晶体结构差异。实验采用化学方法检测Fe(Ⅲ)的还原程度,利用X射线粉晶衍射(XRD)及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对微生物作用前后的绿脱石进行了矿物学表征,利用扫描电镜(SEM)研究了反应前后绿脱石的形貌差异。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腐殖酸均具有促进微生物还原绿脱石结构Fe(Ⅲ)的能力,但其促进效率存在差异。绿脱石中的结构Fe(Ⅲ)经微生物还原后,其矿物结构被破坏,结晶程度逐渐降低,矿物形貌由不规则片状变为松散疏松的网絮状。本研究对深入理解自然环境中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环境效应具有启示意义。
- 张千帆曾强刘邓王红梅
- 关键词:腐殖酸SHEWANELLAPUTREFACIENS铁还原黏土矿物
- 中国有壳变形虫Argynnia(Vucetich,1974)属的修订及若干环境重建问题探讨被引量:5
- 2011年
- 有壳变形虫是一类具外壳的陆相淡水根足纲(Rhizopoda)原生动物,广泛栖息于湖泊、泥炭、沼泽、土壤等各种淡水潮湿环境,由于其壳体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而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泥炭和湖泊湿地的古环境重建研究中。大部分有壳变形虫是世界广泛分布的,但是也有一些种类具有一定的地带性分布格局。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均已表明阿吉尼亚虫属(Argynnia Vucetich,1974)与梨壳虫属(Nebela Leidy,1874)有较大差别,而我国传统的有壳变形虫分类系统仍将它们统一划为梨壳虫属(Nebela)。本文在对神农架大九湖泥炭湿地有壳变形虫标本形态学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资料,将阿吉尼亚虫属(Argynnia)从梨壳虫属(Nebela)中分离出来,修正了我国传统的分类系统,并讨论了其生物地理学意义,目前在我国发现该属的2个种,即具尾阿吉尼亚虫Argynnia caudata(Leidy,1876)和齿口阿吉尼亚虫Argynnia dentistoma(Penard,1890)。本文还探讨了因有壳变形虫分类标准的差异可能引起的生态学转换函数和古环境重建问题。
- 秦养民张文静李鸿凯Edward A. D. MitchellEnrique Lara张千帆朱荣顾延生
- 关键词:有壳变形虫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