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田
- 作品数:15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垦粘1号玉米施肥与密度研究初报
- 1996年
- 对杂交糯质玉米垦粘1号的施肥与密度问题进行复因子试验研究.试验结果及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垦粘1号高产的施肥量与密度组合:密度5.7165万株/hm2、施肥量(纯量,下同)210kg/hm2,或密度6.4500万株/hm2、施肥量150kg/hm2;施肥量是增产的关键,密度其次;适当提高施肥量可增加穗粒数,适当降低密度可提高百粒重.
- 刘晓广张亚田常大军高原
- 关键词:垦粘1号玉米施肥量
- 高产玉米垦单7号的选育及应用
- 2002年
- 刘晓广张亚田刘清海杨富金
- 关键词:选育玉米栽培要点
- 早熟玉米品种垦单24选育及栽培要点被引量:1
- 2015年
- 垦单24是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农作物开发研究所玉米育种室以自选系佳113为母本、自选系佳069-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普通玉米杂交种,先后通过黑龙江垦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和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生育期110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100℃左右,平均公顷产量11096.7kg,比对照品种德美亚1号平均增产11.2%。
- 李庭锋夏艳龙张亚田胡洪林刘清海刘晓广高锦荣张志发李世发
- 关键词:玉米选育栽培
- 黑龙江省糯玉米资源改良利用的方法与效果被引量:3
- 1999年
- 在综合鉴评黑龙江省糯玉米资源的基础上,对编玉米资源进行多途径改良利用,结果表明,通过选育一环系组配糯玉米杂交种成功率很低;糯普杂交选育糯玉米二环系较易成功;而采用成对一次回交法选育糯玉米二环系,继而组配糯玉米杂交种,快速准确、成功率高;采用上述方法选育出的普通玉米二环系不仅品质好,而且拓宽了普通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基础,是克服遗传基因狭窄的有效途径之一。
- 张亚田
- 关键词:糯玉米
- 中早熟玉米垦单2号施肥量与密度试验
- 1997年
- 对垦单2号玉米施肥量与密度进行复因子试验,试验采用4个施肥量与3个种植密度,共12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施肥量与密度组合是:密度6.45万株/hm2,施肥量210kg/hm2,其中纯氮126kg/hm2,纯磷84kg/hm2,产量可达到9516kg/hm2。
- 刘晓广张亚田赵春晨
- 关键词:玉米施肥种植密度施肥量
- 糯质玉米新品种──垦粘1号被引量:1
- 1994年
- 糯质玉米新品种──垦粘1号张亚田,刘晓广,殷乃超,常大军(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作物所)垦粘1号(原代号垦糯8911)是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作物所以糯1为母本,糯2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中熟糯质玉米单交种。1993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 张亚田刘晓广殷乃超常大军
- 关键词:玉米
- 糯玉米果皮厚度遗传变异初探被引量:15
- 1996年
- 从遗传育种的角度,对糯玉米亲本自交系同单交种F1代间果皮厚度基因效应进行分析,同时对玉米自交系的不同世代之间、同世代内部各系间、姊妹系间、单交种F1代间及F1代同其对应亲本间果皮厚度的方差分析,初步确定了糯玉米果皮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揭示了糯玉米育种主要程序中果皮厚度的变异特点。为糯玉米果皮厚度在自交系的世代选择及单交种组合配制方面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对获得具有优良食味品质的F1代也具有重要意义。
- 常大军张亚田刘晓广刘淑玲廉守忠
- 关键词:玉米糯玉米果皮厚度
- 白糯玉米单交种垦粘3号的选育
- 1998年
- 白糯玉米单交种垦粘3号的选育张亚田刘晓广常大军刘清海(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作物所佳木斯154007)白糯玉米在食品加工、淀粉、纺织等行业有其特殊的利用价值,而且它适口性好,为人们提供了优质的青食品种。白糯玉米农家品种产量低,抗性差,限制了其推广应用。为...
- 张亚田刘晓广常大军刘清海
- 关键词:玉米选育
- 玉米新杂交种——垦单1号
- 1992年
- 十多年来,黑龙江垦区第三、四积温带的农场由于没有适合机械化栽培的玉米品种,只得从国外大量进口商品种子。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经过几年的努力。
- 殷乃超张亚田刘晓广钱哈业史继明沈国清
-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栽培
- 育苗温室弱光下的玉米幼苗移栽到自然光下的光合和荧光特性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研究了育苗温室内低光下生长的玉米幼苗移栽到大田自然光的光转换过程中的形态和生理特性变化。结果表明,玉米幼苗由温室低光环境移栽到大田自然光的过程中,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叶绿素a/b比值略高于低光下生长的叶片,明显低于自然光下生长的叶片;叶绿素含量与低光下生长的叶片相似,明显高于自然光下生长的叶片;单株根系干重和根冠比明显高于低光下生长的叶片;叶片中RuBP羧化效率、光饱和点、光饱和时的光合速率比低光下略高,明显低于自然光下生长的叶片;表观量子效率较高。移栽10d后转换光下的叶片实际光化学效率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随光强的变化介于低光和自然光之间,光合能力较低,热耗散能力增强。说明低光下叶片在移栽后的叶片结构和光合功能没有达到自然光下的水平,光合能力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根系增长和过剩光能耗散以减轻光抑制。
- 杨丹霞张亚田蔡敦江孙广玉
- 关键词:玉米荧光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