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之立

作品数:18 被引量:81H指数:7
供职机构:国家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4篇地震
  • 4篇震源
  • 4篇唐山地震
  • 3篇地震序列
  • 3篇断裂系
  • 2篇有限元
  • 2篇震源过程
  • 2篇震源机制
  • 2篇热应力
  • 2篇非均匀
  • 1篇弹塑性
  • 1篇弹塑性断裂
  • 1篇弹性波
  • 1篇地壳
  • 1篇地球物理
  • 1篇地球物理场
  • 1篇地热活动
  • 1篇地热异常
  • 1篇地温
  • 1篇地震成因

机构

  • 17篇中国地震局地...
  • 3篇哥伦比亚大学
  • 1篇江苏省地震局
  • 1篇国家地震局

作者

  • 18篇张之立
  • 6篇田华
  • 4篇王成宝
  • 3篇邓玉琼
  • 1篇李强
  • 1篇王华强
  • 1篇仲阳
  • 1篇阎虹
  • 1篇刘国民
  • 1篇刘新美

传媒

  • 7篇地震学报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华北地震科学
  • 1篇地震地磁观测...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第五届全国构...
  • 1篇1990年中...

年份

  • 1篇1995
  • 2篇1994
  • 4篇1992
  • 1篇1991
  • 5篇1990
  • 2篇1989
  • 1篇1986
  • 1篇198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华北大震序列的断裂系模式及破裂过程的联合反演被引量:6
1990年
本文从断裂系扩展的角度,研究了华北邢台、渤海、海城和唐山地震序列的发生过程.通过对前震-主震-余震地震活动图象的剖析,我们发现,这些地震序列是由不同长度、不同几何分布的相关断裂系相互作用和扩展的结果.根据地震活动图象和断裂扩展理论,对每个地震序列提出了相应的断裂系模式,并用断裂有限单元法将震源机制、地震活动图象的分期变化和大地形变等观测资料相结合,进行联合反演,再次对断裂系模式的几何和力学参数进行了修正,从而得到各个地震序列破裂过程的最佳结果.同时我们还发现,一个走滑大地震序列临近结束时,地震活动图象的总体轮廓呈现Z形.这是由于断裂系内的拐折扩展分支相互作用和连通成为一体的结果,这种总体Z形的出现,可作为地震序列结束的标志.
张之立邓玉琼王成宝田华
关键词:地震序列
唐山地震破裂过程的三维分析被引量:3
1984年
本文提出一个三维力学模型,对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的破裂过程做了进一步的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断裂面长轴两端存在一个10°左右的α角域,在这个角域内断裂面前缘的初始扩展方向是非共面扩展,即在与断裂面本身偏离一个角度(φ_0,θ_0)的面内扩展,而在其它区域断裂面的前缘是沿自身平面扩展的。在邻近长轴端部的点,扩展角φ_(?),0o=80.5°,这和二维分析得到的扩展分支的方向一致。由于主断裂面在长轴端部10°角域左右的非共面扩展,大量余震沿此方向发生,断裂面变成扭曲形状。
张之立
关键词:地震破裂过程余震断裂面地震唐山地震震源机制解震源机制
唐山地震破裂过程的雁行断裂模式及理论和试验的模拟被引量:12
1989年
按照重新定位后的震源位置及更多的补充资料,重新计算了唐山地震序列中主要地震的震源机制.用新方法和原有方法重新测定了主要地震的破裂几何尺度和震源参数.并进一步研究了1976年至今的余震活动性. 新结果指出,两个7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更加相似,破裂方向也几乎相同.M_s=7.8地震的破裂长度在77—87km之间.它东北端的破裂终止点是在榛子镇稍南而不是芦龙附近.根据新的结果,本文提出一个非等长雁行断裂力学模式.理论和试验结果指出,新模式能更好地模拟唐山地震的破裂过程,并能较好地解释那些用已有模式不能解释的观测事实.
张之立王成宝方兴阎虹
关键词:唐山地震
华北强震成因的研究
在认真校核原有资料及补充大量新资料的基础上,用统一方法重新计算了华北地区M≥6.0地震的震源机制,并用我们提出的断裂扩展的拐折点方法,由不同时期的余震图型测定了它们的破裂方向和破裂长度。震源机制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受北东东...
张之立田华王成宝
文献传递
澜沧-耿马地震序列的非均匀断裂系破裂模式及弹塑性断裂计算方法被引量:9
1992年
分析了澜沧-耿马地震序列的各种观测资料和结果,提出了一个能更好模拟该序列的非均匀断裂系破裂模式.在该模式中,不仅主断裂是由非等长、非同向、非共线的断裂组成,而且应力场和介质也是非均匀的.为了研究非均匀断裂系扩展过程,分别研究了弹性和弹塑性情形的断裂准则和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了研究地震破裂过程的正、反演方法.
张之立王华强
关键词:澜沧-耿马地震弹塑性震源机制
弹性波的三维有限元模拟被引量:12
1990年
本文讨论了弹性波瞬态传播问题的三维有限元计算方法及当前存在的实际困难.针对要求计算机内存大和计算时间长的问题,采取了改进措施.由于采用了集中质量矩阵和修正的中心差分时间积分显格式相结合的方法,可以使计算机内存和计算时间大为减少;由于采用结点定位法,最适合用于目前发展的并行计算机系统,可使计算速度大大增快;还采用了有效激发震源法,有效激发区是随时间步进的增加而逐步增大,这不仅能节省计算时间,而且使波场的传播过程一目了然,本文计算了由两种介质组成的三维楔形问题,得到若干典型剖面的瞬时波场图及随时间变化的合成地震图.
邓玉琼张之立
关键词:弹性波合成地震图
地热活动与大陆地震的非均匀性
<正>观测资料表明大陆地震活动的非均匀性是大陆地震重要特征之一.中国地震震中分布图明显表明,地震的发生除与活动断裂系的活动有关外,还往往发生在裂谷的边缘,各种形状块体的边缘、盆地的边缘以及地壳构造有突变的地带,如地壳厚度...
张之立
文献传递
1976年唐山地震多震源过程的分析
<正>唐山地震后,不少地震学者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它的破裂过程。本文第一作者曾先后用二维和三维单条断裂的力学模式从总体上研究了唐山地震的破裂过程,得到许多有
张之立方兴
文献传递
裂纹系扩展过程与地球物理场变化特征的实验研究
地壳内存在方向不同、长短不同、深浅不同的断裂。地震的发生往往与这些断裂的存在、扩展和相互作用有关。因此研究各种断裂系的扩展过程和各种地球物理场的变化特征对地震预报和地震成因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在我们对断裂系扩展过程形...
张之立李强
关键词:地球物理场波速变化
文献传递
渤海及其邻区地壳热结构和热应力场的研究被引量:7
1992年
本文利用地热和地壳分层结构资料及有限元方法,计算了渤海及其邻区三维地壳热结构,及其横向不均匀性引起的热应力场.结果表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浅部地壳和深部地壳的横向温度分布有明显不同,但热流的横向分布大体不变;在唐山周围地区有一条地壳热结构的剧烈变化带.在唐山周围地区、华北平原及渤海湾和渤海中部.热应力有不同的分布特点.本文用这些结果,对渤海及其邻区地震活动的分布特征进行了解释.
田华张之立
关键词:地壳热结构热应力地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