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建红英

作品数:11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视阈
  • 3篇藏区
  • 2篇民族关系
  • 2篇个案
  • 2篇城镇化
  • 2篇城镇化进程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活动
  • 1篇心理学
  • 1篇行政
  • 1篇幸福感
  • 1篇学制
  • 1篇研究范式
  • 1篇欲望
  • 1篇葬礼
  • 1篇人口
  • 1篇人口流动
  • 1篇人类学
  • 1篇丧葬
  • 1篇丧葬礼仪

机构

  • 8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8篇建红英
  • 1篇赵中华

传媒

  • 1篇江汉论坛
  • 1篇求索
  • 1篇阴山学刊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湘潮(理论版...
  • 1篇“道德与幸福...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7
  • 4篇2012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仪式符号与文化功能——豫西地区西水头村建氏族丧葬礼仪个案的考察被引量:3
2011年
在人的观念中,肉体与灵魂是可以分开的,而且灵魂并不会因为肉体的死亡而泯灭。人活着,灵肉一起,人死了,灵肉分离,尸体消逝而灵魂永存。在灵魂与肉体分离的时刻,现实生活里的人生世界与信仰观念上的灵魂世界构成了所谓阴阳两界的对立,这种对立需要仪式进行沟通,以打通阴阳两界,实现生者与死者的心灵对话。因此,人们创设了葬礼,它展演着精神世界与现实生活的对立与统一,架起了阴阳两界沟通的桥梁。对于肉体与灵魂的二元思考、对于生与死的界限分析以往多集中在宗教、哲学、风俗学领域,从人类学角度考察的则较为少见,本文拟从人类学仪式理论角度解读丧葬仪式背后人们的信仰观念和社会礼俗。
建红英
关键词:丧葬礼仪
差序格局视阈下清末民初豫西地区新旧学制之历史考察
2020年
清末民初,中国教育正经历着新旧教育的改革与转型,传统教育僵而未死,新式教育成而未长,呈现出新旧交替、碰撞交织的状态。中国教育模式开始由旧学制向新学制转变,由私塾学堂教育模式向西式学校教育模式转变,由传统教育理念向现代教育理念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新旧杂陈,城乡差序格局明显,这一特点在豫西新旧学制变迁过程中的表现十分明显,且给中国社会带来深远影响。
建红英
关键词:清末民初
多维视角下民族关系问题研究
2017年
国内学者研究民族关系问题大体有两种范式。一种是在现有的《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基础上对民族关系问题的研究;另一种则相反,主张对少数民族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法规实行"平、改、比、去"。新时期解决民族关系的一个根本途径不在于修改现有的民族政策,而是应该强化民族认同意识,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坚持现有民族政策不动摇;增强"民族—国家"认同感;建立民族地区突发事件的舆情应对体系。
建红英
关键词:民族关系研究范式
多维视角下藏区城镇化进程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四川阿坝州为个案的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城镇化是人类进入工业文明阶段后社会发展的一种形态,其本质是农村人口和各种生产要素不断向城镇集聚而形成的人口数量、经济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社会观念等方面的变化。城镇化是一个历史进程,藏区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其城镇化进程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本文将从人口流动、空间转移、产业转型等多个层面对藏区城镇化进程中的历史、现象、本质、问题、对策作一考察,以期形成较合理的政策参考。
建红英
关键词:藏区城镇化人口流动产业转型
心理学视阈下欲望与幸福感探析
幸福感是欲望与现实在心理活动下的复杂体验.搭接欲望与幸福桥梁的因素便与幸福感产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拟从情感收支、财富欲望、欲望指数与幸福量度、幸福预期与心理动力四个层面展开对欲望与幸福感的立体剖析,同时与英国福利经济...
建红英赵中华
关键词:伦理学幸福感心理活动
文献传递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阈下民族关系史的新开拓——《西南古代民族关系史稿》读后被引量:1
2022年
费孝通先生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说:"民族是在人们共同生活经历中形成的,也是在历史运动中变化的,要理解当前的任何民族绝不能离开它的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过程。现况调查必须和历史研究结合。在学科上说,就是社会学或人类学必须和历史学相结合。"但是,二者如何结合却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近读刘复生先生新著《西南古代民族关系史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12月出版,下称《史稿》),该书对头绪纷繁的西南古代民族关系史作了细密的梳理,对传统民族史研究有所检讨,对人类学等方法有所吸纳,是一部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阈下的区域民族史佳作,值得一读。
建红英
关键词:民族关系史民族史研究费孝通先生
文化人类学视阈下民国初年藏区行政统合之探析
2012年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认同与国族认同既有一致性又有差异性,当民族与国族利益相左,民族利益因国族利益而无法实现时,部分民族对利益权威性分配的主体认同就会降低甚至消失,不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相反,则有利于国家稳定。本文将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对民国初年中央政府重构民族国家认同,整合边疆行政的相关举措展开探析,分析影响我国国族认同的不利因素,探讨构建多民族国家国族认同的新途径。
建红英
关键词:民国初年
城镇化进程中藏区教育救助问题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教育救助是调节教育公平的杠杆,是解决区域贫困差异的重要途径。21世纪以来,青藏铁路的开通,促进了西藏同全国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藏区城镇化速度加快,区域性贫富差距加大,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加剧,教育救助的社会作用更加凸显。西藏贫困地区教育救助问题的解决与否成为城镇化进程中的瓶颈,对其原因的剖析与政策的分析势在必然。
建红英
关键词:城镇化藏区教育救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