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蕴华

作品数:299 被引量:1,044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57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 12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6篇医药卫生
  • 8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0篇肾病
  • 49篇腹膜
  • 48篇腹膜透析
  • 45篇血管
  • 43篇肾脏
  • 41篇病理
  • 38篇IGA肾病
  • 32篇基因
  • 29篇细胞
  • 28篇肾小球
  • 25篇肾脏病
  • 25篇慢性
  • 24篇血管炎
  • 22篇多态
  • 21篇肾功能
  • 21篇小血管炎
  • 20篇多态性
  • 20篇慢性肾脏
  • 19篇肾损
  • 17篇肾炎

机构

  • 270篇广西医科大学...
  • 56篇广西医科大学
  • 4篇田阳县人民医...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田东县人民医...
  • 1篇广西广播电视...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兰州大学第一...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徐州医学院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作者

  • 295篇廖蕴华
  • 54篇黎伟
  • 53篇潘玲
  • 49篇杨桢华
  • 47篇薛超
  • 44篇伍巧源
  • 43篇黄莉
  • 32篇王成玉
  • 27篇霍冬梅
  • 27篇冯炜
  • 26篇王明军
  • 18篇孙安远
  • 17篇赵铖
  • 16篇罗佐杰
  • 15篇叶旭东
  • 13篇邹龙涛
  • 13篇黄燕林
  • 11篇彭茜
  • 10篇卜昆鹏
  • 10篇陈战瑞

传媒

  • 45篇广西医科大学...
  • 15篇广西医学
  • 14篇中华肾脏病杂...
  • 13篇广东医学
  • 13篇内科
  • 10篇中国实用内科...
  • 9篇医学综述
  • 9篇山东医药
  • 8篇实用医学杂志
  • 8篇中国全科医学
  • 8篇中华医学会肾...
  • 7篇临床肾脏病杂...
  • 7篇医学研究杂志
  • 6篇中华肾病研究...
  • 5篇中国综合临床
  • 4篇临床荟萃
  • 4篇中国现代医学...
  • 4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中医杂志
  • 3篇临床内科杂志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7篇2021
  • 6篇2020
  • 9篇2019
  • 6篇2018
  • 10篇2017
  • 20篇2016
  • 13篇2015
  • 17篇2014
  • 22篇2013
  • 26篇2012
  • 29篇2011
  • 18篇2010
  • 11篇2009
  • 21篇2008
  • 21篇2007
  • 15篇2006
  • 15篇2005
  • 3篇2004
2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家庭的原发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与TGFβ1-509C/T及TCRCα-575A/G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以家庭为基础,利用传递不平衡原理研究TGFβ1-509C/T及TCRCα-575A/G的SNP与AAV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PCR—RFLP和直接测序法,鉴定88例原发AAV患者及其父母、兄弟姐妹基因型,获得88个核心家庭中264人的基因型,采用传递不平衡检验和HRR分析的方法观察TGFβ1-509C/T及TCRCα-575A/G在患病子代的不平衡传递。结果32个满足TGFβ1—509C/T的传递不平衡检验的AAV患者核心家庭中,杂合子父母传递给患病子代的等位基因频率为C/T=36/28,期望值为C/T=33.5/30.5,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1,P〉0.05);34个满足TCRCα-575A/G的传递不平衡检验的AAV患者核心家庭中,杂合子父母传递给患病子代的等位基因频率为A/G=29/39,期望值为A/G=33.5/34.5,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9,P〉0.05)。38个满足HRR分析的AAV患者核心家庭中,TGFβ1—509C/T多态性传递的基因型为CC/CT/IT=12/20/6,等位基因为C/T=44/32,未传递基因型为CC/CT/TT=10/19/9,等位基因为C/T=39/37,两者基因型、等位基因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基因型和单体型Ⅳ。值分别为0.81、0.66,P均〉0.05),HRR=1.30,HRR系数未过度偏离(1.00);39个满足TCRCcL-575A/G的HRR分析的核心家庭中,TCRCα-575A/G多态性传递的基因型为AA/AG/GG=9/18/12,等位基因为A/G=36/42,未传递的基因型为AA/AG/GG=15/15/9,等位基因为A/G=35/33,两者基因型、等位基因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值分别为2.20、0.41,P均〉0.05),HRR=0.81,HRR系数未过度偏离(1.00)。结论广西汉族人群中,TGFl31—509C/T及TCRCα-575A/G可能与原发AAV的遗传易感性不相关。
薛超罗佐杰廖蕴华项新许佳黄莉王明军黎伟冯炜
关键词: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转化生长因子Β1疾病遗传易感性
超声引导肾自动活检术的护理配合
2006年
梁超凤符娟珍龙娟凤廖蕴华黄燕林
关键词:护理配合自动活检术经皮肾穿刺活检活检枪肉眼血尿肾小球
肾病综合征为表现的IgA肾病病理分析被引量:6
1999年
IgA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以单纯血尿为主、或无症状肉眼及镜下血尿、或肾病综合征或肾炎综合征,我们分析我院1993年~1998年37例以肾病综合征为表现IgA肾病的肾脏病理,着重分析此类IgA肾病的肾小球内免疫球蛋白的分布与肾小球、肾小管损伤程度及...
廖蕴华孙安远莫维光李志贤
关键词:IGA肾病病理分析肾病综合征
原发小血管炎肾损害几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方案对原发小血管炎肾损害患者肾损害方面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近年住院治疗的确诊原发小血管炎合并肾损害的患者85例,根据实际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5组:未用激素和环磷酰胺组,单用标准激素组,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标准泼尼松方案组,口服泼尼松+环磷酰胺冲击组,甲基泼尼松龙+环磷酰胺双冲击组,对比分析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蛋白尿、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的改变。结果①5组患者治疗后的组间相比,不论是蛋白尿、血尿,还是血肌酐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使用激素和环磷酰胺的患者血尿、蛋白尿程度和血肌酐水平明显下降;②治疗前后组内自身对照分析,单使用激素组,仅血尿有改善(P<0.05),口服泼尼松+环磷酰胺冲击组,血尿和蛋白尿显著减轻(P<0.05);甲基泼尼松龙+环磷酰胺双冲击组,血尿和蛋白尿显著减轻(P<0.05)。结论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方案对具有更好的肾脏损害治疗效果,优于单用激素,而不用激素和免疫抑抑制剂的方案,疗效欠佳。
薛超卜昆鹏廖蕴华
关键词: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激素环磷酰胺
大鼠急性缺血性肾功能衰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变化
2009年
目的探讨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后不同时段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的变化在急性肾衰竭(ARF)中的发病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肾脏IRI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IRI术后不同时间段血、尿VEGF水平,并与肾功能做相关分析。结果手术组术后6h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血钾显著升高,至术后48h达高峰,从术后72h开始回落(P<0.05)。手术组术后6h血清VEGF显著升高,术后12h达高峰,从术后24h开始下降至正常;手术组术后6h尿液VEGF显著升高(P<0.01),至术后24h降至低于假手术组,从术后48h开始回升。血VEGF水平与尿VEGF水平呈正相关,与血钾、BUN、SCr水平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血、尿VEGF升高水平可以作为ARF大鼠肾脏IRI早期肾脏缺血缺氧的监测指标。
冯炜霍冬梅廖蕴华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肾脏
巴洛沙星片治疗泌尿系统细菌性感染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评价巴洛沙星片治疗泌尿系统急性细菌性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双模拟、随机、阳性药物平行对照试验设计。共入选221例,其中可评价疗效病例209例,巴洛沙星组102例,左氧氟沙星组107例。巴洛沙星组予巴洛沙星片200 mg,hid,左氧氟沙星组予左氧氟沙星片200 mg,bid,2组疗程均为7~14 d。结果巴洛沙星组临床总有效率和痊愈率分别为98.0%和87.2%,细菌清除率为100%;左氧氟沙星组临床总有效率和痊愈率分别为100.0%和87.9%,细菌清除率为100%。巴洛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8%和0.9%。2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巴洛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泌尿系统感染安全、有效。
王婷李琳梁莉乔华李建华强万明廖蕴华陈家存常威李丹
关键词:巴洛沙星革兰阳性菌感染革兰阴性菌感染
不同类型血脂异常对IgA肾病临床及病理特征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血脂异常对IgA肾病临床及病理特征的影响。方法共纳入283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收集临床资料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高胆固醇(HTC)组48例(TC≥6.22 mmol/L,TG<1.7 mmol/L);高甘油三脂(H-TG)组48例(TG≥2.26 mmol/L,TC<5.18 mmol/L);低高密度脂蛋白(L-HDL)组34例(HDL-C<1.04 mmol/L,TC<5.18 mmol/L,TG<1.7 mmol/L],同时收集IgAN血脂正常者(153例,TG<1.7 mmol/L、TC<5.18 mmol/L、HDL-C>1.04 mmol/L)作为对照组。对各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指标及病理分型(牛津分型)进行比较,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患者肾小球滤过率(e GFR)的因素。结果 H-TC组24 h尿蛋白量高于血脂正常组(Z=-2.979,P=0.003),血清白蛋白低于血脂正常组(t=2.606,P<0.001)。H-TG组,身体质量指数(BMI)、血清尿酸高于血脂正常组(t=3.982,t=5.056;P<0.001),e GFR低于血脂正常组(t=2.011,P=0.045)。L-HDL组BMI高于血脂正常组(t=2.946,P=0.004),e GFR低于血脂正常组(t=2.498,P=0.013),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程度高于血脂正常组(χ~2=8.284,P<0.017)。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年龄、收缩压、尿酸与e GFR呈负相关关系(P<0.05),血清TC与e GFR亦呈负相关关系(95%CI:-5.228^-0.312,t=-2.220,P=0.027)。血清HDL与e GFR呈正相关关系(95%CI:1.469~7.468,t=2.935,P=0.004),该模型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F=11.838,P<0.001)。结论 H-TC、H-TG、L-HDL血症均可能加重IgA肾病的临床损害,且L-HDL血症者肾小管间质受损更严重。降低血清TC,提高血清HDL可能有助于IgA肾病患者改善预后。
彭熙李晓华马云华吴悦农凤伟廖蕴华
关键词:IGA肾病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疗效。【方法】24例MG患者非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例,对照组12例,治疗组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每周3次,共4周。对照组不进行蛋白A吸附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抽取清晨空腹血,测IgG、IgA、IgM、补体C3、C4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并根据疗效标准临床相对评分法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IgG、IgA、IgM和AChR-Ab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蛋白A免疫吸附能有效降低MG血液中AchR-Ab和免疫球蛋白水平,比单纯药物治疗疗效好。
王明军廖蕴华周红卫
关键词:免疫吸附技术
转化生长因子β_1基因-509 C/T及T细胞受体Cα基因-575 A/G对微型多血管炎肾损害治疗的影响
2011年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509 C/T和T细胞受体α链稳定链(Tcrcα)基因-575 A/G对微型多血管炎性肾损害的药物治疗的遗传学影响。方法患者均完成了一个疗程的糖皮质激素加环磷酰胺治疗方案。PCR-RFLP法鉴定基因型:tgfβ1-509 C/T表现为CC、TT、CT;Tcrcα-575A/G表现为AA、GG、AG,对比不同基因型的患者完成疗程后肾损害指标:尿蛋白程度、血尿素氮水平和血肌酐水平。结果 44例已知tgfβ1-509C/T 3种基因型患者,经治疗后,肾损害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7例已知Tcrcα-575A/G 3种基因型的患者,经治疗后,肾损害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1-509 C/T、Tcrcα-575A/G可能对糖皮质激素加环磷酰胺治疗微型多血管炎性肾损害无个体遗传学效应。
薛超卜昆鹏廖蕴华
关键词:基因微型多血管炎环磷酰胺
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it-1)在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不同肾脏病理类型的狼疮肾炎(LN)患者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60例SLE患者及30名健康人血清中VEGF及sFlt-1的水平同时进行检测,结合临床资料及肾脏病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活动期SLE患者血清VEGF及sFit-1水平均明显升高;血清中VEGF/sFlt-1的比值健康对照组较活动期SLE、非活动期SLE及LN组患者降低(P〈0.01),V型LN组该比值较Ⅱ、Ⅲ、Ⅳ型LN组升高(P〈0.05);血清sFit-1的浓度与尿蛋白呈正相关(rs=0.6244,P〈0.01),血清VEGF的浓度与尿蛋白无明显相关(f0.1807,P〉0.05);血清sFlt-1的浓度与ESR正相关(rs=0.4235,P〈0.01),血清VEGF的浓度与ESR无明显相关(rs=0.0532,19〉0.05);血清VEGF及sFlt-1浓度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均呈正相关(q=0.5046,P〈0.01,F0.5152,P〈0.01);血清VEGF浓度与肾组织活动指数(RAI)呈正相关(q=0.3386,P〈0.05),血清sFlt-1浓度与RAI无明显相关(q=0.0240,P〉0.05);SEE患者中VEGF、sFlt-1水平与血压、血肌酐、尿素氮、C3、C4、C反应蛋白(CRP)无明显相关。结论血清VEGF及sFlt-1的水平可作为SLE病情活动评价指标,VEGF的高表达可能与增殖性肾小球病变相关,slit-1的表达与蛋白尿关系密切。
赵铖容凡伍巧源米存东陈战瑞廖蕴华黎伟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红斑狼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共3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