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庞先勇

作品数:52 被引量:150H指数:8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化学工程
  • 23篇理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量子化学
  • 11篇
  • 10篇等离子体
  • 8篇气化
  • 8篇煤气
  • 8篇分子
  • 7篇煤气化
  • 7篇分子筛
  • 6篇反应器
  • 5篇色谱
  • 5篇气相
  • 5篇热解
  • 5篇吸附热
  • 5篇量子化学研究
  • 5篇化学研究
  • 5篇A型分子筛
  • 4篇气相色谱
  • 4篇相色谱
  • 3篇等离子体反应...
  • 3篇热力学

机构

  • 44篇太原理工大学
  • 3篇南开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山...
  • 3篇晋中职业技术...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西安近代化学...
  • 2篇教育部
  • 2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宁波工程学院
  • 1篇山西大同大学
  • 1篇太原工业学院
  • 1篇中国科技大学
  • 1篇无机化学教研...
  • 1篇山西煤炭职业...
  • 1篇太原市塑料研...

作者

  • 51篇庞先勇
  • 12篇吕永康
  • 8篇谢克昌
  • 6篇鲍卫仁
  • 6篇史秀锋
  • 5篇李瑞丰
  • 4篇孟瑞娟
  • 4篇刘刚
  • 4篇朱素渝
  • 3篇贾兆昌
  • 3篇来蔚鹏
  • 3篇任瑞鹏
  • 3篇王贵昌
  • 3篇薛永强
  • 2篇廉鹏
  • 2篇冯文林
  • 2篇杨凤仙
  • 2篇常丽萍
  • 2篇谢鲜梅
  • 2篇王伯周

传媒

  • 8篇煤炭转化
  • 7篇太原理工大学...
  • 5篇物理化学学报
  • 4篇山西农业大学...
  • 2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现代化工
  • 1篇煤炭技术
  • 1篇含能材料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分析科学学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计算机与应用...
  • 1篇科技情报开发...
  • 1篇广西科学
  • 1篇煤炭学报
  • 1篇山西化工
  • 1篇火炸药学报
  • 1篇Chines...
  • 1篇宁波大学学报...
  • 1篇太原工业大学...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09
  • 1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2篇1998
  • 2篇1996
  • 3篇1994
  • 1篇1989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氟乙烯与氧分子的反应机理分析
2014年
不饱和的氯氟烃可能与空气中的氧分子直接反应生成原子氧,抑制臭氧分解为氧分子和氧原子的过程进行,从而保护臭氧层。本文通过研究不饱和氯氟烃的代表物CH_2=CHF与单线态和三线态氧分子的反应机理,讨论其直接与氧分子反应生成氧原子的可能性及相关的反应和产物。在B3LYP/6-311++G(d,p)水平上,对CH_2=CHF和O_2反应及相关过程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具体包括:优化反应物、过渡态、中间体以及产物的几何构型;通过振动分析,确认过渡态、中间体以及产物;从过渡态出发进行内禀坐标(IRC)计算:反应体系中各基元反应的标准Gibbs自由能变计算;并通过零点能校正计算反应活化能。由此得出:氟乙烯与单线态氧分子反应生成的产物中有原子氧、乙酰氟、HF、CH_2=C=O、CH_3F、CO、氟乙醛,其中最稳定的产物是乙酰氟和氧原子;CH_2=CHF与氧分子反应生成抑制臭氧分解平衡的氧原子是可以自发进行的。
史秀锋杨剑郭慧庞先勇
关键词:氟乙烯DFT
A型分子筛模型及吸附的量子化学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应用Gauss View软件构建了A型分子筛Si24O36,Si12Al12O36,Si12Al12O3162-的β笼的基本模型,并应用Gaussian 03程序在HF/cep-31g水平上对这些模型进行构型优化和频率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硅铝比的减小和电荷的增加,β笼的总能量和结合能升高;硅铝比变化的取代效应对总能量的影响比电荷变化对总能量的影响更加明显。在此基础上,把N2,CO,H2O分子放入笼内进行优化,分析了它们的位置、构型变化和作用能量变化,确定了这些分子与笼之间的吸附类型为物理吸附。
史秀锋孟瑞娟庞先勇
关键词:A型分子筛结合能
一种储热石膏墙体材料的生产方法
一种储热石膏墙体材料的生产方法,涉及石膏墙体材料。解决现有建筑物墙体保温材料节能效果不尽人意的问题。本发明首先在高强石膏、粉煤灰和水泥中加入相变储能材料——石蜡和水,然后搅拌均匀成料浆,再将所述料浆注入模具,浇注成石膏墙...
庞先勇韩灵翠任瑞鹏潘韩铭王永昌游向轩
文献传递
离子交换法制备介孔TiO_2/CdS纳米复合光催化剂及性能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使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介孔TiO2/CdS纳米复合光催化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高分辨率透射电镜、氮气吸附-脱附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手段对制备的介孔TiO2/CdS纳米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光吸收性质进行了研究,并选择染料罗丹明B和茜素红作为底物在可见光下考察了催化材料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离子交换法制备介孔TiO2/CdS的光催化活性显著高于沉淀法制备的TiO2/CdS.
郝星宇赵丹庞先勇房江华高浩其
关键词:介孔二氧化钛硫化镉离子交换光催化降解
煤转化等离子反应器中氢和氩的特性被引量:3
1998年
应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法,在QCISD/6-31G水平上对在煤转化等离子体反应器的工作气体Ar和H2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应用统计力学方法研究H2/Ar的改变对反应器内的热容和导热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热容量随H2物质量分数增加是由于H2和转动、振动被激发,导热率的同样特点是由于电子数的增加。
吕永康庞先勇谢克昌
关键词:等离子体反应器煤转化
氧对等离子体热解煤中乙炔收率的影响被引量:7
2003年
研究了煤中的氧对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过程中乙炔收率的影响 .结果发现 ,乙炔的收率与煤中的氧含量成反比 .进一步实验验证煤中有机氧、无机氧、外来氧等不同结构形态的氧对乙炔的收率有不同影响 .由 CO收率与 C2 H2 相互制约的关系得到 CO与 C2 H2 是一对相互竞争的反应 ,其中有机氧的影响最为明显 ,无机氧次之 。
关有俊庞先勇吕永康谢克昌
关键词:氧含量等离子体热解乙炔
N_2和CO在5A分子筛上吸附的气相色谱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文中重新推导并简化了采用反相气相色谱法来测定吸附热力学参数的计算公式,并且在不同温度下,对N2和CO在4种5A分子筛上色谱保留时间进行了测定,对测定结果以推导公式为函数作线性回归,并且计算了吸附热力学参数ΔadH,ΔadS和ΔadG。结果表明,保留时间与1/T相关性很好,CO的吸附热随着分子筛Ca2+交换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H+交换度的增加而减少,N2的吸附热则随着Ca2+交换度的增加变化不明显,随着H+交换度的增加而减少;CO和N2的吸附热在-25.36—-29.39 kJ/mol,4种分子筛对N2和CO的吸附熵在-80.01—-73.96J/(mol.K)和-72.13—-60.48 J/(mol.K),吸附G ibbs自由能变分别在-2.98—-4.77 kJ/mol和-9.82—-8.26 kJ/mol。
庞先勇田取珍贾兆昌刘刚李瑞丰
关键词:5A分子筛
碳受体配位键解离能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被引量:1
2013年
密度泛函方法和Hartree-Fock方法在预测分子稳定性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目前流行的密度泛函存在一些致命缺陷,比如误差随体系的增大而增大,系统低估反应能垒,无法正确描述范德华相互作用,系统低估解离能等。而且Hartree-Fock方法对键解离能的描述也存在缺陷。本文首先采用7种DFT方法、G4方法对碳作为受体的配合物的几何构型进行了优化,对总能量、结合能以及这些配合物内C-N,C-P两种键解离能进行了计算,以比较它们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对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和高精度G4值进行了比较,来评价密度泛函方法的表现。
张秀娟庞先勇
关键词:配位键键解离能密度泛函理论
酯交换制油酸甲酯的基团贡献法热力学分析被引量:20
2012年
采用基团贡献法和赵氏经验公式(ΔSv=AslgTb+Bs)计算了三油酸甘油酯与甲醇之间发生的三步连续可逆酯交换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标准摩尔熵、标准摩尔反应Gibbs函数和标准平衡常数,并分析了酯交换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酯交换反应是放热反应,低温和高压有利于反应的进行。酯交换反应的转化率在甲醇液相时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较小,醇油比增大可以提高反应的转化率,当醇油比为20∶1时转化率达到98.8%。酯交换反应的转化率在甲醇气相时,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温度的增大而减小。通过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表明本文提出的分析方法是可行的。
张继龙赵志仝乔燕林昊庞先勇白启荣李瑞丰
关键词:基团贡献法酯交换反应
煤气化等离子体反应器内的温度被引量:12
2002年
分析了煤热解和煤气化两种等离子体发生器 ,并且分析了一般的温度计算方法 ,即通过解由有效能量等于有关热容经验公式建立的关于温度的代数方程 ,最后在求得温度的方法的基础上 ,发现上述计算方法不能很好地应用于等离子体发生器中 .因此应用局域平衡近似导出恒压过程的 Saha方程 ,计算了不同温度下一些等离子体工作气体的电离度 ,将根据输入功率结合实验监测的电流数据得到的电离度代入 Saha方程 ,由解
庞先勇吕永康谢克昌
关键词:煤气化等离子体反应器温度煤热解煤气化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