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建华
-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一种筛选抗自由基药物的简便方法被引量:1
- 1993年
- 本文用电解克氏液产生自由基(FR)损伤血管内皮的方法,观察了FR清除剂CAT、SOD和DMSO对FR损伤内皮的保护作用,同时对绞股蓝总皂甙(GPs)进行了初筛。结果显示电解克氏液使ACh诱导内皮细胞依赖性松驰因子(EDRF)释放减少,舒张比值明显降低(P<0.01),FR清除剂和GPs对FR的损伤均有明显保护作用(P<0.01)。该方法简便实用,适宜于抗FR药物的筛选和药物保护内皮释放EDRF的研究。
- 肖观莲廖端芳余麟朱炳阳张德菊朱淑媛应建华
- 关键词:电解自由基内皮损伤绞股蓝总皂甙
- 人胚胎和新生儿心室肌心钠素发生的电镜免疫细胞化学研究被引量:1
- 1997年
- 用包理后电镜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不同胎龄胚胎及新生儿心室肌纤维中心钠素的胚胎发生,对心肌纤维内心钠素颗粒进行了体视学分析及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随着胎龄增长,细胞内肌丝由稀疏逐渐增多然后形成肌原纤维,线粒体的数目也逐渐增多;心钠素颗粒于第5周开始出现,颗粒的数目随胎龄增加而逐渐减少,至妊娠7月时基本消失。同一胎龄,左心室颗粒多于右心室。新生儿心室肌纤维内未见心钠素颗粒。
- 贺丽萍李平均应建华朱淑元
- 关键词:心室胚胎心钠素细胞免疫化学电镜
- G显带人体中期染色体亚显微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1
- 1991年
- 经G带常规显带处理的人体中期染色体,通过光镜(LM)和扫描电镜(SEM)的对比观察,各号染色体的带型、着丝点和随体都是一致的。在SEM下,G显带人体染色体显示亚显微结构,LM所见的深染带区(阳性带区)呈现隆起状;而浅染带区(阴性带区)呈现凹陷状,分别称为隆起带区和凹陷带区。各号染色体都是由直径200—300A的染色质纤维构成,这些纤维丝在凹陷带区是纵向排列;在隆起带区是折迭环绕后形成许多颗粒状的染色质粒;在着丝点是纵向排列;在随体的排列是不规则。染色质粒在着丝点、随体和凹陷带区也可见到。染色体之间有长短和粗细不同的纤维丝互相连结。SEM图象表明:各号染色体都有自身固有的染色质纤维和染色质粒的排列结构,可为在SEM下精细鉴别各号染色体和准确诊断染色体病提供依据。
- 郑高飞应建华宋颖曾锋高岳生阳冬玉杨新
- 关键词:染色体G显带亚显微结构SEM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演变为白血病及电镜观察
- 1992年
- 本文系统观察一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演变过程,由RA—s经RAEB、RAEB—T转化为急性白血病(AL),并经透射电镜观察了幼稚细胞的超微结构,发现核浆发育不平衡、核周隙扩张,线粒体肿胀、扩张,嵴排列紊乱、模糊等结构异常。
- 吴丽娴应建华郑高飞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白血病超微结构
- 人体染色体纤维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 1993年
- 光镜G带染色体按Seabright(1971)法制作后,选出分裂相好的染色体,标志和照相。接着按扫描电镜常规法处理,在S—570扫描电镜观察照相。要做好佯品,胰酶处理是关键环节。结果表明所有染色体都是由纤维丝、颗粒结构和环状结构组成的。纤维丝称染色质纤或染色质丝,直径有150A、300A、900A等,大多是200~300A(图1↑)。染色质纤维是由100A的核小体串珠链在H_1组蛋白的诱导下形成超螺旋,并与非组蛋白装配而成。染色质纤维的长度有7.6厘米(J.J.Yunis.1977)。在着丝点和凹陷带区一般呈纵向排列(图1↑)。在隆起带区和随体呈网状或无规则排列。在染色体周边呈放射状排列。
- 郑高飞应建华
- 关键词:染色体纤维结构扫描电镜
- G显带人体染色体亚显微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1
- 1990年
- 应用扫描电镜和光镜对比观察,从200~300A染色质纤维的结构水平描述G显带人体染色体各个部分的亚显微结构,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为弄清人体染色体精细结构和染色体病的准确诊断提供资料。通过临床取人体外周血培养,经光镜常规制样技术处理(胰酶消化时间稍长)后的正常染色体核型用Olympus光镜检查、摄影、标志。用乙酸乙酯洗去香柏油,自然干燥,在离子镀膜仪喷金后,用S-570扫描电镜观察拍照。扫描电镜样品处理是参考Harrison方法加以修改。
- 郑高飞应建华宋颖曾锋高岳生阳冬玉杨新
- 关键词:G显带染色体显微结构电镜
- 一种观察血管内皮损伤与自由基关系的新方法——Ⅱ、内皮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2
- 1992年
- 本研究用离体兔胸主动脉淋浴灌流系统电解Krebs液损伤血管内皮模型,观察了自由基对血管内皮的影响。结果发现,电解性自由基在损伤血管内皮释放EDRF能力的同时,内皮细胞完整性遭破坏,细胞膜凹陷,细胞间隙增宽及部分区域内皮细胞脱落。
- 廖端芳余麟陈剑雄应建华
- 关键词:内皮损伤游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