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庄永敏

作品数:27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教学
  • 11篇品德
  • 10篇教育
  • 7篇课程
  • 7篇课堂
  • 7篇《品德与生活...
  • 5篇道德
  • 5篇政治
  • 5篇政治课
  • 4篇师大
  • 4篇思想品德
  • 4篇思想品德课
  • 4篇品德课
  • 4篇北师大
  • 3篇社会
  • 3篇课程标准
  • 3篇课堂教学
  • 3篇活动课
  • 3篇教师
  • 3篇教学实践

机构

  • 25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25篇庄永敏

传媒

  • 9篇基础教育课程
  • 5篇思想政治课教...
  • 1篇广西民族学院...
  • 1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政治课教学
  • 1篇中国德育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新天地(开拓...
  • 1篇新课程教学(...
  • 1篇纪念《课程·...

年份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8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00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学《经济常识》教学研究
庄永敏
媒介素养教育被引量:2
2015年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次提出了“媒介素养”的概念。对初中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应从受众的媒介素养和传播者的媒介素养两个维度入手。在提高学生媒介素养时,应重视学生使用和参与媒介的能力,帮助其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体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并合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媒体。
庄永敏
关键词:媒介素养现代媒体思想品德课
生活视界的学校德育探讨被引量:3
2006年
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是新时代的迫切要求。本文从探讨学校道德教育的迫切性与实效性出发,提出了生活德育的主题,并对其内涵及理解作了阐析,研究了生活视界中学校德育的构建。
庄永敏
关键词:德性主体性道德人格
活动课教学的基本理念与一堂活动课
2002年
一、基本理念 活动课教学是目前所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其最大特点是课堂中师生关系的彻底改变。它一改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学生只是“观众”的课堂教学模式,变为学生既当“导演”又当“演员”、教师只是充当主持人的角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这就彻底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使课堂变得活泼、生动、快乐。
庄永敏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活动课教学教学理念师生关系素质教育
在《品德与生活》教材中凸显革命传统教育
2014年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该课程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儿童“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在“课程内容”中,具体要求儿童“热爱革命领袖,了解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荣事迹.”因此,本次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教材修订中,特别凸显了革命传统教育.对小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是时代发展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庄永敏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革命传统教育教材修订英雄模范人物课程内容革命领袖
案例教学的理念操作过程与被引量:1
2003年
庄永敏
关键词:案例教学教学方法素质教育政治课教学案例
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来——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教材的活动课理念探析
2015年
十年前,小学《品德与生活》作为一门新型的活动课出现时,教师很迷茫。不适应,普遍觉得教材除了图和照片没有什么内容可以讲的,教学时无从下手。经过十年的实验,也经过教师的努力,在品德与生活课上出现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孩子们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每个孩子都能轻轻松松地参与进来,课堂上往往以活动为载体,在活动中孩子们发挥了主动性。
庄永敏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活动课身心
加强学习指导:思想政治课教学方向
2011年
思想政治课这门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它是一门综合的课程,涉及的内容很多,教学中除了有知识传授的目标任务,还有树立正确的理想及价值观的目标任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指出:“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庄永敏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学方向政治课程标准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知识传授
各抒己见是品德教学的灵魂
2016年
道德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学生的生活。道德寓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品德的形成源于学生生活的体验与感悟,更是源于生活中的行动。在生活中,学生会遇到真实的道德与价值冲突,在道德的价值冲突中,引发学生的内心感悟,在这种冲突的教育活动中会产生真实的道德认知,而不是虚假的道德认知,有了这样的深层的认知,就会产生真实的道德行为。
庄永敏
关键词:道德认知课堂生态活动型《品德与生活》
始终坚持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方向
2014年
品德与生活课程实验10年来,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教材编写组通过培训、回访、年会及电子邮件等方式,认真听取、收集了实验区的教师们对教科书提出的很多宝贵意见和建议,经过深入细致地讨论、分析,采纳了其中对全国各个地区具有普遍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成为本次教材修订的依据之一。
庄永敏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课程实验教材编写教学观小学低年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