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平仙隐

作品数:46 被引量:307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3篇长江口
  • 20篇重金
  • 20篇重金属
  • 17篇海域
  • 14篇沉积物
  • 11篇近海
  • 11篇近海域
  • 9篇污染
  • 8篇邻近海域
  • 7篇表层沉积物
  • 7篇长江口及邻近...
  • 5篇营养化
  • 5篇时空分布特征
  • 5篇富营养化
  • 4篇影响因素
  • 4篇水域
  • 4篇重金属含量
  • 4篇夏季
  • 3篇毒性
  • 3篇毒性效应

机构

  • 45篇中国水产科学...
  • 5篇上海海洋大学
  • 4篇国家海洋局第...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环境保...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福建省海洋与...
  • 1篇上海船舶运输...
  • 1篇浙江海洋大学

作者

  • 46篇平仙隐
  • 24篇沈新强
  • 13篇李磊
  • 13篇王云龙
  • 11篇蒋玫
  • 9篇袁骐
  • 9篇沈盎绿
  • 7篇晁敏
  • 7篇尹艳娥
  • 7篇韩金娣
  • 6篇全为民
  • 6篇徐亚岩
  • 4篇施利燕
  • 4篇陈亚瞿
  • 3篇李聪
  • 2篇罗民波
  • 2篇马继臻
  • 2篇王鲁民
  • 2篇宋炜
  • 2篇黄厚见

传媒

  • 4篇海洋渔业
  • 4篇海洋环境科学
  • 3篇农业环境科学...
  • 3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环境化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海洋通报
  • 1篇台湾海峡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渔业科学进展
  • 1篇第十届中国河...
  • 1篇全国畜禽水产...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中国水产学会...
  • 1篇2010年中...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8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IBR模型的Cu^2+对厚壳贻贝的毒性效应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为了研究Cu2+对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的毒性效应,开展了厚壳贻贝幼体在Cu2+水溶液中的96h急性毒性效应实验及7d胁迫实验,将厚壳贻贝内脏团、鳃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脂质过氧化水平(Lipid peroxidation,LPO)以及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s,MT)作为生物标志物,应用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Integrated biomarker response,IBR)指数整合4种生物标志物。结果显示,Cu2+对厚壳贻贝幼体的96 h半致死浓度为1.55mg/L,内脏团、鳃组织各个生物标志物指标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内脏团、鳃组织SOD、CAT活性以及鳃组织MT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内脏团组织MT含量及内脏团、鳃组织MDA含量均呈持续上升的趋势。IBR值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内脏团组织IBR值高于鳃组织。研究表明,生物标志物的变化与Cu2+暴露浓度有关,IBR分析可以辨别不同暴露浓度之间的差异,可以作为量化污染物暴露效应的有效工具。
李磊平仙隐宋炜蒋玫黄艇王鲁民
关键词:厚壳贻贝铜离子毒性效应
铜围网大黄鱼养殖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环境效应研究被引量:11
2018年
铜围网养殖是近年新兴的一种水产养殖模式,为了探究铜围网养殖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于2016年7月-2017年5月对浙江省台州市大陈岛铜围网养殖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附近海域的浮游植物以及营养盐进行了周年调查。调查海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2门39属80种,硅藻68种,甲藻12种,上大陈岛铜围网养殖附近海域浮游植物种类数量(51种)低于下大陈岛铜围网养殖附近海域的浮游植物种类数量(70种),浮游植物优势种18种,其中上大陈岛调查海域鉴定出浮游植物优势种14种,下大陈岛调查海域鉴定出浮游植物优势种15种;调查海域浮游植物年平均丰度为8.40×10~5个·m^(-3),下大陈岛铜围网养殖附近海域浮游植物年均丰度(1.25×10~6个·m^(-3))高于上大陈岛铜围网养殖附近海域(4.30×10~5个·m^(-3)),但两者相差不显著(P>0.05);调查海域浮游植物四季平均单纯度指数(C)、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和丰富度指数(d)分别为0.41、2.05、0.56、0.75,上、下大陈岛铜围网养殖附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四季平均单纯度指数(C)、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和丰富度指数(d)分别为0.40、2.03、0.55、0.78和0.41、2.08、0.57、0.73,两者差异不明显(P>0.05)。各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指数显示大陈岛铜围网养殖附近海域秋季和冬季水质状况最好,春季次之,夏季最差。通过对上下大陈岛铜围网养殖附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分析比较,说明铜围网养殖对所在海域环境污染有加重趋势,但与传统网箱养殖相比,铜围网养殖是一种可持续、且更具有发展前景的养殖模式。
周龙龙平仙隐李磊沈盎绿
关键词:大黄鱼养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废电池浸出液对鲫鱼红细胞DNA损伤的研究被引量:15
2007年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ingle cell gel-electrophoresis SCGE)研究了废电池浸出液对鲫鱼红细胞DNA的损伤作用,共分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二部分。采用自制废电池浸出液(废电池浸出液为45节1号松下废电池浸泡于40L自来水中90d得到,其中Cu的浓度为28.11μg·L-1,Zn的浓度为3755.61μg·L-1,Pb的浓度为11.70μg·L-1,Cd的浓度为2.01μg·L-1,Hg的浓度为0.77μg·L-1,As的浓度为2.02μg·L-1。),将废电池浸出液与自来水配成5%、10%、20%、30%的溶液进行试验。剂量-效应试验结果表明,5%、10%、20%和30%的废电池浸出液均能在较短时间(48h)内引起鲫鱼红细胞DNA链断裂,出现拖尾现象,即彗星细胞;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彗星细胞的数量、彗尾长度和拖尾率均显著增加;DNA损伤程度,在小于2%的范围内,属于中度损伤,在2%~10%的范围内,属于高度损伤,而在大于10%的范围内,属于重度损伤,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时间-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彗星细胞数量增加明显,其中对照组、6h组与其余各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彗尾长度及拖尾率也有显著增加,2h内DNA损伤属于中度损伤,2h以后DNA损伤属于高度损伤,呈现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
季遥沈盎绿平仙隐马胜伟沈新强
关键词:鲫鱼单细胞凝胶电泳DNA损伤
春、夏季长江口海水、沉积物及生物体中重金属含量及其评价
根据2009年5月(春季)、8月(夏季)长江口海域的环境调查资料,分析了长江口及其临近海域水相、表层沉积物及生物体内的6种重金属含量及分布特征,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对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并就污染来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研究...
黄厚见平仙隐李磊廖勇沈新强
关键词:长江口沉积物生物体
文献传递
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富营养化的时空分布特征
依据2007~2009年春季(5月)和夏季(8月)在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调查监测资料,运用富营养化指数法、涉及N/P比值的潜在性富营养化法和有机污染指数法,对该海域近3年的富营养化水平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富营养化的时空分布特...
尹艳娥平仙隐徐亚岩
关键词:富营养化影响因素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研究--时空分布及污染分析被引量:23
2012年
根据2005-2009年5月和8月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的调查监测资料,研究了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Cu、Zn、Pb、Cd、Hg、As)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其影响机理,并对其污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6种重金属总体分布格局呈由近岸向远岸递减,并在泥质区普遍存在一个重金属含量的高值区;陆源输送、水动力条件、细颗粒物质的吸附以及絮凝作用是控制重金属分布的主要因素;陆源输送、大气干湿沉降、有机物释放、重金属存在形态之间的转换是重金属来源的重要途径;基于因子总得分的污染分析显示,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分布呈由近岸向远岸递减的趋势.
李磊平仙隐王云龙蒋玫唐峰华沈新强
关键词:长江口沉积物重金属
东海近海沉积物铜和锌的活性形态对潜在污染风险的影响
2015年
根据2011年8月对东海近海海域的调查,通过对沉积物分级萃取的实验方法,结合环境因子的分析,采用总量和分形态风险评价的手段,重点研究了沉积物中Cu和Zn的活性形态、影响因素和潜在污染风险。结果表明,沉积物中Cu和Zn在细粒度的南部外海泥质区富集,且Cu和Zn的含量与粒径明显负相关,和粘土、粉砂等细粒度含量强烈正相关,说明自然来源是控制Cu和Zn含量和分布的主要因素。Cu和Zn活性形态高值区在长江口和杭州湾近岸,Cu的优势活性形态是碳酸盐结合态,Zn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相差不大,是其活性形态的主要部分。水化学环境对各形态Cu和Zn没有明显影响,自然沉积环境是影响Cu和Zn活性形态和总量的主要因素。富集因子研究表明,富集因子Zn>Cu,Cu和Zn的富集高值区在南部外海。Cu富集因子小于1,属于陆源,受外界污染影响不大;Zn富集因子接近于1,属于轻度污染。从形态角度评价,Zn和Cu平均都属轻度污染,但各站位污染程度相差较大,长江口和杭州湾海域污染较重,Zn在C5(P=369.14%)甚至出现重度污染。综合评价得出,Cu和Zn在外海总量高、活性形态低,说明具有较高的本底值;在长江口和杭州湾海域容易受人为污染影响,存在相对较大的污染风险。
徐亚岩柏育材尹艳娥平仙隐王云龙
关键词:影响因素沉积物
江苏海上特许权风电场项目附近海域表底层海水重金属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根据2010年秋和2011年春两季对江苏海上特许权风电场项目附近海域表、底层海水重金属(Cu、Pb、Zn、Cd、Cr、As、Hg)及有关环境因子的调查数据,研究了江苏海上特许权风电场项目附近海域表、底层海水重金属的分布特...
徐亚岩徐兆礼平仙隐鲁超尹艳娥康伟
崇明东滩湿地营养盐与重金属的分布与累积被引量:27
2006年
测定了崇明东滩湿地盐沼植物和沉积物中TN、TP、重金属Cu、Zn、Pb和Cd的含量,阐明了它们在湿地中的分布与累积特征,评估3种盐沼植物对营养盐和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并讨论了互花米草入侵对长江口湿地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海三棱镳草地上部分的TN、Cu、Pb和Cd的含量均显著高于芦苇和互花米草(p<0·01),而地上部分TP和Zn却表现为:海三棱镳草和互花米草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芦苇(p<0·01)。东滩湿地沉积物中TN和重金属的分布与累积特征为:芦苇带>互花米草带>海三棱镳草带>光滩,即随着高程的增加,沉积物中TN和重金属的含量逐步上升;但沉积物中TP含量变化不大,基本维持在0·06%左右。基于盐沼植物地上部分的生物量,估算了3种盐沼植物地上部分的营养盐和重金属库,结果表明:互花米草地上部分的养分库和重金属库均大于芦苇和海三棱镳草,表明收获互花米草对环境的净化效果最佳,特别对磷的去除效率是最高的。
全为民李春鞠沈盎绿钱蓓蕾平仙隐韩金娣施利燕陈亚瞿
关键词:互花米草养分重金属
海水贝类安全生产与质量控制关键技术
姜朝军乔庆林徐捷郭全友张涛罗民波平仙隐李学英
《海水贝类安全生产与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是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立项完成的专项研究课题,并于2010年8月13日通过专家组科技成果鉴定。该项目成果以海水贝类生产中的卫生质量控制为核心,围绕海水贝类生产环...
关键词: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