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巩校东

作品数:66 被引量:76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会议论文
  • 20篇期刊文章
  • 6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3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2篇玉米
  • 52篇病菌
  • 51篇斑病
  • 51篇大斑病
  • 51篇大斑病菌
  • 50篇玉米大斑病
  • 49篇玉米大斑病菌
  • 31篇基因
  • 11篇生物信息
  • 10篇生物信息学
  • 9篇生物信息学分...
  • 9篇转录
  • 9篇转录因子
  • 8篇蛋白
  • 7篇突变体
  • 7篇基因功能
  • 7篇基因家族
  • 7篇MAPK
  • 6篇家族
  • 5篇基因敲除

机构

  • 62篇河北农业大学
  • 6篇唐山师范学院
  • 5篇河北省农林科...
  • 2篇大连海洋大学
  • 2篇河北民族师范...
  • 1篇保定学院
  • 1篇河北省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伊利诺伊大学

作者

  • 62篇巩校东
  • 53篇谷守芹
  • 50篇董金皋
  • 36篇韩建民
  • 15篇马兰
  • 13篇唐聪
  • 10篇曹志艳
  • 9篇赵洁
  • 9篇范永山
  • 8篇刘星晨
  • 7篇王玥
  • 7篇贾慧
  • 6篇张盼
  • 6篇李坡
  • 5篇郝志敏
  • 5篇张晓玉
  • 5篇田兰
  • 5篇郑亚男
  • 4篇赵洁
  • 3篇张运峰

传媒

  • 8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中国植物保护...
  • 4篇中国植物病理...
  • 4篇中国植物病理...
  • 2篇玉米科学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生物物理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植物学报
  • 1篇Plant ...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8篇2018
  • 4篇2017
  • 12篇2016
  • 6篇2015
  • 18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玉米大斑病高效杀菌剂的筛选
玉米大斑病(Northern Corn Leaf Blight,NCLB)是一种世界性玉米病害,主要引起玉米叶部发病,常给玉米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玉米大斑病菌是引起该病的病原,主要通过机械穿透侵入寄主组织,继而发病....
戴冬青许苗苗马双新刘俊曹志艳巩校东谷守芹董金皋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菌杀菌剂
不同毒性玉米大斑病菌侵染对感病玉米叶片PPO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以前期研究中筛选得到的强毒菌株和弱毒菌株为试材,旨在探讨不同毒性玉米大斑病菌侵染对寄主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的影响。在确定了检测玉米PPO活性的最佳反应体系及最佳酶活测定时间的基础上,建立了快速准确测定PPO活性的方法;探讨了玉米大斑病菌强毒菌株YC和弱毒菌株01-23T侵染对寄主PPO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优化的最佳试验条件下,弱毒菌株01-23T侵染对寄主防御酶PPO的影响与强毒菌株YC有很大不同,前者比后者更容易引发寄主防御反应,使寄主防御酶活性升高、抵抗力得以维持。为深入探讨玉米大斑病菌与玉米之间的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张温典田兰张晓玉巩校东张运峰谷守芹范永山
关键词:多酚氧化酶玉米大斑病菌
转录因子AtMYB73参与拟南芥抗病、抗旱的功能研究
邢继红董金皋郑旭张靖司贺龙时翠平王凤茹贾娇赵斌樊锦涛蒋琛茜王冠宇刘宁臧金萍巩校东贾慧张利辉郝志敏曹志艳谷守芹韩建民闫淑娟董丽萍黄聪聪王敏等
该项目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AtMYB73基因的功能及其调控机制进行分析;发现了R2R3-MYB家族22亚族基因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冗余性和多样性。利用功能互补实验,明确了AtMYB73为拟南芥抗核盘菌的正调控因子,为拟南...
关键词:
关键词:拟南芥基因表达生物信息学方法
三种病原微生物必需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巩校东贾慧曹志艳董金皋谷守芹赵洁马兰王玥
该课题首次发现了CpG二核苷酸在人、猪及禽类H1N1流感病毒(H1N1 Influenza Virus)的聚合酶片段中均被强烈抑制,且CpG抑制作用是制约同义密码子使用频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该项目明确了大肠杆菌的必要基因比...
关键词: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菌生物信息学
转基因克隆牛外源基因整合位点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整合位点的侧翼序列是外源基因表型研究和功能探讨的前提条件,对目的基因的正常转录和表达有着重要影响。本试验利用热不对称交措式PCR(Thermal Asymmetric Interlaced PCR,TAIL-PCR)的方法克隆了目的基因。结果表明:外源基因整合到牛的12号染色体基因组克隆(NW_003104315.1)中。分析了整合位点的纯合性发现转基因牛为整合位点杂合子。TAIL-PCR法能够有效、快速的鉴定外源基因在基因组中的整合位置,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谭贝贝苏红胡嘉祺吴茜红徐大庆巩校东李世杰
关键词:TAIL-PCR转基因牛整合位点
一个新的玉米大斑病菌蛋白激酶StPK1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玉米大斑病是由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引起的重要的玉米叶部病害,在流行年份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立足于分析病原菌致病性的调控机制,探讨更加有效的防治途径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前期研究...
薛韶娜马兰唐聪杨晓荣巩校东韩建民谷守芹董金皋
不同毒性玉米大斑病菌侵染对感病玉米叶片PAL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利用从自然界中分离纯化的156株玉米大斑病菌菌株中筛选得到的强毒菌株YC和弱毒菌株01—23T分别接种感病玉米叶片,测定玉米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与不接种对照相比,接种强毒菌株YC1~2d时,玉米叶片PAL活性显著降低;接种3~4d时,PAL活性略有上升但差异不显著;接种5d时,PAL活性又显著降低。接种弱毒菌株01-23T1-2d时,玉米叶片PAL活性略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接种3~5d时,PAL活性上升但差异仍不显著。PAL是玉米抵抗玉米大斑病的一种重要防御酶,在侵染初期,只有降低玉米叶片的PAL活性玉米大斑病菌才能达到成功定殖的目的,可为明确玉米大斑病菌致病性的生化机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张晓玉张温典田兰巩校东张运峰谷守芹范永山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弱毒菌株
玉米大斑病菌转录因子StSTE12基因的结构分析及其可能调控的靶基因筛选
玉米大斑病是世界各地玉米产区严重威胁玉米生产的一种真菌性病害,该病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引起玉米大斑病的病原菌为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该病菌的致病过程包括病菌...
王玥张盼马兰唐聪巩校东谷守芹韩建民董金皋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菌转录因子靶基因
文献传递
玉米大斑病菌STK1基因敲除载休的构建及敲除突变休的筛选
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害,流行年份常给玉米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该病害的致病菌为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深入研究调控病菌侵染及致病的分子机制对于选择更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唐聪杨晓荣薛韶娜马兰巩校东谷守芹韩建民董金皋
玉米大斑病菌StCHS5基因的结构及功能研究
玉米大斑病(corn northern leaf blight)是一种玉米叶部的真菌性病害。引起大斑病的病原菌有性态为大斑刚毛座腔菌(Setosphaeria turcica),是一种丝状真菌。几丁质是构成真菌细胞壁的重...
毕欢欢吕润玲巩校东刘玉卫谷守芹韩建民董金皋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菌基因功能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