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铮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免疫
  • 5篇发育期
  • 5篇发育期间
  • 4篇胰岛
  • 4篇组织化学
  • 4篇免疫组织
  • 4篇免疫组织化学
  • 3篇细胞
  • 2篇组织化学研究
  • 2篇免疫组织化学...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细胞
  • 1篇胰高糖素
  • 1篇胰腺
  • 1篇生后发育
  • 1篇染色
  • 1篇染色观察
  • 1篇细胞化学
  • 1篇细胞免疫
  • 1篇细胞免疫组织...

机构

  • 5篇北京医科大学
  • 2篇张家口医学院

作者

  • 5篇崔铮
  • 5篇石爱荣
  • 2篇潘秀芳
  • 1篇黄岩
  • 1篇李占淳
  • 1篇穆金秀

传媒

  • 2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解剖学报
  • 1篇张家口医学院...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年份

  • 1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大鼠生后发育期间胰岛胰岛素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1
1993年
用免疫组织化学 PAP 法,显示胰岛 B 细胞,观察大鼠生后发育期间全胰胰岛 B 细胞的形态、分布和数量变化。结果表明,B 细胞多呈园形或椭园形。B 细胞多位于胰岛中央,极少数 B 细胞位于胰腺外分泌部或导管上皮内。B 细胞百分数于1d 组最低,28d 组最高。结果提示,大鼠生后发育期间胰岛 B 细胞在继续发育。B 细胞具有其内胚层起源的形态学基础。
潘秀芳穆金秀石爱荣崔铮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胰岛胰岛素
大鼠生后发育期间胰岛生长抑素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4
1992年
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显示胰岛D细胞。观察生后发育期间大鼠全胰胰岛D细胞的形态、分布和数量。结果表明,D细胞分布于胰岛周边部分,其突起可伸达其他内分泌细胞或毛细血管壁;D细胞计数表明,在生后1天最低,18天最高。
潘秀芳石爱荣崔铮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发育胰岛D细胞
大鼠生后发育期间胰腺IAPP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研究被引量:3
1994年
本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对正常雄性Wistar大鼠生后发育期间胰腺IAPP-IR阳性细胞进行了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生后1天的大鼠胰岛内即已存在IAPP-IR阳性细胞,双染法证实IAPP与胰岛素共存于胰岛B细胞的胞质内。IAPP细胞免疫反应强度随生后发育而变化,28天以后趋于稳定。胰腺外分泌部也有散在的IAPP-IR细胞。本文初步探讨了上述结果的生物学意义。
黄岩李占淳石爱荣崔铮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生后发育
大鼠生后发育期间胰岛胰多肽细胞与胰高糖素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观察被引量:3
1990年
用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法,在一张切片上同时显示胰岛PP细胞与A细胞。观察生后发育期间大鼠全胰PP细胞、A细胞和PP-Glu共存细胞的形态、分布和数量。结果表明,PP细胞突起可伸达A细胞,PP和Glu在胞质内共存呈分散或分区两种形式,胰岛可分为PP细胞型、A细胞型和PP-A细胞型,PP细胞和PP-Glu共存细胞的计数表明,在生后7天最低,28天最高。
崔铮石爱荣
关键词:胰岛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生后发育期间胰岛胰多肽细胞免疫细胞化学研究被引量:3
1992年
光镜下观察了正常雄性Wistar大鼠生后发育期胰岛胰多肽细胞(PP细胞)的形态和分布,并做计数与图像分析。生后1d和7d时PP细胞的突起不太明显;PP免疫反应物质较弱;并可在十二指肠上皮细胞间见到PP细胞。生后1d时PP细胞占有百分比很少,7d时开始增多,18d已达成年水平,28d时超过成年水平。这种数量变化主要表现在胰头部胰岛。PP细胞面数密度(NA)及体积密度(Vv)的变化与PP细胞百分数的变化基本一致。免疫电镜下观察到生后7d与28d及成年相比,PP细胞的分泌颗粒和金标记颗粒均较少。依PP细胞分泌颗粒核心电子密度和颗粒大小的不同,可见两种PP细胞:一种是分泌颗粒核心电子密度中等或空泡样,颗粒直径较大的为多;另一种是分泌颗粒核心电子密度较低且均匀,颗粒较小的为多。本实验提示大鼠胰岛PP细胞生后继续变化,并对上述变化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崔铮石爱荣
关键词:胰岛免疫细胞化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