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纪红

作品数:11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天津市科委基金天津市教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脂肪
  • 6篇脂肪肝
  • 6篇酒精
  • 6篇酒精性
  • 5篇酒精性脂肪肝
  • 3篇预处理
  • 3篇结肠
  • 3篇结肠癌
  • 3篇SD大鼠
  • 3篇并发肠梗阻
  • 3篇肠癌
  • 3篇肠梗阻
  • 2篇蛋白
  • 2篇源性
  • 2篇内源性
  • 2篇内源性保护
  • 1篇蛋白激酶
  • 1篇蛋白激酶CΑ
  • 1篇毒素血症
  • 1篇血症

机构

  • 1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天津市中医药...

作者

  • 11篇赵远红
  • 11篇尹纪红
  • 6篇李正
  • 6篇李全征
  • 5篇杨彩霞
  • 5篇贾英杰
  • 5篇张小瑞
  • 5篇侯珊珊
  • 2篇李小江
  • 1篇顾宏韬
  • 1篇左晓娜
  • 1篇杨佩颖
  • 1篇董承超
  • 1篇韩素恒
  • 1篇张征宇
  • 1篇徐雨

传媒

  • 2篇天津中医药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国际免疫学杂...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第十七届全国...

年份

  • 4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益肝降脂方预处理对酒精性脂肪肝SD大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分析益肝降脂方(YGJZF)预处理对酒精性脂肪肝(AFLD)SD大鼠内源性保护物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YGJZF预处理模拟或加强缺血预适应效应对肝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11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22只,中药干预组94只,模型组连续12周予高脂+酒精灌胃进行酒精性脂肪肝造模,中药组在模型组基础上用中药干预。分别于实验不同时段宰杀取样,检测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O)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大鼠肝脏iNOS mRNA和蛋白的表达;同时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ALT、AST、TG、TC水平明显升高,与YGJZF用药3周组、YGJZF用药6周组、YGJZF用药9周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RT-PCR和Western blot显示模型组肝组织iNOS mRNA和蛋白呈现高表达,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iNOSmRNA和蛋白表达逐渐下降;肝组织HE染色酒精模型组肝脏损伤严重,随着YGJZF用药时间的延长,肝脏损伤逐渐减轻。结论:YGJZF对酒精性脂肪肝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触发了肝脏的内源性保护传导路径的关键物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模拟并加强了肝脏的缺血预适应效应。
张小瑞赵远红贾英杰李正李全征尹纪红侯珊珊杨彩霞张征宇
关键词:酒精性脂肪肝内源性保护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抗氧化
益肝降脂方预处理对酒精性脂肪肝SD大鼠HSP70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分析益肝降脂方(YGJZF)预处理对酒精性脂肪肝(AFLD)SD大鼠热休克蛋白70(HSP70)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YGJZF对内源性保护机制中效应物质HSP70调控的意义。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120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4只、模型组22只、中药YGJZF干预组94只(包括第3周干预组35只,第6周干预组31只,第9周干预组28只)。模型组给予酒精灌胃+高脂饮食造模,中药组在造模进行同时于实验第3周、第6周、第9周起给予干预,于第6周末、9周末、12周末随机取材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分别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HSP70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形态改变。结果:模型组及中药YGJZF不同时段干预组大鼠肝组织HSP70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YGJZF不同时段用药组肝组织HSP70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且各中药用药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第3周干预组降低更加明显;HE染色显示模型组肝脏损伤最严重,中药第3周干预组肝细胞变性、坏死程度明显减轻,肝组织病变明显改善。结论:YGJZF预处理可降低和推迟慢性酒精刺激引起的HSP70的表达,减轻了酒精性肝损伤,实现了药物预适应样保护作用,早期干预显示效果明显;内源性信号传导路径中效应物质HSP70对慢性酒精刺激引起的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这可能是YGJZF预处理减轻酒精性肝损伤的重要原因。
尹纪红赵远红李正李全征侯珊珊张小瑞杨彩霞
关键词:酒精性脂肪肝热休克蛋白70内源性保护预处理
益肝降脂方预处理对酒精性脂肪肝SD大鼠肝脏PKCα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中药益肝降脂方预处理对酒精性脂肪肝SD大鼠肝脏蛋白激酶Cα(PKCα)基因与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益肝降脂方对酒精性脂肪肝内源性保护机制的诱发与强化的效应。方法:将11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与中药干预组,所有大鼠均连续12周予高脂+酒精灌胃进行酒精性脂肪肝造模,中药组分别于实验第3周、第6周、第9周起实施干预。于实验6、9、12周末不同时段宰杀取样,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及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以评价造模,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观测PKCα蛋白表达量,RT-PCR法检测PKCαm RNA的表达活性。结果:HE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肝小叶结构改变,肝细胞索紊乱,肝细胞呈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点状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中药各干预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均较模型组明显改善。中药各时段干预组大鼠肝组织PKCα蛋白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KCαm 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且PKCαm RNA相对表达量随用药时间的先后呈进行性降低。结论:中药益肝降脂方早期干预能促进PKCα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有显著的药物预适应作用;益肝降脂方的预适应作用与用药早晚成正相关;中药益肝降脂方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机制可能与早期促发内源性保护实现预适应相关。
侯珊珊赵远红贾英杰李正李小江李全征尹纪红张小瑞杨彩霞顾宏韬
关键词:酒精性脂肪肝蛋白激酶CΑ
胰腺癌常见治疗的进展现状
尹纪红赵远红
浅谈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治疗现状
肠梗阻是多种因素引起的肠内容物在肠道中通过受阻的病症。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习惯的改变、人口老龄化、结肠肿瘤的发病率上升,肠梗阻的病因谱发生了改变,其中肿瘤因素所占比重升高,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比率呈现逐年递...
尹纪红赵远红
文献传递
探讨益肝降脂方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病理影响与疗效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通过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学的改变以探讨求证益肝降脂方(YGJZF)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病理的影响及分析。[方法]实验共分为3期,共245只雄性SD大鼠分为3个大组:空白组15只、模型组50只、中药组180只。统一采用高脂饲料+乙醇灌胃法建立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并分别予以相应中药干预,获取各组大鼠肝脏同一位置组织制作苏木精-伊红(HE)染色病理切片,观察3组大鼠肝脏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中药各组大鼠肝组织损伤程度均较模型组轻,且两者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YGJZF能够减轻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的病理损伤,对酒精性脂肪肝有肯定的保护作用。
李全征赵远红李正贾英杰左晓娜韩素恒徐雨尹纪红
关键词:酒精性脂肪肝肝组织病理
内毒素血症与肝脏疾病相关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内毒素是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LPS)组分.只有当细菌死亡溶解或用人工方法破坏菌细胞后才释放出来.血中细菌或病灶内细菌释放出大量内毒素至血液,或输入大量内毒素污染的液体而引起的一种病理生理表现称作内毒素血症.内毒素血症可以导致多种肝脏疾病的产生,其发生机制比较复杂,其中Toll样受体-4(TLR4)、CD14受体及Kupffer细胞在内毒素性肝损害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对于内毒素血症和肝脏疾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有了较大进展.
尹纪红赵远红
关键词:内毒素血症肝脏疾病
酒精诱导大鼠脂肪肝8-异前列腺素F2α活性变化及益肝降脂方的干预时效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在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病(AFLD)造模过程中的活性变化及与益肝降脂方干预的时效关系。方法将97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22只和中药干预组75只,予高脂联合梯度酒精灌胃建立AFLD模型;中药干预组随机分为第3周组、第6周组、第9周组,分别于造模第3周、第6周、第9周起给予益肝降脂方浸膏1ml(含生药1.33g/ml)灌胃,模型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至造模12周。各组在不同时间点检测血清8-iso-PGF2α活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肝组织丙二醛(MDA)、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随着造模时间延长,大鼠血清8-iso-PGF2α活性与ALT、AST、TG、TC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第3周组(3~6周)和(3~12周)与第9周组(9~12周)比较,8-iso-PGF2α、ALT、AST、TC、MDA、XOD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光镜下模型组脂肪变性随着造模时间延长呈现逐渐加重趋势,至12周末呈中、重度脂肪变性伴水样变性3~4度,各中药干预组病变程度均较模型组减轻,第3周组较第9周组(9~12周)脂肪变性及水样变性程度减轻。结论大鼠血清8-iso-PGF2α活性、肝损伤程度与造模时间正相关;益肝降脂方对AFLD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干预时间越早效果越明显,其机制可能与降低8-iso-PGF2α活性,减轻氧化应激及脂质过氧化相关。
赵远红杨彩霞李全征李正董承超李小江尹纪红侯珊珊张小瑞贾英杰
关键词:8-异前列腺素F2Α
益肝降脂方对酒精性脂肪肝SD大鼠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的预防效应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益肝降脂方(YGJZF)不同阶段干预对酒精性脂肪肝(AFLD)SD大鼠D-乳酸(D-LA)、二胺氧化酶(DAO)的预防效应,分析益肝降脂方对肠黏膜屏障可能的机制。[方法]将97只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22只、YGJZF组75只,按干预时段的不同YGJZF组分为第3周用药、第6周用药、第9周用药3组。模型组予高脂+乙醇灌胃进行酒精性脂肪肝造模,YGJZF组在模型组基础上用药干预。分别于实验不同时段处死大鼠,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肝湿重、肝指数变化,血清D-LA、DAO的含量,同时检测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和肠道组织病理形态变化。[结果]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大鼠体质量及肝湿重均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YGJZF组体质量增加更明显。与模型组相比,不同时段YGJZF组血清D-LA、DAO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大鼠ALT、AST、TG、TC水平明显升高,与不同时段YGJZ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LA及DAO活力高低与肠道组织病理变化趋势呈正向相关,也与肝脏组织病理损伤有相关性。[结论]1)益肝降脂方预防性给药能够保护肠黏膜屏障,其可能的机制与降低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D-LA、DAO有关。2)益肝降脂方降低血清D-LA、DAO含量的同时减轻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损伤。3)益肝降脂方不同阶段干预造模均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肠道屏障具有预防保护作用,而早期干预效果明显。
赵远红尹纪红李正杨佩颖李全征杨彩霞侯珊珊张小瑞贾英杰
关键词:酒精性脂肪肝肠道屏障D-乳酸二胺氧化酶
浅谈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治疗现状
肠梗阻是多种因素引起的肠内容物在肠道中通过受阻的病症。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习惯的改变、人口老龄化、结肠肿瘤的发病率上升,肠梗阻的病因谱发生了改变,其中肿瘤因素所占比重升高,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比率呈现逐年递...
尹纪红赵远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