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立河

作品数:85 被引量:525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0篇天文地球
  • 6篇水利工程
  • 6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0篇地下水
  • 20篇盆地
  • 15篇鄂尔多斯盆地
  • 13篇地质
  • 11篇同位素
  • 11篇补给
  • 9篇植被
  • 9篇水文地质
  • 9篇水资源
  • 9篇鄂尔多斯高原
  • 8篇地下水补给
  • 8篇沙地
  • 8篇毛乌素沙地
  • 8篇水补给
  • 7篇地下水系统
  • 7篇水系
  • 7篇干旱
  • 6篇地下水流
  • 6篇白垩系
  • 5篇地下水资源

机构

  • 63篇中国地质调查...
  • 2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8篇西安地质矿产...
  • 7篇长安大学
  • 6篇吉林大学
  • 4篇中国地质科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环境...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陕西省国土资...
  • 1篇天津市地质工...

作者

  • 85篇尹立河
  • 46篇张俊
  • 44篇王晓勇
  • 28篇董佳秋
  • 27篇马洪云
  • 25篇黄金廷
  • 15篇侯光才
  • 9篇孙芳强
  • 8篇张茂省
  • 8篇陶正平
  • 7篇李成柱
  • 6篇李清
  • 6篇郭莉
  • 6篇赵振宏
  • 6篇李瑛
  • 6篇贺帅军
  • 5篇崔旭东
  • 4篇窦妍
  • 4篇胡伏生
  • 4篇王冬

传媒

  • 9篇地质通报
  • 8篇西北地质
  • 7篇水文地质工程...
  • 6篇中国地质
  • 6篇人民黄河
  • 4篇工程勘察
  • 3篇干旱区研究
  • 3篇盐湖研究
  • 2篇植物资源与环...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地下水
  • 2篇2005年全...
  • 1篇地球学报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水利水电科技...
  • 1篇草业科学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干旱区地理

年份

  • 3篇2024
  • 5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10篇2017
  • 6篇2016
  • 8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5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准噶尔盆地南缘土壤水运移特征及其补给来源识别被引量:4
2017年
在荒漠区,土壤水是一切陆生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识别荒漠区土壤水的补给来源,探索土壤水的运移机理,对于荒漠区生态修复非常必要。通过对荒漠区非饱和带剖面土壤水的含水率、易溶盐离子及稳定同位素(δD、δ^(18)O)的测定和分析,研究荒漠区土壤水的补给来源与运移机理。结果表明:荒漠区土壤含水率、易溶盐与土壤水氢氧同位素在垂向上呈现旋回变化,剖面中土壤Cl-含量与含水量成正相关;0~1.6 m为蒸发影响带,1.6~8.0 m为土壤水向下运移带,8.0 m以下为潜水影响带。从土壤水中氢氧同位素及Cl-含量信息来看,荒漠区土壤水来源于大气降水的补给。旋回中Cl-含量极低值与δD与δ^(18)O极贫值相对应,δD值贫化峰值为-124.10‰^-97.39‰,荒漠区土壤水来源于冬季大气降水或降雪的入渗补给。
孙芳强尹立河马洪云张俊王晓勇董佳秋贺帅军
关键词:土壤水稳定同位素运移规律补给来源准噶尔盆地
干旱胁迫下植被生态韧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全球陆地植被生态系统如何响应和适应日益加剧的干旱环境,即干旱胁迫下植被生态韧性的空间格局和演变机理,成为当前生态学和生态水文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近年来,围绕植被变化与水分胁迫关系的研究不胜枚举,对其机理的认识不断深入。然而,对于植被生态韧性的阐释仍存在较大的分歧和争议,主要原因之一是对生态韧性内涵的理解尚未统一。针对这一问题综合了国内外学者的观点,认为解析生态韧性不仅应当考虑干旱事件下的系统抵抗和恢复能力,更应从系统演化的角度解析变化环境下的系统应对与适应行为,即抵抗力、恢复力和适应性应该是衡量生态韧性的3个最重要的维度。围绕这3个主要维度梳理了国内外近期研究成果,从生态韧性特征的空间格局、影响机理以及适应策略方面,总结了学术界当前对生态韧性的主要认识和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旨在通过对生态韧性概念的辨析和研究现状的梳理,促进学界就生态韧性的界定及其定量方法方面展开讨论,从而为解释韧性演变规律及其内在机理奠定基础。
王田野王平吴泽宁吴泽宁尹君于静洁于志磊王慧亮尹立河严登华
关键词:植被变化干旱恢复力
基于同位素雨量效应的地下水面状潜在补给量测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同位素雨量效应的地下水面状潜在补给量测定方法,建立包气带截留阀值模型,将测定的降水材料与地下水材料带入包气带截留阀值模型求解,得到包气带截留水量,即地下水获得补给的最小降水量,再计算地下水潜在补给量。...
马洪云尹立河王晓勇黄金廷张俊李成柱董佳秋郭莉
文献传递
毛乌素沙地地下水浅埋区沙柳蒸腾对降水的响应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毛乌素沙地地下水浅埋区沙柳蒸腾对降水的响应,为确定该地区植被用水来源提供依据。【方法】2011-05-29-07-13,在毛乌素沙地海流兔河流域,运用包裹式树干径流仪测定沙柳枝条的蒸腾量,并监测同期的气象要素、土壤含水率及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基于监测数据,分析沙柳蒸腾量在降水过程中的变化及蒸腾量与降水量、土壤含水率和地下水水位的相关性。【结果】1)降水过程中净辐射迅速减小,导致沙柳蒸腾量迅速减少甚至为0。2)降水后的沙柳蒸腾量较降水前有所增加,但最大蒸腾量出现的时间不同,且蒸腾量与降水量之间呈非线性关系。3)沙柳潜在蒸腾量解释了65%的蒸腾量变化,表明沙柳蒸腾主要受潜在蒸腾量的控制。4)土壤水和地下水均为沙柳的蒸腾水源。【结论】在毛乌素沙地的地下水浅埋区,沙柳蒸腾量与降水量呈非线性关系,土壤水和地下水是沙柳的蒸腾水源。
黄金廷尹立河董佳秋张俊马洪云王晓勇
关键词:沙柳蒸腾作用降水毛乌素沙地
包气带垂向渗透系数的原位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野外试验测定包气带渗透系数对于研究非饱和带水分运移过程、植物根系吸水特征及产汇流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Inverse Auger法在毛乌素沙地开展了原位包气带垂向渗透系数测定实验。通过实验数据分析表明:①为获得较可靠的垂向渗透系数,野外实验时,需要重复注水过程,使包气带应尽可能湿润,消除水平吸渗对垂向入渗的影响;②采用Porchet推导的计算公式计算包气带垂向渗透系数时,应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放弃不符合实验物理背景的数据。在上述分析基础上,计算得到实验介质平均垂向渗透系数为2.23 cm/h。上述原位实验数据的分析方法和实验结果对相关实验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黄金廷尹立河王晓勇董佳秋马洪云张俊
关键词:包气带INVERSE毛乌素沙地
地下水系统理论研究综述被引量:7
2010年
地下水系统理论是目前水文地质研究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分析工具,地下水系统的研究已成为正确评价和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基础。从一般系统的概念入手探讨了系统思想的基本观点,简要讨论和分析了地下水系统的概念,综述了地下水系统理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实例,指出地下水系统理论的应用尚未形成统一明确和易于操作的规范方法,建立一套便于掌握与操作的地下水系统理论应用规范或方法框架,应该是今后地下水系统理论和方法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
张俊尹立河赵振宏
鄂尔多斯高原乞盖淖地下水与湖水动态补排关系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以鄂尔多斯高原乞盖淖为例,利用地下水与湖水的动态数据研究了湖水和地下水的补排关系。结果表明,地下水与湖水的补排关系存在着高度的动态性,6—9月间地下水与湖水的水动力关系多次发生变化。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作为建立地下水与湖水耦合数学模型的基础,为预测地下水开发对鄂尔多斯高原湖泊的影响提供依据。
尹立河陶正平李瑛窦妍崔旭东李清
关键词:湖水地下水鄂尔多斯高原
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资源与开发利用被引量:26
2007年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西北地区的大型构造沉积盆地,以前寒武系变质岩为基底,依次沉积了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上古生界—中生界碎屑岩和各种成因的新生界,总厚度达6000m。根据盆地的地质构造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将鄂尔多斯盆地含水岩系划为周边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含水层系统、白垩系碎屑岩裂隙孔隙含水层系统和盆地东部基岩裂隙水与上覆第四系松散层孔隙含水层系统。在含水层系统划分的基础上,以含水体之间是否具有统一的水力联系和稳定的水动力场和水化学场为依据,将周边岩溶水可进一步划分为10个水流系统和22个子系统,白垩系地下水划分为5个水流系统和11个子系统,石炭系—侏罗系裂隙水与上覆松散层孔隙水划分为9个地下水系统。系统论述了含水层系统特征,区域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和地下水循环规律,对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资源进行了全面评价,针对能源基地建设的供水急需,提出了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建议。
侯光才张茂省王永和赵振宏梁永平陶正平杨郧城李清尹立河王晓勇王冬李瑛
关键词:地下水系统地下水资源鄂尔多斯盆地
基于多种方法的地下水补给研究
地下水的补给量反映了含水层的可更新能力,是地下水资源管理与合理开发利用的关键参数之一。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地下水的补给量较小,定量估算地下水的补给量尤为困难。鄂尔多斯高原地处西北地区东部,区内蕴藏着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
尹立河
关键词:鄂尔多斯高原地下水补给
文献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周边岩溶地下水系统模式及特点被引量:39
2005年
鄂尔多斯盆地周边岩溶分布区由22个汇水面积不等的岩溶地下水子系统组成。本文从区域构造与地貌背景条件出发,将这些子系统归结为具有相似岩溶地下水系统循环特征的5种模式,每一种模式在岩溶地下水富集规律、水资源循环以及环境地质问题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征表现。
梁永平韩行瑞时坚尹立河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岩溶地下水环境地质问题地下水系统汇水面积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