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长江

作品数:30 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8篇病毒
  • 14篇脊髓灰质炎
  • 7篇脊髓灰质炎病...
  • 6篇流行病
  • 6篇流行病学
  • 5篇流行病学特征
  • 5篇肝炎
  • 4篇毒性肝炎
  • 4篇污水
  • 4篇流行病学特征...
  • 4篇环境污水
  • 4篇病毒性
  • 4篇病毒性肝炎
  • 4篇肠道
  • 4篇肠道病毒
  • 3篇急性弛缓性麻...
  • 3篇急性弛缓性麻...
  • 3篇急性弛缓性麻...
  • 3篇儿童
  • 3篇发病

机构

  • 30篇黑龙江省疾病...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通辽市疾病预...
  • 1篇黑龙江护理高...

作者

  • 30篇宋长江
  • 18篇吕珀
  • 18篇王晗
  • 15篇马玉杰
  • 15篇宋婧
  • 13篇孙兆丹
  • 11篇张世婷
  • 9篇王晓宇
  • 8篇闫滨
  • 8篇安立志
  • 7篇高士锐
  • 5篇薄芳
  • 3篇金宏
  • 3篇黄鹤
  • 2篇陈微娜
  • 2篇周雪
  • 2篇赵亚双
  • 2篇所佳宁
  • 2篇林玲
  • 2篇葛洪

传媒

  • 19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国计划免疫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中国疫苗和免...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型内鉴定脊髓灰质炎病毒方法的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2011年新疆发生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的疫情后,为了缩短检测时限,中国决定从2013年起启用WHO推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分离新的检测流程》,要求省级脊灰实验室经过培训考核。
张世婷王晗吕珀薄芳宋长江马玉杰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脊髓灰质炎病毒
2015—2020年黑龙江省脊髓灰质炎实验室细胞敏感性监测与评价
2022年
目的评价2015—2020年黑龙江省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实验室细胞系质量控制情况。方法采用巢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对细胞支原体进行检测,采用96孔微量板病毒滴定法对脊灰病毒的敏感性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黑龙江省脊灰实验室在2015—2020年使用的细胞系支原体检测均为阴性,3个型别的脊灰病毒敏感性分别为:Sabin 1在人横纹肌肉瘤细胞系(rhabdomyosarcoma,RD)细胞上滴度为108.23±0.23,在表达人脊灰病毒的小鼠肺细胞系(Mouse Lung Cells that Express Receptors for HumanPolioviruses,L20B)细胞上滴度为10^(6.97±0.37);SabinⅡ在RD细胞上滴度为10^(8.27±0.47),在L20B细胞上滴度为10^(6.92±0.17);SabinⅢ在RD细胞上滴度为10^(8.10±0.40),在L20B细胞上滴度为10^(6.60±0.40),均在有效范围内波动。结论2015—2020年,黑龙江省脊灰实验室细胞质量状况良好,未出现细胞支原体污染,并且RD细胞、L20B细胞对脊灰病毒及肠道病毒的敏感性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支原体检测和细胞敏感性监测作为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保证了实验室检测脊灰病毒的敏感性。
王晗宋婧吕珀孙兆丹宋长江韩宇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支原体检测细胞敏感性
尚志市一面坡镇中心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调查
2013年
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称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主,在托幼机构和学校等集体单位易形成暴发流行。2012年10月9日-12月18日尚志市一面坡镇中心校发生一起腮腺炎暴发疫情,现将疫情调查与处理结果进行分析。1材料与方法1.
宋长江王晗吕珀张世婷孙兆丹马玉杰闫滨高士锐宋婧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
黑龙江省2004-2020年戊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2004—2020年戊型肝炎发病情况,分析戊型肝炎流行特征。方法:利用中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中的发病数据,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比较不同地区、年龄和职业人群的发病情况。结果:2004—2020年黑龙江省共报告戊型肝炎病例7452例,年发病率为1.15/10万,发病率逐年降低。50~55岁为发病高峰年龄。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3.2∶1,职业以家务、待业人员及农民为主。结论:黑龙江省戊型肝炎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戊肝防控取得显著成效。
吕珀王晓宇孙兆丹孙兆丹宋长江王晗
关键词:戊型肝炎戊型肝炎病毒流行病学
黑龙江省2006-2013年脊髓灰质炎实验室细胞系敏感性实验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黑龙江省脊灰实验室2005年从国家脊灰实验室引进无支原体污染的RD(来源于人横纹肌肉瘤细胞)和L20B(来源于转基因小鼠肺细胞,表达了人类脊灰受体)的合格细胞系和国家脊灰实验室制备、鉴定,且已知滴度的中国Sabin参考株。制备了本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标准毒株(QC),建立了本实验室细胞敏性实验方法,开始对本实验室的RD和L20B细胞系敏感性实施评价。
王晗宋长江马玉杰宋婧吕珀张世婷王晓宇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病毒
黑龙江省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1990—2019年黑龙江省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乙肝传染病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90—2019年黑龙江省乙肝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黑龙江省乙肝发病率从1990年起呈上升趋势,2005年至今呈下降趋势。分类报告的乙肝病例自2014年开始以慢性乙肝为主。结论多年来,新生儿和儿童乙肝疫苗免疫策略的实施已取得显著成效,今后仍要继续加强乙肝母婴阻断工作和乙肝诊断、报告管理工作。
张世婷张世婷王锐王晓宇郎晓宇宋长江孙兆丹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
环境污水中肠道病毒监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通过对环境污水中肠道病毒,特别是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病毒的监测,评估某一特定人口地区有无脊灰野病毒和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DPV)的循环,真实反映环境中脊灰病毒的存在及循环状况。方法在污水处理厂的入口处定期采集生活污水,对污水样品进行过滤和洗脱,之后将洗脱液接种于细胞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结果 2013-2015年7月在污水样品中共分离出脊灰病毒疫苗株211株、NPEV(非脊灰肠道病毒)274株、脊灰疫苗高变异株17株和VDPV(脊灰疫苗衍生株病毒)1株。结论环境监测结果显示,采用此技术方法,能够从环境污水中分离到脊灰病毒等肠道病毒。此方法的建立与应用,为黑龙江省维持无脊灰工作开辟了新的监测途径。
吕珀王晓宇王晗宋婧宋长江马玉杰
关键词:环境监测肠道病毒脊灰病毒
环境污水脊髓灰质炎病毒浓缩方法的比较
2017年
目的比较两相分离法和阴离子滤膜吸附法在浓缩处理外环境污水脊髓灰质炎病毒时的回收效率,选择更高效、便捷的方法以提高外环境污水脊灰病毒监测的敏感性。方法在灭菌的外环境污水中人工添加I型脊灰病毒,使之总病毒量分别达到10~4、10~3、10~2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_(50)),再分别用两相分离法和阴离子滤膜吸附法对污水中的脊灰病毒进行浓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和细胞培养方法测定回收病毒的浓度。结果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病毒添加量为10~4TCID_(50)时两相分离法的病毒回收率高于阴离子滤膜吸附法;细胞培养方法测定结果为添加10~4TCID_(50)病毒量时两相分离法和阴离子滤膜吸附法的病毒回收率分别为44.78%和41.06%。结论在对存在脊灰病毒的外环境监测中,两相分离法的浓缩效果整体优于阴离子滤膜吸附法,适合长期应用。
吕珀马玉杰王晓宇王晗宋婧宋长江孙兆丹
关键词:污水脊灰病毒
黑龙江省边境口岸地区健康儿童肠道病毒携带状况调查
2012年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边境口岸地区健康儿童肠道病毒(EV)携带状况。方法采取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在19个边境口岸地区共采集798份健康儿童粪便标本,用RD、L20B和Hep-2细胞分离病毒,用微量板法中和试验进行鉴定。结果在798份粪便标本中检出EV 132株,阳性率为16.54%。在132株EV中,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26株,其中4株为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毒;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106株。结论黑龙江省边境口岸地区健康儿童EV携带较为普遍,未发现脊灰野病毒。
吕珀宋长江张世婷王晗马玉杰赵亚双
关键词:健康儿童
黑龙江省2012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结果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分析黑龙江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及国家免疫规划(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NIP)疫苗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全国AEFI监测系统,收集黑龙江省截至2013年3月31日报告的2012年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全省2012年AEFI监测系统共收到4 077例个案,其中≤1岁占56.44%,男女之比为1.21∶1,全年在6-7月和10-11月报告个案相对较多。AEFI以NIP疫苗和第1剂接种为主;一般反应占97.30%,其中76.45%发生在接种后≤1d;异常反应占2.26%,以过敏性皮疹、荨麻疹和BCG淋巴结炎为主。估算全省NIP疫苗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为49.20/10万剂次。4 065例(99.71%)病例治愈或好转。全省132个县(区)均有AEFI数据报告,48h内报告率为100%,48h内调查率为100%。结论全省AEFI监测的敏感性仍需进一步提高。主动监测较被动监测敏感性更高。AEFI常发生在NIP疫苗、小年龄儿童、第一剂次和接种后2d内。NIP疫苗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不高于预期,疫苗安全性和各接种单位预防接种的服务质量良好。
高士锐马玉杰闫滨安立志孙兆丹黄鹤宋长江张世婷
关键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敏感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