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晓阳

作品数:11 被引量:212H指数:8
供职机构:大连水产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委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蓄积
  • 5篇牙鲆
  • 4篇有机碳
  • 4篇总有机碳
  • 4篇污染
  • 3篇蓄积量
  • 3篇TOC
  • 3篇
  • 2篇氧化物歧化酶
  • 2篇扇贝
  • 2篇歧化酶
  • 2篇栉孔扇贝
  • 2篇毛蚶
  • 2篇海洋污染
  • 2篇二甲苯
  • 2篇
  • 2篇
  • 2篇超氧化物
  • 2篇超氧化物歧化...
  • 1篇淡水

机构

  • 10篇大连水产学院
  • 5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洛阳师范学院

作者

  • 10篇吕景才
  • 10篇宋晓阳
  • 10篇赵元凤
  • 8篇刘长发
  • 8篇王凡
  • 7篇吴益春
  • 6篇郑伟
  • 6篇赵冲
  • 3篇孙静
  • 3篇侯美艳
  • 3篇潘德建
  • 2篇邢殿楼
  • 1篇李丹彤
  • 1篇常亚青
  • 1篇刘靖
  • 1篇周永
  • 1篇刘恒明
  • 1篇许庆陵

传媒

  • 2篇海洋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水产养殖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湛江海洋大学...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大连水产学院...

年份

  • 4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水中总有机碳(TOC)对牙鲆铜、铅、镉吸收的影响被引量:7
2004年
该文研究了海水中Cu、Pb、Cd浓度分别为0.5mg/L时,总有机碳(TOC)浓度、种类对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内脏、肌肉、鳃组织Cu、Pb、Cd蓄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海水TOC种类相同时,随TOC浓度升高,牙鲆内脏、肌肉、鳃组织Cu、Pb、Cd蓄积量均明显下降;当海水TOC浓度相同时,孔石莼分泌物比牙鲆分泌物更能降低牙鲆各组织Cu、Pb、Cd蓄积量。研究表明:孔石莼、牙鲆分泌物均能降低Cu、Pb、Cd的生物有效性;TOC浓度、种类变化对牙鲆各组织Cu、Pb、Cd蓄积分配均无影响,重金属含量大小顺序均为:内脏>鳃>肌肉。内脏团、肌肉中3种重金属蓄积量大小顺序为Cu>Pb>Cd;鳃中3种重金属蓄积量顺序为Pb>Cu>Cd。
赵元凤吕景才吴益春宋晓阳王凡刘长发邢殿楼刘靖
关键词:牙鲆蓄积量
栉孔扇贝对Cd的累积和排出被引量:26
2005年
王凡赵元凤吴益春吕景才刘长发宋晓阳赵冲郑伟
关键词:栉孔扇贝
栉孔扇贝对海水中Pb积累排放规律研究被引量:15
2005年
研究了海水中Pb在栉孔扇贝(Chlamysfarreri)内脏、肌肉、鳃组织内吸收、积累和排放规律及海水中不同浓度Pb对栉孔扇贝(Chlamysfarreri)内脏、肌肉、鳃组织蓄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b浓度为0.5mg/L时,各组织内Pb蓄积量随暴露时间增加而增大,第9天均达吸收平衡,此时Pb蓄积量(mg/kg干重)为鳃(1356)>内脏(226.6)>肌肉(52.14);蓄积速率(mg/kg·d-1)为鳃(178.3)>内脏(37.30)>肌肉(10.48)。将达到吸收平衡后的栉孔扇贝移入清洁海水中排放结果表明:随排放时间增加各组织铅蓄积量明显下降,第16天时各组织铅排出率为:鳃(96.69%)>内脏(92.09%)>肌肉(71.20)%;排出速率为(mg/kg·d-1):鳃(81.98)>内脏(10.09)>肌肉(3.001)。海水中Pb浓度对Pb蓄积量有明显影响,随着Pb浓度升高,各组织内Pb蓄积量明显上升,其中鳃的蓄积量最大,表明:双壳类软体动物的鳃具有较高的蓄积重金属的能力,并且海水中Pb浓度能提高Pb的生物有效性。
王凡赵元凤吴益春吕景才刘长发宋晓阳赵冲郑伟
关键词:栉孔扇贝蓄积量生物有效性重金属污染
海洋污染对毛蚶超氧化物歧化酶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3
2003年
采用体内、体外染毒实验,研究了海洋中常见污染物0~#柴油、二甲苯以及重金属镉离子(Cd^(2+))对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肌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剂量范围内,3种污染物对毛蚶肌肉中SOD均表现出不同程度诱导作用;0~#柴油和二甲苯体内、体外染毒对毛蚶SOD活性影响规律基本一致,这两种污染物对毛蚶SOD活性变化的剂量-效应曲线均为抛物线型;Cd^(2+)在体内、体外染毒对毛蚶肌肉SOD活性诱导曲线均不呈抛物线型,低浓度Cd^(2+)对毛蚶SOD活性表现为显著诱导,随后曲线迅速下降,表明毛蚶对Cd^(2+)污染反应十分敏感,也表明Cd^(2+)对毛蚶毒性作用较强,3种毒物对毛蚶的毒性强弱次序为,Cd^(2+),0~#柴油、二甲苯。
赵元凤吕景才李丹彤刘长发常亚青侯美艳潘德建宋晓阳孙静
关键词:海洋污染毛蚶超氧化物歧化酶二甲苯CD^2+
海洋污染对毛蚶过氧化氢酶影响研究被引量:32
2002年
采用体内染毒实验 ,研究了海洋常见污染物 0 # 柴油、二甲苯以及重金属镉 (Cd2 + )对毛蚶 (Scapharcasubcrenata)肌肉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的影响 ;并探讨了 0 # 柴油、二甲苯体外染毒对毛蚶肌肉CAT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实验剂量范围内 ,3种污染物在低浓度下对毛蚶肌肉组织中CAT活性均起诱导作用 ,高浓度则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0 # 柴油、二甲苯体外染毒对毛蚶肌肉CAT活性均产生诱导作用 ;无论体外、体内染毒毛蚶肌肉CAT活性与各污染物浓度间均存在剂量 效应关系 .
赵元凤吕景才宋晓阳许庆陵侯美艳潘德建孙静邢殿楼
关键词:海洋污染毛蚶二甲苯过氧化氢酶
海水中镉对牙鲆的生物有效性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采用暴露实验方法 ,研究了海水中镉在牙鲆内脏、肌肉、鳃组织内蓄积及在清洁海水中排放规律 ,以及海水中总有机碳 (TOC)浓度对镉吸收的影响 .结果表明 ,镉暴露浓度为 0 5mg·L- 1时 ,牙鲆各组织镉蓄积量随暴露时间增加而增大 ,第 1 0天达吸收平衡 ,Cd蓄积量顺序为内脏 ( 1 4 7 73mg·kg- 1) >鳃 ( 1 5 55mg·kg- 1) >肌肉 ( 4 578mg·kg- 1) ,表明内脏是重金属镉蓄积的主要部位 .染毒 1 3d后 ,将牙鲆移入清洁海水中 ,结果表明 ,随排放时间增加 ,各组织镉蓄积量明显下降 ,排放至第 1 5天时各组织镉排出率为内脏团 ( 80 6 6 % ) >鳃 ( 73 6 6 % ) >肌肉 ( 56 84 % ) ,表明受镉污染牙鲆经清洁海水排放后 ,有望达到食用标准 .海水中TOC浓度对镉蓄积量有明显影响 .随着TOC浓度升高 ,各组织内镉蓄积量明显下降 ,表明海水TOC能降低镉的生物有效性 .
赵元凤吕景才吴益春宋晓阳刘长发王凡赵冲郑伟
关键词:牙鲆蓄积总有机碳
牙鲆对海水中铅积累排放规律研究被引量:8
2004年
研究了海水中铅在牙鲆内脏、肌肉、鳃组织中吸收、积累和排放规律及海水中总有机碳浓度对铅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铅浓度为0 5mg/dm3时,各组织中铅蓄积量随暴露时间增加而增大,第9天均达到吸收平衡,此时铅蓄积量(mg/kg)内脏中的649 8大于鳃中的237 4大于肌肉中的59 71.染毒13d后将牙鲆移入清洁海水中排放的结果表明,随排放时间增加各组织中铅蓄积量明显下降,第10天时各组织中铅排出率为内脏团的84 85%大于鳃的61 26%大于肌肉的57 03%.海水中总有机碳浓度对铅蓄积量有明显影响,随着总有机碳浓度升高,各组织中铅蓄积量明显下降,表明海水总有机碳能降低铅的生物有效性.
赵元凤吕景才吴益春宋晓阳王凡刘长发周永赵冲郑伟
关键词:牙鲆
镉污染对鲢抗氧化防御系统影响研究被引量:18
2002年
采用毒性实验方法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镉 (Cd2 + )对鲢几种组织内抗氧化防御系统酶———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实验剂量范围内 ,Cd2 + 对鲢几种组织内SOD活性均有不同程度诱导 ,其剂量———效应曲线均为抛物线 ,即低浓度Cd2 + 对SOD起诱导作用 ,高浓度则起抑制作用。不同组织内SOD对Cd2 + 的敏感性不同 ,按敏感性大小顺序排列为 :血清 >肝脏 =鳃 >肌肉 ;按Cd2 + 对不同组织SOD活性最大诱导倍数高低次序排列为 :血清 >肝脏 >鳃 >肌肉 ;表明 ,灵敏指示Cd2 + 对鲢胁迫程度的优选组织是血清 。
吕景才宋晓阳王凡赵元凤孙静潘德建侯美艳刘恒明
关键词:镉污染抗氧化防御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淡水鱼类
铜在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组织蓄积、分配及排放的研究被引量:12
2005年
采用暴露实验方法 ,研究了海水中Cu在牙鲆 (Paralichthysolivaceus)内脏、肌肉、鳃组织内吸收、积累和排放规律 ,海水中总有机碳 (TOC)浓度、配体种类对铜吸收的影响及其与海水表观络合容量 (ACuCC)的关系。结果表明 ,Cu浓度为 0 .5mg/L时 ,各组织内Cu蓄积量随暴露时间增加而增大 ,第 1 3天均达吸收平衡 ,此时Cu蓄积量 (mg/kg)为内脏 971 .89>肌肉 2 0 4 .99>鳃 90 .0 4。染毒 1 3天牙鲆在清洁海水中排放结果表明 :随排放时间增加各组织Cu蓄积量下降 ,第 8天接近排放平衡。此时各组织Cu排出率为 :肌肉 89% >鳃 86.5 % >内脏团 83.7%。海水中TOC浓度、种类对牙鲆Cu蓄积有明显影响 ,当TOC浓度相同时 ,孔石莼分泌物比牙鲆分泌物更能降低Cu在牙鲆组织内吸收和蓄积量 ;当TOC种类相同时 ,随TOC浓度升高 ,各组织铜蓄积量均明显下降 ,表明海水TOC能降低牙鲆组织对Cu的吸收和积累。ACuCC随TOC浓度增加有明显上升趋势 ,并与TOC浓度呈线性相关。
赵元凤吕景才吴益春宋晓阳王凡刘长发赵冲郑伟
关键词:牙鲆蓄积
牙鲆对海水中铜的吸收、积累和排放规律被引量:4
2004年
研究了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内脏、肌肉、鳃组织对海水中Cu的吸收、积累和排放规律,以及海水中总有机碳(TOC)浓度和不同种类配体对Cu吸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Cu浓度为0 5mg/L时,各组织内Cu蓄积量随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第13d均达到吸收平衡,各组织Cu蓄积量为内脏(971 89mg/kg干重)>肌肉(204 99mg/kg干重)>鳃(90 04mg/kg干重)。试验进行13d后,将牙鲆移入清洁海水中排放,结果表明,随着排放时间的增加,各组织Cu蓄积量下降,第8d接近排放平衡,各组织Cu排出率为肌肉(89%)>鳃(86 5%)>内脏(83 7%)。海水中TOC浓度及不同种类的配体对牙鲆吸收、蓄积Cu有明显影响,当TOC浓度相同时,孔石莼Ulvapertusa分泌物比牙鲆分泌物更能降低Cu的生物有效性;当配体相同时,随着TOC浓度的升高,各组织Cu蓄积量均明显下降,表明海水中TOC能降低Cu的生物有效性;海水中Cu2+的表观络合容量(ACu)随着TOC浓度的增加有明显上升趋势,并与TOC浓度呈线性相关。
赵元凤吴益春宋晓阳王凡吕景才刘长发赵冲郑伟
关键词:牙鲆蓄积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