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克宾
- 作品数:20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 “正声”加“新钟”、“六阳律”——曾侯乙编钟中下层甬钟乐律铭文构成原则的揭示与初步解析被引量:8
- 2016年
- 从乐律铭文本身解读曾侯乙编钟的旋宫和律制问题,是破解曾钟1乐律内涵的最佳途径。而实现这一途径的首要任务,就是解读出曾钟乐律铭文的构成原则。以钟为单位,把双音相同的钟乐律铭文进行归类、比较,本文发现中下层甬钟乐律铭文有两种构成原则:"正声"加"新钟"、"六阳律"。"正声"加"新钟"原则的乐律铭文用某些均的正声来说明标音,并指出标音在新钟均的位置;"六阳律"原则乐律铭文用"六阳律"之均的音位来说明标音。这两种构成原则的揭示,将为曾钟乐律学研究带来新的思路。
- 宋克宾
- 关键词:曾侯乙编钟
- “艺理学”的学理建构——以解析《乐记》中的艺术形态理论为例
- 2016年
- 儒家艺术文献《乐记》,是中国艺术学理论的重要本土资源。艺术学理论("艺理学")强调综合、整体、宏观研究艺术,先秦的综合艺术——乐无疑是重要的研究对象。《乐记》如何认识乐的艺术形态?包括如何认识乐的整体形态,如何看待下位艺术的音乐、舞蹈?以往研究虽有注意却未曾在学理层面深入探讨。文章从"音乐形态""舞蹈形态""乐形态"三个层面把握《乐记》的艺术形态认知,为艺术学理论的学科建构提供借鉴和参考。以此为基础,该文认为《乐记》中的乐形态论析,属于艺术学理论的探讨,与美学研究和音乐形态学的分析不同;乐文化的整体研究应该以乐形态的整体存在为前提;艺术学理论是一种视野,也是一种方法,其意义和价值不光体现在广度上,更应该在研究的深度上彰显。
- 宋克宾
- 关键词:艺术形态《乐记》
- 十二音位的五度相生——曾侯乙编钟上层一组钮钟的乐学内涵被引量:9
- 2017年
- 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擂鼓墩1号墓出土编钟64件,镈1件。出土时编钟分三层悬挂于曲尺型钟架上。上层为钮钟,共20件,分三个框架悬挂,由左至右称上层一组、上层二组和上层三组。上层一组钮钟6件,每钟正鼓、右鼓部标音名,钲部无字。从标音铭可知,每钟双音均为“大三度”。尽管准确地讲,“角一曾”实为减四度关系,与纯律大三度极为接近。
- 宋克宾
- 关键词:曾侯乙编钟相生音位曾侯乙墓双音纯律
- 十二律“三分损益”上下相生究竟是什么在上生、下生?——从律数、律高、阴阳属性辨析《吕氏春秋·音律》篇的生律次序被引量:1
- 2013年
- 在《吕氏春秋·音律》篇十二律"三分损益"上下相生过程中,存在着三对变化因素:律高、律数、阴阳属性。虽然十二律"三分损益"生律的目的是为了得到高低不同的音,但其上生、下生的直接对象并不是律高。本文认为在生律操作层面,《音律》篇十二律"三分损益"上下相生的上生、下生是律数在上生、下生(以振动体长度变化为直接参照),而不是律高在上生、下生,"为上"的律指律数相对大的律,"为下"的律指律数相对小的律,"上"、"下"表示的是律数的相对大小,而非律高的相对高低;在文化层面,上生、下生指十二律阴阳属性的转换,"为上"的律指阳律,"为下"的律指阴律,"上"、"下"表示的是阴阳属性。如果脱离中西、古今乐理语境,用今天习惯所指律高的"上"、"下"概念去解读十二律"三分损益"律数的上生、下生,由于律高与律数向度相反,就会把《音律》篇"先损后益"的生律次序误读为"先益后损"。
- 宋克宾
- 关键词:三分损益阴阳
- 《乐记·乐本》与《吕氏春秋·大乐》音乐发生观的比较--儒家与道家对音乐发生的逻辑认识及其理论价值被引量:6
- 2010年
- 《乐记·乐本》与《吕氏春秋·大乐》的音乐发生观,分别代表了儒家与道家对音乐发生的逻辑认识。本文认为《乐本》的音乐发生其起点是内在"人心",在音乐本体上从情感之声的发生开始,完成在德音、礼乐;《大乐》音乐发生的起点是外在"太一",在音乐本体上从自然之声的发生开始,完成在大乐、适音。从《乐本》的音乐发生来看,儒家乐论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学、政治学、伦理学等方面;而从《大乐》来看,道家乐论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体现在哲学、艺术、政治、术数、科学、理论律学等方面。
- 宋克宾
- 需回归原典、分清语境解读古代乐律问题——与陈克秀先生商榷《吕氏春秋》的生律问题被引量:1
- 2014年
- 《吕氏春秋》的生律问题,成为近年古代乐律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这也是与中国乐律学核心知识建构直接相关的重要问题。近期,陈克秀先生发表的题为《〈吕氏春秋〉的"十二律"与"十二纪"》一文依据四个方面的论证,得出《吕氏春秋》生律为"黄钟上生林钟,所生十二律以林钟为首"的结论。陈先生对上生、下生、"上"、"下"的解读虽然较为深刻,但他花了大量篇幅去解读高诱注,却没有直接解读《吕氏春秋·音律》篇的原文,对上生、下生的具体使用也没有严格区分古今语境,还疏忽了《管子》与《吕氏春秋》"宇宙图式"中音乐信息差异的重要性。对这些问题的认识,除了关系到生律次序,还关系到先秦乐律术语、乐律系统甚至乐律文化的理解,因此,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 宋克宾
- 关键词:《吕氏春秋》宇宙图式
- 承继传统 多元创新——张维良笛箫音乐会有感被引量:1
- 2016年
- 2015年11月25日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中国音乐学院举办了"箫魂"——张维良笛箫奉献音乐会(以下简称音乐会)。这场音乐会由张维良和他所创建的中国竹笛乐团演奏。中国竹笛乐团是集笛箫教学、创作、表演为一体的新型民族器乐乐团,隶属于中国音乐学院笛箫艺术研究中心。乐团常任指挥是中国音乐学院青年教师胡彪,成员由学院优秀的笛箫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组成。秉承创新发展的音乐理念,音乐会所表演的六首曲目,有五首为新创并首演的作品。
- 王明辉宋克宾
- 关键词:竹笛民族器乐国家大剧院音乐理念山西民歌
- 两周编钟编磬的 “编列/音列”结构研究
- 宋克宾
- 关键词:编钟音列
- 以艺术原理、共性规律为指引和依归——“艺术学理论”研究生学科专业选题的三种思路
- 2017年
- 越来越多高校开设艺术学理论学科,由于缺乏专业认知,不少研究生论文出现非专业选题现象。研究生是学科建构的重要力量,非专业选题问题已经成为艺术学理论学科建构和健康发展的极大障碍。如何进行艺术学理论的专业选题?文章认为以艺术原理、共性规律为指引和依归,至少有三种思路:以"音乐、美术、舞蹈"为基础打通多门艺术的整合研究;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综合艺术的全景观照;音乐、美术、舞蹈、设计等单门艺术的宏观超越。在具备艺术学理论视野的前提下,从门类艺术的前沿成果出发,超越门类艺术学科的关注边界,不仅可以建构艺术学理论公共知识,还可以使门类艺术本身的研究得以生长,并促进门类艺术学科之间的交流沟通。
- 宋克宾
- 关键词:艺术学理论艺术原理综合艺术
- 嵇康的音乐思想自相矛盾吗?——谈李法桢《嵇康音乐思想自相矛盾现象探析》一文的论证被引量:3
- 2016年
- 李法桢先生《嵇康音乐思想自相矛盾现象探析》一文,从"嵇康的本体论哲学"、"嵇康的‘音声’义与‘哀乐’观"对嵇康《声无哀乐论》进行探析,认为嵇康音乐思想存在自相矛盾的现象。本文认为李文的论证难以成立,并择其要点进行分析。作者认为,恰当的研究,首先应在嵇康《声论》的语境中来解读嵇康,才能避免武断的结论。
- 宋克宾
- 关键词:《声无哀乐论》越名教而任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