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琦

作品数:31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金属学及工艺
  • 8篇文化科学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教育
  • 4篇细晶
  • 4篇超细晶
  • 3篇政治
  • 3篇政治教育
  • 3篇治教
  • 3篇思想政治
  • 3篇思想政治教育
  • 3篇力学性能
  • 3篇钢棒
  • 3篇高校
  • 3篇力学性
  • 2篇大学生
  • 2篇动态再结晶
  • 2篇冶金
  • 2篇冶金机械
  • 2篇冶金结合
  • 2篇再结晶
  • 2篇思维
  • 2篇塑性

机构

  • 30篇西安建筑科技...
  • 1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30篇孙琦
  • 16篇庞玉华
  • 11篇刘东
  • 5篇李林波
  • 5篇刘漫博
  • 4篇李路路
  • 2篇王快社
  • 2篇邹德宁
  • 2篇乔柯
  • 2篇王文
  • 2篇高蕾
  • 2篇孙列
  • 2篇刘峰
  • 1篇李洪胜
  • 1篇赵福才
  • 1篇王永亮
  • 1篇贾青
  • 1篇位娜
  • 1篇孟令嫒
  • 1篇崔凯

传媒

  • 3篇塑性工程学报
  • 3篇甘肃冶金
  • 3篇中国冶金教育
  • 2篇锻压技术
  • 2篇材料导报
  • 2篇陕西教育(高...
  • 1篇陶瓷学报
  • 1篇钢铁研究学报
  • 1篇钢铁
  • 1篇金属学报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现代管理科学
  • 1篇现代商贸工业
  • 1篇中小企业管理...
  • 1篇学园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用钢球制备的高强度多孔钢棒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钢球制备的高强度多孔钢棒,包括钢质基管、若干个钢球和基管端盖;钢质基管至少有一个开口端;若干个钢球设置于钢质基管内部,并通过冶金结合与钢质基管相连接;基管端盖通过螺纹与钢质基管相连接,烧结后直接挤压...
庞玉华高蕾孙琦孙列
文献传递
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生产实习的改革与实践被引量:7
2011年
根据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生产实习教学目标要求,针对生产实习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适合专业特点并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对实习前准备工作的高度重视,校内外实习基地的稳定发展,专业理论对实习指导作用的强化,指导教师作用的充分发挥,多种实习指导方式的协调发展,以及综合考评体制的不断完善,逐步实现了对生产实习全过程的科学管理,形成了—套有效的生产实习教学模式。
庞玉华马幼平邹德宁杨西荣张郑孙琦
多孔金属材料制备工艺及展望被引量:4
2014年
本文介绍了多孔金属材料现阶段的发展状况、常用制备工艺及功能应用,并对多孔金属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制备方法主要是从熔体、粉末、沉积几方面展开概述,再对各种工艺的制备原理、优缺点、孔隙率和金属材料进行了综述,并列举了近年国际、国内采用新型发泡剂和造孔剂对多孔金属的研究状况和成果。多孔金属材料既可以用于结构材料也可以用于功能材料,在减振、吸能及轻量化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田大容柏凯王扬赵领晨米娇娇孙琦
关键词:多孔金属材料孔隙率
45钢块体超细晶棒材3D-SPD轧制法被引量:6
2021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斜轧原理的块体超细晶棒材剧烈塑性变形(SPD)成形法,称为3D-SPD法:利用特殊曲面锥形轧辊及导板,坯料从轧辊直径最大端咬入,采用超大送进角及径缩率等变形参数,构建了剧烈扭转压缩复合变形区,单位成形载荷为兆帕级,可实现块体等效应变大于6.5的SPD。建立了基于Oyane损伤准则的裂纹萌生控制模型,通过对不同变形条件下轧件心部损伤值的优化,有效抑制了Mannesmann效应(ME),避免了裂纹的萌生。理论及实验证明:当辊面锥角5°、送进角24°、径缩率50%、温度700℃、椭圆度系数1.02以及轧辊转速40 r/min时,采用单道次轧制方式,可将直径50 mm的45钢轧制为直径25 mm的超细晶棒材,平均晶粒尺寸从46μm细化至约1μm,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提升46%和42%。
林鹏程庞玉华孙琦孙琦刘东张喆
关键词:剧烈塑性变形
利用手机网络加强学生的教育管理被引量:1
2011年
通过对学生上网方式和上网内容做的调研,发现88.73%的学生利用手机上网,但是,仅有10.29%的学生利用网络学习。提出加强教育,正确引导,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能力,利用手机网络时效性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利用手机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引导学生合理、健康地利用手机网络。
赵福才李林波王永亮孙琦
关键词:手机网络教育
三维剧烈塑性法轧制F45MnVS超细晶钢棒及细化机理
2023年
以F45MnVS钢棒为研究对象,利用自主研发的3D-SPD轧机,经直径压缩率为44%的1道次轧制成形后风冷,制备了直径为Φ25 mm的超细晶棒材;借助显微检测探究了变形后组织和晶粒的演变规律及细化机制。结果表明:变形后棒料中的铁素体含量增加,其中边部的铁素体增量最多,增加了26.1%;组织和晶粒均得到了细化,平均晶粒尺寸细化至2.8μm,珠光体片层间距细化至0.21μm,且晶粒无明显取向性;变形后,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冲击功分别提升了17.2%、10.5%和48.3%,伸长率降低了3.1%。铁素体含量的增加与大变形下应变诱导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有关;组织和晶粒细化的主要原因为大应变导致的动态回复、动态再结晶和应变诱导铁素体转变;晶粒的弱取向性主要是该变形的扭转力更大和变形区较长所致;材料强度的提升得益于组织和晶粒细化,而韧性的提升还与相变诱导铁素体含量的增加有关。
牛犇庞玉华孙琦赵嘉豪刘东张喆
关键词:晶粒细化动态再结晶
07MnNiMoDR板轧制热变形本构方程被引量:3
2020年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实验机完成了07MnNiMoDR钢热等温平面应变压缩实验,获得了温度900~1100℃、应变速率0.01~1 s^-1、变形率45%等条件的高温流变行为,其中温度和应变速率对流变应力的影响明显。基于对Arrhenius方程和Zener-Hollomon参数的解析,获得了热变形激活能Q,确定了峰值应力本构模型;通过分析应力应变与位错的关系,获得了硬化率及Z参数等与应力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建立了加工硬化-动态回复过程的流变应力模型;基于动态再结晶理论,采用Avrami模型计算了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获得Z参数计算方法,建立了动态再结晶过程的流变应力模型。利用所建立的本构模型完成了预测及对比分析,相关系数r为0.99,所建立的本构关系模型精度很高。
罗远庞玉华孙琦孙琦王海刘峰
关键词:本构方程热变形激活能
3D-SPD制备45钢棒材的热处理工艺被引量:1
2022年
针对单道次剧烈压扭复合3D-SPD轧制获得的45钢Φ25 mm超细晶棒材的塑性发生下降的问题,采用退火、回火、正火及亚温淬火4种热处理方式处理,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方式对棒材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回火和退火处理后渗碳体均发生了分布均匀的球化,颗粒尺寸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颗粒尺寸可细化至400 nm;正火处理后,珠光体团的尺寸和片层渗碳体的间距随着温度升高逐渐增大;亚温淬火处理后获得了弥散分布的岛状马氏体组织,马氏体的体积分数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退火、回火以及正火后,材料的塑性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其中,在600℃回火后,材料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为785 MPa和23.9%,塑性提高约38%,具有最优的强度和塑性匹配效果。
王航舵庞玉华孙琦孙琦张喆
关键词:超细晶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焊接速度对Q&P980钢搅拌摩擦焊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2024年
通过搅拌摩擦焊接对Q&P980钢进行焊接,固定转速为400 r·min^(-1),焊接速度分别为50 mm·min^(-1)(低焊速)和600 mm·min^(-1)(高焊速),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显微硬度和拉伸性能测试等手段对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焊接速度对接头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母材,接头整体残余奥氏体含量降低,搅拌区晶粒明显细化和均匀化,有大量马氏体生成;热影响区晶粒略微粗大,显微硬度降低。与低焊速接头相比,高焊速接头峰值温度降低,材料流动范围较窄,热力耦合作用减弱;热影响区宏观尺寸减小,残余奥氏体含量增加,显微硬度提高,接头具有更好的变形协调性,接头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从1074 MPa、6.0%提高至1268 MPa、15.3%。
郝政扬王晨曦王快社乔柯乔柯王文孙琦
关键词:搅拌摩擦焊接力学性能
F45MnVS钢热变形本构方程被引量:7
2020年
为了建立可以满足计算精度的F45MnVS钢高温塑性变形本构关系模型,利用Gleeble-3500试验机完成了热模拟等温压缩试验,获得了变形温度为800~1000℃、应变速率为0.01~10s^-1、变形量为0~70%时的金属流变行为。结果表明,应力随应变的变化具有明显动态再结晶特征,应力随变形温度的降低、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大;基于对Arrhenius方程和Zener-Hollomon参数的解析,获得了热变形激活能Q,建立了峰值应力本构模型;基于应力-位错关系和动态再结晶动力学,建立了加工硬化-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两个阶段的机理型本构模型,用于描述不同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时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采用所建模型完成了不同变形条件的应力应变预测,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相关系数为0.997,吻合度高。
康荻娜庞玉华罗远孙琦林鹏程刘东
关键词:本构方程热变形激活能动态再结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