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潮涌
- 作品数:16 被引量:57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胃食管反流胃底折叠术中支气管痉挛的处理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胃底折叠术中支气管痉挛的发生与处理措施。方法总结GERD胃底折叠术中发生支气管痉挛的34例资料。结果 34例中剖腹手术6例,腹腔镜手术28例。支气管痉挛有8例在气管插管后即刻发生,10例在气管插管后1~10min手术开始前发生,14例在术中不同时间不明原因发生,1例在术后气管拔管送回监护病房后发生,1例气管插管后的顽固支气管痉挛未行手术。处理措施均为静注糖皮质激素和氨茶碱,吸入七氟醚,呼吸机正压通气。以上措施无效者加用肾上腺素。结论 GERD胃底折叠术患者多有支气管痉挛的呼吸道症状,为麻醉的危险因素之一,麻醉医师应高度重视,妥善处理。
- 隋波苏冬梅马玉恒田雷孙潮涌吴继敏陈秀汪忠镐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支气管痉挛
- 丙泊酚与咪唑安定、芬太尼复合麻醉应用于胃食管反流病微量射频治疗被引量:5
- 2008年
- 苏冬梅隋波谢厚云孙潮涌汪忠镐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射频治疗咪唑安定丙泊酚芬太尼牵拉反应
- 心肺转流对小儿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影响被引量:1
- 2006年
- 隋波李茂源谢厚云马玉恒孙潮涌田雷王维
- 关键词:血小板膜糖蛋白心肺转流小儿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血小板激活血小板活性
-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电图胸前导联R波振幅变化的差异
- 2007年
-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电图胸前导联R波振幅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监测38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不同时点心电图胸前导联V4、V5的R波振幅的变化,同时测定不同时点的心肌细胞损伤的生物标记物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和肌钙蛋白I(cTnI),并与同时期38例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病人进行比较。结果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即刻、6、18和24h心电图胸前导联R波电位幅度无明显变化,CK-MB和cTnI也无明显变化,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相同时间点心电图胸前导联R波振幅明显减小(P<0.01),CK-MB和cTnI明显增加(P<0.01)。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比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对心肌损伤明显减小。
- 隋波南方李茂源谢厚云马玉恒田雷孙潮涌王维
- 关键词:心电图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肺转流
- 锁骨下静脉置管误入对侧头臂静脉被缝扎1例
- 2008年
- 患者女,30岁,体重80kg,因重症肌无力入院,拟行胸腺瘤切除术。全麻气管插管后行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穿刺置管顺利,置入静脉导管12cm.测中心静脉压7mmHg。术中平稳。术后第5天外科病房拟拔除右锁骨下静脉导管.拔不出,遂请麻醉科会诊,改变患者体位静脉导管也拔不出。行床旁胸片,发现静脉导管误入左侧头臂静脉约2cm。术后第7天行开胸探查术,术中轻拉静脉导管,
- 谢厚云隋波苏东梅孙潮涌王侠
- 关键词:头臂静脉导管误入锁骨下静脉置管锁骨下静脉导管缝扎胸腺瘤切除术
- 曲马多用于急性创伤后镇痛的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曲马多用于急性创伤后镇痛的可行性。方法:将80例成年人肢体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曲马多组和吗啡组,在患者被送到急诊室后监测生命体征在正常范围,方可静脉注射盐酸曲马多注射液100mg或盐酸吗啡注射液5mg,用药30min后用4点法口述等级评分测定疼痛强度,同时用4点法测定镇静等级。结果:曲马多组和吗啡组Ⅲ级疼痛患者的百分数分别从47.5%和52.5%降至0,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级疼痛患者的百分数分别从47.5%和45.0%降至22.5%和27.5%,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级疼痛患者的百分数分别从5.0%和2.5%升至67.5%和65.0%,有统计学意义(P<0.05);0级疼痛患者的百分数分别从0升至10.0%和9.0%,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马多组和吗啡组的0级镇静的百分数分别从90.0%和92.5%降至12.5%和10.0%,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级镇静的百分数分别从10.0%和7.5%升至77.5%和75%,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级镇静的百分数分别从0升至10.0%和15.0%,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镇痛效果的差异与镇静效果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曲马多可替代吗啡用于创伤后镇痛。
- 隋波谢厚云苏冬梅马玉恒田雷孙潮涌王维马涛
- 关键词:曲马多创伤镇痛
- 胃食管反流患者麻醉手术中“哮喘”发作的应对措施
- 2009年
- 目的:总结胃食管反流病并发"哮喘"的患者在静脉麻醉下经食管射频治疗术和在全麻下腹腔镜胃底折叠手术中"哮喘"发作的应对措施。方法:对2008-01/2008-12 200例胃食管反流患者在静脉麻醉下行经食管射频治疗术(100例)和在全麻下腹腔镜胃底折叠术(100例)中的"哮喘"发作患者的处理进行总结。结果:射频治疗术有8例、胃底折叠术有28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哮喘"。处理措施均为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和氨茶碱,胃底折叠术吸入七氟烷,呼吸机正压通气,以上措施无效者加用肾上腺素。结论:胃食管反流患者多有"哮喘"的呼吸道症状,是麻醉的危险因素之一,麻醉医师应高度重视,妥善处理。
- 隋波苏冬梅孙潮涌谢厚云袁建广吴继敏陈秀汪忠镐
- 射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70例报告被引量:19
- 2007年
-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临床表现及内镜下食管微量射频治疗疗效。方法对7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予24h胃食管pH监测、食管测压、胃镜检查,并在内镜下施行射频治疗。结果 19例以反酸、烧心、嗳气、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为主;48例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等呼吸道症状为主,3例表现为胸骨后或后背部疼痛诊为冠心病;胃镜见贲门口松弛56例(80%),仅20例(28.6%)有反流性食管炎;24h胃食管pH监测63例,见轻度酸反流18例(28.6%),中度18例(28.6%),重度21例(33.3%),无酸反流6例(9.6%);食管测压检查58例,见食管下段括约肌(LES)静息压力低下33例(56.9%),正常25例;所有患者在治疗后立即复查胃镜,65例贲门口包绕内镜紧密,5例较前缩紧。随访60例6-12个月,50例明显缓解,以呼吸道为主要表现者尤为明显,7例有所缓解,2例复发(其中1例已再次治疗,哮喘又立即消失),1例一直认为治疗不满意。结论 射频用于GERD患者的治疗常起到立竿见影的缓解作用,方法相对简捷、价廉、安全,对诊断明确的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GERD患者特别值得提倡。似乎有必要提出由反流所引起的发生在胃食管交接处、咽、口鼻腔和喉气道的一个临床症候群,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
- 汪忠镐刘建军吴继敏王利营陈秀巩燕白晶董元元胡亚辉孙潮涌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哮喘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
- 低体重患儿肝移植术麻醉1例报告
- 2008年
- 隋波马玉恒田雷孙潮涌王维胡晓
- 关键词:肝移植术婴儿麻醉
- 不同取代级羟乙基淀粉对健康成人血小板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探讨羟乙基淀粉200/0.5与羟乙基淀粉130/0.4对血小板表面的粘附作用和对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影响。方法用经过荧光素异硫氰酸盐标记的羟乙基淀粉200/0.5(Ⅰ组)分别将20位健康供血者的血液稀释成0%、5%、10%、20%、30%和40%浓度亚组,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被羟乙基淀粉200/0.5粘附的血小板的百分数和血小板活性的变化,以判断羟乙基淀粉200/0.5粘附血小板的程度和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同时与羟乙基淀粉130/0.4(Ⅱ组)相同稀释浓度亚组比较。结果被荧光素异硫氰酸盐标记的羟乙基淀粉200/0.5粘附血小板的百分数在10%稀释组开始呈浓度依赖模式增加(P<0.05),对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的减少作用也在10%稀释组开始呈浓度依赖模式增加(P<0.05),而不同稀释浓度的羟乙基淀粉130/0.4对血小板粘附与活性均无影响。结论羟乙基淀粉200/0.5的10%以上稀释组对血小板表面过多的粘附可以通过阻碍血小板膜糖蛋白的活性影响血小板功能,而羟乙基淀粉130/0.4不同的稀释浓度对血小板功能均无影响。
- 隋波谢厚云苏冬梅马玉恒田雷孙潮涌王维马涛
- 关键词:羟乙基淀粉血小板糖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