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湘平

作品数:25 被引量:174H指数:9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1篇黑潮
  • 4篇海流
  • 3篇断面
  • 3篇对马暖流
  • 3篇盐度
  • 3篇上升流
  • 3篇温度
  • 2篇热带
  • 2篇流速
  • 2篇陆架
  • 2篇海洋环境
  • 2篇副热带
  • 2篇副热带逆流
  • 1篇淡水
  • 1篇遥感
  • 1篇跃层
  • 1篇中层水
  • 1篇中尺度
  • 1篇中尺度涡
  • 1篇数值模拟

机构

  • 25篇国家海洋局第...
  • 3篇国家海洋局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作者

  • 25篇孙湘平
  • 7篇修树孟
  • 3篇苏玉芬
  • 2篇袁业立
  • 2篇郭炳火
  • 2篇王元培
  • 2篇顾玉荷
  • 1篇胡敦欣
  • 1篇袁耀初
  • 1篇黄浩升
  • 1篇孙培光
  • 1篇苏纪兰
  • 1篇陈红霞
  • 1篇王克阑
  • 1篇华锋
  • 1篇马艳
  • 1篇徐洪达
  • 1篇郑全安
  • 1篇汤毓祥
  • 1篇许兰英

传媒

  • 11篇黄渤海海洋
  • 5篇海洋通报
  • 3篇海洋学报
  • 2篇海洋科学进展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水动力学研究...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2
  • 1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7
  • 4篇1996
  • 2篇1995
  • 3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 2篇1989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37°经向断面温、盐度的年际变异被引量:8
1999年
系统地分析了137°E断面温、盐度的多年变化,主要结果为:(1)137°E断面100m层温度,在低纬度海域于某些年份出现异常低温,此现象可能与厄尔尼诺事件有关;指出棉兰老冷涡的存在是造成该断面于6°~8°N附近出现低温的主要原因.(2)厄尔尼诺期间,冬季137°E断面上28℃等温线所在纬度小于其多年平均值.(3)冬季137°E断面上次表层高盐水可划分为强型、次强型、中等型和弱型4种类型.
顾玉荷孙湘平胡敦欣
关键词:断面温度盐度年际变化
对马暖流(表层)来源的探讨被引量:6
1993年
本文利用多年观测的海流及温、盐资料,分析对马暖流(指表层)的来源问题,结果如下:(1)首次提出“东海北部海水集散区”这一概念,把它比作海洋中的一个“湖泊”或“水库”。“集散区”的南边和西边,有海水流入;北边和东边,有海水流出。该区为对马暖流的源地(区)。(2)对马暖流的来源,不是直接来自某一支海流,也不是直接来自几种海水的简单的交汇,而是来源于“东海北部海水集散区”,是多种海水的混合体。(3)“东海北部海水集散区”的海水来源是多方面的(“多源”),不同季节,其海水来源也不相同。文中对春、夏、秋、冬四季的海水来源作了叙述。
孙湘平
关键词:对马暖流
黑潮第七次大弯曲被引量:6
1990年
作者分析了近期的海洋资料,指出1989年12月起,黑潮又发生大弯曲现象(第7次),并讨论此大弯曲的形成过程和进入强盛期的情形。目前,此大弯曲仍在进行中,推测本次大弯曲约持续2~3年,约1991年底或1992年底大弯曲消失。
孙湘平
关键词:黑潮
黄海海洋环境调查及其主要结果被引量:7
1993年
本文系将我国几十年来在黄海、渤海和东海北部,开展海洋环境调查的情况与主要结果,作一简要回顾。
孙湘平汤毓祥
关键词:海洋调查污染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逆流、北赤道流、北赤道逆流几个特征的比较被引量:27
2000年
根据 1 37°E断面 1 967~ 1 995年冬、夏季的温、盐资料 ,计算和分析该断面的地转流 ;分析 1 44°E断面上投放卫星跟踪漂流浮标的漂移轨迹 ;结合 CSK图集中的海面重力势分布 ,对副热带逆流、北赤道流和北赤道逆流几个特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比较 ,得出若干有益的结论 :( 1 )副热带逆流、北赤道流、北赤道逆流 ,并不是单纯的单支海流 ,而是存在着两支或多支现象 ;( 2 )流速结构的带状分布 ,东、西向流相互交错间隔出现 ,流层较浅 ,均为表层流或近表层流 ;( 3)多年平均而言 ,3支海流的流速以北赤道逆流最强 ,北赤道流次之 ,副热带逆流最弱 ;流量则不同 ,北赤道流最大 ,副热带逆流最小 ,北赤道逆流居中。 3支海流的流速夏季均大于冬季 ,但流量稍有差异 :副热带逆流和北赤道流均具有夏强、冬弱的特点 ,而北赤道逆流为冬强、夏弱 ;( 4 )冬季 ,副热带逆流的“源地”,位于巴士海峡和台湾以东“副热带脊”的一个“暖脊”中心附近海域 ;( 5)冬季 ,卫星跟踪漂流浮标的漂移轨迹 ,基本上反映出北赤道流和北赤道逆流的路径。但因副热带逆流区为涡旋频繁区 ,致使浮标漂移轨迹难以反映出副热带逆流的路径。
孙湘平
关键词:副热带逆流北赤道流海流
远州滩—熊野滩外大型冷水团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1989年
作者根据日本出版的海流、温、盐度等资料,对远州滩—熊野滩外大型冷水团的范围,冷水团的中心温度,冷水团的季节变化、多年变化以及大型冷水团的切割分离现象等做了分析与探讨。首次用200米层13℃等温线所包范围视作大型冷水团的面积;指出大型冷水团具有温差大、盐差小、性质比较稳定,以低温为主要特色;认为冷水团的切割现象在黑潮大弯曲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并非罕见现象。
袁启科孙湘平王元培
关键词:冷水团中心温度季节性温跃层
泛黄海海区的物理海洋特征被引量:10
1993年
本文扼要综述了至今的我国海洋调查的重要事件,它们包括:1)全国性综合性调查,2)特定海洋现象的专项调查,3)各项中外合作海洋调查.在海洋调查基础上,本文还综述了泛黄海区主要海洋环流分量的特征,并尽可能从数学物理角度简要阐明了这些海洋现象的形成和维持机制.
袁业立郭炳火孙湘平
关键词:海洋物理学
夏季对马暖流“东海段”的温-盐特征及1987年和1989年夏季的盐度差异
1995年
本文分析该海域约70个测站的温、盐资料,获得以下结果:(1)夏季在对马暖流的源区,于10~75m水层内,其流路成一明显的分界线,左(西)侧温、盐度较低,右(东)侧温、盐度较高。(2)夏季对马暖流源区存在着三种海水:高温、高盐水,高温、低盐水和高温、次高盐水。(3)夏季朝鲜海峡地区,东水道的温、盐度高于西水道温、盐度。(4)1987年,东海黑潮区、长江口、杭州湾外及东海酉南部海域,夏季的表层盖度,皆比1989年同季、同一海域的盐度偏高;而对马暖流“东海段”却出现相反的低盐现象。其原因之一,1987年冲淡水势力极强,几乎盘踞了对马暖流源区的大部分海域,使源区盐度下降,并随对马暖流北上输送的缘故。其中:(1)和(4)两点认识系首次提出。
孙湘平
关键词:对马暖流T-S曲线冲淡水温度盐度
中尺度涡诱导的陆架上升流被引量:9
2002年
台湾东北海域 NOAA卫星 AVHRR反演的 MCSST图像表明 ,黑潮进入东海时产生的中尺度暖涡对上升流 (或冷涡 )有明显的调制作用。为证实这一现象 ,我们通过对中尺度暖涡流场结构分析 ,提出了中尺度暖涡诱导陆架上升流的必然性。利用有耗散的层结流体中的慢环流理论 ,导出了由中尺度涡诱导的陆架上升流流场解析表达式 。
修树孟郑全安孙湘平
关键词:上升流黑潮
“东、南海陆架暖流”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5
1996年
根据南海北部及东海陆架区的表层、10m层及近底层的海流实测资料,分析指出,在表层以下,尤其是近底层或深层,南海暖流、(台湾)海峡暖流和台湾暖流,三者为一脉相连成片,构成一个体系,故提出“东、南海陆架暖流“的见解,它由三段组成:南段——南海暖流;中段——(台湾)海峡暖流;北段——台湾暖流.并对该海流的去向也作了初浅说明.
孙湘平修树孟苏玉芬
关键词:陆架暖流台湾海峡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