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海荣

作品数:14 被引量:14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化学工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文化科学
  • 4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篇SCI论文
  • 3篇学科
  • 3篇学科评估
  • 3篇数学
  • 3篇文献计量分析
  • 2篇数学工作者
  • 2篇数学研究
  • 2篇论文数
  • 2篇论文数量
  • 2篇SCI
  • 1篇新化合物
  • 1篇引文
  • 1篇遭遇尴尬
  • 1篇制备化学
  • 1篇中间体
  • 1篇双键
  • 1篇思维
  • 1篇思维模式
  • 1篇统计分析
  • 1篇组合化学

机构

  • 14篇中国科学院文...
  • 5篇国家自然科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科...

作者

  • 14篇孙海荣
  • 6篇丁洁兰
  • 6篇岳婷
  • 6篇杨立英
  • 5篇金碧辉
  • 3篇陈福佑
  • 3篇张望
  • 3篇龚旭
  • 2篇徐中玲
  • 2篇阳宁晖
  • 2篇冯玉明
  • 2篇王声培
  • 2篇翟琰琦
  • 2篇朱曼曼
  • 1篇史双青
  • 1篇王学昭
  • 1篇刘刚
  • 1篇麻生明
  • 1篇刘细文
  • 1篇岑哲波

传媒

  • 7篇科学观察
  • 2篇Journa...
  • 2篇中国基础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国高校科技...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1998
  • 1篇199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烯烃复分解反应被引量:1
2005年
19世纪,科学家更多地从原子层次上认识和研究化学。20世纪科学家则更多地从分子层次上认识和研究化学。进入21世纪,化学会在哪些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会遇到哪些挑战和难题?什么是未来化学的新生长点?化学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占有什么地位?这些都是对化学有全局性、战略性指导意义的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我的专业是化学,我从学化学、教化学、到研究化学已有几十年了,可是现在我却有点搞不清楚化学的定义了。我深深感到科学的发展太快了,需要对本门科学重新认识、重新定位,这是我进入21世纪首先要关注的问题”。在新的世纪如何定位和审视化学,《世界科学前沿发展态势分析》课题组对此进行了探讨。课题组首先选定了化学领域具有代表性的20种期刊,对这些期刊1999—2003年出现的关键词进行了统计分析,确定出了化学领域这几年的热点词,并通过与有关专家进行研讨,进一步整合出了下面13个重要研究方向催化不对称合成、单分子、多孔材料、分子器件、光子晶体、化学动力学、活性自由基聚合、密度泛函理论、酶催化、烯烃复分解反应、组合化学、超分子化学分子自组装、燃料电池。课题组针对这些研究方向,邀请国内专家学者就这些研究方向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同时佐以文献计量学分析。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课题组注意到,中国科学家对于化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已经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但是在科学问题的选择上还普遍缺乏具有挑战性的切入点。在目前已经具有论文数量基础的一些重要研究方向上,中国科学家需要更密切关注国际同行的研究进展,高度重视科学问题的选择,同时也需要注意在第一时间发表原创性科研成果的问题。本刊上期已对催化不对称合成、单分子、多孔材料、
麻生明孙海荣金碧辉
关键词:复分解反应烯烃金属卡宾中间体双键
组合化学被引量:1
2005年
19世纪,科学家更多地从原子层次上认识和研究化学。20世纪科学家则更多地从分子层次上认识和研究化学。进入21世纪,化学会在哪些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会遇到哪些挑战和难题?什么是未来化学的新生长点?化学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占有什么地位?这些都是对化学有全局性、战略性指导意义的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我的专业是化学,我从学化学、教化学、到研究化学已有几十年了,可是现在我却有点搞不清楚化学的定义了。我深深感到科学的发展太快了,需要对本门科学重新认识、重新定位,这是我进入21世纪首先要关注的问题”。在新的世纪如何定位和审视化学,《世界科学前沿发展态势分析》课题组对此进行了探讨。课题组首先选定了化学领域具有代表性的20种期刊,对这些期刊1999—2003年出现的关键词进行了统计分析,确定出了化学领域这几年的热点词,并通过与有关专家进行研讨,进一步整合出了下面13个重要研究方向催化不对称合成、单分子、多孔材料、分子器件、光子晶体、化学动力学、活性自由基聚合、密度泛函理论、酶催化、烯烃复分解反应、组合化学、超分子化学分子自组装、燃料电池。课题组针对这些研究方向,邀请国内专家学者就这些研究方向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同时佐以文献计量学分析。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课题组注意到,中国科学家对于化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已经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但是在科学问题的选择上还普遍缺乏具有挑战性的切入点。在目前已经具有论文数量基础的一些重要研究方向上,中国科学家需要更密切关注国际同行的研究进展,高度重视科学问题的选择,同时也需要注意在第一时间发表原创性科研成果的问题。本刊上期已对催化不对称合成、单分子、多孔材料、
刘刚孙海荣金碧辉
关键词:组合化学高通量筛选制备化学新化合物思维模式
基于文献计量的“一带一路”区域及沿线国家科研合作态势研究被引量:36
2017年
科技合作是推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此研究基于爱思唯尔的Scopus数据库,从定量数据分析的角度全面揭示"一带一路"区域和沿线国家的整体科研产出态势、国际合作特征、"一带一路"合作格局以及"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国家的科研产出规模差异较大,呈现不均衡分布状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合作水平差异较大,自主研究论文占比较高,并且大多数国家"一带一路"合作强度较低;中国处于"一带一路"国际科研合作网络的中心位置。
丁洁兰杨立英孙海荣刘细文黄向阳岳婷陈莉玥朱曼曼陈福佑王学昭
从我国数学工作者1996年产出看我国数学研究的动向被引量:2
1998年
文中介绍了我国数学工作者1996年在国内250种期刊和国外82种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及这些论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情况,给出了高产的单位和个人,介绍了我国和国外数学工作者在1996年美国《数学评论》各分支领域的论文分布.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数学科学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徐中玲王声培阳宁晖冯玉明孙海荣
关键词:数学工作者数学研究
从我国数学工作者1995年产出看我国数学研究的动向被引量:1
1997年
介绍了我国数学工作者1995年在国内250种期刊和国外82种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及这些论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情况.以及我国和国外数学工作者在1995年美国《数学评论》各分支领域的论文分布.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
徐中玲王声培阳宁晖冯玉明孙海荣
关键词:数学工作者数学研究
中国科技期刊引文网络:国际影响和国内影响分析被引量:44
2005年
对1991~2003年中国 SCI 论文进行了统计得到历年论文数量以及中国 SCI 论文占世界 SCI 论文份额的指数增长图。基于2001年 SCI 和 CSCD 均收录的36种中国科技期刊,用可视化技术构建了国际和国内引证网络和被引网络,从中观察到中国科技期刊在国际引证网络中的"主群"现象和"孤岛"现象,分析了中文科技期刊与中国出版的英文科技期刊在不同引文网络中的不同作用。
金碧辉Loet Leydesdorff孙海荣张望岑哲波
关键词:引文网络SCI论文数量份额
“科技评价”特别报道之一——SCI论文的是是非非 科技评价遭遇尴尬被引量:21
2004年
统计显示,我国SCI论文数量从1991年的世界第15名跃升至2002年的世界第6名。然而,SCI引文却排在世界第18位。这是一个对比非常鲜明的反差。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国家技术发明奖已连续6年空缺。这是一个令中国科技界感到非常尴尬的事情。这说明,我国缺乏令世界注目的原始性创新工作,同时也揭示出,我国的科技评价工作出现了严重问题。
金碧辉孙海荣
关键词:论文数量SCI价值观
俯瞰中国科学——2005年度SCI论文统计分析被引量:12
2006年
所谓俯瞰,即为从高处观看。本文所指的俯瞰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赋予其含义:一是跳出国界,将世界科学作为一个整体,站在全球的高度来看各国作为个体在整体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二是将度量的标准,或者说观察的镜头,推至世界范围内重要科学成果的高度,来比较各同的作用和地位。
金碧辉孙海荣张望
关键词:统计分析SCI论文
管理科学十年:中国与世界——基于2004-2013年WoS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该文对2004-2013年中国与世界管理科学的Wo S论文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从研究规模、学术影响、高被引论文、国际合作和分支学科布局等维度展开,旨在对中国和世界主要科技发达国家的研究实力进行比较,揭示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态势和国际竞争力,为科研管理部门制定管理科学发展战略以及相关学科政策提供参考。
丁洁兰岳婷孙海荣史双青龚旭杨立英
关键词:管理科学学科评估
中国SCI论文统计报告2016被引量:6
2017年
该报告以SCI论文为统计源,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科研规模和科研效率两个维度对中国科学的整体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中国科研规模已经具有相当的体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科研大国;但中国科研活动的效率居于世界第12位,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还存在显著差距。中国应着重关注科研效率的提升。
岳婷杨立英翟琰琦丁洁兰陈福佑孙海荣朱曼曼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