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波

作品数:63 被引量:440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6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8篇肿瘤
  • 17篇内镜
  • 14篇细胞
  • 12篇小肠
  • 12篇肠镜
  • 10篇双气囊
  • 10篇小肠镜
  • 10篇超声
  • 8篇消化道
  • 8篇抗肿瘤
  • 8篇化道
  • 8篇DCIK细胞
  • 7篇超声内镜
  • 6篇食管
  • 6篇双气囊小肠镜
  • 6篇曲张
  • 6篇小肠疾病
  • 6篇疾病
  • 5篇直肠
  • 5篇舒林酸

机构

  • 5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上海市松江区...
  • 4篇上海第二医科...
  • 3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南昌市第一医...
  • 1篇上海市第二人...
  • 1篇上海市伤骨科...
  • 1篇浦东新区人民...
  • 1篇上钢社区卫生...
  • 1篇中国极地研究...
  • 1篇解放军455...
  • 1篇上海市第八人...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太原钢铁(集...

作者

  • 63篇孙波
  • 39篇吴云林
  • 14篇程时丹
  • 14篇钟捷
  • 12篇诸琦
  • 8篇黄玮
  • 8篇张曙
  • 8篇张晨莉
  • 7篇慎睿哲
  • 6篇乔敏敏
  • 5篇董雄伟
  • 5篇朱小英
  • 5篇黄江
  • 4篇贺益萍
  • 4篇贺恒益
  • 4篇章永平
  • 4篇姚季生
  • 4篇徐凯
  • 4篇张学军
  • 4篇王升年

传媒

  • 5篇世界华人消化...
  • 5篇胃肠病学
  • 5篇中华消化内镜...
  • 5篇中华消化杂志
  • 4篇胃肠病学和肝...
  • 3篇诊断学理论与...
  • 2篇上海医学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肿瘤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冶金工业...
  • 1篇胰腺病学
  • 1篇江西医学院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华腹部疾病...
  • 1篇中国消化内镜
  • 1篇07全国炎症...
  • 1篇第二届全国肠...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9篇2007
  • 15篇2006
  • 7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7篇2001
  • 6篇2000
  • 1篇1999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内镜引导下Trucut胃周实质脏器活检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评估超声内镜引导下Trucut穿刺活检技术(EUS-TCB)对胃周实质器官穿刺活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以三头30kg食用猪为研究对象,经静脉麻醉后行超声内镜检查及超声内镜引导下肝脏、胰腺及肾脏Trucut穿刺活检,穿刺获取的组织标本通过大体及组织学检查,观察获取组织条块的状态,测量组织条块的长度。检查结束后进行动物解剖并观察腹腔内出血状况。结果共对三头动物进行33次穿刺,其中肝脏穿刺11次,胰腺6次,肾脏16次。9次(81.8%)肝脏穿刺成功获得组织,获得的组织长度2 ̄4mm,平均(3.00±0.66)mm;6次(100%)胰腺穿刺均获得组织,组织长度1.6 ̄2.5mm,平均(2.0±0.3)mm;13次(81.25%)肾穿刺成功获得了肾脏组织,组织长度0.95 ̄7.00mm,平均(3.64±1.73)mm;所有穿刺经组织病理学观察均能清晰判断出其组织来源;大体解剖观察腹腔内未见显著的出血现象。结论超声内镜引导下Trucut穿刺活检可以安全、有效地对胃周实质脏器进行穿刺,并获得满意的组织用于组织病理学观察。
朱小英孙波董雄伟黄江舒建国姚季生诸琦吴云林
关键词:超声内镜活检
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2003年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评估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4例经传统检查方法诊断不明并疑似小肠疾病的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结果14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所获图像清晰。发现有诊断意义的病变10例,捡出率为71.4%。捡出的疾病有:克罗恩病、血管发育不良、息肉、空回肠炎、憩室,其中4例患者同时存在2—3处病变。检查过程中无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发生。结论胶囊内镜具有安全、有效、无创、无痛的优越性,是传统技术上的革新、突破,对小肠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宣蓓孙波吴云林褚惠民阮琼
关键词:胶囊内镜小肠疾病病情诊断病例分析消化道病变
魏氏伤科验方一消肿散改良方(巴布膏剂型)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多中心临床研究(附97例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消肿散改良方(巴布膏剂型)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效果有效性及评价其安全性。方法:来自多研究中心的97例急性软组织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采用消肿散改良方巴布膏剂型治疗7d,对照组48例,采用复方紫...
奚小冰孙波胡劲松李飞跃
文献传递
DCIK细胞抗肿瘤效应及在结直肠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DCIK细胞是与树突细胞(DC)共培养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利用细胞因子诱导DC和CIK细胞,用肿瘤抗原冲击DC,将经过抗原冲击过的Dc和CIK细胞按一定比例混合进行共培养,得到一种新的免疫效应细胞群,即DCIK细胞...
吴云林孙波黄玮
关键词:抗肿瘤效应结直肠肿瘤肿瘤治疗DCIK细胞免疫治疗
胶囊内镜在慢性腹泻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分析胶囊镜在慢性腹泻中的诊断价值及进行安全性评估。方法收集2002年10月至2005年1月在上海瑞金医院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的慢性腹泻患者共24例(4女/20男,年龄39.67±9.41)及无消化道症状体检者80例(21女/59男,年龄46.43±10.26),进行诊断结果的相关统计性分析。结果在慢性腹泻患者中发现空肠-回肠多发性溃疡5例(20.83%),回肠黏膜糜烂2例(8.33%),空肠增殖性病灶1例(4.17%),小肠血管畸形1例(4.17%);无消化道症状的体检者中发现回肠息肉2例(2.50%),小肠血管畸形2例(2.50%),小肠黏膜糜烂1例(1.25%),空肠孤立性溃疡1例(1.25%)。两组检查后胶囊均能顺利排出。小肠疾病在慢性腹泻患者中的患病率(37.50%)明显高于无消化道症状的体检者(7.50%),两者相较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胶囊内镜对慢性腹泻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的价值,临床安全性好。
慎睿哲张曙孙波程时丹吴云林
关键词:胶囊内镜慢性腹泻
EUS-FNA对上消化道及周围实性占位病变诊断价值
目的回顾性分析超声内镜引导细针穿刺术(EUS-FNA)在上消化道及其周围的实质性占位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自2007年1月至2007年8月因上消化道及其周围脏器实质性病变于我科行EUS-FNA检查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
诸琦徐凯贺益萍陈希夏璐谭继宏孙波
文献传递
鸦胆子油乳抗人胃腺癌增殖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2
2001年
目的 研究鸦胆子油乳对人胃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和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鸦胆子油乳对SGC 790 1细胞增殖周期影响及诱导凋亡作用。结果 鸦胆子油乳体外具有明显的抑制SGC 790 1增殖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 ,鸦胆子油乳 2 μg/ml分别孵育SGC 790 1细胞 2 4h和 36h后 ,细胞周期被阻滞于DNA合成期 (S期 )。流式细胞仪检测未见明显的亚二倍体峰 ,鸦胆子油乳不同浓度、不同孵育时间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鸦胆子油乳在体外能有效抑制SGC 790 1细胞的增殖 ,初步研究表明其主要通过阻滞细胞周期于S期而不是通过诱导调亡来抑制SGC 790
孙波吴云林王升年乔敏敏章永平
关键词:鸦胆子油乳SGC-7901细胞周期胃腺癌
内镜超声检查诊断胃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价值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 探讨EUS对胃原发性淋巴瘤(PGL)诊断、鉴别诊断及随访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6例内镜形态学高度可疑为PGL的患者进行EUS探查,并根据其影像特征对病变性质做出判断,将EUS判断与常规内镜活检及常规内镜活检结合EUS指导大块活检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活检及手术病理组织学对照,EUS正确判断23例,2例PGL误诊为胃癌,1例胃癌误诊为PGL。EUS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常规内镜活检(88.5%比50.0%,P=0.006),而略低于常规内镜活检结合EUS指导大块活检(92.3%,P=1.000),EUS对胃恶性病变与炎性巨大胃黏膜皱襞的鉴别诊断符合率达100.0%。EUS对浸润深度(T分期)的判断准确率为100.0%(12/12)。结论 EUS可有效鉴别PGL及其他胃内溃疡或增殖性病变,对其治疗、随访具有重要作用。
诸琦徐凯夏璐谭继宏孙波贺益萍
关键词:内窥镜超声检查淋巴瘤胃癌
血管活性药物治疗肝肾综合征被引量:5
2005年
孙波慎睿哲吴云林
关键词:血管活性药物肝肾综合征肝硬化并发症
变焦结肠镜诊断结直肠病灶性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常规结肠镜对结直肠病灶的组织学性质难以作出即时诊断,本研究试图评估变焦结肠镜的应用价值。方法 45 例患者行变焦结肠镜检查,对病灶喷洒靛胭脂,近镜放大100 ~140 倍观察病灶粘膜腺管开口凹窝的形态,按Kudo 分型作病灶性质判断,并与切除或活检组织作病理学比较。结果 变焦结肠镜与病理学诊断总符合率为96 .5 %( P> 0 .05)。结论 变焦结肠镜具有常规结肠镜和实体显微镜的双重功能,Kudo 结直肠粘膜凹窝分型标准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吴云林范嵘孙波柯玉屏施华秀涂水平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