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倩
- 作品数:12 被引量:56H指数:5
-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干旱区盐渍地土壤含水量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 2016年
- 采集研究区48个点的盐渍地土壤,测得土壤含水量数据,对反盐期不同深度土壤的含水量进行统计分析,利用GIS手段,进行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表层土壤(0~10 cm)的含水量明显低于10~30 cm深度的土壤含水量,且表层土壤含水量由于土壤盐渍化程度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绿洲内部和外围的土壤含水量也存在明显差异;植被覆盖区以及水域周边土壤含水量较大,含水量伴随距河道距离的增加而降低,也伴随着盐渍化程度的增加而降低。该研究为干旱区农业地区水资源的再分配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 郭亮孙倩
- 关键词:干旱区土壤含水量盐渍地
- 新疆艾比湖湿地LUCC对景观格局演变的影响被引量:6
- 2018年
- 以新疆艾比湖湿地保护区为研究区,采用1990年10月5日、2000年9月25日和2015年9月13日TM/ETM+影像,以土壤实测数据为基础,建立适宜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分析了25 a间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以及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从而深入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对景观格局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1)25 a间,研究区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0.97%,且呈现逐年降低趋势,土地利用类型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由剧烈逐步驱于平衡状态。1990—2000年间,林地和水田的面积增加,中轻度盐渍地和极重度盐渍地面积依然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2000—2015年间,水体面积明显减少,沙漠面积急剧增加,重度盐渍地和极重度盐渍地面积呈现增加趋势。(2)25 a间研究区景观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蔓延度持续减小,分散与并列指数显著增加,景观的延展性下降,导致景观破碎化加剧。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均匀度指数均呈现稳步增加趋势,这说明景观的异质性程度呈现上升趋势。(3)土地利用变化改变了景观格局,导致景观分散与并列指数增加,蔓延度降低,均匀度增加,研究区景观整体先向破碎化发展,后略有所好转,逐步向稳定优化的趋势发展,但总体的盐渍化和荒漠化趋势依然严峻。该研究进一步提出了改良方案,对研究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孙倩阿丽亚.拜都热拉依力亚斯江.努尔麦麦提
- 关键词:盐渍化
- 干旱区盐渍地土壤含水量分布及其光谱特征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为科学和合理种植作物以及提高作物产量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采集研究区48个点的盐渍地土壤,测得土壤含水量数据,并且在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条件下采集土壤光谱反射率数据,对反盐期不同深度土壤的含水量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土壤烘干前和烘干后的光谱反射率,对自然光源的土壤光谱反射率进行一阶、二阶、三阶、四阶、五阶和六阶导数微分处理,剖析人工光源的土壤光谱反射率数据、自然光源的光谱反射率、导数微分变换后的光谱反射率数据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相关分析,进行一元一次、一元二次、指数、二元逐步回归、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函数的拟合,并用总均方根误差(RMSE)以及显著性水平验证拟合函数的精度。[结果]表层土壤(0~10 cm)的含水量明显低于10~30 cm深度的土壤含水量,且表层土壤含水量由于土壤盐渍化程度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绿洲内部和外围的土壤含水量也存在明显差异;干燥土壤的光谱反射率曲线比湿润土壤更高;人工光源、自然光源获取的土壤光谱反射率数据与土壤含水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人工光源的相关性比自然光源的相关性略高;自然光源获取的光谱反射率经过导数微分形式的变换后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相关性得到很好的提高;人工光源的最佳拟合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Y=266.4X21680+35.2X1680+1.9,RMSE为0.33,显著性水平P〈0.01;自然光源的最佳拟合方程为偏最小二乘方法的光谱反射率的四阶形式,RMSE为0.89,显著性水平P〈0.01。[结论]该研究能够为干旱区土壤含水量和光谱特征的关系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奠定高光谱技术在干旱区的应用基础。
- 郭亮沈志申旭辉孙倩
- 关键词:干旱区土壤含水量光谱反射率偏最小二乘
- 艾比湖流域降水和风速对植被NDVI时空变化的影响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不仅可以很好的反映地表植被的繁茂程度,而且是指示植被活动和植被生产力的良好指标之一。【方法】本研究采用2004年12月至2014年11月的MODIS卫星影像、TRMM卫星数据,辅以站点监测的气温和风速数据,分析植被NDVI在10年间的不同季节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降水量对植被NDVI产生的影响,剖析植被覆盖与风速、气温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1)10年间植被NDVI在研究区内呈现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的空间分布特征,在春季体现出自西向东NDVI逐步减少的趋势,夏季和秋季的植被NDVI由西南至东北逐步降低;(2)春季、夏季和秋季,降水量都呈现出由西南到东北方向逐步降低的分布特征,冬季降水量呈现了由西向东逐步递减的分异特征;(3)降水量与植被NDVI之间呈正相关的关系,相关系数表现为冬季<春季<夏季<秋季,降水对植被NDVI有驱动作用,但这种影响具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性。(4)平均风速在空间格局上都呈现出条带性的分布特征;(5)植被NDVI在夏季和秋季均与气温呈负相关关系,但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与温度相比,水分条件才是影响植被生长的主导因素。【结论】本文筛选了3个气候因子,能为更全面的剖析气候变化对植被变化的影响过程起到参考作用。
- 孙倩张敏曾永兵齐梦钰陈献震
- 关键词:归一化植被指数气温
- 干旱区土壤盐渍化的光谱特征研究进展
- 盐渍化通常发生在气候干旱、土壤水分蒸发强度较大、地下水位较高且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盐类的地区.它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土地退化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严重的环境灾害.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多年来关于光谱特性的研究以及土壤盐渍化的研究进...
- 孙倩
- 基于3S技术的生态景观变化对春尺蠖时空分布的影响——以克拉玛依市开发区为例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农业景观结构会影响昆虫的物种组成和空间分布,且生态景观的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可作为物种保护与管理中有效的策略之一。【方法】本文以克拉玛依开发区为研究区,利用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辅以春尺蠖的虫口密度、越冬蛹基数、防治效率等野外实测数据,分析了研究区生态景观格局变化对春尺蠖分布特征的影响和作用。【结果】(1)从生态景观的类型水平角度而言,春尺蠖分布在林地集中的区域,主要在北纬45度带附近和东经84度带;(2)采样点大多均在3年内呈现春尺蠖越冬蛹基数降低的特征,但采样点11 3年中春尺蠖越冬蛹基数数据变化微弱,相对稳定;(3)从类型水平角度,林地景观的面积呈现略微增加后又略微降低的趋势,但林地总边界长度(TE)在2015年明显增加,林地景观在2015年分布分散,破碎度较高;(4)破碎化是能有效地干扰和破坏春尺蠖生存的必需环境条件,斑块连续性和整体性越弱,越能有效遏制春尺蠖的分布。【结论】林地生态景观的破碎度和聚集度会对春尺蠖的时空分布具有直接的驱动影响,而其他各类景观在对林地产生驱动的同时,也会间接影响春尺蠖的分布,然而影响春尺蠖空间分布的因素很多,值得进一步探究。
- 孙倩阿地力·沙塔尔孙晶
- 关键词:春尺蠖生态景观
- 归一化植被指数对降水量变化的响应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植被覆盖变化与降水量的关系研究,对分析植被生态系统在气候变暖导致降水量发生变化背景下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利用托里县2011-2015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TRMM卫星降水量数据,分析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TRMM卫星降水量在托里县多年来的时空变化趋势,实现了降水量与NDVI数据的移动平滑,探讨了NDVI与TRMM卫星降水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并对NDVI和降水量的相关性进行了讨论。【结果】①TRMM卫星降水量与NDVI两者的趋势变化呈现相辅相成;从空间分布特征角度而言,NDVI的空间分布规律往往呈现与同期或前期TRMM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相似,影响NDVI的因子众多,降水量变化不能全面的解释NDVI的动态变化;②从时间角度而言,降水量与NDVI存在时间上的梯度关系,降水量增加后,NDVI才逐步随之增大。综合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特征,均证明降水量对NDVI的影响作用具有典型的滞后性;③5年里的NDVI与TRMM卫星降水量相关性较为显著,NDVI与TRMM卫星降水量之间的相关性大多呈正相关,TRMM卫星降水量能促进NDVI的增加。【结论】降水对植被生长具有显著的驱动力作用,伴随降水量的变化,植被覆盖情况会随之慢慢产生相同的变化特征。
- 孙倩吉丽吴晓红
- 关键词:归一化植被指数
- 基于GRACE和GLDAS的新疆水资源时空变化研究
- 利用重力卫星技术来获取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化以及水循环状况,于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开始兴起,不仅突破了传统水文方法在获取大尺度水文数据时所体现出的的局限性,同时也为监测大尺度区域的水循环效应及其在小尺度局部响应参数的选取提供...
- 孙倩
- 关键词:土壤含水量地下水水位
- 乌鲁木齐市快速路林带内PM_(2.5)、PM_(10)污染特征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颗粒物污染中PM_(10)、PM_(2.5)等细颗粒物对动、植物及人体健康的危害较为严重。随着乌鲁木齐市的进一步开放和发展,环境问题,特别是大气环境中PM_(2.5)的污染问题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文章以乌鲁木齐市主要快速路,外环路、河滩路林带为研究对象,通过在道路防护林不同宽度处设置监测点,研究了PM_(2.5)、PM_(10)从道路扩散到林带后时的浓度变化规律,得出乌鲁木齐市快速林带宽度与颗粒物浓度之间存在复杂的负相关关系;快速路林带从离快速路3 m起对汽车尾气为主的颗粒物污染显著的削减作用;针叶林为主林带对颗粒物可具有较明显的削减作用;居住在城市快速路两边居民遭受更严重的颗粒物污染,汽车尾气是增加颗粒污染物浓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 阿丽亚.拜都热拉甄敬孙倩喀哈尔.扎依木
- 关键词:颗粒物污染特征
- 玛纳斯河流域10年间植被时空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作为全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原因之一,能反映出自然地物格局变化。通过分析10年间土地利用/覆被的变更情况,以揭示植被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方法】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利用2006、2010和2015年Landsat卫星的TM和OLI_TRIS数据,对植被覆盖区和非植被覆盖区的多种地物进行信息解译,从而分析土地利用/覆被的动态变化,探讨各类地物的转移情况,计算植被覆盖区地物的重心偏移状态。【结果】(1)2006-2010年综合动态度明显高于2010-2015年,植被覆盖区的面积有显著增加,耕地面积增加动态度为5.5%,林地动态度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2)耕地与林地的相互转化很显著,耕地向非植被覆盖区的转移非常微弱,非植被覆盖区的总面积在十年间有所减少,但是林地向非植被区地物类型的转移程度略有所增加;(3)耕地的重心于2006-2010年向东南方向迁移,且偏移距离高达19.32km,林地重心的偏移逐步增加,2010-2015年林地的重心偏移最为显著,偏移距离高达15.45 km。【结论】植被覆盖区地物类型在分布上有较大程度的变化,林地逐年增加,耕地的重心偏移程度先强后弱,林地自然修复和人工修复有显著的积极效果。
- 孙倩石强刘雪吕威李宗阳赵硕
- 关键词:植被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