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志海
- 作品数:17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庸常的生活 放不下浪漫——谈张爱玲的《封锁》被引量:1
- 2009年
- 当我们的浪漫情怀借助了爱的翅膀刚刚从身体中逃出,就会感到,它后面其实一直在拖着那条无形的、越拉越紧的巨大锁链——庸常生活的惯性和矢量容不得半点传奇,所有梦想的色彩都是绘在玻璃上的水粉画,很快就会被冲刷的干干净净,不留下任何痕迹。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封锁》无疑就要告诉我们,只有琐屑无聊的日常生活才是真实与永恒的。
- 姬志海
- 后现代主义“精神”的寻绎
- 2009年
- 不管人们愿意正视与否,作为一种凸出的社会现实,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强劲冲决力以及它所带来的对传统文化、艺术/美学领域的全面冲击——确确实实已经成为当代西方面临的最大的"他者"存在。针对以往批评者在此问题上只作泛泛地统计与分类的缺失,笔者试图穿透这种浮光掠影式的表面,切入进欧美诸大师彼此进行对垒交锋时所造成的巨大"语境"中,以期能够寻绎出那条穿透在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内部的精神主线。
- 姬志海
- 论《黄雀记》的空间叙事和异化主题
- 2016年
- 《黄雀记》具有鲜明的空间叙事特色,作家除了对故事发生的场所、场景进行描摹而外,还有意识地利用了中心视点的切换、叙述线程的扩散、"螺旋体"的结构等共时性空间技巧来表现传统小说中历时性的时间维度。在文本显在的圆圈式表层建构的内部,蕴含了历史空间和现实空间的隐喻性对话以及作家对接连遭遇权力、物欲的"洗礼"而全面异化的一代"失魂人"的人文关怀。
- 姬志海
- 关键词:失魂
- 作为反“强制阐释”转向的“本体阐释”范式探骊
- 2017年
- 张江教授提出的"强制阐释论"这一断语,既指出了当代西方文论的重要表征和长期积弊,也为国内文学批评界、理论研究界反思中国古典、现当代文论和文学批评的研究方式、话语重建等提供了一个包容性极强的"问题阈"。关于当代文论的建设性出路,张江教授又进一步给出了"本体阐释"的前瞻性主张。本文是在这一新的阐释范式建构思路的触发下,从"本体阐释"的阐释策略、阐释话语和阐释者三个密切联系的维度对之所作的进一步探索,主要述及了这一新的阐释范式自身在具体的阐释策略方法论层面所具有的科学价值问题,作为本体阐释话语的民族性文学理论体系及其建设问题,以及阐释主体应有的批评学养和批评态度问题。
- 姬志海
- 关键词:方法论
- 在“艺术复仇”的故事背后——再读《铸剑》被引量:3
- 2010年
- 在《铸剑》这篇极具试验性色彩的短篇小说里,结合当时黑暗中国的时代现实,鲁迅先生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浑然天成地杂糅在了文本近乎哲思类的叙事话语中,在一个古老的复仇故事背后,为我们揭示了这样的深刻哲理:和具体的个人一样,作为一个有机的生命整体,整个人类社会也同样具有"本我"、"自我"与"超我"三个层面。如果三者之间的关系失控,将会带来既定社会秩序的失衡、错位乃至倾覆。只有当社会结构中的"自我"在象征着自律、规范和理性的"超我"的指导下对构成自身的"本我"进行有效的克服,整个社会机体才会重获稳定、和谐与统一。
- 姬志海李生滨
- 关键词:精神分析学人格结构社会性格本我超我
- 论《故事新编》的文化抉择
- 2012年
- 作为实验性色彩颇浓的独特文本,短篇小说集《故事新编》产生于五四以后波谲云诡的历史大转折时期,在"共时"与"历时"相互交错的叙事策略中,在貌似"油滑"、不乏后现代基调的拼贴性语言丛林的背后,鲁迅先生以一个启蒙思想家、现实与文化双重批判者的身份,对两千多年来一直居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心地位的儒家道德规范、政治伦理进行了急风暴雨式的解构与批判。继而,又以多元并蓄的开阔视界,对秦汉以降一直处于边缘地位的、蕴涵着与现代西方自由、民主与科学基因遥相呼应的墨家文化进行了重新审视和倡导,并从中洗磨出了新的时代价值。
- 姬志海
- 关键词:《故事新编》儒家政治伦理墨家兼爱文化抉择
- 格非长篇小说《望春风》的叙事手法探析被引量:1
- 2017年
- 格非在其长篇小说新作《望春风》中展现出中西合璧的成熟叙事技巧:经过从作为叙事材料的"本事"对象向作为更高级的艺术情节层面的升华转换,小说最终呈现出来的是一幅由按时间顺序排列事件的历时性基本面和按因果关系排列事件的共时性逻辑面相互交织而成的艺术画卷。其间既迷散着诸如散点透视、草蛇灰线等中国古典话本、章回小说叙事的漫漶色彩,又彰显着"轮回""元叙述""魔幻"等西方现代派、后现代派小说手法的先锋性表征。它成功地打破了传统与精英二元对立的叙事思维,有效地在叙事策略上令古典与现代卯榫在了一起。在叙事话语的层面,《望春风》也实现了长篇小说丰赡多元的话语"双声性"。
- 姬志海
- 关键词:草蛇灰线
- 后现代主义视域中的《故事新编》
- 本论文旨在以后现代主义小说理论作为切入视角,结合前人利用不同的批评工具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在切实处理好它们与后现代主义批评工具的互调和互补性的同时,对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进行另一种意义上的阐释和解读。
本论文分为...
- 姬志海
- 关键词:《故事新编》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
- 文献传递
- 论《江南三部曲》的“乌托邦”反思被引量:4
- 2017年
- 纵观《江南三部曲》,格非通过对其中次第建构(或企图建构)的"前现代古典乌托邦"、"现代性启蒙乌托邦"、"反现代共产主义乌托邦"和在"市场经济"开启的时代转型中以悖谬的方式兑现了的"伪现代恶托邦"四个不同艺术世界的反思和诘问,对任何以终极真理的化身宣称可以"永久性解决全部社会矛盾"的各色乌托邦的共通虚妄性进行了反省和批判,对此,学界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共识,但是,对于上述四种类型的乌托邦/恶托邦在《江南三部曲》中本质性的内在联系上,尚有进一步厘清的必要。论者以为,《人面桃花》中的那个由陆秀米建设无果的"现代性启蒙乌托邦"不仅在上述的四者中居于统摄全局的核心地位,而且,它所寄寓的启蒙理想瞩望至今仍然是一个未竟的事业。
- 姬志海
- 关键词: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