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蓉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预后
  • 2篇中毒
  • 2篇中毒患者
  • 2篇肾损
  • 2篇肾损伤
  • 2篇急性肾损
  • 2篇急性肾损伤
  • 2篇急诊
  • 2篇急诊科
  • 2篇冠状
  • 2篇冠状病毒
  • 2篇冠状病毒感染
  • 2篇百草枯
  • 2篇病毒
  • 2篇病毒感染
  • 1篇蛋白尿
  • 1篇新公共管理
  • 1篇新公共管理理...
  • 1篇新型冠状病毒
  • 1篇疫情

机构

  • 8篇四川大学
  • 7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成都医学院
  • 1篇绵阳市中心医...
  • 1篇达州市中西医...
  • 1篇眉山市人民医...
  • 1篇成都上锦南府...

作者

  • 8篇姚蓉
  • 7篇姚蓉
  • 3篇曹钰
  • 3篇曹钰
  • 2篇李哲
  • 2篇李东泽
  • 2篇余海放
  • 2篇蒋臻
  • 1篇李琴
  • 1篇李琴
  • 1篇杨莹
  • 1篇杨莹
  • 1篇邹利群
  • 1篇何亚荣
  • 1篇李哲
  • 1篇张萍
  • 1篇张萍
  • 1篇张蜀
  • 1篇陈瑶
  • 1篇陈瑶

传媒

  • 3篇华西医学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重庆医学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长期预后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2年
百草枯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摄入机体后会造成多系统损伤,其中肺被认为是急性期最重要的损伤靶器官,但迄今有关百草枯所致慢性损伤及长期后遗症的报道相对较少。该文通过对百草枯中毒后长期预后及后遗症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深入了解百草枯致伤机制及预后预测提供参考。
李哲李哲曹钰曹钰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后遗症预后随访
尿微量白蛋白和LODS对急性肺损伤患者的预后预测研究
目的:了解急性肺损伤(ALI)患者中微量白蛋白尿(MAU)的发生情况,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和Logistic器官功能障碍评分系统(LODS)对于重症监护病房(ICU)内AL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前瞻...
姚蓉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微量白蛋白尿器官功能障碍预后预测重症监护
文献传递
入院时急性肾损伤对重症肺炎并发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明确入院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对重症肺炎并发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6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462例重症肺炎并发脓毒症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等资料,及7d和28d病死率、28d机械通气率、28d重症监护室(intensivecareunit,ICU)住院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入院时AKI和重症肺炎并发脓毒症患者28d死亡的相关性。结果入院时AKI患者比非AKI患者具有更高比例的7d(24.6%vs.9.7%,P=0.001)和28d病死率(44.3%vs.21.2%,P<0.001)、28d机械通气率(63.9%vs.45.9%,P=0.009)和28dICU住院率(65.6%vs.39.4%,P<0.001)。入院时AKI患者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功能衰竭评分(SOFA)和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得分明显高于入院时非AKI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AKI是重症肺炎并发脓毒症患者28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为2.266,95%置信区间(1.058,4.854),P=0.035)]。结论入院时发生AKI可用于预测重症肺炎并发脓毒症患者不良预后,有助于指导早期精准干预。
姜少雄李东泽谷志寒李琴李琴李琴何亚荣姚蓉夏义琴余海放唐时元
关键词:重症肺炎脓毒症急性肾损伤预后
简易体征评分系统对新冠患者严重程度和预后预测价值的多中心观察性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究基于体征等指标建立的评分系统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及湖北省45家医院2020年1月—5月1605例COVID-19确诊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病情将患者分为轻症组[1150例,男508例,平均年龄(51.32±16.26)岁]和重症组[455例,男248例,平均年龄(57.63±16.16)岁]。结果重症组患者年龄、男性占比、就诊时呼吸频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大于或高于轻症组(P<0.05),外周血氧饱和度(peripheral oxygen saturation,SpO2)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低于轻症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呼吸频率、SpO2、GCS评分为发生重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指标构建的评分系统预测重症患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22,高于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uick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qSOFA评分)及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评分)(分别为0.629和0.631,P均<0.001);预测患者院内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96,高于qSOFA及MEWS评分(分别为0.710和0.706,P均<0.001)。结论年龄、呼吸频率、SpO2、GCS评分为COVID-19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此4项指标构建的预后评分系统可用于预测患者发生重症或早期死亡的风险。
杨莎李东泽郑艾宜李哲李哲姚蓉
关键词:预后
百草枯中毒患者急性肾损伤风险预测
2023年
目的构建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引起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9-20至2022-01-16期间因急性PQ中毒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的患者,收集患者基本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和非AKI组。按照7∶3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变量,列线图建立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校准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预测模型的临床有效性。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PQ患者718例,323例(45.0%)患者院内发生AKI,378例(52.6%)院内死亡,AKI组患者病死率高于非AKI组(72.8%vs.36.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毒至就诊时间(OR=1.018,95%CI:1.006~1.030)、入院时白细胞计数(OR=1.128,95%CI:1.084~1.173)、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OR=1.017,95%CI:1.006~1.027)、胱抑素C(OR=516.753,95%CI:99.337~2688.172)、血浆PQ质量浓度(OR=1.064,95%CI:1.044~1.085)是PQ中毒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预测模型训练集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为0.943(95%CI:0.923~0.96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4%和93.6%。校准曲线显示模型与理想曲线接近,决策曲线显示有临床应用前景。结论中毒至就诊时间、入院时白细胞计数、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胱抑素C、血浆PQ质量浓度是PQ中毒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指标构建的预测模型评估PQ中毒后AKI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本预测模型是否可推广应用至其他PQ中毒患者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验证。
杨莹杨莹唐郭蒋臻邓鹏张琳张萍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急性肾损伤预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急诊救护车转诊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前后由救护车转诊至急诊科的患者特点,以提高不同时期急诊预检分诊效率、优化急诊资源利用,并为规范分级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提取2018年12月27日-2019年4月28日(疫情前)、2019年12月27日-2020年4月28日(疫情时)和2020年12月27日-2021年4月28日(常态化防控阶段)通过问卷星收集的由救护车转诊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的患者信息,比较3个时期患者的一般资料、来源、转诊原因、病种和分诊级别。结果疫情前、疫情时和常态化防控阶段分别收集患者3993、2252和1851例。各时期患者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期由三级医院转诊比例分别为74.00%、72.65%和76.12%,常态化防控阶段高于疫情时(P<0.05);由急诊直接转诊比例分别为41.00%、42.14%和44.46%,常态化防控阶段高于疫情前(P<0.05);双向转诊比例分别为37.79%、36.63%和34.36%,常态化防控阶段低于疫情前(P<0.05)。疫情时和常态化防控阶段因"需要手术""家属要求"转诊比例较疫情前增加(24.72%、27.84%、28.74%,P<0.05;49.64%、53.33%、56.24%,P<0.05),因"病情危重"转诊比例减少(40.20%、35.21%、33.17%,P<0.05);常态化防控阶段因"诊断不明"转诊比例较疫情前减少(15.50%、13.90%、11.89%,P<0.05)。常态化防控阶段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比例较疫情时增加(3.46%、2.98%、4.65%,P<0.05),创伤的比例较疫情前增加(13.72%、15.76%、17.77%,P<0.05);疫情时和常态化防控阶段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比例均较疫情前下降(8.44%、3.73%、3.84%,P<0.05)。各时期转诊危重患者比例分别为72.88%、75.58%和79.15%,常态化防控阶段最高(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急诊救护车转诊造成显著影响,急诊预检分诊需对人员、设施、流程和管理不断优化和改进,同时需进一步提高分级诊疗的执行力度,加强转诊和接诊医院急诊科之间的信息沟通,�
戴怡蒋臻姚蓉姚蓉姚蓉张蜀邹利群
关键词:急诊科救护车转诊
热射病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研究热射病(heat stroke,HS)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7-01至2022-09-30期间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等7家医院急诊科的HS患者,收集患者基本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依据病原学结果将患者划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分析不同组别之间的临床特征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变量,建立预测模型并绘制ROC曲线,比较其与SOFA评分的预测效能。结果研究期间共183例HS患者,根据纳排标准最终纳入156例进行分析,其中感染组58例(37.2%);非感染组98例(62.8%)。感染组的院内病死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41.4%vs.25.5%,P<0.05)。与非感染组相比,感染组患者入院时血清降钙素原、结合胆红素、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肌酐、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需呼吸支持比率均显著更高,白蛋白水平更低(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肌红蛋白、ALT、APTT和需呼吸支持是HS合并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该四项指标构建预测模型,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46,优于SOFA评分(0.732,P<0.05)。结论HS患者合并感染显著增加院内病死率。入院时的肌红蛋白、ALT、APTT以及需呼吸支持是HS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基于此四项指标构建的预测模型,对于早期识别热射病合并感染的效能优于SOFA评分。
张琳杨莹盛洁罗东王慧孟晓彦张海宏姚蓉
关键词:热射病
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应对政策实证策略: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抢救区为例
2023年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感染疫情的变化,2022年12月新冠感染疫情防控进入了新阶段。如何在短期内快速完成批量患者的收治,并保障其能得到快速有效的医疗救治,一直是急诊科亟待解决的难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特依据新公共管理理论核心思想采取了以注重患者为导向性的管理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因此,该文总结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抢救区应对批量收治新冠感染患者的工作流程及护理管理策略,包括优化整改病区环境布局、实施抢救区“二次分诊”模式、增设危重症新冠感染患者急诊智慧院间转诊平台、建设急诊科抢救区新冠感染常规储备物资库、设立多科联动急诊入院服务现场办公室、优化新冠感染患者急诊转运服务、科学排班与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职工人文关怀服务等,以期为急诊科管理工作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
张静敏余海放余海放姚蓉曹钰曹钰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理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