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应水

作品数:254 被引量:1,904H指数:22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32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6篇医药卫生
  • 42篇文化科学
  • 31篇哲学宗教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4篇大学生
  • 31篇教学
  • 29篇流行病
  • 29篇流行病学
  • 24篇血压
  • 23篇高血压
  • 23篇艾滋病
  • 23篇META分析
  • 22篇影响因素
  • 19篇健康
  • 16篇心理健康
  • 15篇少年
  • 14篇院校
  • 13篇知识
  • 13篇综合征
  • 12篇多态
  • 12篇多态性
  • 11篇缺陷综合征
  • 11篇流行病学研究
  • 11篇免疫缺陷

机构

  • 243篇皖南医学院
  • 34篇安徽医科大学
  • 15篇芜湖市疾病预...
  • 8篇淮南职业技术...
  • 6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安徽中医药高...
  • 4篇皖南医学院弋...
  • 4篇盐城市妇幼保...
  • 3篇安徽省血吸虫...
  • 3篇皖南医学院第...
  • 3篇铜陵市第二人...
  • 2篇安徽工业大学
  • 2篇江苏大学
  • 2篇巢湖市第二人...
  • 2篇淮北朝阳医院
  • 2篇马钢集团控股...
  • 2篇皖南医学院第...
  • 1篇安徽省疾病预...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

作者

  • 249篇姚应水
  • 107篇金岳龙
  • 76篇陈燕
  • 52篇贺连平
  • 38篇文育锋
  • 37篇康耀文
  • 27篇余结根
  • 24篇王金权
  • 23篇安洲
  • 20篇汪全海
  • 20篇丁伶灵
  • 19篇袁慧
  • 19篇郑丽
  • 19篇黄月娥
  • 18篇叶冬青
  • 18篇祁秦
  • 17篇黄志伟
  • 16篇龚伟志
  • 14篇宋秀丽
  • 14篇艾东

传媒

  • 60篇皖南医学院学...
  • 17篇中国学校卫生
  • 13篇中华疾病控制...
  • 9篇中国临床药理...
  • 7篇疾病控制杂志
  • 7篇中华流行病学...
  • 6篇中国校医
  • 5篇中国公共卫生
  • 5篇中国公共卫生...
  • 4篇中国临床药理...
  • 4篇齐齐哈尔医学...
  • 4篇卫生职业教育
  • 4篇安徽预防医学...
  • 4篇淮南职业技术...
  • 4篇长江大学学报...
  • 4篇中国心脏大会...
  • 3篇中国行为医学...
  • 3篇现代预防医学
  • 3篇中国卫生统计
  • 3篇延安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18篇2017
  • 14篇2016
  • 22篇2015
  • 22篇2014
  • 31篇2013
  • 30篇2012
  • 17篇2011
  • 11篇2010
  • 16篇2009
  • 12篇2008
  • 8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11篇2003
  • 5篇2002
2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村留守妇女孤独感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了解芜湖市周边地区农村妇女孤独感特点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芜湖市周边部分农村地区20~55周岁妇女共958人,应用自编调查表、UCLA孤独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测定其孤独感和社会支持情况。结果 32~43岁组两类妇女在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留守妇女得分均高于留守妇女。44~55岁组两类妇女在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留守妇女得分均高于留守妇女。农村妇女孤独感和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且主观支持对留守妇女孤独感有显著预测作用,社会支持总分对非留守妇女孤独感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构建农村妇女社会支持系统,有助于提高农村妇女心理健康水平。
汪全海祁秦康耀文金岳龙贺连平姚应水
关键词:农村妇女留守妇女孤独感社会支持
儿童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9
2003年
伤害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世界各国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儿童急慢性传染病以及严重营养不良等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疾病得到控制.然而,根据WHO报告,伤害已成为大多数国家0~14岁儿童及青少年的第一位死因,并且,儿童期伤害已被国际学术界确认为21世纪儿童期重要健康问题和儿童保健领域里的一个前沿课题[1].本文就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病学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姚应水叶冬青
关键词:儿童流行病学影响因素
低年级护理专业本科生艾滋病知识与态度现况调查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了解低年级护理专业本科生艾滋病(AIDS)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对AIDS患者、感染者的态度,为进一步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自行设计问卷,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某医学院护理系大一、大二共836名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对AIDS经血液和性行为传播的知晓率分别为99.4%,97.7%,但对怀孕、分娩和哺乳期间母婴传播的知晓率均低于90%;对于AIDS非传播途径,如"蚊虫叮咬"知晓率仅为24.5%。94.3%的人认为AIDS患者或感染者值得同情和帮助,但仅有77.4%愿意对其进行治疗和护理工作,50%左右愿意与其有一些日常接触。结论低年级护理学专业本科生AIDS相关知识和态度的现状不容乐观。需进一步开展全面、系统、深入的AIDS专业教育,并辅以心理学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改善对艾滋病人的态度。
陈燕姚应水安洲龚伟志康耀文金岳龙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知识护理
企业员工艾滋病预防相关知识、态度调查与分析
2012年
目的了解企业员工对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歧视问题,探索针对企业员工(流动人口)有效的AIDS干预策略与措施。方法采用方便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某大型企业调查员工1 008名,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调查员的监督下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方式搜集资料。结果共调查员工1 008名,企业员工对AIDS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总体知晓率为72.52%,男性73.86%,女性69.53%,总体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只有73.21%的员工对HIV/AIDS患者的态度认为值得同情,企业员工对AIDS存在一定恐惧和歧视。结论企业员工对AIDS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应进一步加强AIDS健康教育的频度、广度和深度,根据不同人群有侧重点的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防止AIDS的扩散与传播。
艾东金岳龙陈燕周访华郑丽康耀文姚应水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流行病学研究健康教育
低年级专科生心理健康自尊与人格特征的关系被引量:2
2012年
专科生的年龄一般在18~25岁的范围,在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正处于青年中期,此时的个体处于心理、生理发育和社会适应的关键时期,也是情绪行为问题和心理冲突的高发阶段。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专科生的自我期望值以及社会对专科生的要求都很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就业压力的增大,心理健康的问题更容易在专科生中出现。
黄志伟祁秦陈燕尚效贤唐慧丁伶灵宋秀丽姚应水
皖南农村成年居民对心脑血管疾病认知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9
2003年
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今人类生命和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的疾病之一,已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第一、二位死亡原因.据WHO报告,发达国家每年有330万人死于心脏病,中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也在百万以上,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中国第一死因,占总死因构成的22%.近20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不良生活方式等危险因素的增加,心脑血管疾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根据现代健康教育学的理论,良好的知识可以促进人们形成正确的信念,并能指导形成有利健康的行为[1].因此,不仅要对心脑血管病人,而且要在全社会人群普及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保健知识.为了解农村居民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认知情况,作者于2002年4~5月对皖南农村20岁以上居民进行抽样调查.现报道如下.
芮光来姚应水艾东王金权文育锋黄月娥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病学
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模式初探
2011年
目的:加强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培养学生"预防为主"的观念和实践能力。方法:采用定量和定性调查的方法,调查教师主持的科研、教学研究课题以及实施过程中学生参与情况,指导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和论文情况,以及教师参与教材编写情况等。结果:学生课外实践创新能力有所突破,教师通过教学研究收获也颇多。结论:注重实践教学模式有益于培养综合素质人才和促进学科发展。
文育锋姚应水李朝品袁慧黄月娥金岳龙邹云飞陈佰锋芮光来
关键词:非预防医学专业实践教学
我国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1年
留守青少年,是指年龄处于10岁到18岁之间,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未成年孩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目前我国进城务工的农民已达1.3亿多人,这将是一个城市和农村双需双赢的大趋势,但随之产生的留守青少年队伍也将进一步扩大。
康耀文陈燕姚应水
关键词: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自我意识
芜湖市高校大学生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大学生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建立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高校二年级大学生1 925名进行伤害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大学生伤害的年发生率为64.9%;前5位伤害依次为:跌落伤(...
郑丽康耀文陈燕龚伟志王金权金岳龙艾东姚应水
关键词:流行病学大学生
文献传递
农村艾滋病流行区高三学生艾滋病知识和态度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了解艾滋病流行区高中毕业生对艾滋病问题的知识和态度,探索适合农村青少年预防控制艾滋病和减少歧视的教育措施。方法选取安徽省某县高三学生767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三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知识的总体知晓率达到76.92%,但共用剃须刀传播艾滋病和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偏低,且女生明显低于男生。高三学生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主要来源为广播电视、学校教师和报刊杂志。只有9.3%的人感觉自己处于感染艾滋病的危险中,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90%以上的人认为值得同情,大多数人能容忍和艾滋病病人/感染者进行一般性接触,但对于和艾滋病人较为密切的接触则显示出较高的不可接受性,且女生尤为明显。结论农村中学应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和有针对性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以提高艾滋病的知晓率,消除对艾滋病病人的歧视,从而控制艾滋病的蔓延。
王华东文育锋姚应水艾东金岳龙李怀斌孙益辉
关键词:健康知识,态度,实践农村人口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