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春华

作品数:104 被引量:298H指数:9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8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2篇医药卫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6篇药代
  • 25篇药代动力学
  • 21篇药物
  • 21篇基因
  • 21篇基因多态性
  • 20篇高效液相
  • 19篇多态
  • 19篇色谱
  • 19篇他汀
  • 18篇多态性
  • 18篇液相色谱
  • 18篇相色谱
  • 18篇高效液相色谱
  • 18篇伐他汀
  • 15篇等效性
  • 15篇药动学
  • 15篇生物等效
  • 15篇生物等效性
  • 12篇液相
  • 10篇代谢

机构

  • 77篇南昌大学
  • 22篇江西医学院
  • 9篇南昌大学第一...
  • 5篇江西护理职业...
  • 4篇南昌大学第二...
  • 3篇江西省胸科医...
  • 2篇复旦大学
  • 2篇深圳市第三人...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成都军区昆明...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江西医学院第...
  • 1篇九江学院
  • 1篇湖南省人民医...
  • 1篇江西省肿瘤医...
  • 1篇青岛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江西医学院第...

作者

  • 104篇夏春华
  • 81篇熊玉卿
  • 31篇张红
  • 15篇黄世博
  • 13篇徐文炜
  • 11篇胡晓
  • 11篇曾彩雯
  • 10篇章新晶
  • 10篇刘名义
  • 8篇何芳
  • 7篇戴群
  • 7篇李新华
  • 6篇李艳艳
  • 6篇高瑞
  • 5篇张文
  • 5篇陈琳
  • 4篇刘丽忠
  • 4篇胡锦芳
  • 4篇吕农华
  • 4篇叶金华

传媒

  • 19篇中国临床药理...
  • 14篇中国临床药理...
  • 7篇中国药理学会...
  • 6篇南昌大学学报...
  • 4篇药物分析杂志
  • 4篇医药导报
  • 4篇中国新药杂志
  • 3篇中国医院药学...
  • 3篇江西医药
  • 3篇中国工程院2...
  • 2篇中国临床药学...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药学学报
  • 2篇中国药科大学...
  • 2篇实用临床医学...
  • 2篇中南药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年份

  • 4篇2022
  • 1篇2021
  • 6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8篇2016
  • 7篇2015
  • 14篇2014
  • 12篇2013
  • 9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8
  • 7篇2007
  • 6篇2006
  • 8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2
  • 2篇2001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盐酸伐昔洛韦片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研究盐酸伐昔洛韦片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双周期、单中心、开放、自身交叉对照的研究方法,18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单次,交叉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600mg后,以HPLC法测定血浆中阿昔洛韦的浓度,采用BAPP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HPLC法测定阿昔洛韦的线性范围为0.1~4.0μg/mL(r=0.9999),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7.00%.试验与参比制剂的药时曲线可用一室模型拟合,两者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分别为(1.50±0.40),(1.40±0.40)h;Cmax分另4为(2.70±0.68),(2.87±0.75)μg/mL.t1/2分别为(3.00±0.65),(3.28±0.67)h;AUC0-14分别为(9.07±2.43),(9.71±2.70)μg·h/mL.两种盐酸伐昔洛韦片主要药动学参数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供试制剂对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6.4±23.7)%.结论:供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胡晓张红夏春华陈月江
关键词:盐酸伐昔洛韦片药代动力学生物利用度
Effect mechanism of Panaxytriol on midazolam 1'-hydroxylation and 4-hydroxylation mediated by CYP3A4
何芳张文曾彩雯夏春华熊玉卿
非布司他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及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2年
痛风为常见的炎性关节疾病,高尿酸水平引起尿酸盐结晶并沉积,导致痛风性关节炎和尿酸尿石病。非布司他(febuxostat)为选择性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抑制剂,是一种治疗痛风的新药,在治疗高尿酸血症及其引起的痛风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文章阐述了非布司他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及临床研究进展,从安全性、有效性及临床应用的效益/风险比等方面综合分析其开发与研究价值。
刘林林曾彩雯何芳夏春华熊玉卿
关键词:非布司他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
液质联用测定血中福多司坦浓度及其人体药动学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福多司坦片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体内单次及多次给药的药动学特征。方法:选择健康受试者12例,单次给药按3×3拉丁方设计,分别交叉口服福多司坦片200,400,600mg,多次给药按每天给药3次,每次400mg,连续给药4d,采用LC-MS测定不同时间点血中福多司坦片的浓度,在计算机上以DAS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受试者单次口服福多司坦片200,400,600mg后,3个不同剂量组福多司坦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8.8±4.2),(19.4±4.0),(33.6±11.5)mg·L-1,AUC0-t分别为(15.6±3.7),(30.4±6.5),(55.3±9.0)mg·h·L-1,tmax分别为(0.44±0.15),(0.5±0.3),(0.46±0.12)h,t1/2分别为(3.1±0.6),(3.0±0.5),(2.6±0.3)h;CL/F分别为(12.7±3.2),(12.5±2.4),(10.7±1.7)h-1;单次给药各剂量组的Cmax、AUC0-t、AUC0-∞随着剂量的增加成比例增大,各组的tmax、Ke、t1/2、MRT、CL/F等药动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受试者连续多次口服福多司坦片400mg后,其Cmax、AUC0-t、AUC0-∞分别为(18.7±5.8)mg·L-1、(29.3±11.0)mg·h·L-1和(31.1±11.9)mg·h·L-1,t1/2为(3.1±0.5)h,与单次给药400mg的药动学参数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口服给药剂量范围为200~600mg时,福多司坦在国人体内具有线性药动学特征;福多司坦片按每日给药3次,每次口服400mg,在国人体内不会产生蓄积现象。
张红胡敏熊玉卿夏春华
关键词:福多司坦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药动学
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服务合同专家共识(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被引量:21
2015年
药物临床试验是指任何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进行药物的系统性研究,目的是确定试验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当药物研发单位(药企、研究所等)不具备实施试验药物的临床条件和资质时,就需要作为发起该药临床试验的申办方(Sponsor),委托具有资质的研究机构参与药物的临床评价过程,因此,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服务合同是申办方与研究机构间专门针对特定药物临床试验项目中特定任务所签订的委托服务协议。
王岳刘唐威杨天伦李雪宁赵侠贺建昌夏春华黄志军曹玉崔一民熊玉卿许重远阳国平李乐华张志强梁茂植袁洪郭莹黄建英曹烨谢海棠
关键词:药物临床试验试验药物健康志愿者药物研发
蛇床子素对CYP3A、CYP2C9和CYP2D6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梅蕾蕾胡晓夏春华张红熊玉卿黄世博徐文炜
关键词:蛇床子素CYP3ACYP2D6CYP2C9
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在预测转运体介导药物相互作用中的应用
2015年
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通过与经典药代动力学模型类似的数学框架构建而成,并按已知的生理学知识设置参数,由大量分别对应于体内不同器官或组织的房室组成,并通过类似血液循环的系统而连接。因能较准确的预测药物在体内过程,故其在药物研发行业尤其是药物相互作用领域,逐渐崭露头角。本文将从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的概念、与经典模型的优势比较及其在转运体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陈琳刘晓培夏春华胡锦芳熊玉卿
关键词:转运体药物相互作用
浅谈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实施下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建设
目的 探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实施下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建设情况,分享我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管理和课题实施的体会;方法:自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实施以来,医院加强了对软硬件的投入,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加强对临床试验质量全...
程晓华刘丽忠夏春华熊玉卿吕农华
关键词:重大新药创制质量管理
依诺沙星胶囊人体生物等效性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评价 2种依诺沙星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 ,测定 1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单次交叉口服 4 0 0 m g依诺沙星供试胶囊或参比胶囊后血浆中不同时间点药物浓度 ,经 3 P97拟合 ,计算其药物动力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评价 2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 :依诺沙星供试胶囊和参比胶囊的药 -时曲线均符合一房室模型 ,其 AU C0 - 2 4 分别为 ( 17.4 7± 5 .3 7)与 ( 18.2 9± 4 .79) mg· h/L,cmax分别为 ( 2 .88± 0 .89)与 ( 2 .92± 0 .96) mg/L,tpeak分别为 ( 1.4 2± 0 .2 6)与 ( 1.3 9± 0 .2 1) h,T1 / 2 ke分别为 ( 4 .5 9± 0 .3 8)与 ( 4 .4 8±0 .2 1) h。经配对 t检验 ,各药物动力学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别 ( P>0 .0 5 )。结论 :供试胶囊相对于参比胶囊的人体生物利用度为( 95 .5 2± 10 .96) % 。
夏春华戴群徐文炜熊玉卿
关键词:依诺沙星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高效液相色谱法
萘丁美酮干混悬剂的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研究萘丁美酮干混悬剂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及其生物等效性。方法:18例健康受试者单剂量交叉口服1000mg萘丁美酮供试制剂或参比制剂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人体血浆中不同时间点奈丁美酮活性代谢物6-甲氧基-2-萘乙酸(MNA)的浓度,计算其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两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供试制剂与参比制剂AUC0~120分别为(682.60±294.50)和(662.35±270.69)mg·h·L-1,Cmax分别为(18.09±8.23)和(16.88±7.58)mg·L-1,Tmax分别为(4.44±1.04)和(4.56±1.10)h,t1/2ke分别为(21.21±2.87)和(20.83±2.78)h。两制剂主要药动学参数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供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3.36±15.50)%。结论:萘丁美酮干混悬剂与萘丁美酮片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夏春华张红熊玉卿李艳艳
关键词:萘丁美酮药动学生物等效性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