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劲

作品数:8 被引量:110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
  • 2篇幼苗
  • 2篇曝气
  • 2篇曝气方式
  • 2篇污染
  • 2篇污染河道
  • 2篇硝化
  • 2篇硝化作用
  • 2篇根系
  • 2篇河道
  • 2篇氨挥发
  • 2篇成株
  • 1篇氮释放
  • 1篇氮形态
  • 1篇芽孢
  • 1篇芽孢杆菌
  • 1篇淹水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荧光

机构

  • 8篇南京师范大学
  • 4篇中华人民共和...
  • 3篇南通大学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南京野生植物...
  • 1篇江苏省环境工...

作者

  • 8篇夏劲
  • 7篇王国祥
  • 4篇刘波
  • 4篇王文林
  • 3篇凌芬
  • 3篇周锋
  • 3篇许宽
  • 3篇杜旭
  • 2篇唐晓燕
  • 2篇梁斌
  • 1篇吴晓东
  • 1篇庄巍
  • 1篇赵伯涛
  • 1篇魏宏农
  • 1篇李维新
  • 1篇陈昕
  • 1篇王风贺
  • 1篇万寅婧
  • 1篇韩睿明
  • 1篇李振国

传媒

  • 3篇生态学报
  • 2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中国调味品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干旱胁迫对香蒲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被引量:13
2012年
采用野外调查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香蒲植株的形态、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1)土壤含水量对香蒲株高影响显著,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处理香蒲株高分别下降为对照(土壤水分始终饱和)的90.90%、68.19%和63.64%。(2)香蒲茎直径、叶长、叶宽和叶绿素含量均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而呈递减趋势,枯叶率却明显增加。(3)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香蒲密度和生物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组香蒲密度分别比对照下降41.67%、53.33%和66.67%;而对照香蒲单株生物量分别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组的2.25、5.54和7.45倍。(4)香蒲叶片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和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max)随土壤含水量的减少而明显降低。干旱降低了香蒲叶片光系统Ⅱ(PSⅡ)的光化学效率,抑制了香蒲的生长。
吴晓东王国祥李振国夏劲魏宏农许宽周锋
关键词:土壤含水量香蒲叶绿素荧光参数
九种精油的抗菌活性及其防腐特性研究被引量:17
2010年
文章比较了九种精油的抑菌活性,并对其在牛奶和圣女果的防腐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表明:牛至、大蒜、山苍子和桉叶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杀作用,大蒜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MIC为0.125%,大蒜和花椒精油还具有很好的防腐作用,可抑制牛奶和圣女果的腐败变质。
钱骅赵伯涛夏劲黄晓德
关键词:精油防腐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
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根系泌氧特征被引量:4
2012年
借助高精度溶解氧微电极,研究了自然沉积物中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根不同部位的泌氧能力差异以及光照对根系泌氧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慈姑根系不同部位的泌氧能力存在差异,光照和黑暗条件下根区氧气扩散层厚度由大到小依次为1/2根长(0.98、0.72 mm)、3/4根长(0.68、0.28 mm)、根尖(0.58、0.44 mm)和1/4根长(0.42、0.32 mm);光照条件下不同根长部位根表面溶解氧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1/2根长〔64.56%(以%空气饱和度计)〕、3/4根长(52.73%)、根尖(38.55%)和1/4根长(20.55%),这与根部泌氧屏障、通气组织发育程度和根组织呼吸代谢有关。无论有无光照,慈姑根均有泌氧产生,光照条件下根表面溶解氧含量和根区氧气扩散层厚度均高于黑暗条件;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1/2根长处根表面溶解氧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测定点(P<0.05);除1/2根长处以外的其他测定点,在光照条件下的根表面溶解氧含量差异显著(P<0.05),但在黑暗条件下趋于相同(P>0.05)。
夏劲王国祥王文林刘波
关键词:微探头慈姑根区
淹水对菖蒲(Acorus calamus)根际氧环境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为研究淹水对湿地植物根际氧环境的影响,选择典型湿地植物菖蒲幼苗(株高约15 cm、根长约6 cm)和成株(株高约40cm、根长约11 cm)在沉积物中培养并完全淹没,利用微型电机控制氧气微光极对菖蒲根中部根际氧浓度及组织内部氧浓度原位测定3周.结果表明:短期(7 d)淹水,菖蒲幼苗及成株根际氧扩散层厚度及氧浓度比对照组均显著下降;在淹水第14天,在幼苗根际未检出氧扩散层;在淹水第21天,成株根际氧扩散层厚度及平均氧浓度仍分别为0.34 mm和11.18%,并保持至淹水试验结束.淹水组菖蒲的根际氧扩散层厚度、平均氧浓度均随根组织内部氧浓度的下降而降低,其中幼苗3个指标分别由初始的0.22 mm、1.4%和50.3%降至0 mm、0%和32.9%,成株分别由0.64 mm、19.3%和64.6%降至0.34 mm、11.2%和55.3%,表明前2个指标的下降程度显著超过后者;淹水组菖蒲幼苗、成株根组织内部氧浓度主要受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而对照组则受光合作用及气体交换作用的共同影响,淹水能在短期(7 d)内促进菖蒲成株根通气组织的发育,使其孔隙率从28.45%升至32.44%,并有助于维持根组织内的氧浓度水平,根组织内部氧浓度淹水组(65.6%)与对照组(67.1%)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淹水胁迫下,根组织内部氧浓度水平是影响菖蒲根氧扩散的核心因素,其中幼苗根组织内部氧浓度显著下降并威胁到自身存活时,其已无氧扩散效应,而成株根组织内部较高的氧浓度使其仍能保持一定程度的氧扩散.
王文林韩睿明王国祥唐晓燕夏劲梁斌李维新
关键词:淹水
曝气充氧条件下污染河道氨挥发特性模拟被引量:4
2012年
以污染河道为研究对象,模拟研究污染河道在曝气充氧(底泥曝气,ES组;水曝气,EW组)条件下氨挥发的特性,探讨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过程。研究表明,污染河道水体具有一定氨挥发潜力,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氨挥发速率平均为2.51mg.m-2.h-1,相当于0.50 kgN.hm-.2d-1;曝气污染河道水体的氨挥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EC组)氨挥发速率和累积氨挥发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曝气方式对氨挥发过程影响不同,氨挥发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至实验结束,EW组的累积挥发量为2809.76 mg/m2,分别是ES组和EC组的1.17和2.25倍;各实验组的氨挥发累积量用一级动力学方程能很好地拟合,根据模型可以预测氨挥发量;同一温度条件下,pH值、铵氮浓度和通气频率是影响氨挥发的主要因素;曝气可以通过增加通气频率和提高水体pH值来促进氨挥发进行;在曝气作用下随着硝化过程的进行对氨挥发有一定的限制作用;曝气条件下,氨挥发作用在硝化过程启动阶段最为明显。
刘波王文林凌芬王国祥杜旭周锋许宽夏劲
关键词:氨挥发曝气方式PH硝化作用污染河道
光照和生长阶段对菖蒲根系泌氧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以自然湖泊沉积物为研究基质,利用微型电机控制溶氧微电极实现纵向精确微位移,在照光与遮光条件下,对典型湿地植物菖蒲幼苗、成株根系根基部起总根长1/4处(根1/4)、根系中部(根1/2)、从根基部起总根长3/4处(根3/4)及根尖(根1)处根系微界面径向溶氧浓度变化进行原位精确测定。结果表明:无论有无光照,菖蒲幼苗、成株根系不同部位均存在从根表面至沉积物氧饱和度由高到低的氧扩散层,其厚度0.18—0.68 mm;根1/2、3/4、1处氧扩散能力菖蒲成株较幼苗显著增强(P<0.01),根1/4处二者则无显著差异(P>0.05);光照对菖蒲幼苗、成株根系不同部位氧扩散能力的影响存在差异,光照对菖蒲幼苗根1/2及菖蒲成株根1/2、根3/4处影响显著(照光组显著高于遮光组,P<0.01),而对菖蒲幼苗根1/4、根3/4、根1及菖蒲成株根1/4、根1处无显著影响(P>0.05);从根系泌氧空间差异上看,照光条件下菖蒲幼苗、成株分别表现为根1/2>根3/4≈根1≈根1/4(P<0.01,P>0.05)和根1/2>根3/4>根1>根1/4(P<0.01),遮光条件下菖蒲幼苗、成株分别表现为根1/2≈根3/4≈根1≈根1/4(P>0.05)和根1/2>根3/4≈根1>根1/4(P<0.01,P>0.05)。
王文林王国祥万寅婧夏劲唐晓燕陈昕梁斌庄巍
关键词:幼苗成株
不同曝气方式对城市重污染河道水体氮素迁移与转化的影响被引量:40
2011年
以南京仙林大学城的重污染河道水体为对象,利用模拟方法研究不同曝气方式(底泥曝气、水曝气)对水体氮素迁移与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缺氧和温度升高条件下,底泥氮素主要以NH 4+-N形式向上覆水释放;上覆水NH 4+-N的最大累积量表现为:水曝气<底泥曝气<对照,3种工况下上覆水中NH 4+-N的最高质量浓度分别为9.40、11.24、19.30 mg.L-1;曝气通过2种途径不同程度地消减系统中的氮素,一是通过氨挥发作用,二是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从上覆水、间隙水和底泥中氮素的消减效果来看,底泥曝气均要优于水曝气;实验结束后底泥曝气组间隙水中NH 4+-N的浓度和底泥中NH 4+-N的含量分别减少了64.36%和58.73%,水曝气组分别减少了39.53%和38.78%;从上覆水的氮素转化过程来看,曝气工况下的硝化作用启动比较缓慢,水曝气经历了9 d,底泥曝气经历了16 d;在曝气工况下,上覆水中均出现了NO 2--N累积现象,水曝气和底泥曝气的NO 2--N累积持续时间分别为17 d和14 d.
刘波王国祥王风贺杜旭凌芬夏劲
关键词:曝气方式氮释放氨挥发硝化作用
沉积物氮形态与测定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27
2011年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沉积物中氮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生态学效应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然而,现有关于氮赋存形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总氮和无机氮方面,还不能深入阐明沉积物氮的生物和生态学机制。分析了沉积物和土壤氮赋存形态划分和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沉积物氮的形态划分与测定方法基本上还是借鉴了土壤氮的研究方法;无机态氮的研究多集中在可交换态氮方面,对固定铵的研究相对较少;在可交换态氮提取方法上并没有针对沉积物与土壤的差异进行必要的论证和改进,沉积物中可溶态氮对可交换态氮测定的影响还不明确;有机氮的测定方法基本上是经验方法,目前还无针对有机氮生态学效应的分类及测定方法;连续分级浸提方法从生态学效应的角度对沉积物氮的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深入揭示氮的生态学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此类方法目前还集中在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中。
刘波周锋王国祥许宽杜旭凌芬夏劲
关键词:沉积物有机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