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商庆新

作品数:85 被引量:1,180H指数:21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组织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5篇科技成果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2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38篇细胞
  • 29篇软骨
  • 19篇骨细胞
  • 18篇软骨细胞
  • 14篇纤维细胞
  • 14篇成纤维细胞
  • 13篇体外
  • 11篇体外培养
  • 10篇细胞培养
  • 9篇软骨组织
  • 9篇缺损
  • 9篇瘢痕
  • 9篇骨组织
  • 7篇羟基乙酸
  • 7篇聚羟基乙酸
  • 7篇肌腱
  • 6篇组织工程化
  • 6篇细胞因子
  • 6篇工程领域
  • 5篇蛋白

机构

  • 62篇上海第二医科...
  • 32篇上海第二医科...
  • 8篇复旦大学
  • 8篇上海市组织工...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上海市血液中...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组织工程...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天津大学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上海市组织工...
  • 1篇上海市第二医...

作者

  • 85篇商庆新
  • 66篇曹谊林
  • 22篇崔磊
  • 18篇夏万尧
  • 15篇刘彦春
  • 15篇王炜
  • 14篇刘伟
  • 10篇刘德莉
  • 9篇张涤生
  • 8篇钟伟
  • 6篇关文祥
  • 6篇祁佐良
  • 5篇董佳生
  • 4篇刘方军
  • 4篇蔡霞
  • 4篇周海文
  • 4篇陈兵
  • 4篇周曾同
  • 4篇钱云良
  • 4篇丁小邦

传媒

  • 7篇中华整形外科...
  • 7篇中国修复重建...
  • 7篇实用美容整形...
  • 5篇中华外科杂志
  • 5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中华显微外科...
  • 4篇中华整形烧伤...
  • 3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眼科研究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中国创伤骨科...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国外医学(生...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年份

  • 4篇2004
  • 12篇2003
  • 21篇2002
  • 18篇2001
  • 14篇2000
  • 5篇1999
  • 6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4
  • 2篇1993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组织工程化软骨组织形成的最佳细胞浓度和最佳形成时间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2
1999年
目的研究探讨自体组织工程化软骨在动物自体内形成的最佳细胞浓度和最佳形成时间。方法取贵州香猪部分耳廓软骨组织体外消化分离软骨细胞,与可注射性生物材料Pluronic混合形成复合物,浓度为10、20、30、40、50、60、70×106/ml,将细胞-生物材料复合物接种于猪自体腹外侧壁皮下。第6周取材,分别称重,并作HE、SafraninO染色,评价软骨组织形成的最适细胞浓度。参考上述实验结果,制成最适软骨细胞-生物材料复合物,接种到猪自体腹外侧壁皮下,分别在接种后第1、3、6、9和15周取材,大体观察,并作HE、SafraninO染色,确定软骨组织形成的最佳时间。结果在动物自体内形成的软骨组织,与正常软骨组织有相似的组织学特性,形成软骨组织最适细胞浓度为50×106/ml,最佳形成时间是第6周。结论成功地利用组织工程技术在具有免疫功能的自体动物体内形成了软骨组织,并确定了软骨组织形成的最佳细胞接种浓度和接种的软骨组织形成最佳时限。
夏万尧曹谊林商庆新陈付国陈付国刘彦春
关键词:软骨细胞软骨细胞
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研究进展被引量:30
1998年
关节软骨缺损是临床常见疑难病症之一。滑膜关节表面缺损后难以修复。现就关节软骨缺损的自发修复、自体或异体移植修复、软骨膜或骨膜移植修复、软骨细胞移植修复,以及三维立体细胞培养及组织工程技术修复等五个方面。
陈付国曹谊林曹谊林
关键词:关节软骨缺损软骨细胞
生物工程领域的崭新前沿——组织工程被引量:8
2000年
20世纪生命科学领域中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两大飞跃,使人类对生命本质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也使人类对健康、长寿和生命质量有了更高的追求。从对生命的认识发展到对生命质量的把握,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需求和结果。21世纪将是人类以完善自我为目标,以生物工程为主要趋势的生物世纪。 组织工程作为生物工程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继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之后,生命科学发展史上又一新的里程碑,标志着医学将走出器官移植的范畴,步人制造组织和器官的新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已成了一个国家医学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商庆新曹谊林张涤生
关键词:生物工程
组织工程化皮肤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0年
杨光辉商庆新曹谊林
关键词:组织工程化皮肤表皮替代物真皮替代物
组织工程技术修复软骨、肌腱缺损的实验研究
曹谊林商庆新刘伟崔磊刘彦春刘永涛刘德莉夏万尧吴娟娟
该项研究结合以往在免疫功能缺陷的裸鼠体内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肌腱的研究基础,应用组织工程技术,在具有完全免疫功能的自体哺乳动物体内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与肌腱组织;应用组织工程化软骨与肌腱,在自体动物体内,模拟甚至超出临床组...
关键词:
关键词:修复术动物实验
骨髓基质干细胞-改良藻酸钙凝胶修复颅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2
2001年
目的 研究无外源性生长因子作用下 ,应用体外培养扩增的骨髓基质干细胞 (BMSCs) 改良藻酸钙凝胶混合物修复大鼠颅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取同基因大鼠的BMSCs ,经体外分离培养扩增 ,与改良藻酸钙凝胶混合后充填颅骨缺损。在不损伤硬脑膜的情况下 ,切除全层颅骨 ,造成动物标准缺损。用含或不含BMSCs的改良藻酸钙凝胶充填颅骨缺损。无充填物缺损作为空白对照。将颅骨缺损分为 3组 :第 1组 (n =6 ) ,空白对照组 ;第 2组 (n=6 ) ,缺损处仅置藻酸钙 ;第 3组 (n =6 ) ,BMSCs 改良藻酸钙复合物充填缺损。 12周时拍摄X线片 ,并行组织学分析。结果 所有植入物无排出与感染。X线片显示第 3组钙化增强 ,而第 1组与第 2组均无新的钙化灶。组织学显示第 1、2组在缺损边缘骨变薄 ,少量骨向内生长 ,致密纤维组织和藻酸钙充填于腔隙。BMSCs 改良藻酸钙组有大量的新生骨 ,植入的BMSCs 改良藻酸钙在缺损处自行生长。结论 移植同基因BMSCs 藻酸钙复合物可促使骨骼再生 ,在骨缺损者还可有效再生骨。因此 ,自体BMSCs 改良藻酸钙凝胶移植是治疗各种骨缺损颇有希望的方法。
翁雨来蔡霞商庆新曹谊林
关键词:颅骨缺损骨髓基质干细胞
人胚胎平滑肌细胞的三维培养观察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体外培养人胚动脉平滑肌细胞 (vascularsmoothmusclecells ,VSMCs) ,并观察人胚VSMCs在经过改性的乳酸与羟基乙酸共聚物 (polylaticacid -polyglycolicacid ,PLGA)上的三维培养情况 ,观察细胞在PLGA上的生长情况。方法 成功培养人胚VSMCs后 ,将其与PLGA(膜材和三维材料 )进行三维培养 ,通过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和MTT法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 体外培养的人胚VSMCs生长旺盛 ,且其与改性后的PLGA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细胞在PLGA上生长良好。结论 改性后的PLGA与体外培养的人胚VSMCs有良好的相容性 ,为构建结构和功能与在体胆管下段胆管相似的胆管组织 。
谢舜峰许建衡严江商庆新
关键词:人胚胎平滑肌细胞PLGA支架细胞培养
同种异体组织工程化软骨组织的免疫学差异被引量:13
2001年
王健夏万尧崔磊曹谊林商庆新
关键词:软骨损伤
去细胞异体神经基膜管桥接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2
2001年
目的 探索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新的有效替代材料。方法 将异体的预变性神经和正常神经经溶血卵磷脂裂解液处理后 ,得到一种没有细胞及细胞碎片的、空的神经基膜管 ,将其用来修复大鼠 15mm坐骨神经缺损 ,通过一般观察、肌萎缩测量、电生理检测、连续切片组织学观察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来评价神经再生。结果 化学抽提的预变性神经和正常神经桥接物组均获得了密集的神经再生和良好的神经功能恢复 ,其中前者效果更为优越。
戴传昌王炜曹谊林董佳生祁佐良商庆新钟斌胡晓洁
关键词:周围神经再生周围神经缺损
组织工程学的回顾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被引量:4
2000年
组织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工程学的原理在体外或在体内制造组织和器官从而达到修复损伤组织和改善其功能的目的。组织工程学的提出和建立虽然只有10多年的时间,但其迅猛发展的势头展示出在未来医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组织工程的建立和发展 大约在十多年以前,美国哈佛大学外科医生Vacanti JP因器官供应来源的问题在大海边上瞑思苦想之际,碰到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化学生物工程师Robert Langer。Langer向Vacanti建议把细胞放在可吸收的合成材料中来形成组织或器官。这次偶然的海边相遇引发了组织工程在美国的兴起和在全世界的扩展和发展。1987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正式提出“组织工程”一词并确定这一门新兴学科的建立。 早期的组织工程主要集中在单一组织的构建。1988年,Vacanti等用分离的软骨细胞和可降解的生物材料首先在动物皮下构建成透明软骨,这一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在体内,软骨损伤之后很难使透明软骨得到再生和修复,采用组织工程手段构建成具有功能的透明软骨无疑为将来的组织和器官的修复开辟了一条重要的途径。以后,Kim和Vacanti等又用PGA和PLA在裸鼠皮下构建成软骨组织。
刘伟曹谊林商庆新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