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256层CT
  • 2篇迭代
  • 2篇多层螺旋CT
  • 2篇多排螺旋CT
  • 2篇血痰
  • 2篇粘膜
  • 2篇窒息
  • 2篇手术
  • 2篇手术护理
  • 2篇手术护理体会
  • 2篇四脑室
  • 2篇皮肤
  • 2篇皮肤科
  • 2篇气道
  • 2篇气道粘膜
  • 2篇气管
  • 2篇气管粘膜
  • 2篇肿瘤
  • 2篇转移瘤
  • 2篇误诊

机构

  • 16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市第一人...

作者

  • 16篇唐颖
  • 6篇梁宗辉
  • 5篇冯晓源
  • 3篇祝瑞江
  • 3篇张俊海
  • 3篇朱全东
  • 3篇杨艳梅
  • 3篇郑余泽
  • 3篇窦娅芳
  • 2篇周茜
  • 2篇吴雪海
  • 2篇姚振威
  • 2篇解骞
  • 2篇汤伟军
  • 2篇李琼
  • 2篇毛颖
  • 2篇李浩雄
  • 2篇熊海芮
  • 2篇陈烨
  • 2篇齐曾鑫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计算...
  • 2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CT理论与应...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5例小肠肿瘤性病变256层多排螺旋CT的诊断应用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256层多排螺旋CT小肠成像(MDCTE)扫描技术在小肠肿瘤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8例临床疑似小肠疾病患者行256层MDCTE平扫及增强扫描,通过横断面及多平面重建,观察病变部位、大小、形态、周围侵犯及转移情况,结果与最终病理诊断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本研究的118例患者中,小肠肿瘤15例,其中腺癌5例,误诊2例(2/15),影像表现为肠壁不规则增厚或分叶状肿块,近端肠道梗阻;间质瘤3例,表现为富血供肿块而无肠道梗阻;淋巴瘤1例,表现为小肠壁较长节段的不均匀增厚,肠腔反而扩张,病灶强化不明显;空肠平滑肌瘤1例,误诊为腺瘤(1/15),表现为肠壁不规则增厚,动静脉期强化不明显;肠系膜转移5例,漏诊2例(2/15),表现为肠系膜密度增高、腹腔内多发淋巴结肿大、腹水形成等。结论:小肠肿瘤性病变在MDCTE图像上具有特征性表现,MDCTE能全景式、多方位展示小肠肠道、肠系膜和系膜血管,对小肠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窦娅芳解骞唐颖朱全东祝瑞江梁宗辉
关键词:小肠多层螺旋CT
《请您诊断》病例27答案:四脑室毛细胞星形细胞瘤误诊
2009年
唐颖梁宗辉冯晓源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毛细胞四脑室误诊反复呕吐
门诊皮肤科手术护理体会及合理路径构建
总结5645例门诊皮肤科手术护理体会。对受术患者心理辅导、器械设备管理、皮肤消毒、手术缝线选择、随访宣教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并在全面开展'Time out'的基础上构建了符合国际医疗卫生机构(Joint Commissio...
唐颖
关键词:手术护理
文献传递
迭代重建技术在256层CT腰椎低剂量扫描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迭代重建技术在256层CT腰椎扫描中降低辐射剂量的作用。方法:将60例临床要求行腰椎CT扫描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采用常规参数(120kV、管电流自动调节:平均值为237mAs)、保持管电压/降低管电流(120kV、150mAs)、降低管电压/保持管电流(80kV、300mAs)、降低管电压/降低管电流的(80kV、150mAs)的扫描方法,原始数据分别经FBP(滤波反投影重建)和迭代技术进行图像重建,划定兴趣区测量图像噪声值,同时由3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进行图像质量评分,运用CTDIv评估辐射剂量,将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当扫描剂量降低时,图像质量下降、噪声增加;但相同扫描剂量两种重建技术比较,应用迭代重建技术能够提高图像质量、降低图像噪声(P<0.05)。结论:应用256层CT扫描中降低腰椎扫描剂量具有可操作性,迭代重建技术有助于在保证图像质量前提下,通过调整管电流和(或)管电压降低辐射剂量。
郑余泽唐颖汤伟军祝瑞江洪泳朱全东杨艳梅
关键词:腰椎CT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垂体增生的MRI表现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分析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垂体增生的MRI表现。方法:收集30例临床诊断甲状腺功能减退、MRI显示垂体病变的患者,回顾性研究其MRI表现;经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后随访垂体MRI,对比治疗前后垂体病变的变化。结果:本组患者多为儿童及青年女性,其中71.88%的患者年龄在30岁以下,男女比例为1:6.5。垂体MRI显示垂体存在不同程度的增大,垂体高度最大可达18mm,但垂体信号均匀,增强后均匀强化,除1例外垂体柄均居中。其中3例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提示垂体增生。其他患者经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后随访,增大的垂体恢复到正常范围内,治疗前后垂体高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的垂体增生具有特征性的MRI表现;经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后复查垂体MRI显示增大的垂体,恢复到正常范围内;MRI检查是诊断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垂体增生的有效手段,术前正确诊断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唐颖张俊海李益明梁宗辉
关键词:垂体增生磁共振成像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四脑室区神经鞘瘤一例被引量:3
2010年
梁宗辉唐颖冯晓源
关键词:神经鞘瘤四脑室病例资料走路不稳视野缺损病理征
胰腺结核九例的MDCT特征和误诊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 分析胰腺结核(pancreatic tuberculoses,PT)的多层螺旋CT(MDCT)征象,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正确率.方法 收集2003年至2009年行MDCT检查并最终确诊为PT的9例患者,其中2例行MDCT血管成像.分析PT的MDCT特征性表现,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MDCT诊断为胰腺癌1例、囊腺癌1例、囊腺瘤2例、假性囊肿1例、胰腺癌伴后腹膜淋巴结转移2例、淋巴瘤2例.通过病理证实,9例均为PT,误诊率达100%.PT常表现为胰头肿块,亦可累及体尾部或整个胰腺.MDCT呈现等或略低密度的囊实性肿块,偶见钙化,增强后轻度至中度环形强化.通常不伴有胰管扩张,但常伴有后腹膜或邻近淋巴结肿大,且肿大淋巴结亦呈环形强化.有时伴有腹部其他脏器结核.结论 环形强化的肿块不伴有胰管扩张,同时伴有环形强化的肿大淋巴结为PT特征性的MDCT表现.
梁宗辉窦娅芳唐颖汤伟军冯晓源
关键词:胰腺结核
磁共振引导下聚焦超声治疗系统缓解骨转移瘤疼痛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目的 评价磁共振引导下聚焦超声治疗系统(MR-guidedFocusedUltrasoundSurgery,MRgFUS)缓解骨转移疼痛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方法。
熊海芮周茜张俊海李浩雄陈烨李琼唐颖姚振威冯晓源
关键词:MRGFUS骨转移瘤疼痛缓解安全性
MR引导下聚焦超声术缓解骨转移瘤疼痛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MR引导下聚焦超声术(MRgFUS)缓解骨转移瘤疼痛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收集14例骨转移瘤患者,行病变部位的MRgFUS治疗。术后对疗效进行评估,观察指标包括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的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分和标准简明疼痛量表问题调查(BPI-QOL)评分,以及术前和术后1周、3个月的卡氏功能状态量表评分(KPS)。观察患者术后不良反应。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正态分布数据)或Wilconxon配对秩和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比较术后和术前疗效评分的差异。结果1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2例患者术后退出试验观察,对12例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观察疗效。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的NRS评分分别为6.50(4.00)、5.00(5.25)、2.50(5.00)、2.50(4.75)、2.00(6.00)分[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的NR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773、-2.740、-2.769、-2.675,P均〈0.05)。9例的NRS下降≥2分,止痛有效。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的BPI-QOL评分分别为(42.42±8.27)、(30.67±12.29)、(29.17±15.38)、(29.92±17.67)和(35.67±19.28)分,术后1周、1个月、2个月的BPI-QOL评分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31、2.820、2.453,P均〈0.05);术后3个月与术前的BPI-QO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86,P〉0.05)。术前和术后1周、3个月的KPS评分分别为80(28)、80(20)、65(45)分,术后1周与术前的K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42,P〉0.05);术后3个月与术前的KP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04,P〈0.05)。术后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MRgFUS缓解骨转移疼痛近期疗效好,安全性较高。
熊海芮周茜张俊海李浩雄陈烨李琼唐颖姚振威冯晓源
关键词:骨肿瘤肿瘤转移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
吸痰管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痰管,所述的吸痰管包括硬质吸痰管管体和位于所述的硬质吸痰管管体的头端的软质触头。本实用新型的吸痰管,在气道内反复进出操作吸痰情况下,吸痰管头端的软质触头实现无损伤软化设计,在与气道粘膜接触时,吸痰管的...
吴雪海唐颖王哲齐曾鑫臧迪许泽宇毛颖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